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0 毫秒
1.
目的探讨保温护理在全身麻醉下行吸脂整形手术患者术中应激反应和术后复苏效果的影响。方法自2015-2016年收治行全身麻醉下吸脂整形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实验组采用保温护理,对比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C反应蛋白等检查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压及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气管插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和PACU滞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温护理应用于全身麻醉下行吸脂整形手术的患者效果较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中应激反应,缩短患者术后复苏时间。  相似文献   

2.
探讨术中体温保护措施对全麻吸脂整形手术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 3月-2023年3月收治的150例吸脂整形手术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75例。参照组 采取常规体温保护,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温度保护,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体表温度、食道中段温 度及麻醉效果、应激反应指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实施60 min、术毕、拔管时刻的 体表温度、食道中段温度均高于参照组,且研究组诱导时刻食道中段温度高于参照组(P <0.05);研究 组插管持续时间、完全清醒时间及麻醉监测室滞留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 <0.05);两组术后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及皮质醇指标均高于术前,但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 <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 参照组(P<0.05)。结论 对全麻吸脂整形手术患者实施术中体温保护可有效保持患者体温处于一个正常 状态,保障麻醉效果,积极减少术中发生严重应激反应及低体温等不良事件发生几率,有利于保障手术治 疗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实施保温护理措施对胃癌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输液加温器、加热冲洗液、保温毛毯等综合保温护理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前、术中、术后温度及拔管、复苏时间等指标。结果两组术前患者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及术后体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拔除气管插管、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寒战发生率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积极给予等保温护理干预措施,能明较少患者麻醉恢复期低温和苏醒延迟等发生率,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中保温护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1—2019-09间在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60例患者的资料。根据术中护理方法不同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保温护理。比较2组术后即刻的体温、应激指标和凝血指标。结果术后即刻观察组患者的体温、应激指标(CRP、NE、AD)、凝血指标(TT、FIB、APTT、PT)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保温护理,可有效防止发生低体温,减轻应激反应,改善凝血功能,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应激状况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诊的100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诊疗及麻醉情况。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采取静吸复合全麻、麻醉诱导,对照组采取静脉泵注射生理盐水进行麻醉,观察组采取静脉泵注射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比较分析两组患者麻醉前15分钟(T0)、插管后5分钟(T1)、术毕(T2)以及术后24小时(T3)的应激状况[Cor(皮质醇)、NE(肾上腺素)],麻醉后的苏醒质量(躁动评分、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T0时的Cor、NE水平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2、T3时的Cor、NE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躁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00%)明显低于对照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进行麻醉对患者的应激状况及苏醒质量的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对急性阑尾炎患儿应激反应及麻醉复苏的影响。方法:我院2010年3月—2012年4月收治儿童急性阑尾炎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法分成瑞芬太尼—异丙酚组(R组)和芬太尼—异丙酚组(F组),比较两组患儿术中有创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等应激指标,记录手术完成后两组患儿的镇静评分(Ramsay评分)等复苏情况。结果:手术开始后两组在手术开始10 min(T1)、30min(T2)的NE、E、Cor、ACTH的浓度均比术前5 min(T0)高,并且术中各时点R组的应激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F组;拔管后30 min R组Ramsay评分明显小于F组,拔管60min后R组FLACC评分明显小于F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可以有效抑制急性阑尾炎患儿的术中应激反应,使手术更加安全;并且患儿术后麻醉复苏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保温护理在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保持合理手术室内温度及湿度、毛毯铺盖加温及密切观查保温效果等常规保温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自动加温保温床及医用暖风机合理调节体温等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实施护理后患者术中的各项指标及术后患者的麻醉复苏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寒战次数、术后气管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PACU滞留时间均少于或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患者围术期有针对性的加强各项保温护理措施,密切观察保温效果,可有效提高手术及麻醉效果,降低麻醉风险,提升麻醉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罗派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股沟疝患儿术中应激反应及术后苏醒期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腹股沟疝患儿9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每组患儿47例。所有患儿均行腹腔镜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对照组给予常规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复合罗派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术后持续疼痛患儿使用曲马多镇痛。比较不同时间点2组患儿的应激反应指标、术后苏醒期质量、疼痛情况及术后曲马多镇痛使用率。