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测定膀胱内前列腺突入度(IPP)对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行前列腺电切(TURP)手术效果的预测评估作用。方法 136例患者因BPH入院行TURP,经腹超声测量IPP,根据IPP程度将患者分为突入组(IPP10mm)66例,对照组(IPP≤10mm)70例,比较2组术前前列腺体积(PV)、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差异,统计、分析2组术前和TURP术后6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 L)、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变化;多因素分析IPP与手术效果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年龄、术前IPSS、Qo L相比无差异(P0.05),但突入组PV、PSA、Qmax、PVR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TURP术后随访6个月,突入组IPSS下降、PVR减少和Qmax提高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IPP程度与TURP术后IPSS下降(OR=2.98,95%=1.05~6.89)、Qmax提高(OR=5.96,95%=2.85~9.55)相关。结论IPP程度可影响BPH患者PVR和Qmax,相对于IPP≤10mm,IPP10mm的BPH患者TURP术后IPSS下降、PVR减少和Qmax提高更加明显,IPP程度可预测BPH患者TURP术后IPSS下降、Qmax提高。  相似文献   

2.
α受体阻滞剂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症状的影响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分析α受体阻滞剂对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患者症状的影响。 方法 对 14 8例BPH患者进行 4周α受体阻滞剂治疗 ,记录并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症状、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及剩余尿量情况。 结果 治疗 4周后 ,患者平均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及剩余尿量均有显著改善。各项症状中 ,夜尿次数的改善显著低于其它症状的改善。 35例 (2 3.6 % )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没有改善 (主观不满意组 ) ,IPSS改善程度明显低于生活质量评分有提高的患者(主观满意组 ) ,但两组间最大尿流率及平均尿流率的改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结论 α受体阻滞剂治疗BPH患者症状的改善与尿流率的提高可能存在不同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形态学特点与患者下尿路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9例行磁共振成像检查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MRI对患者的前列腺形态学特点进行评估,包括总前列腺体积(total prostate volume,TPV),移行区体积(transition zone volume,TZV)、移行区指数(transition zone index,TZI)、周围区厚度(peripheral zone thickness,PZT)、前列腺突入膀胱(intravesical prostatic protrusion,IPP)、前列腺尿道夹角(prostatic urethral angle,PUA)、尿道长度(urethral length,UL)、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IPSS-储尿期症状评分(IPSS-storage symptom score,IPSS-ss)和IPSS排尿期症状评分(IPSS-voiding symptom score,IPSS-vs)等临床数据,采用统计软件分析上述指标相关性。结果 209例患者TZV(r=0.353,P0.001)、TZI(r=0.478,P0.001)、IPP(r=0.404,P0.001)和PUA(r=0.235,P=0.001)与IPSS显著相关。PZT与年龄(r=-0.309,P0.001)、TZV(r=-0.195,P=0.05)、TZI(r=-0.315,P0.001)、IPSS(r=-0.319,P0.001)呈负相关性。当IPP≥10mm、PUA≥35°时,BPH患者的下尿路症状更严重。IPP是IPSS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TZV、TZI、IPP、PZT、PUA与总IPSS显著相关。TPV、TZV、TZI、IPP、PUA越大,PZT越小,患者下尿路症状越严重。IPP≥10mm和PUA≥35°的BPH患者下尿路症状更严重,IPP能够预测患者下尿路症状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膀胱内前列腺突出度(IPP)在基层医院前列腺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东省龙川县中医院泌尿外科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05例前列腺增生并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TUR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IPP5 mm组及IPP≥5 mm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RUV)、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指标的差异。结果 IPP≥5 mm组患者术前平均Qmax较IPP5 mm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PP≥5 mm组患者术前平均IPSS评分及平均RUV均较IPP5 mm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IPSS评分以及RUV、Qmax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是IPP≥5 mm组患者,术后Qmax提升幅度、RUV减少量、IPSS评分下降范围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PH患者的临床症状、RUV与IPP长度呈正相关,Qmax则与IPP长度呈负相关,IPP≥5 mm的BPH患者手术疗效更显著。IPP操作简便且廉价,患者接受程度高,适宜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锯叶棕果实提取物联合α受体阻滞剂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搜集锯叶棕果实提取物联合α受体阻滞剂与α受体阻滞剂单药对比治疗BPH有效性及安全性的随机对照研究(RCT),以meta分析法系统比较锯叶棕果实提取物联合α受体阻滞剂治疗BPH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7个RCT研究1 009例患者纳入分析,研究基线具有可比性。