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肝硬化并发肝源性糖尿病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肝源性糖尿病68例患者临床表现特点、糖尿病病情与肝功能分级的关系、胰岛素抵抗与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源性糖尿病发生率高达37%,糖尿病的病情与肝功能分级之间有一定关系(P〈0.01),血清胰岛素水平显著增高,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下降,予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良好。结论肝源性糖尿病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症状多不典型,糖尿病轻重与肝损害程度有关系,首选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并发糖尿病的临床特征,探讨肝源性糖尿病的机制及治疗。方法对78例肝硬化并发糖尿病患者与同期住院62例肝硬化无糖尿病患者、60例单纯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及实验室表现、超声检查等方面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肝硬化并发糖尿病较其它两组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升高(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性下降(P〈0.05)。临床表现以消化道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很少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肝功能下降,并发症发生率高.肝硬化并发糖尿病患者胰腺均较其它两组增大。结论肝硬化并发糖尿病存在严重的胰岛素抵抗,诊断要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超声检查考虑,积极治疗原发肝病及严格控制血糖是主要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与慢性肝病临床类型的关系。方法:对肝源性糖尿病9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生率在乙型肝炎患者中为8.9%(91/1027),其中慢性肝炎患者中为6.4%(50/778),慢性重型肝炎中为8.0%(7,87);肝硬化中为21.0%(34/162),与慢性肝炎、慢性重型肝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是慢性肝病的常见并发症,多发生于肝硬化患者。在合理饮食、保肝、抗病毒和胰岛素治疗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HD)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乙肝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按是否应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48周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8周后,治疗组病毒学应答率、肝功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能有效抑制HBV—DNA复制,ALT、AST、TBil、Alb均有明显改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理想。  相似文献   

5.
108例肝源性糖尿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与慢性肝病临床类型的关系。方法:对肝源性糖尿病10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生率慢性肝炎为28.7%(31/108),慢性重型肝炎为19,4%(21/108),肝硬化为51.9%(56/108),与慢性肝炎、慢性重型肝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糖重度升高的比率,肝硬化为50%,与慢性肝炎、慢性重型肝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35.2%(38/108)的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正常.餐后2小时血糖升高。通过饮食控制、保肝、抗病毒和(或)胰岛素治疗,除6例死于肝癌或重型肝炎外,余患者血糖水平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糖尿病轻重与肝损害程度成正相关。症状多不典型,须常规检查空腹、餐后血糖。经饮食控制、保肝、抗病毒和胰岛素治疗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肝硬化伴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在2011年4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164例乙肝肝硬化伴肝源性糖尿病患者随机进行分组治疗,分为82例观察组和82例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采用阿德福韦酯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内科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和血糖的水平进行对比分析,探讨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肝硬化伴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的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是78.05%,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是35.71%,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乙肝肝硬化伴肝源性糖尿病患者采用阿德福韦酯抗病毒的药物进行治疗,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患者肝功能恢复的效果较好,血糖得到了理想的控制,产生的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地药物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及发病机制。方法对自2000年5月至2009年10月在永城市第五人民医院内科住院的56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56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中仅有3例糖尿病的多饮,多食,多尿"三多"症状,且症状不典型,其余均以肝硬化的症状及体征为主:纳差、乏力、腹胀、腹水、肝掌、蜘蛛痣、脾肿大、肝性脑病及消化道出血为主,无糖尿病神经及血管等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肝硬化易发生糖代谢紊乱,最终发展为肝源性糖尿病,肝病患者应常规检测血糖,避免漏诊。