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单病种护理管理模式对严重烧伤瘢痕修复患者皮肤外观、功能恢复及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笔者医院创伤外科2018年1月-2019年7月收治的86例严重烧伤瘢痕修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采用单病种护理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两组均护理至出院。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评分、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以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比较两组干预后瘢痕时间指标以及瘢痕修复疗效。结果: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VSS、VA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F-36各维度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愈合时间及皮肤血运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瘢痕修复总有效率(90.70%)高于对照组(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单病种护理管理模式对严重烧伤瘢痕修复患者进行干预可促进瘢痕外观与皮肤功能的恢复,有助于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行为阶段-交谈方式对应式心理引导对手部烧伤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月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的手部烧伤患者11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行为阶段-交谈方式对应式心理引导,两组患者均护理至出院并随访6个月。统计两组患者手指关节总活动度,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焦虑、抑郁情况,采用Michigan手功能问卷表(Michigan hand outcome questionnaire,MHQ)评估手部功能,采用简明烧伤健康量表(the Abbreviated burn specific health scale,BSHS-A)评估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手指关节总活动度优于对照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总体功能、日常活动、工作情况、外观及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BSHS-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阶段-交谈方式对应式心理引导可促进手部烧伤患者手部功能恢复并改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系统性护理干预对乳腺微创旋切术患者心理状态及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接受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心理状态、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h、6h、12h、24h的疼痛数字等级评定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在乳腺微创旋切术中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疼痛及负性心理,提高其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重睑成形术围手术期实施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20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行重睑成形手术患者1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9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不同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心理状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DS、SAS、VAS评分均降低,研究组SDS、SAS、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13%低于对照组的15.63%,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8.96%高于对照组的8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睑成形术围手术期开展针对性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降低术后疼痛感,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支持性心理干预联合阶段性健康教育对烧伤整形植皮患者心理健康状态、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9月-2018年9月笔者医院106例烧伤整形植皮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各5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围术期常规治疗护理和阶段性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疗程4周。比较两组干预后患者烧伤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心理健康状态、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干预后,两组烧伤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GSES量表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简明烧伤患者健康量表(BSHS-A)躯体功能、心理健康、社会关系、一般健康状况评分及总分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领域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支持性心理干预联合阶段性健康教育对烧伤整形植皮患者进行干预,可提升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心理健康水平、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对提升治疗效果和促进患者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微信式延续性护理对头面部烧伤后瘢痕整形青年女性患者体象认知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面部烧伤后瘢痕整形青年女性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微信式延续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两组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体象认知、生活质量、应对方式及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体象障碍自评量表(Body image rating scale,BIR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SAS、SDS及BI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面对得分较干预前均升高,回避、屈服得分较干预前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面对得分高于对照组,回避、屈服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后两组患者生活状态、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得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效果、护理工作、生活质量、自信心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式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提高头面部烧伤后瘢痕整形青年女性患者出院后体象认知及对面部烧伤的应对能力,进而改善其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取得患者认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精细化护理模式辅助美容整形清创缝合术对颌面部外伤患者口腔功能恢复情况及美容效果的影响。方法:笔者医院2018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颌面部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美容效果满意度、口腔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美容效果满意度、口腔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7.50%、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模式辅助美容整形清创缝合术在颌面部外伤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减轻患者负面心理,恢复其口腔功能,提高患者美容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模式在颅面骨缺损整形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0月笔者医院收治的颅面骨缺损90例,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护理满意度,观察护理前后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各维度评分则均较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面骨缺损整形修复中采取个性化护理模式可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和术后疼痛,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大面积头皮缺损皮瓣修复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5月在医院行皮瓣修复术的大面积头皮缺损患者82例,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术后实施普通护理,观察组术后实施个性化护理,两组均干预两周及以上,并随访1年。比较两组皮瓣成活率及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及瘢痕评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以及随访1年后疗效。结果:两组皮瓣成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7.56% vs 92.68%,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2.68% vs 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瘢痕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两周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均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两组预后疗效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24% vs 70.73%,P0.05)。