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方法:对106例胆囊结石患者分为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LC组59例、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的OC组47例两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口长度等治疗情况和术后感染率、疼痛率、术后出血率、胆漏率等术后疗效。结果:全部患者均治愈,经过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和术后疗效,LC组疗效均优于OC组,P均<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胆囊结石治疗手术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陈新刚 《中原医刊》2007,34(14):58-59
目的通过对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行腹腔镜手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手术进行疗效比较总结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我院1997年至2006年64例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病人手术疗效,其中23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OC),41例行胆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结果23例OC病人术后死亡1例,3例切口感染,肺部感染2例,尿路感染1例。41例LC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低,肺部感染1例,术中出血量LC组明显少于OC组;住院时间LC组明显短于OC组。结论LC治疗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与OC组比有明显优势,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病人易接受。  相似文献   

3.
自从微创概念提出以来 ,传统的胆囊切除术(OC)越来越多的由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及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MC)所代替。我院自 1 992年以来 ,先后开展了LC及MC ,现将我院开展的LC及MC的经验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总结近 3a来我科室开展胆囊切除 5 80例。其中腹腔镜组 31 0例 ,小切口组 2 70例。年龄 1 7岁~ 85岁 ;男性 1 2 8例 ,女性 4 5 2例 ,男∶女 =1∶3.5。均为择期手术。腹腔镜组因胆囊粘连解剖不清而中转开腹 1 9例 ;术中留置腹腔引流 97例 ,术后并发胆漏及胆道损伤 4例。小切口组因胆囊切除困难延长切口完成手术 7例 ,留…  相似文献   

4.
目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对比研究。方法:对2012年1-12月在本院行胆囊结石手术的60例患者进行疗效观察。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组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组,对比两种手术方式所需要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和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LC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和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小于O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术相对于OC术,手术时间明显较短,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是治疗胆囊结石的理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五年来行LC165例老年胆囊结石和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5例老年胆囊结石患者中106例(64%)合并有不同程度糖尿病或心和血管疾病及支气管疾患。术中发现15例(9%)胆囊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手术操作难度大。中转开腹1例,胆漏1例,无1例死亡。165例均治愈出院。结论:老年人可耐受LC,且安全可靠充分的围手术期处理,仔细的手术操作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胆囊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老年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B超、CT等检查确诊,年龄均为60岁及以上患者,排除合并其他系统严重疾病者及药物过敏史者。全部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腹腔镜组(LC组)和小切口组(MC组),每组40例,比较1)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排气时间。2)两组并发症情况:包括腹腔内出血、胆漏、肠粘连、切口感染。结果 LC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MC组,LC组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MC组,LC组的术后排气时间显著快于M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C组1例患者术后出现腹腔内出血,可能与手术中操作失误造成;MC组术后2例出现腹腔内出血、1例出现胆漏、1例出现感染,两组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LC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M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较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胆囊结石更具有优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在我国许多大中城市医院开展.早期统计资料表明,在开展LC的初期,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OC),主要并发症为漏胆、出血、内脏损伤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使用普通腹腔镜器械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手术操作要点。方法:7例胆囊疾病患者(4例胆囊息肉,2例胆囊结石,1例胆囊结石合并息肉)使用普通LC手术器械完成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7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胆漏及出血并发症发生、1例肋弓下增加1mm克氏针穿刺孔悬吊和牵引胆囊。结论:临床上使用普通腹腔镜器械行经脐单孔LC安全、可行,疗效可靠,美容效果突出,术后疤痕不明显,但操作困难,在有条件的医院可作为LC的改进术式推广。  相似文献   

9.
我院于1992年9月初,经腹腔镜施行胆囊切除术(简称LC)共8例,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8例患者中,男2例,女6例,平均年龄46岁(36~56岁);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7例,胆囊息肉1例,术后1例出现胆瘘,引流出胆汁80ml.24小时后自行停止;术中1例因胆囊周围粘连比较严重,分离时出血较多而中转开腹手术,无手术死亡。 1.适应症与禁忌症: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主要适用于有症状的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对伴有胆管结石、急性胆囊炎、急性胆管炎、有出血倾向与凝血障碍性疾病,既往有较大的上腹部手术史等,在我院暂  相似文献   