空腹血糖水平与肝功能分级呈正相关。通过控制饮食,改善肝功能,胰岛素应用等治疗,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将我院进行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治疗的5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组行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且低于对照组的36.00%,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6.00%,且高于对照组的76.00%,P<0.05。结论在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中施以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加快患者的恢复进程,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对肝源性糖尿病7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生主要为乙型肝炎患者,其中慢性肝炎27例,慢性重型肝炎13例,肝硬化30例,肝癌2例。所有慢性肝病(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共70例,占97.22%。通过控制饮食、保肝、抗病毒和(或)胰岛素治疗,患者血糖水平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肝源性糖尿病多见于慢性病毒性肝炎,多发生于肝硬化患者,其症状多较轻微。在控制饮食、保肝、抗病毒和胰岛素治疗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2年间本院41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占肝硬化的比例为25.79%。其糖尿病三多一少的临床表现缺乏典型性,多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随肝功能好转,血糖水平有下降趋势。结论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发生率较高。保肝和胰岛素治疗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对46例肝硬化并发肝源性糖尿病的肝功能与血糖进行分析。结果 46例肝硬化并发糖尿病中乙型肝炎肝硬化30例,丙型肝炎肝硬化10例,酒精性肝硬化6例,普遍存在糖耐量异常,肝功能越差,糖尿病发病率越高,在控制饮食、保肝、营养支持、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积极调控血糖,随肝功能好转血糖恢复正常或趋于正常且平稳,病情控制满意。结论肝源性糖尿病是继发于慢性肝实质损害的一类继发性糖尿病,其症状隐匿,容易误诊及漏诊,在积极治疗原发肝病的同时,适当调控血糖,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2.
肝源性糖尿病诊断及治疗的探讨——-附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诊断明确病人给予原发病治疗,部分病人应用胰岛素治疗。结果95%(57/60)病人经原发病及胰岛素治疗,血糖均得到满意控制。结论肝源性糖尿病以肝硬化表现为主,糖尿病的症状比较轻,慢性并发症少见,有别于2型糖尿病。应积极给予原发病治疗,宜早期使用胰岛素。肝源性糖尿病是由于慢性肝脏病变导致的肝脏微循环障碍、肝脏实质性损害引起的糖代谢异常所产生的糖尿病。为提高肝源性糖尿病的诊治水平,本文收集了2000年6月一2006年6月入院的肝硬化病例193例,对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就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病率、诊断和治疗作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对45例肝硬化并发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糖尿病患者,发现糖尿病前均患有慢性肝病导致肝硬化病史,无糖尿病家族史。45例患者中,除2例有多饮、多食、多尿等糖尿病症状外,其余患者以肝硬化症状为主。既往肝病包括:慢性乙肝、慢性丙肝、酒精性肝炎。空腹血糖升高以中、低度为主。经保肝、降糖等治疗,21(46.7%)例患者空腹、餐后2h血糖值降至正常,24(53.3%)例患者需长期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结论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症状不典型,易被漏诊,治疗上以保肝治疗为主,兼顾控制血糖,多数愈后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肝源性溃疡(HU)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关系。方法:对本院5年来符合标准的256例行胃镜检查的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及10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慢性肝炎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肝硬化组的溃疡发病率为32.42%(83/256)高于慢性肝炎组的25.24%(26/10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Hp阳性感染率为42.58%(109/256),非肝硬化组Hp阳性感染率为35.92%(37/103),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中,肝源性溃疡伴Hp感染54例,Hp阳性率为65.06%,无肝源性溃疡组Hp感染55例,Hp阳性率为31.79%,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B、C级HU发生率分别为28.33%(17/60)、28.83%(32/111)、40.00%(34/85),肝功能C级组中HU的发生率比A级组及B级组高,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门静脉高压性胃病116例,HU发生率为46.55%(54/116),无门静脉高压性胃病140例,HU发生率为20.71%(29/14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门静脉高压性胃病HU发生率为60.42%(29/48),轻度门静脉高压性胃病HU发生率为36.76%(2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肝源性溃疡发病率高于慢性肝炎患者,肝功能分级越差,溃疡发病率越高。肝源性溃疡的发生与Hp感染及门脉高压性胃病相关。  相似文献   

15.
