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采用运动再学习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A组42例,B组38例,A组早期采用运动再学习疗法。B组采用内科一般疗法。结果两组生存质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7.07,P〈0.05)。结论早期采用康复疗法优于一般内科治疗,说明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指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年来,随着临床抢救技术的不断提高,急性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致残率却明显提高。康复训练是提高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因子,我国2001年启动的急性脑血管病三级康复的“十五”攻关课题,已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完整的三级康复网络。三级康复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各项功能障碍,提高生存质量,降低致残率,大大减少社会用于疾病的各种经济支出。神经内科2006-2008年对176例脑卒中的患者除了早期康复护理,还进行康复指导,使患者出院后仍能继续进行康复治疗,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急性脑卒中患者偏瘫早期康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偏瘫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康复组44例)。康复组除了药物治疗外还进行规范化的康复训练,对照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未经指导的自我锻炼。结果经康复治疗后康复组简式Fugl-Meyer评定量(FMA)值、Barthel指数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早期实施规范化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急性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和ADL,降低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肩痛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后肩痛的108例患者分为康复组(47例)和对照组(61例),对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肩关节活动度、肩痛发生率及上肢运动功能分别进行评价。结果康复组的肩关节活动度、上肢运动功能优于对照组,肩痛的发生率低(P〈0.01)。结论脑卒中后早期康复治疗可以降低肩痛的发病率,有利于上肢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脑卒中是一组急性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疾病。它是我国目前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其致残率、患病率、病死率都很高,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命。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正确康复护理在促进肢体恢复运动功能方面的作用是任何药物都不能替代的。临床护士掌握正确、实用的康复知识,对提高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并比较脑卒中患者在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9例脑卒中患者,分为恢复期组和后遗症组,两组患者均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8周。采用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法,分别于入院初,入院后4周、8周进行评定,将两组患者的3次BI值进行配对分析;另配合功能独立性评定(FI M)评分法,于入院时及治疗后8周进行FI M评分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的BI值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4周、8周两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4周时两组BI值无显著性差异,治疗8周后恢复期组较后遗症期组有显著改善(P<0.05);两组FI M分级均有提高,但恢复期组的改善率明显高于后遗症期的(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病情稳定后进行康复治疗均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但应尽早进行,恢复期康复治疗效果优于后遗症期。  相似文献   

7.
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老年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恢复中的作用。方法:老年脑卒中患者87例,随机分为两组:早期康复组和对照组。结果:经1~6个月的治疗,采用神经功能缺损(NFI)、ADL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治疗后,两组NFI减少,ADL显著提高,SDS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早期康复组改善明显(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患者抑郁情绪,有一定的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脑卒中患者视觉受损的类型和视力康复情况.方法 经神经内科确诊为脑卒中的患者,检查其眼科疾病和视功能状态,尤其是视力的矫正和康复.结果 547例脑卒中视觉受损患者中、斜视或眼球运动受损者占47.0%,视野受损者占34.0%,19.0%的患者有视知觉缺陷,19.9%的患者有低视力或盲,用手持放大镜康复后.