与α受体阻滞剂单药治疗相比,锯叶棕果实提取物联合α受体阻滞剂更能有效降低IPSS总评分、储尿期IPSS、排尿期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P0.05),增加最大尿流率(Qmax)(P=0.04),而前列腺体积(PV)及残余尿量(PVR)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安全性方面,两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锯叶棕果实提取物联合α受体阻滞剂治疗BPH安全、有效,联合用药较α受体阻滞剂单药治疗患者获益更多。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膀胱结石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模型构建。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20年12月在本院诊断并进行治疗的263例BP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BPH合并膀胱结石患者27例(膀胱结石组), BPH合并未发生膀胱结石患者236例(非膀胱结石组)。比较两组的年龄、体重指数、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评分、IPSSv评分、IPSS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前列腺尿道角(PUA)、前列腺总体积(TPV)、残余尿量(PVR)、前列腺突入膀胱程度(IPP)、前列腺移行带体积(TZV)以及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之间的差异, 并分析老年BPH患者膀胱结石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的体重指数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结石组的年龄、IPSS评分、IPSSs评分、IPSSv评分、PUA、TPV、PVR、IPP、TZV高于非膀胱结石组, 而QOL评分低于非膀胱结石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PUA、TPV、PVR、IPP、TZV、年龄、IPSS评分、QOL评分均是BPH患者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不同α受体阻滞剂与M受体阻滞剂联合用药治疗合并下尿路症状(LUTs)的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为BPH的门诊患者22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给予坦索罗辛和酒石酸托特罗定缓释剂联合治疗(坦索罗辛组),另一组给予多沙唑嗪和酒石酸托特罗定缓释剂联合治疗(多沙唑嗪组),分别在用药0、6、12周时进行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生活质量指数(QOL)、最大尿流率(Qmax)的测定。结果 192例完成了实验。两组0周时各项指标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服药6周IPSS、Qmax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6周QOL、服药12周IPSS、Qmax、QOL两组相比,多沙唑嗪组优于坦索罗辛组(P0.05)。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均无尿潴留、头痛、便秘、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发生,3人出现轻微血压下降,可耐受并坚持服药。结论α受体阻滞剂与M受体阻滞剂联合用药能够有效缓解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下尿路症状,改善最大尿流率。服药12周多沙唑嗪与酒石酸托特罗定缓释胶囊联合组优于坦索罗辛与酒石酸托特罗定缓释胶囊联合组,联合用药时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联合内分泌治疗与α1A受体阻滞剂联合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伴膀胱出口梗阻的疗效,并探讨TURP联合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伴膀胱出口梗阻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α1A受体阻滞剂联合内分泌治疗或TURP联合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伴膀胱出口梗阻患者63例,其中28例行α1A受体阻滞剂联合内分泌治疗,35例行TURP联合内分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残余尿量(RV)、最大尿流率(Qmax)、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 L)及总体生存率。结果:TURP联合内分泌治疗组术后3个月RV、IPSS、Qo L分别由术前的(137.8±27.6)ml、(22.3±3.6)分、(4.2±0.8)分降至(29.0±13.6)ml、(7.8±2.1)分、(1.6±0.5)分(P均0.05),Qmax由术前的(5.6±2.1)ml/s增至(17.6±2.7)ml/s(P0.05)。α1A受体阻滞剂联合内分泌治疗组术后3个月RV、IPSS、Qo L分别由术前的(133.6±24.9)ml、(21.5±3.2)分、(4.7±1.1)分降至(42.0±18.3)ml、(12.8±2.6)分、(2.5±0.7)分(P均0.05),Qmax由术前的(6.3±2.4)ml/s增至(11.7±2.3)ml/s(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相比,RV、IPSS、Qo L及Qmax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α1A受体阻滞剂联合内分泌治疗组总体生存率为46.4%,TURP联合内分泌治疗组为51.4%,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较α1A受体阻滞剂联合内分泌治疗,TURP联合内分泌治疗能显著缓解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膀胱出口梗阻症状,且不影响总体生存率,是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伴膀胱出口梗阻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双盲法将85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分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组(TURP组)43例和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TUVRP组)42例,对比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膀胱冲洗时间,治疗前后IPSS评分、QOL评分、最大尿流率(Qmax)和剩余尿量。