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年龄与Casson粘度和Casson屈服值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人 43例为对象.观察了其 Casson粘度(CV)和 Casson屈服值(CY)与年龄的关系。结果提示;随着年龄的增长,CV逐渐升高,而CY在组无显著差异.我们认为,老年人CV高可能是心脑血管病的易患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血管活性物质与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血管活性物质在脑血管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化学比色法及放射免疫法检测114例急性脑血管病急性期、稳定期和恢复期患者及76例健康人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TNF)、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神经肽Y(NPY)、神经降压素(NT)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结果:急性期脑梗死和脑出血者血中TNF、NO、ET、NPY、CGRP较恢复期均明显升高(P〈0.05 ̄P〈0.00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早期脑出血转化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2-01—2016-12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87例,入组患者均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治疗后根据头颅CT或MRI检查结果分为脑出血转化组(48例)和无脑出血转化组(239例)。两组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查阅患者病例搜集两组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同型半胱氨酸、梗死面积、发病到溶栓间隔时间、房颤及NIHSS评分等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287例患者中共48例发生脑出血转化,发生率为16.72%。脑出血转化类型相对较多,排在前两位的分别为52.08%和41.67%;单因素结果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早期脑出血转化发生率与高血压史、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早期脑出血转化发生率与糖尿病史、梗死面积、发病到溶栓间隔时间、房颤及NIHSS评分关系密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早期脑出血转化发生率与糖尿病史、梗死面积、发病到溶栓间隔时间、房颤及NIHSS评分关系密切(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早期脑出血转化危险因素相对较多,应根据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降低脑出血转化率。  相似文献   

4.
脑血管病急性期血液流变性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出血和脑梗死急性期血液流变性变化与发病机理的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差异。方法:测定58例脑出血患者、62例脑梗死患者和40例健康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病例组各项指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脑出血级各项指标比及脑梗死组更高(P<0.05-0.01)。结论:血液流变性异常是脑出血和脑梗死发病的共同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凝血和血小板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印肖  张素娥  郭力 《临床荟萃》2004,19(7):387-389
目的 探讨脑梗死 ,脑出血患者凝血及血小板方面的变化情况。方法 脑梗死患者 4 0例 ,脑出血患者30例 ,正常对照组 35例 ,患者在发病后 72小时内抽肘静脉血抗凝。患者和对照组均未接受任何止血、凝血药物。分析脑梗死患者与健康人 ,脑出血患者与健康人 ,脑梗死患者与脑出血患者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在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APTT)、凝血酶时间 (TT)、纤维蛋白原 (FIB)、血小板计数 (PLT)、血小板平均体积 (MPV) 6项指标上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与健康人比较 ,FIB和MP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 1)。高血压性脑出血组与健康人比较 ,FIB和MP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急性脑梗死组与高血压性脑出血组比较 ,PT ,APTT ,TT ,FIB ,PLT ,MPV 6项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大面积脑梗死组与腔隙性脑梗死组比较 ,PT ,APTT ,TT ,FIB ,PLT ,MPV 6项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血浆纤维蛋白原升高和血小板体积增大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也是脑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脑梗死与脑出血有共同的发病基础。