脱盲率为35.7%,脱残率为58.2%,屈光矫正前后平均视力分别为0.36±0.34、0.48±0.36(t=-3.949,P=0.03)、戴望远镜前后低视力患者平均视力分别为0.13±0.007和0.46±0.26(t=-5.208.P=0.01)、盲患者平均视力分别为0.01±0.01和 0.06±0.05(t=-3.62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72%的脑卒中患者均有某种程度上的视功能受损,这不仅影响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还直接影响其临床康复治疗效果.屈光矫正和配戴望远镜是视力康复的有效手段,临床医生应重视脑卒中患者视功能的康复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97例脑卒中患者按数字表法被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50例,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常规护理组(47例,只进行常规护理)。比较入院时及出院后在我国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的得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 CSS和 ADL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 均<0.05);出院后,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康复护理组患者 CSS评分[(14.27±7.45)分比(7.87±6.25)分]显著减少,ADL评分[(50.52±19.59)分比(74.52±20.61)分]显著增加(P<0.05或<0.01);住院期间康复护理组各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18.0%比89.36%,P<0.01)。结论:对脑卒中患者早期采用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恢复神经功能,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社区康复治疗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将5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社区康复组及对照组,社区康复组由综合性医院康复科直接参与指导,对照组仅接受常规社区康复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3、6个月后采用Fugl-M eyer量表、Barthel指数对两组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6个月时Fugl-M eyer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较3个月时有统计学差异(P〈0.05),社区康复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6个月时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由综合性医院康复科指导模式下进行的社区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都优于单纯社区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改良综合康复治疗对卒中急性期中重度偏瘫患者肢体康复的疗效。方法将40例卒中急性期中重度偏瘫患者按照入院病历号单双顺序,分为综合康复组21例和一般康复组19例。部分抽取传统的Bobath疗法、强制性运动疗法及运动想象疗法用于综合康复组,一般康复组接受传统的Bobath疗法。两组康复训练时间均为40min,2次/d,每周5 d,治疗时间为4周。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时,进行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和功能独立性量表(FIM)评分。结果治疗前,综合康复组和一般康复组FMA评分分别为13.8±1.9和14.2±1.4,FIM评分均为48±8;治疗后4周时,综合康复组的FMA评分(37±8)高于一般康复组(29±6),t=3.55,P〈0.01;综合康复组FIM评分(79±8)高于一般康复组(67±8),t=4.7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传统的Bobath疗法、强制性运动疗法及运动想象疗法进行部分抽取,综合使用,较单独使用传统的Bobath疗法,对急性期中重度偏瘫患者肢体康复的疗效可能更佳。  相似文献   

12.
抗抑郁治疗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及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观察抗抑郁治疗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症状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方法 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 178例分为百忧解 (氟西汀 )治疗组 6 4例、阿米替林治疗组 5 8例及对照组 5 6例 ;3组均行常规脑血管病治疗 ,百忧解治疗组加用百忧解每天 1次晨服 ,剂量 2 0~ 80mg ;阿米替林治疗组加用阿米替林每天 2次 ,剂量 5 0~ 10 0mg。于治疗前 ,治疗后第 1、2、4、8周 ,3、6、12个月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 (ADL)评定。 结果 第 2周HAMD评分百忧解治疗组从 2 7 7± 6 9降至 17 3± 5 9,阿米替林组从 2 6 9± 6 9降至 15 7± 4 2 ,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明显降低 (P <0 0 5 ) ;第 12周神经功能缺损百忧解组降至 11 8± 5 7,阿米替林组降至 11 9± 6 1,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明显降低 (P <0 0 5 ) ;3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指数百忧解组上升到 6 9 0± 5 1,阿米替林组上升到 6 7 0± 6 2 ,较治疗前及对照组亦明显改善 (P <0 0 5 ) ;而且治疗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 (P <0 0 1) ,脑卒中复发及死亡均低于对照组 (P <0 0 1)。百忧解与阿米替林疗效相近 ,但不良反应明显低于阿米替林。 结论 抗抑郁治疗能有效地控制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状 ,百忧解对老年卒中后  相似文献   

13.