结果 TUVRP组与TURP组比较,手术时间和膀胱冲洗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P<0.01。术后随访6个月,IPSS评分和QOL评分较低,Qmax较高,剩余尿量较少,P<0.01。结论 TUVRP术治疗BPH具有手术时间短、膀胱冲洗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等优势,在改善前列腺症状、降低剩余尿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0.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规范化治疗方案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Li NC  Wu SL  Jin J  Qiu SP  Kong CZ  Song YS  Ye ZQ  Sun G  Sun YH  Sun YC  Wang XF  Na YQ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4):947-950
目的 比较不同种类药物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与差异,确定不同药物对不同患者的最佳适应证。方法 采用随机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对2002年9月至2003年12月906例BPH患者,随机进入选择性α-受体阻滞剂特拉唑嗪、多沙唑嗪、坦索罗辛与萘哌地尔;50α-还原酶抑制剂非那雄胺与爱普列特以及植物制剂舍尼通等7种治疗药物组。每3个月随访一次,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与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与平均尿流率(Qave),前列腺总体积(TPV)与前列腺移行带体积以及残余尿量为观察指标进行疗效评价。根据不同指标基线水平将患者进行分层,比较各治疗组患者主观指标IPSS和客观指标Qmax的改善情况。结果 基线指标分析显示,全组主观指标IPSS评分和客观指标Qmax水平与TPV以及移行带体积呈明显相关性(P〈0.01)。至随访6个月时各类药物均使BPH患者的主观指标IPSS与QOL评分及客观指标Qmax与残余尿量有明显改善。各种药物对主客观指标的影响程度的组间比较显示,对IPSS的改善无显著差异;5α-还原酶抑制剂类药物爱普列特与非那雄胺可以使TPV和移行带体积均明显缩小(P〈0.05)。将患者以前列腺体积〈35.5cm^3和≥35.5cm^3分为两层,在非那雄胺治疗的患者中Qmax平均增加5.7ml/s和2.2ml/s(P〈0.01),在舍尼通、萘哌地尔及多沙唑嗪治疗组,≥35.5cm^3者症状改善更为明显(P〈0.05)。以IPSS〈20分和≥20分进行分层,各种药物的疗效均在≥20分时更为明显(P〈0.01)。结论 各种药物均可明显改善BPH患者的主、客观症状,各种药物的疗效均对基线IPSS评分较高的患者疗效更为明显。5α-还原酶抑制剂能明显减小前列腺体积,对于前列腺体积≥35.5cm^2者有更为明显的主客观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膀胱内前列腺突出(IPP)程度与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RP)手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效果的关系。方法对60例有适应证的BPH病人,行经腹超声通过中线矢状面测量IPP长度,根据IPP程度将病人分为2组:(1)IPP10mm为Ⅰ组;(2)IPP≥10mm为Ⅱ组。比较两组病人手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_(max))和排尿后残余尿量(PVR)的改善情况。结果手术治疗3月后,测定两组病人IPSS,Q_(max)和PVR,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P10mm组各项疗效指标改善更明显。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腹超声测量的IPP程度可以预测手术治疗BPH的效果,对于IPP≥10mm的BPH组病人,手术治疗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5-11—2017-06间郏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PKRP(观察组)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6个月2组Qmax较术前增大,IPSS分值较术前降低。观察组的Qmax大于对照组,IPSS分值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PKRP治疗BPH,可增大患者的尿流率,改善临床症状,且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对BPH继发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4年6月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治疗的48例BPH继发OAB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和术后3~6个月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夜尿次数、储尿期症状评分、OABSS评分等指标的变化。结果:48例患者中,6例因术后OAB症状无缓解给予M受体拮抗剂。治疗前后(术后3个月)IPSS评分[(20.3±2.20)分vs.(8.1±3.0)分]、储尿期症状评分[(13.7±1.8)分vs.(6.1±1.9)分]、夜尿次数[(4.5±2.1)次vs.(2.1±1.2)次]、OABSS评分[(9.9±2.1)分vs.(5.3±1.7)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储尿期症状评分和IPSS等改善明显,术后3~6个月仍会改善。结论: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能有效地改善BPH继发OAB患者的症状,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附35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方法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切割并电切术治疗BPH356例。结果疗效满意,术后随访3个月~4年,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平均8.1分;最大尿流率(Qmax)18.6mL/s,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将电切与汽化切割相结合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是一种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Xiao H  Li HZ  Huang ZM  Li YQ 《中华外科杂志》2010,48(23):1771-1773