结论:对皮瓣修复术后大面积头皮缺损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创面愈合效果,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提高患者满意度和预后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剖宫产初产妇应用以患者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对改善切口瘢痕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23年2月-11月我院实施剖宫产的初产妇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 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切口愈合效果、瘢痕情 况、负性情绪、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切口愈合总有效率为91.43%,高于对照组的77.14% (P <0.05);观察组瘢痕宽度及厚度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SAS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以患者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能提升剖宫产初产妇术后切口瘢痕的美观性,改善产妇负面情绪,且 产妇对护理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精细化面部护理干预对寻常痤疮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笔者医院2018年6月-2019年8月收治的86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采用精细化面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SF-36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scale,SD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社会职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和总体健康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各领域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AS、SD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对照组为11.6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面部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寻常痤疮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疗效,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8例行腹腔镜妇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心理、行为等综合护理措施。比较干预前后2组SDS、S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2组干预前SDS、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SDS、SAS评分较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SDS、SAS评分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后干预组后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实施心理、环境、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措施,可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不同浓度曲安奈德局部注射联合手术切除治疗面部瘢痕疙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4月在笔者医院就诊的90例面部瘢痕疙瘩患者,经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采用低浓度曲安奈德(40mg/3ml)局部注射联合手术切除治疗,观察组采用高浓度曲安奈德(40mg/1.5ml)局部注射联合手术切除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scarscale,VSS)评分、不良反应情况及治疗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DS、SAS及VVS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939,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浓度曲安奈德局部注射联合手术切除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瘢痕评分,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VSD对深度烧伤后创面的修复效果及其术后护理方法,为患者治疗及护理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8年8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22例皮肤深度烧伤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修复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VSD治疗并采取相关术后护理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患者满意度以及创面愈合时间,对患者护理前后情绪状态、疼痛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69,P=0.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16.51±1.33)d显著短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20.65±4.0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SAS、SDS评分降低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评估指数(Pain rating index,PRI)、现时疼痛强度(Present pain intensity,PPI)、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6.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98,P=0.002)。结论:深度烧伤后创面采取VSD治疗并进行相关术后护理能够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创面恢复更快,还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以及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患者满意度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双维度强化护理对点阵CO2激光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2年6月笔者医院收治的300例行点阵CO2激光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的白癜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双维度强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理状态[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生活质量调查表(Short form 36 questionnaire,SF-36)评分、美学效果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美学满意度、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S、SD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维度强化护理应用于点阵CO2激光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的白癜风患者中,可提高患者临床疗效、美学效果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减少患者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心理护理对颧骨颧弓骨折术后患者康复及美观满意度的影响。方法:2019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颧骨颧弓骨折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给予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心理护理及常规护理进行干预,两组均干预至出院。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自我效能,美学、舒适及饮食障碍评分,骨折愈合情况、患者美观满意度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舒适程度、饮食障碍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红色美学指数(Pink esthetic score,PES)、自我管理效能量表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更高(P<0.05)。观察组软组织肿胀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瘢痕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美观效果的满意率组间比较更高(95.00%vs 72.5...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接受择期LC治疗的76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8例。对照组围术期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人性化护理。观察干预前后2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术后离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前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SAS、SD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离床活动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的LC围术期开展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其负性心理,提高治疗积极性和配合度,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和对临床护理工作的高度认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护理干预对颜面部瘢痕整形患者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8例颜面部瘢痕整形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患者整形术后给予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干预(包括认知干预、心理干预和行为干预等)。两组患者分别在术前和出院后6个月填写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生活质量指数量表,整理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后,护理干预组患者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护理干预组的健康感受、生活感受、日常生活及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活动能力和家庭支持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颜面部瘢痕整形患者的抑郁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锻炼联合情志护理对上肢重度烧伤后整形植皮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心理重建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19年5月于笔者医院接受整形植皮治疗的89例重度上肢烧伤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是否给予情志护理分为联合组(n=45)和对照组(n=44)。收集各组临床资料,比较术后各时间段创面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美观满意度评分[采用数字评分系统(Navy standardized score,NSS)评估]、抑郁(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及焦虑评分(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第1天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第3周、第5周VAS评分较对照组低,第5周NSS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第3周SAS及SDS评分均有所下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第3周背伸ROM、掌屈ROM、旋前ROM、旋后ROM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较对照组(25.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情志护理联合早期康复锻炼对上肢重度烧伤整形植皮患者进行干预,可显著改善其不良心理及疼痛,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缺血性中风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34例缺血性中风痛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64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36条目简明量表(SF-36)分别于入院时和入院1个月后对2组患者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后干预组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1个月后干预组SF-36量表中所有分值显著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结论:综合性心理干预能够改善缺血性中风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还能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