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2016年7月~2018年12月期间诊治的颈源性头痛患者中选取110例,均实行中医治疗并随机分组:将单纯采取针灸疗法者设为对照组(n=55),将采取针灸配合手法治疗者设为研究组(n=55),比较两组整体疗效、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差异。结果:①研究组总有效率(98.18%)高于对照组(8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研究组治疗后即刻、1个疗程后、2个疗程后的头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配合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更佳,可即时缓解疼痛,且疗程短、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拔伸推拿配合点压治疗落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落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参照《针灸治疗学》予针刺治疗,治疗组则采取拔伸推拿配合点压治疗,应用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表(SF-MPQ)评定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颈椎活动度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PRI评分及颈椎活动度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08%(P0.05)。结论结论:拔伸推拿配合点压治疗落枕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和颈椎活动度,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针灸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颈源性头痛患者112例,随机分为针灸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布洛芬缓释片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针灸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d、14d后VAS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14d后针灸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29%,高于对照组的7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法治疗颈源性头痛可有效改善患者头痛症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5月收治的颈源性头痛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中医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松解手法推拿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80.43%,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2组患者VAS评分及ROM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及ROM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针灸联合推拿在治疗颈源性头痛中的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结果:治疗14天后,观察组QLQ-C30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59%(P0.05)。结论:推拿更能有效提高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配合揿针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颈源性头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予以针灸推拿配合揿针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洛索洛芬钠片联合替扎尼定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天、14天、3个月后VAS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天、14天、3个月后,治疗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90.00%(2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推拿配合揿针治疗颈源性头痛可有效改善患者头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项八针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以及预防复发效果。方法选取颈源性头痛患者9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丹珍头痛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丹珍头痛胶囊联合项八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一氧化氮(NO)水平,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复发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入睡时间等PSQI指标评分均有下降(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L-6、NO表达水平均有下降(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HAMA、VAS评分均有下降(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有皮肤发痒、皮疹、嗜睡、失眠、乏力等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发生率为14.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6.7%,低于对照组的36.4%(P0.05)。结论项八针疗法联合丹珍头痛胶囊治疗颈源性头痛,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心理情绪,降低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复发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韦氏颈椎整复手法联合运动针法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颈源性头痛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韦氏颈椎整复手法联合运动针法治疗,对照组运用常用按摩推拿手法联合针灸治疗。两组均每周治疗4次,8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韦氏颈椎整复手法联合运动针法治疗颈源性头痛较传统推拿配合针灸疗法疗效更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刀疗法联合整脊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3例。治疗组患者予针刀联合整脊手法治疗,对照A组患者予针刀治疗,对照B组患者予整脊手法。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VAS评分、头痛频率、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比较,治疗组患者头痛VAS评分、频率、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96%(20/23),对照A组总有效率为78.26%(18/23),对照B组总有效率为60.87%(14/23),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治疗3个月后复发率治疗组为10.00%(2/20),对照A组为33.33%(6/18),对照B组为50.00%(7/14),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疗法联合整脊手法可提高颈源性头痛疗效,且复发率低于单一针刀疗法、整脊手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强度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疼痛强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62.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手法是一种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密集温针灸配合麦肯基力学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住院及门诊的颈源性头痛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均采用麦肯基力学疗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密集温针灸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温针灸治疗,两组均隔天治疗1次,共治疗10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颈椎活动度和压痛点计数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颈椎活动度、压痛点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密集温针灸配合麦肯基力学疗法可提高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简单、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超微针刀配合传统推拿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40例,A组接受超微针刀方案治疗,B组接受超微针刀配合传统推拿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头痛程度评分及生活质量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B组患者头痛程度评分显著低于A组,生活质量总评分显著高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微针刀配合传统推拿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头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仰卧位拔伸整复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4例颈源性头痛患者,分为手法组50例,采用仰卧位拔伸整复法;牵引组44例,单纯牵引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视觉模拟疼痛评价值和多普勒检测情况.结果:治疗组VAS值改善明显(P<0.01)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减慢(P<0.05),且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治疗疗效显著,优于单纯牵引治疗,且副反应少,安全性和依从性好.其机理可能是通过减慢过快的血流速度,来缓解脑血管痉挛以减轻头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颈源性头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手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配合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的疼痛感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7%(55/60),对照组总有效率78.3%(47/6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针刺配合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确切,具有持久性,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头痛,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配合中药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采用穴位注射加中药口服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洛索洛芬钠片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VAS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12%,对照组为64.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配合中药治疗颈源性头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配合养血疏肝止痛汤加减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对颈部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将60例颈源性头痛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耳穴贴压配合养血疏肝止痛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耳穴贴压配合天麻素片治疗。2组均以30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VAS评分、ROM颈椎活动度评分、每日头痛指数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ROM、每日头痛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VAS评分、ROM、每日头痛指数均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耳穴贴压配合养血疏肝止痛汤加减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满意,并能调节颈部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方法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龙氏正骨手法加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颈源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龙氏正骨手法+星状神经节阻滞组)38例和对照组(常规推拿手法+针灸组)38例。完成疗程后,评估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VAS值、颈椎DR片参数、椎-基底动脉TCD参数和随访1年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5%)高于对照组(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测定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照VAS评分将两组患者的眩晕程度分为4个等级,以便于临床应对;颈椎DR片颈椎生理弧度和颈椎屈伸度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基底动脉TCD检查结果,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舒张期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LVA,RVA和BA血流速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1年后总复发率(24.3%)低于对照组(63.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龙氏正骨手法加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源性眩晕,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较低的复发率,其主要机制与改善颈椎结构异常和相应椎动脉灌注有关,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治疗颈源性眩晕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天麻素片口服配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推拿治疗,隔日1次;观察组在推拿治疗的同时加服天麻素片,4片/次,3次/d.两组在必要时服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疗程均为4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治疗前后疼痛情况,并记录每周疼痛发作的次数、持续时间及服用止痛药的次数,观察颈椎活动度(ROM).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ROM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P<0.01);观察组疼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服用止痛药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天麻素片口服配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能明显减轻疼痛,改善颈椎活动度,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客观评估三步针罐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三步针罐疗法,对照组依据《针灸治疗学》采用常规针刺疗法,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10 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 d)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估,评估包括症状综合疗效、VAS评分、治疗后半年随访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随访半年,治疗组复发率为16.7%,对照组为4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步针罐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确切,即刻疗效、远期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疗法,半年复发率低于常规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与分析运用拔伸牵引加手法正骨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一按摩医院于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接收的颈源性头痛患者108例,对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基本的推拿疗法,而观察组则实施拔伸牵引联合手法正骨,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相应的比较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拔伸牵引联合手法正骨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效果要明显好于基本的推拿疗法,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满意度也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