目的 评价M受体阻滞剂托特罗定与α受体阻滞剂多沙唑嗪联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009年5月至2010年4月,选择刺激症状明显的BPH患者76例,主要的排除标准为最大尿流率(Qmax)<10 ml/s、残余尿>100 ml、前列腺体积>50 ml.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多沙唑嗪组(给予多沙唑嗪治疗,36例),联合用药组(给予托特罗定与多沙唑嗪联合治疗,40例).用药时间8周,评估内容包括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尿流率和残余尿量等,并登记不良事件.结果 两组间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8周后联合用药组IPSS评分由18.7±2.2降低到12.7±3.9(P=0.000),刺激症状评分由14.2±2.3降至9.1±3.1(P=0.000).多沙唑嗪组IPSS评分由18.6±3.0降低到15.2±3.8(P=0.033),刺激症状评分由12.7±3.0降至11.8±2.7(P=0.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显示:联合用药组IPSS评分的改善优于多沙唑嗪组(P<0.01),联合用药组刺激评分的改善优于多沙唑嗪组(P<0.01),而梗阻症状评分的改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8).治疗8周后两组间Qmax、残余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无急性尿潴留和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托特罗定与多沙唑嗪联合应用降低BPH患者IPSS评分,使其刺激症状获得明显的改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和急性尿潴留出现.  相似文献   

16.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易并发急性尿潴留(AUR).常与年龄增加、IPSS评分增高、最大尿流率(Qmax)减少、前列腺体积增大及血清PSA升高等有关.在处理上国内外无统一的方法,通常首选留置导尿术或耻骨上膀胱造瘘术,TWQC被推荐对所有前列腺增生合并急性尿潴留患者使用.α受体阻滞剂常在TWOC前服用,如果需要急诊手术宜采用微创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膀胱颈切开术(TUIBN)治疗小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引起的膀胱出口梗阻(BOO)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小体积BPH(30 g)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45~71岁,平均59.6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20例既往有慢性前列腺炎史。术前评估包括: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B超、尿动力学检查和尿道膀胱镜检查。术前均行α受体阻滞剂治疗3~6个月,无明显效果而行TURP+TUIBN。结果:全部患者术后随访12~24个月。2例(3.57%)于术后1个月出现尿道狭窄,予定期尿道扩张后症状改善;1例(1.79%)于术后3个月出现膀胱颈挛缩,再次行TUIBN症状改善。术后12个月行IPSS评分、尿动力学检查与术前进行比较。术后IPS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12.76±2.37 vs25.54±2.33,P0.01);最大尿流率(Qmax)明显高于术前[(15.83±1.47)ml/s vs(8.47±0.96)ml/s),P0.01];膀胱残余尿较术前明显减少[(31.02±9.75)ml vs(68.07±17.09)ml,P0.01]。结论:TURP+TUIBN治疗小体积BPH引起的BOO效果显著,优于单纯TURP或TUIBN,手术安全,是治疗小体积BPH引起BOO的较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8.
良性前列腺增生并发急性尿潴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易并发急性尿潴留(AUR).常与年龄增加、IPSS评分增高、最大尿流率(Qmax)减少、前列腺体积增大及血清PSA升高等有关.在处理上国内外无统一的方法,通常首选留置导尿术或耻骨上膀胱造瘘术,TWQC被推荐对所有前列腺增生合并急性尿潴留患者使用.α受体阻滞剂常在TWOC前服用,如果需要急诊手术宜采用微创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经尿道前列腺扩裂术(TUPS)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化学疗法(TUPE)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致急性尿潴留(AUR)的疗效.方法 随机采用TUPS与TUPE两种手术方式治疗BPH致AUR患者240例,其中TUPS组180例,TUPE组60例.对两组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手术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最大尿流率(Qmax)、剩余尿量(RUV)、手术治愈率等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手术前后IPSS、QOL、Qmax、RUV比较均有改善,但两组之间改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UPS组手术时间平均(9.4±2.1)min,TUPE组平均(146.5±29.3)rain,TUPS手术操作时间显著短于TUPE(P<0.001).TUPS组拔尿管早于TUPE组(P<0.01).TUPS治愈率显著高于TUPE(P<0.001).结论 TUPS治疗BPH致AUR近期疗效满意,优于TUPE.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腔内中叶剜除术治疗高危前列腺中叶增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经尿道前列腺腔内中叶剜除术治疗高危前列腺中叶增生患者42例,对其手术前后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和最大尿流率(Qmax)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时复查残余尿量、IPSS、QoL和Qmax,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中叶剜除术治疗高危前列腺中叶增生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可控性强和疗效确切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高危前列腺中叶增生的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