结果麻醉前5min,2组患儿的E、NE和Co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10min至术后即刻,2组患儿的E、NE和Cor水平均较麻醉前5min有明显升高,且观察组的E、NE和Co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 h,观察组的E、NE和Cor水平与麻醉前5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E、NE和Cor水平均高于麻醉前5 min,且观察组的E、NE和Co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苏醒时间、清醒时间和PAED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在术后30、60和120 min时的FLACC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丙泊酚使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舒芬太尼使用量和曲马多使用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股沟疝患儿采用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能有效降低患儿术中应激反应,提高患儿术后苏醒期质量,减少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直肠癌Miles根治术中实施保温护理措施对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方法将60例接受直肠癌Miles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输液加温器、加热冲洗液、保温毛毯等综合保温护理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前、术中、术后患者的体温变化及拔管时间、复苏时间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及术后体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拔除气管插管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寒战发生率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Miles根治术中积极给予等保温护理干预措施,能显著减少患者麻醉恢复期低温和苏醒延迟等发生率,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与比较不同麻醉方式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创伤应激控制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4月期间于本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进行全麻,B组进行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恶心呕吐发生率及手术前后的胃肠动力及创伤应激指标表达水平。结果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比较结果显示,B组的统计时间显著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动力及创伤应激指标表达水平比较显示,术前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组检测水平显著好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创伤应激控制方面的影响好于全麻,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更低,适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麻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小面积微创吸脂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双上臂、面颊部、腰腹部吸脂整形手术的患者各2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A组)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B组),每组30例。观察麻醉前(T_0)、麻醉后2 min(T_1)、注射肿胀液时(T_2)、手术开始20 min(T_3)及手术结束时(T_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SpO_2的变化;记录两组患者静脉麻醉镇痛与镇静效果,并观察术中呼吸抑制、肢体活动、喉痉挛、清醒时间、呛咳、术后躁动及恶心呕吐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前相比,B组麻醉时MAP和HR下降较A组更显著(P0.05);SS组在麻醉维持期间MAP和HR较B组高(P0.05);T_1~T_3时间点,B组MAP和HR低于A组(P0.05);T_4时间点B组MAP和HR高于A组(P0.05);A组患者的清醒时间较B组长(P0.05);RR组呼吸抑制、术后躁动、恶心呕吐发生率较A组显著增多(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配合局部肿胀麻醉在小面积微创吸脂手术中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镇痛时间长,术中呼吸抑制少,术后躁动、恶心呕吐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局部浸润麻醉在乳腺手术中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拟实施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的12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A组采用局部浸润麻醉、B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术毕(T1)、拔管后30 min(T2)时刻的血清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结果:T0时刻,A、B组患者的血清Cor、E、N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刻,两组患者的血清Cor、E、NE水平均较本组T0时刻均显著的升高(P0.05),A组在对应时间点的Cor、E、NE水平均低于B组(P0.05);T0时刻,A、B组患者的外周血CD3~+、CD4~+、CD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刻,B组患者的CD4~+水平较本组T0时刻均显著的降低(P0.05),而CD8~+水平较本组T0时刻显著的升高(P0.05);T1、T2时刻,A组患者的CD4~+水平均高于B组(P0.05),A组患者的CD8~+水平低于B组(P0.05)。结论:乳腺手术中采用局部浸润麻醉较硬膜外麻醉对患者的应激及T淋巴细胞亚群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全麻和硬外麻醉对下腹部腹腔镜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行下腹部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Ⅰ组)和硬外麻醉组(Ⅱ组),监测麻醉前和术中各时间点患者的SBP、DBP、HR、Pa CO2、PH、血浆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和血糖(BG)。结果除两组手术前后HR无明显变化、气腹后Pa CO2均升高,PH变化不显著外,两组麻醉前和术中各时间点患者的SBP、DBP、HR、Pa CO2、PH、血浆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和血糖(BG)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硬外麻醉下行下腹部腹腔镜手术,患者应激反应轻,对循环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综合保温护理对在全身麻醉下腰椎融合手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62例本院手术室接受全身麻醉下腰椎融合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试验组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接受综合保温护理。记录患者入麻醉苏醒室和出麻醉苏醒室时的麻醉恢复评分、肾上腺素(adrenaline, AD)和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 norepinephrine, NE)水平、围手术期出现低体温和寒战次数,以及两组患者术前、术中1 h、进入麻醉苏醒室及出麻醉苏醒室时的机体核心体温,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入麻醉苏醒室时的麻醉苏醒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出室时的麻醉苏醒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AD、N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围手术期出现低体温及寒战的次数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体温无明显差异,但试验组术中1 h、进入麻醉苏醒室及出麻醉苏醒室的体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身麻醉下腰椎融合手术患者采用综合保温护理,有助于术后意识恢复、缩短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无张力疝修补手术中镇痛效果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文昌市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诊治120例腹股沟疝患者资料。