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痞为临床常见病,病因多由脾胃内伤所致。王道坤教授认为脾胃气虚是胃痞发生的重要病机之一,临床运用益气健脾之补中益气汤治疗该型胃痞病往往取得良好效果,可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文章从脾胃虚弱探讨王道坤教授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胃痞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敦煌医学是敦煌学的一个分支,所包含的敦煌医方和诊疗技术独具特色。敦煌医方大补脾汤具有大补元气、养阴生津之功效。王道坤教授常用其加减治疗胃痞,疗效显著。本文对其应用该方治疗验案进行总结,以显敦煌医方大补脾汤古方今用之优势。  相似文献   

3.
胃痞因其病理性质寒热错杂、虚实相兼、气血同病常常出现,使病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王道坤教授临证对因气郁、痰郁、血郁杂至而成的胃痞,运用疏肝理气、和胃化痰、化瘀消痞之法,结合数十年经验,以自拟疏肝和胃汤加减治疗,同时注重配合情志疏导、饮食指导等多种疗法,常获佳效。本文对王教授运用疏肝和胃汤治疗胃痞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4.
董德懋是全国著名老中医,精通中医理论,崇尚脾胃学说,行医60年来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于1982年始跟随董老学习,并于1991年拜师继承董老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现将董老运用补中益气汤的经验介绍如下:1 甘温除热治疗泌尿系感染 泌尿系感染属下焦湿热者为多见,常采用清热利湿法治疗。董老认为,劳倦伤脾,谷气不盛,阳气下陷阴中而致者,必以补中益气、甘温升阳方能取效。  相似文献   

5.
6.
常占杰教授认为肝癌发热以脾胃亏虚、元气不足、阴火内生为主要病机,采用补中益气汤,并据症选用不同对药,如柴胡配黄芩、炙黄芪配当归、炒麦芽配莱菔子、知母配青蒿、桂枝配干姜,治疗肝癌发热,为临床治疗肝癌发热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7.
补中益气汤方出李杲《内伤外感辨惑论》,主治脾虚气陷证,又能治疗因阴火上冲而致的蒸蒸燥热,即后世所谓之气虚发热证,因方中黄芪、人参、白术、甘草等皆性温味甘,该方所代表的治法又被称为甘温除热法。慢性咽炎中医一般称其为虚火喉痹,该病以咽部异物感、咽痒、痰多难咳出、灼痛等为特征。近年来,该病发病率颇高,西医多以消炎之法治之,而中医多以清热解毒、祛痰利咽或滋阴润燥之法治之,皆可取得一定疗效,但该病迁延反复,以上治法皆难竟收全功。王维昌教授认为,该病虽因卫气不固复感外邪所致,但咽为胃之门户,赖脾化生的水谷精微滋养,所以脾失健运,宗气虚弱,咽失濡养是其发病的重要机制,故应用补中益气汤健脾气,益宗气,固卫气,兼以甘温之法清解虚热,是治愈该病的根本治法。  相似文献   

8.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的《脾胃论》,由人参、白术、当归、黄芪、升麻、柴胡、陈皮、甘草组成。具有补益中气,升阳举陷的功效。孙玉信教授广泛运用此方治疗内科杂病,每获良效,现将孙玉信教授运用补中益气汤的验案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9.
蒋文照教授运用补中益气汤的经验周亮(浙江中医学院310009)我院国家级名老中医蒋文照教授业医执教四十余年,医理精深,勤于临床,对脾胃学说,颇多研究。蒋师治内伤久顽杂病,时时着眼于顾护中气,对李东垣之说尤为推崇,善用益气升阳之法,喜以补中益气汤灵活化...  相似文献   