谷氨酰胺肠外营养支持对卒中急性期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对卒中急性期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按入院顺序将急性卒中患者83例分为谷氨酰胺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谷氨酰胺组在急性期连续7 d静脉输注丙氨酰-谷氨酰胺20 g/d,随后记录7、14、28 d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营养学指标,同时记录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及持续时间。结果谷氨酰胺组患者在28 d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4±6,明显好于对照组10±6,P<0.05。营养学参数评估显示谷氨酰胺组在14 d内血清清蛋白水平、非瘫痪侧上肢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及其肌围分别平均降低(2.1±3.4)g/L、(1.6±0.8)mm、(2.5±1.6)cm,对照组相应结果分别为(3.4±2.7)g/L、(2.6±1.3)mm、(4.8±2.9)cm。谷氨酰胺组感染性并发症的持续时间为(2.3±3.3)d,对照组为(5.6±6.4)d,P<0.05。结论给予卒中急性期患者谷氨酰胺,具有改善神经功能的作用,同时能缩短感染性并发症持续的时间以及降低营养状况的恶化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早期主动性康复训练对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45例卒中后7-45d的偏瘫患者,按照入院病例号单双顺序分为康复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传统物理疗法、作业治疗和理疗等治疗;另外,康复组接受早期上肢主动性康复训练和应用腕关节背伸矫形支具,对照组仍进行传统康复训练。两组训练时间为30min/次,2次/d,5d/周,治疗时间均为4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个月时进行偏瘫上肢功能评分(manual function examination,MFS)和运动评定量表评分(the motor assessment scale,MAS)。康复治疗4个月后,第3、6、12个月进行随访,评价MFS和MAS。对出院后继续自我练习2个月的患者进行功能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治疗后4个月,康复组MFS、MAS评分较治疗前分别增加10.8±1.1和5.3±1.5,对照组增加4.4±0.4和1.9±0.8,两组增加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康复组第3、6、12个月MFS、MAS随访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头部功能磁共振成像显示,康复组患者患侧第一运动区和辅助运动区均有高信号显示;对照组患侧和健侧第一运动区有高信号显示,而患侧辅助运动区无高信号显示。结论早期主动性康复训练对提高上肢功能的恢复和降低上肢致残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5.
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是一种用于快速筛查轻度认知障碍的评定量表.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MoCA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到认知障碍相关疾病的评价.文章对MoCA在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n...  相似文献   

16.
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早期介入持续2个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根据日本学者才藤分级法,将吞咽障碍分级评定。分别于发病7天内,开始进行2个月的以吞咽康复训练为主的综合治疗,对两组患者在康复训练前,2、4周,2个月后进行评价,并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分级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2、4周,2个月后均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显效率及有效率4周内增高最明显,2个月后仍有增高。结论治疗组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恢复,2周内效果明显,4周后进入缓升期,2个月后治疗组较对照组吞咽功能仍有恢复,故吞咽康复治疗应持续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内微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及脑内微出血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发病时间≤24h的16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根据头部MRIT2*加权梯度回波序列分为脑微出血组(30例)和非微出血组(130例),详细记录患者的人151统计学资料、常规危险因素、微出血的部位、脑梗死的分型、脑白质疏松的严重程度、腔隙性脑梗死灶的计数。于入院后第2天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的测定。结果①微出血组患者年龄较非微出血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5±9)对(66±6)岁,P=0.000];脑白质改变的评分较高(6.7±2.4对3.5±1.8,P:0.003);腔隙性脑梗死灶的数目较多[(5.0±2。3)对(2.1±1.3)个,P=0.000)]。②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脂血症、脑白质疏松的程度、腔隙性脑梗死灶的数目为脑微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OR=3.880,95%CI:0.086~0.994;OR=11.735,95%CI:1.340~2.930;OR=10.160,95%CI:1.241~2.475);③两组患者认知功能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两组患者执行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结论①微出血与脑白质疏松、腔隙性脑梗死的关系密切。②伴有微出血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有明显的执行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年6月到2012年6月收治的78例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Vitalstim 电刺激配合吞咽训练(康复治疗组)组及传统吞咽训练(常规训练组)组,每组各39例,分别于治疗前后应用洼田氏饮水试验,观察比较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康复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训练组(92.3%比74.3%,χ2=4.191, P=0.041);康复治疗组的吞咽功能评分平均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常规训练组[(2.0±0.5)分比(1.1±0.6)分,t=5.284, P=0.032]。结论:综合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所导致的吞咽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