按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硬膜外阻滞麻醉,给予研究组患者局部神经阻滞麻醉。记录2组患者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应激反应指标、并发症等情况。结果研究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与C反应蛋白等应激指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围手术期尿潴留、呕吐恶心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复发率、感染率、慢性疼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与硬膜外麻醉效果相当,但能缩短住院时间和术后卧床时间,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较小,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不同维持麻醉方式对腔镜甲状腺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经口前庭入路行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92例,按维持麻醉方法分为静吸组和静脉组,静吸组采用静脉复合吸入麻醉,静脉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情况、皮质醇(Cor)、白介素-6(IL-6)、术后切口疼痛及麻醉相关并发症。结果静脉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比静吸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两组Cor、IL-6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0分钟,两组Cor、IL-6水平均高于麻醉前,且静吸组高于静脉组(P0.05)。两组术后1小时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组术后3、6、12、24小时各时点VAS评分均低于静吸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全凭静脉的维持麻醉方式可有效改善行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麻醉质量,减少患者机体应激反应,且镇痛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德州市人民医院2017 年6 月—2019 年6 月收治的130 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5 例术中予以全麻,观察组65 例予以腰丛- 坐骨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手术指标、镇痛效果及应激反应。结果:观察组的麻醉优良率是98.46%,高于对照组的8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的下床活动时间、拔管时间及出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2 h、8 h、12 h、24 h 及48 h 时,观察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手术30 min、术毕时、术后1 h、术后1 d、术后2 d 时,观察组的皮质醇及C 反应蛋白水平比对照组低,且手术30 min 时,观察组的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比对照组高,术毕时、术后1 h、术后1 d、术后2 d,观察组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神经阻滞联合全麻有助于提升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改善其手术指标,提高镇痛效果,并降低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全麻,研究组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麻醉复苏前及术后第1天血糖水平(BS)、胰岛素抵抗指数(1R)以及血清皮质醇(Cor)、肾上腺素(AD)浓度的变化.结果 手术前两组患者BS、IR、Cor及AD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麻醉复苏前研究组BS、IR、Cor及A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天研究组BS、IR、Cor及A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能够减轻老年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患者应激反应,有利于减少手术创伤,增加手术及麻醉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联合全身麻醉对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患者的应激反应及临床指标影响。 方法本研究选取于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天长市中医院麻收治并接受TEP术的患者共98例,按照数字随机表达法对所有患者的入院序号进行随机分配分组,每组49例。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实施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联合全身麻醉。麻醉前(T1)、手术开始即刻(T2)、术毕30 min(T3)、术毕1 h(T4)及术毕6 h(T5)共5个时间对比2组的应激反应及术后疼痛情况。 结果T1及T2阶段NE、E、MAP及HR指标,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3至T5阶段,观察组的NE、E、MAP及H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细胞因子IL-6,CRP及WBC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的细胞因子IL-6,CRP及WBC指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6~72 h的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TEP术中选择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联合全身麻醉可有效抑制患者围术期间的应激反应,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指标,缓解术后疼痛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低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面部整形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选择2018年8月-2019年10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就诊后接受面部整形手术的患者60例。将全部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组使用右美托咪定+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诱导前,麻醉后15min,手术开始,手术完成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动脉血氧分压(SpO2)],术后苏醒时间,术后清醒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scale,VAS),镇静评分(Ramsay评分),术中体动次数和舒芬太尼追加使用剂量,麻醉恢复室内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患者的满意度。结果:两组麻醉诱导前、麻醉后15min、手术开始、手术完成时的MAP、HR、SpO2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苏醒时间、术后清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VAS评分、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体动次数和舒芬太尼追加使用剂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麻醉恢复室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面部整形手术的患者,采用低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的麻醉方法,可保证手术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并有助于缩短术后清醒时间,改善术后的镇静效果,并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