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患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VAP)发病与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并了解VAP的病原体分布及细菌耐药性变化。方法 1994年1月~1996年12月3a期间本院SICU收治60例VAP为感染组,同期机械通气未产生VAP的24例为对照组。采用SAS统计软件包分别就影响VAP发病和预后的11项和10项可能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细菌的耐药性测定采用微量药敏稀释法。结果 (1)单变量分析显示胃管留置、H2受体阻断剂、利尿剂、糖皮质激素、多种抗生素、呼气末正压(PEEP)、重复气管插管、插管时间延长均与VAP发病有关。(2)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示多种抗生素应用、气管插管时间延长、重复气管插管、H2受体阻断剂具有显著意义(P<0.01)。(3)单因素分析示胸腹部联合手术、休克、肾功能减退、菌血症与VAP预后相关,而多元回归分析仅有胸腹部联合手术、菌血症在影响VAP预后方面具有显著意义(P<0.01)。(4)革兰阳性细菌占24.3%(23株),革兰阴性杆菌(GNB)占73.9%(71株),其中肠杆菌科细菌仅占23.8%,非发酵菌占50.1%,真菌占2.1%(2株)。(5)药敏测试结果示GNB对12种抗生素有不同程度耐药,尤其绿脓杆菌、其他假单胞菌、不动杆菌等非发酵菌的耐药率更高。结论 多种抗生素应用、气管插管时间延长、重  相似文献   

2.
重症监护病房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病原菌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苒   《中国医学工程》2010,(2):105-106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病原菌分布情况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0月~2009年9月使用呼吸机的115例患者中出现45例VAP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原菌分布以及药敏结果。结果 115例机械通气患者中有45例发生了VAP,VAP发生率为39.1%,病死率为33.3%。共分离出病原菌206株,革兰氏阴性杆菌154株占74.8%,革兰氏阳性菌54株占21.4%,真菌8株占8.9%。结论重症监护病房VAP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并有多重耐药;严密动态监测病原菌及耐药性以达到有效控制VAP的目的。针对病原菌的分布及来源,切断病原菌进人肺部的感染途径,缩短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以达到有效控制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学分布和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迎俊  陆忠良  赵玉良  何清  周联生 《河北医学》2007,13(11):1300-1302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病原菌分布情况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2年5月至2006年4月使用呼吸机的115例患者中出现45例VAP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原菌分布以及药敏结果。结果:115例机械通气患者中有45例发生了VAP,VAP发生率为39.1%,病死率为33.3%。共分离出病原菌206株,革兰氏阴性杆菌154株占74.8%,革兰氏阳性菌54株占21.4%,真菌8株占8.9%,结论:革兰氏阴性杆菌是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并发肺部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临床医师可根据药敏试验合理选用抗菌素。  相似文献   

4.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的变迁.方法 对132例次VAP,按发生时间分为A、B两组,分别做痰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A组64例次共检出致病菌92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GNB)61株(占66.3%),革兰阳性球菌(GPB)18株(占19.O%),真菌13株(占14.1%),B组68例次共检出致病菌95株,其中GNB58株(占61.1%),GPB22株(占23.2%),真菌15株(占15.8%).药敏试验显示:A组13株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敏感表皮葡萄球菌(MSSE)5株(占62.5%)、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3株(占37.5%)、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2株(占4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3株(占60%).B组18株葡萄球菌中MSSE3株(占30%)、MRSE7株(占70%)、MRSA8株(占100%).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对万古霉索均100%敏感,对其余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耐药,GNB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随时间而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结论 VAP以GNB为主要致病菌,随着时间的推移,GPB感染的比例有所增加,耐多重药物的GNB、GPB感染率在增加,但尚无出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因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危重患者大部分因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而生命受到威胁,而组织缺氧是导致MODS发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各因素相互作用的主要枢纽[1]。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珋O2)可以提供全身氧供  相似文献   

6.
无缝隙护理在危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磊 《中国医药导刊》2012,(10):1832-1833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在危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50例危重症监护并发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另选取2008年12月至2009年6月50例危重症监护并发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比较两者家属护理质量满意率、患者的死亡率、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差错的发生率、护士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服务态度、技术水平、健康教育、关爱产妇及心理支持方面的护理质量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患者的死亡率、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差错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士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与对照组(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有利于改善危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在重症监护病房开展临床药学服务。方法2003-2006年从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制定深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评估及防治方案,评估患者的肝、肾功能方面入手,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结果ICU抗感染疗效大为提高,多重耐药菌株显著减少,ICU院内感染率2003-2006分别为39.6%、35.4%、31.2%和28.5%,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临床药师在ICU的药学服务,对合理、安全地使用药物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抢救中的心理反应,以便有针对性的提供护理对策。方法根据访谈提纲对ICU患者抢救后病情稳定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焦虑、心理否认、忧郁、恐惧、依赖、敏感、急躁和绝望等是ICU患者常见的心理反应,针对患者个体心理特性,加强护患沟通,增加了患者的依从性。结论实施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有助于减轻ICU患者的心理不适。  相似文献   

