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微创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环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环损伤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笔者自2014-06—2015-06应用微创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12例不稳定骨盆环损伤,9例Tile B型单纯固定前环。3例Tile C型固定前、后环,顺序为先前环再后环。结果单纯前环固定手术时间25~45 min,平均32 min,术中出血量10~35 ml,平均18 ml;前后环固定手术时间50~65 min,平均55 min,术中出血量20~50 ml,平均32 ml。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6~12个月,平均7.5个月。骨折均一期愈合,愈合时间9~14周,平均12.5周。无切口感染、内固定失败及异位骨化。所有患者日常生活基本无影响,仅1例诉性生活不适。4例出现单侧股外侧皮神经损伤,1例出现单侧股神经麻痹,最终均恢复正常。采用Matta标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优6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91.67%。术后6个月疗效根据Majeed评分系统评定:平均81.5分,优3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83.33%。结论在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微创椎弓根钉棒系统的微创固定技术创伤小、复位牢靠、并发症少,是治疗骨盆环损伤一种有前景的术式。  相似文献   

2.
近年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骨盆前环骨折取得一定进展。解剖学研究表明,钉-棒系统与骨盆前环股动脉、股静脉、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男性精索及下腹部脏器等重要解剖结构均存在安全距离。生物力学实验证实,钉-棒系统生物力学稳定性优于外固定支架,可有效、安全地固定损伤骨盆前环。临床研究显示,采用钉-棒系统治疗骨盆前环骨折,均取得良好的疗效。该文就钉-棒系统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D HORIZON^TMM8和TSRH-3D^TM脊柱内固定系统联合应用治疗骨盆后环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共收治骨剑骨折5例,均行CD HORIZON^TMM8和TSRH-3D^TM脊柱内固定系统联合应用固定骨盆后环骨折。结果术后x线片及CT复查提刺骨折脱位获得即时垂直及旋转稳定性,复位情况较满意,合并神经损伤2例,随访9个月后神经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本组随访6~18个月,未发现内固定物松动、断裂,骶髂关节无再脱位。结论CD HORIZON^TMM8和TSRH-3D^TM脊柱内固定系统联合应用固定骨剑后环骨折脱位术后即可获得稳定.并能够维持良好稳定及复位效果.是治疗骨盆后环骨折脱位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骨盆后环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本院2008年6月至2011年8月,在骨盆前环联合固定的基础上,应用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骨盆后环骨折30例。结果 30例经术后12~24个月随访,所有骨折均愈合,术后无1例出现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及断裂。参照Lindahl改良的骨盆损伤后功能评定标准,优良率80%(24/30)。结论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骨盆后环骨折,创伤小,固定牢固,操作简单,安全性高,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研究前路钢板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的安全置钉位置.方法 15具标本经测量并比较L4.5神经根前支外缘至骶髂关节的上缘、中点、下缘三点距离后,找出离神经根较远的位置.结果 L4、5神经根前支外缘至骶髂关节的距离,上缘与中点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而下缘与其他两点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骶髂关节骨折脱位前路钢板固定时L5神经根较L4神经根受损伤的可能性更大,前路钢板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时骶骨翼侧的剥离不应超过骶髂关节内侧20 mm,安全放置钢板及骶骨翼侧螺钉固定的最佳固定位置范围位于骶骨翼中上区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D HORIZON~TM8和TSRH-3D~TM脊柱内固定系统联合应用治疗骨盆后环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 共收治骨盆骨折5例,均行CD HORIZON~TMM8和TSRH-3D~TM脊柱内固定系统联合应用固定骨盆后环骨折.结果 术后X线片及CT复查提示骨折脱位获得即时垂直及旋转稳定性,复位情况较满意,合并神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olorado 2TM脊柱内固定系统与髂骨螺钉联合应用治疗骨盆后环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骨盆后环骨折脱位患者8例,男5例,女3例;年龄26~52岁,平均37.6岁.按照AO分型,B2型1例,C1型2例,C2型2例,C3型3例.其中合并单侧骶骨骨折伴脱位5例;均合并骨盆前环骨折,包括耻骨联合分离2例,耻骨上下支骨折5例,耻骨上下支骨折合并髋臼骨折1例.合并骶丛神经损伤2例,膀胱破裂1例.均行Colorado 2TM脊柱内固定系统与髂骨螺钉联合内固定术,应用Majeed标准(优,≥85分;良,70~84分;一般,55~69分;差,<55分)评价患者功能恢复情况,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X线片示8例患者垂直和旋转移位均获满意复位.随访6~24个月,平均10个月.合并神经损伤者,1例随访10个月遗留会阴区麻木,另1例术后6个月复查功能恢复良好.膀胱破裂患者经手术修补随访8个月功能恢复满意.末次随访时患者双下肢运动、感觉功能恢复满意,经Majeed功能评定,优6例,良1例,一般1例.X线片及CT扫描未发现内固定松动、断裂,骶髂关节无再脱位,骨折部位已呈骨性融合.