10.
胃痞易反复发作而难愈,许鑫梅教授认为,肝胃郁热、肝胆失疏、寒热错杂、胃阴亏虚、脾胃虚弱、气虚血瘀是胃痞的主要病机,中医辨治应重视调畅气机,立足顾护脾胃,辅以清肝泄胃、调畅肝胆、清温并用、顾护胃阴、升阳益胃及健脾活血之法,同时注重心理疗法、腹部按摩、饮食调护、服药方法及生活起居指导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胃痞是临床常见病,冀爱英教授认为胃痞的发病,病位在中焦脾胃,与脾胃运化功能失司密切相关,但在胃痞的发病过程中,与肝的功能失常亦联系紧密,肝主疏泄,肝之疏泄功能失常,势必影响中焦脾升胃降之气机,乃发为胃痞。故在胃痞的治疗中,无论实证、虚证或虚实夹杂证,从肝论治常可获奇效。  相似文献   

12.
王继东 《光明中医》1994,(4):11-12,7
史济招教授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经验王继东北京中医学院东直门医院(100700)慢性病毒性肝炎是由病毒引起的慢性肝脏炎性疾病,其病程至少超过一般急性肝炎,从发病到恢复的时间约三个月,通常指病程在半年以上者。可出现乏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肝...  相似文献   

13.
陶君仁(1907~1988),字家尧,江苏常熟冶塘人,为江苏名中医,曾任主任中医师、省中医学会理事、市中医学会副理事长、市中医院副院长等,有弟子二十余人。陶氏于医学上,能融古铸今,化裁新意,主张“道术合一,方称中医。”其对晚期血吸虫病、伤寒、肝病、脾胃病等证治,均有很高造诣。今介绍其运用补中益气汤之临床经验,以缅怀之。  相似文献   

14.
邵朝弟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尿失禁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尿失禁是临床常见的泌尿系疾病之一,由于诸多原因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和及时治疗,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邵朝弟教授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发现肺脾气虚致病的普遍性,临证时常运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尿失禁,疗效确切。现将邵教授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尿失禁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李郑生教授是河南省名中医,河南中医学院硕士生导师,国医大师李振华学术继承人,从事中医内科医、教、研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胃痞又称痞满,是指以胃脘部胀满不适,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为主要临床特点的病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下垂等疾病。此病缠绵不愈,易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16.
胃痞病是以上腹部满闷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往往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临床上胃痞病病机明确,多认为是中焦气机不利,升降失常而成,故治疗角度以脾胃为主;但荣辉教授认为胃痞病虽病位在脾,但与肝、大肠关系密切,并强调情绪对胃痞病的影响,主张从调肝和中的角度治疗胃痞病,并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胃痞证是以患者自觉胃脘部痞塞不适,胸膈部满闷不舒,然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是中医病名,为脾胃系统疾病的常见证侯。刘师认为,对于该证中医的辨证论治常常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故将胃痞证分为饮食内停、肝胃不和、脾胃虚弱、气滞血瘀、寒热错杂证五个证型,并善于巧用半夏泻心汤、丹参饮等经典名方。就刘华一教授治疗胃痞证的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8.
胃痞证是以患者自觉胃脘部痞塞不适,胸膈部满闷不舒,然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是中医病名,为脾胃系统疾病的常见证侯。刘师认为,对于该证中医的辨证论治常常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故将胃痞证分为饮食内停、肝胃不和、脾胃虚弱、气滞血瘀、寒热错杂证五个证型,并善于巧用半夏泻心汤、丹参饮等经典名方。就刘华一教授治疗胃痞证的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9.
张雪琴 《中医研究》2007,20(1):46-48
王道坤教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是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认的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擅长治疗内、外、妇、儿各科疾病,尤其对消化系统疾病泄泻的治疗颇有心得,经验丰富,辨证准确,临床效果显著。笔者有幸伺诊于王师身旁,现将其治疗泄泻的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吾师王道坤教授是人事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认的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帖,2004年被评为甘肃省首届名中医,其临床涉及内、外、妇、儿等科病症。笔者有幸作为其学术继承人,现结合病例将其治疗慢性肾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