10.
胆囊结石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在西方国家发病率高达10%~20%,我国发病率为8%~10%,造成了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胆囊结石的治疗一般以手术切除胆囊为主,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已取代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成为胆囊结石治疗的金标准。然而尽管相对安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仍然存在胆道损伤、胆漏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以及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等,给病人生活质量造成负面影响。近年来多项研究发现胆囊切除可能会导致消化道肿瘤发病率升高、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肝等。本文将对胆囊切除对病人的影响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比较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刘光祥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8):920-921,924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OC)2种术式的优越性。方法:105例胆囊疾病患者分为两组,53例行LC,52例行OC,比较2种术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LC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等均较OC组患者减少或降低。结论:LC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野清楚、切口美观、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将成为胆囊切除术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2.
164例老年人胆囊切除术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刘忠  陈鑫 《重庆医学》2004,33(2):265-266
目的总结60岁及以上患者实施胆囊良性疾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剖腹胆囊切除术(OC)的经验,探讨高龄患者行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和临床特点.方法对2002年1月~2003年6月我院收治的6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行LC73例与同期行OC9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4例患者中,LC中转开腹6例,65例(39.63%)合并其他疾病;11例(6.7%)出现不同情况的术后并发症,保守治疗痊愈.两组病人均无手术死亡.结论老年人合并症多,慎重选择手术方式,积极治疗合并症,加强术中、术后监护,将会安全渡过围手术期,降低老年人胆囊结石切除术的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徐来喜  余少鸿  刘勇 《重庆医学》2006,35(24):2271-2272
目的对比合并糖尿病的胆囊结石症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LC)与开腹胆囊切除(O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2006年722倒合并糖尿病的胆囊结石患者,其中433例行LC,289例行OC。结果在血糖变化、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腔感染、切口感染、心律失常、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LC组明显少于OC组(P〈0.05),而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胆管损伤,胆漏,水.电解质失衡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OC相比,LC治疗合并糖尿病的胆囊结石症,其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血糖变化不大,且缩短了住院时间,具有明显的优点。但如果患者Calot三角粘连严重,应及早开腹,预防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福田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2):29-29,56
目的观察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C)的疗效。方法 100例符合胆囊切除术手术指征的患者随机分为LC组和OC组两组,其中50例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作为LC组,50例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C)作为OC组,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LC组术后的平均切口长度及平均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方面与OC组比较,明显短于OC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均获得成功,其中LC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OC组,经χ2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疗效优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C)的疗效,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脐"三点法"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SILC)治疗胆囊结石的可行性。方法观察分析因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行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LC组,n=10)和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SILC组,n=10)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6 h后疼痛指数、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SILC组中8例成功,2例因胆囊三角粘连较重改为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无中转开腹患者;LC组10例均成功;两组均未出现胆漏、胆道损伤等手术并发症。而对于手术时间,LC组明显优于SILC组(P0.05)。术后疼痛指数、肠道蠕动恢复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SILC组均优于LC组(P0.05)。结论经脐"三点法"单孔腹腔镜技术应用于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是可行的,相比LC,SILC具有更小的创伤、更好的美容效果、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联合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Trans-cystic duct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TCD-CBDE)与LC联合胆总管切开探查术(choledochotomy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C-CBDE)用于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单中心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9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成随访,使用t检验、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术后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胆漏发生率以及结石复发率等。结果 209例患者中,131例(62.68%)行LC+ TCD CBDE,78例(37.32%)行LC+C-CBDE。LC+C-CBDE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胆漏发生率均高于LC+TCD CBDE组患者(P<0.05);结石清除率、术后结石复发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把握适应证及禁忌症的前提下,LC联合不同LCBDE方法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治疗均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3月至2009年3月进行的534例胆囊切除术,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组278例,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组256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LC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OC组(P〈0.05)。LC组术后共发生并发症8例,发生率为2.9%,OC组13例,发生率为5.1%,LC组低于OC组(P〈0.05)。结论:LC较传统的OC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同时行阑尾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联合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胆漏,无感染、出血和胆道损伤等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平均为6.4天。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手术应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和手术顺序,方能安全有效地处理≥2种腹部病变。腹腔镜联合手术减轻了本需开腹作联舍手术的腹部创伤,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灵活方便和多病联治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蒋敦厚  张宇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9):2731-273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并发症发生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997年5月至2004年3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研究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本组LC100例,中转开腹(包括延期开腹)3例,中转率为3%,其中2例胆管损伤,1例术中中转开腹行胆总管空肠吻合术,1例因胆管电灼伤并发迟发穿孔性腹膜炎术后延迟行胆总管T灌流术,术后腹腔内出血1例,延迟开腹止血,均痊愈;胆瘘1例(占1%),术后B超下置管引流痊愈。总计并发症发生率4.0%。结论:出血、胆漏以及胆管损伤是LC的主要并发症,精确操作可避免其发生,术中术后及时发现和处理,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两种术式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对机体的影响。方法:200例胆囊结石患者,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200例,开腹胆囊切除术200例,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及CRP。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切口感染、肠梗阻、胆管损伤、胆漏及CRP较同期OC组低。结论: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有其独特的优势,值得临床渐深入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