较大血管闭塞引起的脑梗死与腔隙性脑梗死在凝血与血小板状态方面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共146例,其中急性脑出血及急性脑梗死患者各73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完善颅脑CT检查,评估脑出血量或脑梗死面积;抽取静脉血检测TEG指标凝血反应时间(R)、凝血形成时间(K)、α角、最大振幅(MA)及凝血综合指数(CI)的水平,比较两组患者TEG指标的差异,分析TEG相关指标与脑出血量及脑梗死面积的关系。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TEG鉴别两种急性脑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结果】(1)脑出血组患者K时间及R时间均高于脑梗死组,但α角及CI水平小于脑梗死组(P<0.01)。(2)与脑出血≤30 mL的患者相比,脑出血>30 mL的患者K时间缩短,但MA及α角增大(P<0.01)。与小中面积脑梗死患者相比,大面积脑梗死患者R时间缩短,但MA及α角增大(P<0.01)。(3)ROC曲线发现K时间、R时间、α角及CI诊断脑出血的价值曲线下面积(AUC)(95%CI)分别为0.73(0.60〜0.81)、0.82(0.75〜0.89)、0.76(0.68〜0.84)及0.65(0.60〜0.74),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EG在急性脑出血及急性脑梗死中的水平相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可作为鉴别两种疾病的指标,同时TEG与急性脑血管病病情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血液流变学在急性脑血管疾病中的改变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吴卫文 《临床荟萃》2000,15(6):274-275
在急性脑血管病变中 ,脑梗死与血流变的关系研究得比较多 ,而对脑出血方面的研究就相对少些。本文对 1998年 10月至 1999年 3月期间住院的 87例 (CVD)患者在发病 1~ 3天内进行血流变及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 ,旨在讨论这类CVD患者这些指标的变化与发病机制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脑梗死 (CI)组 47例 ,男 2 6例 ,女 2 1例 ,年龄3 6~ 79岁 ,平均年龄 ( 64 .14± 12 .65 )岁 ;脑出血 (CH)组 40例 ,男 2 8例 ,女 12例 ,年龄 5 0~ 80岁 ,平均年龄 ( 61.0 9± 11.69)岁 ;正常对照组 3 7例 ,男 2 0例 ,女 17例 ,年龄 2 9~…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在急性脑血管病发病早期中的作用地位。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急性脑出血患者各60例.另选对照者60例,分别测定血浆Hcy浓度。结果急性脑梗死、急性脑出血组的血浆Hcy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但二者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Hcy血症与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在急性脑血管病发病早期中的作用地位.方法 选取急性脑梗死、急性脑出血患者各60例.另选对照者60例,分别测定血浆Hcy浓度.结果 急性脑梗死、急性脑出血组的血浆Hcy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但二者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Hcy血症与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老年人小量包裹性脑出血的临床特点与鉴别诊断。方法:通过对住院的62例老年人小量包裹性脑出血的资料与CT平片进行分析,并与同期住院的老年人脑出血、脑梗死各62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小量包裹性脑出血病人中,昏迷、头冯、呕吐、颈强及双侧巴氏征阳性的发生率较低,与老年人脑梗死相似;但在首次发病,活动时起病,起病时血压高等方面与老年人脑出血相似。结论:老年人发生中风时,如为首次发病,活动时起病,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观察8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急性脑出血组),83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12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急性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的血浆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脑出血组全血黏度(低、中、高切)和红细胞沉降率均明显高于脑梗死组和对照组(P<0.05),脑梗死组红细胞沉降率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脑出血组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和大血小板百分率4项指标均低于脑梗死组(P<0.05);急性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血小板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急性脑出血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为(785±332)μg/L ,明显高于脑梗死组[(365±234)μg/L ]和对照组[(163±79)μ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高切全血黏度( r=0.812,P<0.01),中切全血黏度( r=0.917, P<0.01),血浆黏度( r=0.893,P<0.01)呈正相关。结论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可作为急性脑出血和脑梗死的诊断依据之一,脑出血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情况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2.