唐平 《河北医药》2001,23(4):270-271
目的:探讨肝源性血糖异常与慢性肝病类型的关系及治疗结局,方法:对肝源性血溏异常53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生率为10.4%(45/431),其中慢性肝炎31%,肝硬化40%,重症肝炎29%,肝源性低血糖的发生率为0.018%(8/431),均发生于重症肝炎,肝源性糖尿病患者通过护肝治疗后血糖正常为57.7%(26/45),而肝源性低血糖治疗后血糖正常为12.5%(1/8),结论:慢性肝病患者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肝源性低血糖,肝源性糖尿病多发生于肝硬化患者,通过护肝治疗效果较好,肝源性低血糖发生于重症肝炎患者,治疗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讨肝源性糖尿病糖代谢紊乱机制,与肝硬化病程,肝功能操作程度的关系,以及预后评估。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入院的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肝源性糖尿病与肝功能损伤程度不相关,症状轻、合并症少。结论肝源性糖尿病与肝硬化病程长短以及肝功能损伤程度不相关,经治疗后随着肝功能的恢复而好转。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析慢性肝病伴糖代谢异常患者的临床效果,为治疗此疾病寻找到更为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12例慢性肝病伴糖代谢异常患者,对他们临床资料进行简要的回顾性分析,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12例患者中,4例慢性乙型肝炎伴肝源性LGT,占3.57%,50例肝硬化肝源性LGT,占44.64%;3例慢性乙肝炎伴肝源性DM,占2.68%,55例肝源性DM,占49.11%。肝硬化肝源性LGT以及DM的发生率大于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生率,P〈0.05。结论 临床上选用纠正血糖水平等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并及时治疗已诊断出肝源性糖代谢异常的患者,以此来促进患者的恢复进程,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以及患者的生命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8.
庄桂凤  张杰伟  曾仕平 《中国医药》2012,7(9):1105-1106
目的 探讨肝源性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68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中乙型肝炎后肝硬化27例(39.7%),酒精性肝硬化15例(22.1%),丙型肝炎后肝硬化7例(10.3%),乙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肝硬化9例(13.2%),丙肝合并酒精性肝硬化3例(4.4%),不明原因肝硬化5例(7.3%),自身免疫性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1例(1.5%).乏力率、纳差率、腹胀率分别为82.4%(56例)、85.3%(58例)、91.2%(62例),多饮、多食、多尿率及消瘦率分别为2.9%(2例)、4.4%(3例).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自发性腹膜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6.8%(25例),16.2%(11例),22.1%(15例),38.2%(26例),无糖尿病神经或血管并发症.27例患者(39.7%)随着肝功能好转血糖控制理想;21例(30.8%)加用胰岛素治疗,血糖得到满意控制;10例(14.7%)血糖控制较好,5例(7.4%)血糖控制较差;死亡5例(7.4%).结论 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以乏力、纳差、腹胀等肝硬化症状为主,通过临床综合治疗,大部分患者血糖可随肝功能改善而得到较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19.
张伟  李晋平  杜滨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9):1585-1586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70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0例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40例,发生率23.5%,各型肝硬化均可发生;典型的“三多”症状多不明显;10例人院时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均≥11.1mmol/L;总胆红素水平高,血清白蛋白、胆碱脂酶、总胆固醇低。给予糖尿病饮食及小剂量的α-葡萄糖苷酶、短效胰岛素治疗;26例血糖正常,8例好转(血糖6.1~11.1mmol/L);6例死亡。结论肝硬化患者易发生糖代谢紊乱,有其临床特点,治疗要兼顾肝损害和糖尿病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研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患者180例,其中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有30例,将这3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命名为合并组,将其他的150例单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患者命名为单纯组,回顾总结这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并发症、病程以及年龄性别等因素,分析研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征。结果两组在性别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年龄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多集中在老年人。在乏力和下肢水肿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纳差、腹胀、肝掌和黄疸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腹水、消化道出血上、胸水上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临床上的特征为:老年人的发病率高,乏力,下肢水肿的症状明显,容易并发腹水和胸水。在临床上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