10.
发育支持护理是通过改变NICU的环境和照顾方式,预先保障新生儿及其家人的身心健康的护理方法。本文从发育支持护理的理论基础、实施方法和效果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甘露醇临床应用的研究十分活跃,同时,甘露醇在治疗多种疾病中新用途的报道也日益增多。本文简要回顾近年来取得的成就,提出甘露醇临床应用中的一些误区及体会,着重介绍甘露醇在重症监护病房危重病应用中的一些新进展。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CCU)为心脏病危重患者提供了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治疗手段,但部分患者住进CCU后,由于无法适应这个陌生、与外界隔绝的环境,往往容易产生恐惧、焦虑甚至思维紊乱等一系列精神障碍现象,这种现象称为监护病房综合征.监护病房综合征不仅延迟患者的呼吸机撤机时间、延长住监护病房和住院时间、增加监护病房病死率,还影响存活患者的远期认知功能.本文从监护病房综合征的发病率、病因、机制、临床表现、防治等方面进行系统总结,以期早期认识、早期预防监护病房综合征.  相似文献   

13.
液体治疗是在危重患者治疗领域的一种有效措施。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补充丢失的液体量,保证有效循环血容量,改善微循环,防止并逆转组织器官低灌注,促进组织器官功能恢复。尽管目前关于液体的治疗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液体治疗的量、种类以及目标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争议,该文就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赖小玲 《吉林医学》2010,31(21):3556-3557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方法。方法:选取186例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及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的问题表现在病房及仪器等环境的影响、护理人员对患者重视不足、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等方面。在实际工作中要改善病室环境,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加强对患者的护理。结论:医护人员加强自身责任感,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原则,可提高护理的整体水平,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中PICC置管的临床护理效果,丰富临床治疗经验.方法 整群选择2013年6月—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的重症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PICC置管后采取系统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保存时间是(45.7±4.6)d,对照组保存时间是(21.8±5.1)d;观察组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感染6例和外渗3例,观察组临床护理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是96.9%,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选取PICC置管治疗重症患者后对患者采取系统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的出现几率,提高护理满意度,确保抢救效果,具有显著的临床护理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方法:取2006年11月至2009年1月ICU患者标本做细菌培养,检出病原菌,用K-B纸片扩散法测定药敏,以表型确认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结果:共收集致病菌33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9株(87.9%),革兰阳性球菌4株(12.1%)。以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为多。头孢哌酮/舒巴坦对革兰阴性杆菌抗菌作用最强,而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抗菌作用最强。结论:ICU患者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头孢哌酮/舒巴坦作用最强。加强病原菌及药敏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2012年1-12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定植情况,为临床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查阅临床资料和临床微生物检测报告,分析我院ICU重症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定植情况及治疗结局。结果:2012年1-12月我院ICU收治的重症患者中共检出鲍曼不动杆菌107例,确定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85例(79.4%),确定为鲍曼不动杆菌定植22例(20.6%)。其中21例(19例感染,2例定植)患者因基础病难以逆转或经费困难放弃治疗。纳入研究的66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中,59例(89.4%)患者为泛耐或全耐鲍曼不动杆菌感染,7例(10.6%)为敏感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确定为感染的66例患者均按照《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的推荐意见,给予舒普深+米诺环素/舒普深治疗,其中50例(75.8%)患者感染控制转出ICU,16例(24.2%)患者死亡,死亡患者中确定死于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患者2例(3.0%)。结论:①鲍曼不动杆菌致病力较弱;②根据专家共识对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进行治疗,有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ICU老年患者发生真菌菌血症的临床特点和病原体特性,为真菌菌血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2008年10月我院ICU6例真菌菌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低蛋白血症6例,广谱抗生素应用6例,机械通气6例,中心静脉置管6例,留置导尿管6例,急性生理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20分4例,气管插管4例,气管切开2例,激素应用2例,床旁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2例,肿瘤2例,慢性肾衰竭1例,全胃肠外营养1例;分离出白色假丝酵母菌2例,热带假丝酵母菌2例,光滑假丝酵母菌1例,近平滑假丝酵母菌1例;氟康唑耐药1例。结论ICU真菌血症病死率高与广谱抗生素应用、中心静脉置管、低蛋白血症、高A-PACHEⅡ评分及激素应用等危险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9.
刘欣 《医学综述》2014,20(17):3111-3114
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急性肝损伤及肝功能异常的早期诊断很重要,常规生化指标以及新的动态检测技术结合应用可能在未来的诊断意义更大。该文通过回顾文献,对急性肝损伤及肝功能异常从检查指标、原因、机制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ICU相关肝损伤及肝功能异常的常见原因、临床监测方法进行分析,针对ICU相关肝损伤及肝功能异常,在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得出了相关的启示和结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