结论:Colorado 2TM脊柱内固定系统与髂骨螺钉联合应用治疗骨盆后环骨折脱位可获得即刻稳定并能够维持良好复位效果,为骨盆后环骨折脱位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皮双侧髂前下棘及耻骨结节行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30例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50.6±19.3)岁.骨折按Tile分型:B1型5例,B2型22例,B3型3例.均采用经皮双侧髂前下棘及耻骨结节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应用一种新的脊椎前路钉棒系统进行脊柱前路手术的效果。方法 应用此器械对26例脊柱疾病患进行前路手术,其中胸腰段脊柱爆裂性18例,脊柱结核6例,脊柱肿瘤2例。结果 26例随访25-67个月,X线显示椎体高度恢复良好,植骨融合牢固,无断钉松动等并发症,所有患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脊柱前路钉棒内固定系统用于脊柱前路手术固定可靠,操作简单易行,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伴不全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经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不全瘫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到2006年1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脱位合并不全瘫病例共30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9例。神经损伤按照ASIA分级,B级10例,C级12例,D级8例。所有病例均采用后路椎弓根钉短节段固定减压手术。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有效随访,平均28.3个月,脊柱后凸角度(Cobb′s角)由术前的(24.3±4.6)°平均恢复到(3.6±1.2)°;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由术前(35.8±5.3)%平均恢复到(90.2±3.8)%;椎管占有率由手术前平均(58.3±10.7)%恢复至术后平均(8.4±1.7)%。神经功能ASIA分级术后随访部分有明显改善。Dennis工作评分:11例患者可以再次获得稳定工作。结论后路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段骨折固定确实,且手术后对于神经恢复有良好改善,能使部分患者恢复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比较椎弓根器械复位固定后两种不同融合法椎体间融合(posterior interbody fusion,PLIF)与后外侧融合(posterolateral fusion,PLF)对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我科收治的腰椎滑脱患者78例,男43例,女35例;年龄45~68岁,平均52岁。L4滑脱33例,L5滑脱45例;度滑脱12例,度滑脱66例。78例患者中行PLF结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33例,行PLIF结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45例,记录两组手术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即刻及随访2年后的X线影像学结果(包括滑脱矫正、滑脱节段椎间隙高度改变及植骨融合率)和临床疗效(JOA评分)。结果术后即刻X线影像学结果,包括滑脱矫正、滑脱节段椎间隙高度,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随访时,在滑脱矫正及滑脱节段椎间隙高度的维持上PLIF组优于PLF组(P〈0.05),骨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临床疗效(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弓根器械复位固定并PLIF与PLF都是治疗度以内腰椎峡部裂型滑脱的有效方法,PLIF在对滑脱矫形的维持及结构的稳定上具有优越的力学性能,PLF后期易出现矫正丢失,但临床疗效不受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骨盆前环外固定架固定(anterior pelvic external fixation,APEF)与皮下前环内置外架(internal anterior fixation,INFIX)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由河南省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61例骨盆不稳定骨折的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APEF固定组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6~58岁,平均为(46.2±2.2)岁。骨盆骨折根据Tile分型,B型14例,C型16例;均采用外固定架固定前环。INFIX组31例,其中男14例,女17例;年龄37~60岁,平均为(47.1±2.4)岁。骨盆骨折根据Tile分型:B型13例,C型18例;均采用皮下前环内置外架固定前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手术或术后并发症(包括医源性神经损伤、感染、螺钉松动、骨不愈合等)及疗效等。结果6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2±2.3)个月。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根据Matta评分标准评定,APEF组优10例,良1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6.7%;INFIX组优9例,良18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为87.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Majeed骨盆功能评分系统评定疗效,APEF组优15例,良10例,可5例,优良率为83.3%;INFIX组优16例,良12例,可3例,优良率为9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随访时骨折均全部愈合。APEF组3例(10%)患者股外侧皮神经损伤,5例(16.7%)出现螺钉松动,4例(13.3%)发生钉道感染;INFIX组4例(12.9%)出现股外侧皮神经损伤,1例(3.2%)出现皮肤感染,无螺钉松动发生。APEF组股外侧皮神经损伤发生率较INFIX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EF组患者螺钉松动、钉道感染率高于INFIX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EF和INFIX均能提高骨盆的稳定性,但INFIX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者接受度高。  相似文献   

14.