血糖及C反应蛋白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的临床预测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血糖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急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所有患者均于发病24小时内测空腹血糖及CRP,将血糖值按死亡组与成活组进行比较;将CRP值分为大中面积脑梗死组(脑梗死组)、脑出血组及腔隙性脑梗死组进行比较,同时按死亡组与成活组进行比较。结果:血糖值比较,死亡组高于成活组(P〈0.01);CRP值比较,脑梗死与脑出血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脑出血组高于腔隙性脑梗死组(P〈0.01)。提示血糖及CRP值高则预后不良。结论: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早期血糖及CRP水平对判断病情、估计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梁健  范元  肖继红  梁丽寅 《护理与康复》2004,3(3):147-148,150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急性脑卒中患者血压的变化规律及其护理。方法:对9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其中42例脑出血、54例脑梗死)第1天作24h动态血压测定,第2天开始每隔12h记录1次,连续记录7d,第9~13天每天晨6~7时记录1次,第14天按第2天方法再记录1次。结果:脑出血组与脑梗死组发病第1天24h及夜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于正常;脑出血组24h内血压多呈持续升高,而脑梗死组主要表现为血压波动。结论:血压的昼夜波动特点与发生脑卒中的类型有密切关系;加强对血压的监测,尤其对夜间血压的调控是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出血转化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286例作为脑梗死组,选取健康体检中老年人156例作为对照组。急性脑梗死患者于入院1周后行头颅MRI或CE检查。根据是否合并脑出血转化将患者分为转化组与非转化组,行脑出血转化相关因素的Logistic多变量回归分析,分析脑出血转化与血脂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组LDL-C为(2.01±0.45)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2±0.83)mmol/L(P0.05)。2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脑出血转化31例,其糖尿病、心房纤颤及尿激酶溶栓的比例相对较高,脑白质疏松发生率、TC、LDL-C、HDL-C则相对较低,与非转化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梗死患者脑出血转化的保护因素为低密度脂蛋白。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低水平低密度脂蛋白与脑出血转化相关,对于低水平低密度脂蛋白、心源性脑栓塞及高NIHSS评分患者,应谨慎强化降脂治疗,防止脑出血转化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急性期抑郁症状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方法首次发病急性脑梗死患者480例,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分析两组患者血甲状腺指标。结果抑郁组患者发病2周时血FT,和TSH水平明显低于无抑郁脑梗死患者,而FT4显著升高,两者比较,P〈0.01~0.05,血T3、T4、TPO、TG-Ab等指标伴抑郁与无抑郁脑梗死患者无明显差异。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抑郁症状可能与甲状腺功能变化有关,血FT3、TSH和FT4可作为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抑郁症状的一项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测定32例脑出血后昏迷患者血浆、胃液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含量,探讨其与脑出血严重程度的关系及脑出血对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名法动态测定32例急性脑出血后昏迷患者血浆、胃液NPY含量,动态观察NPY水平在脑出血后昏迷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的变化。结果 不同部位脑出血后昏迷患者血浆、胃液NPY含量第1周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发病第1天开始上升,第2天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开放性临床研究,将发病12 h内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溶栓治疗组30例,常规治疗组30例。结果溶栓组治疗基本痊愈率为50.0%,总显效率为91.7%,脑出血并发症为5.5%,脑出血病死率为2.8%;常规治疗组基本痊愈率为14.0%,总显效率为66.6%,无一例死于脑出血。结论急性脑梗死发病12 h内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疗效较好,但脑出血并发症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8.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组122例,均按照1986年全国第2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犤1犦,并经CT确诊的脑梗死或脑出血;108例为第1次发病无偏瘫后遗症。14例为第2次发病;全部122例病人于发病后10d入际。将122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康复治疗组60例,其中脑梗死37例,脑出血23例;对照组62例,其中脑梗死35例,脑出血27例。两组病人年龄、性别、病史及伴发病评分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1.2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中脑梗死,在发病后24h~10d;脑出血,在发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115例脑梗死、脑出血和短暂性脑供血不足(TIA)患者血液流变学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脑梗死和TIA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并和疾病严重程度相关.脑出血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血液的浓缩和高黏状态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在急性脑梗死和急性脑出血中的意义。方法选择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51例、急性脑出血患者204例、体检健康者485例,检测并比较血清SOD、HCY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和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SOD水平均低于健康者,而HCY水平则高于健康者(P0.05)。不同类型脑梗死患者血清SOD、HCY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急性脑梗死及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SOD、HCY水平对判断病情、评价疗效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