经椎弓根内固定器治疗腰椎没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经椎弓根内固定器械治疗腰椎滑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腰椎滑脱患,均行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Steffee钢板法29例,RF固定法21例及CCD加Cage融合术12例。结果:平均随访2.6年(6个月-5年),疗疚按Steffee分级:优36例(占58%),良21例(占34%),中5例(占8%)。结论:椎弓根钉固定系统是治疗腰椎滑脱的有效方法,其中CCD加Cae椎间植骨融合是治疗腰椎滑脱的一种全新方法,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后路椎体间融合加椎弓根固定治疗腰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手术疗效。方法 35例腰椎间盘源性下腰痛,选择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加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分别于术前、术后对患者的腰痛情况进行JOA评分,同时评估术后腰椎融合率。结果术后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腰部疼痛症状缓解明显,优21例,良8例,一般4例,差2例,有效率95%。术后椎间植骨临床愈合35例,植骨愈合有效率100%。结论后路椎间植骨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对椎间盘源性腰痛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56例,其中Steffee 8例,RF 11例,AF 21例,Tenor 12例,USS 4例,分别对其进行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比较其神经功能恢复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42例获得随访,时间5~24个月,神经功能按Frankel法除5例A级无恢复外,其他级别有1~3级的恢复。5例骨折复位不满意或固定失败,其余骨折均顺利愈合。结论:椎弓根螺钉能提供短节段脊柱内固定,重建脊柱稳定性,脊柱融合率高,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固定融合技术治疗寰枢椎失稳的手术方法、疗效。方法采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融合治疗32例寰枢椎失稳患者,术中在C型臂X线机辅助下行C1、C2置钉,复位固定,取自体髂骨行椎板间植骨。术后颈托固定3个月。结果 32例128枚螺钉成功置入,复位满意,术中未发生椎动脉和脊髓损伤。患者全部获327个月定期随访,螺钉位置良好,钉棒无松动、断裂,术后36个月均获植骨融合。术前JOA评分(8.6±2.8)分;术后3个月JOA评分(14.9±1.8)分,恢复率76%92%,平均83%。结论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固定融合技术具有直视下置钉、短节段固定、固定牢靠、植骨融合率高等特点,有利于稳定寰枢关节及脊髓功能的恢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寰枢椎失稳的内固定术式。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应用脊柱钉棒系统类似三角形的骨折固定技术(triangufar ostee synthesis,TOS)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5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1例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采用后路腰骶部正中切口入路,安装L(4~5)椎弓根及髂后上棘椎弓根螺钉,将垂直、旋转移位复位固定。11例病人均属于Tile C型骨折,男7例,女4例。年龄20~48岁,平均34岁。结果 11例患者术后10例获得6~20个月随访,平均12.7个月。术后X线片均示骨盆骨折复位满意。根据Matta骨盆骨折复位评定标准,优7例,良3例。术前有4例骶丛神经损伤,术后3例神经症状恢复,1例解。未出现医源性神经、血管损伤。下肢行走、蹲屈功能恢复满意。有1例伤口感染,延迟愈合。结论使用脊柱钉棒系统TOS装置固定术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具有疗效满意,器械操作相对简单熟悉部分缓,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