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肠CT造影对克罗恩病肠道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3例经临床确诊的克罗恩病患者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小肠CT造影,对所得图像进行重组分析,并采用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由两位放射科医师分析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对克罗恩病的征象及其并发症进行诊断分析,并与小肠镜及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23例克罗恩病患者中共38段小肠受累,正确诊断29段,敏感性76%。23例患者中发生不同程度肠梗阻者8例,肠内瘘者3例,肠外瘘者2例,腹腔脓肿者3例,肠穿孔并蜂窝织炎1例,均得到正确诊断。CTE检查诊断克罗恩病肠道并发症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3%和94%。克罗恩病并发症的主要CT征象:肠壁增厚及肠腔狭窄(8/23),瘘管(5/23)、肠周环形强化病灶(3/23)、肠外气体(1/23)及肠系膜斑片状高密度影(1/23)等。结论:CTE能够显示克罗恩病不同并发症的影像学特点,在评估克罗恩病肠道并发症上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塞综合征合并肠外瘘的诊治。方法对1例2次手术后均合并肠瘘的白塞综合征患者行回盲部、末端回肠切除并回肠造瘘术的资料进行总结。结果患者术后未再出现肠瘘,恢复良好,待二期手术。结论白塞综合征合并肠外瘘应进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克罗恩病的罕见并发症下肢动脉闭塞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方法 对2007年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例克罗恩病合并下肢动脉闭塞患者,及1966-2007年问文献报道附有详细临床资料的8例类似患者进行病例总结.结果 所有患者均<50岁,绝大部分是女性(8/9).动脉闭塞可以发生于克罗恩病的活动期(5例/9例),也可以发生于非活动期(4例/9例).受累动脉除下肢动脉外,还可以包括其他动脉如主动脉、髂动脉、肾动脉或肠系膜动脉.影像学检查在7例患者中发现有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其中合并主动脉斑块4例,合并髂动脉狭窄6例.取栓或血栓内膜剥脱是本组病例中最常采用的外科治疗方式(6例次).4例患者术后复发下肢症状.结论 动脉闭塞是克罗恩病罕见的肠外合并症,对合并下肢动脉闭塞的克罗恩病患者需对主动脉做影像学检查.取栓是最常用的外科治疗方式,如无抗凝禁忌,术后需长期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白塞综合征合并肠外瘘的诊治。方法:对1例2次手术后均合并肠瘘的白塞综合征患者行回盲部、末端回肠切除并回肠造瘘术的资料进行总结。结果:患者术后未再出现肠瘘,恢复良好。待二期手术。结论:白塞综合征合并肠外瘘应进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低位直肠癌术后肠造瘘口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2例老年低位直肠癌肠造瘘口患者进行观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营养饮食护理,术后作好造瘘口并发症的护理,并进行护理知识宣教、健康教育指导。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肿瘤均获得根治性切除。有1例造瘘口局部坏疽,经保守治疗痊愈;2例造瘘口周围皮炎;2例发生吻合口轻度狭窄,经扩肛处理后均好转。结论:术前进行心理疏导,增强患者信心;术后加强吻合口的观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6.
介绍1例直肠癌术后肠外瘘患者的护理方法。通过正确选择和使用造口、伤口护理用品,有效的渗液收集、保护瘘口周围的皮肤,并给予正确的饮食和活动指导,实施心理护理,患者能积极配合,有效提高了肠外瘘期间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制肠造瘘模型在肠造瘘患者自我造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2例肠造瘘术后的患者及其密切照顾家属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以常规方式对患者及其照顾者进行造口护理操作示教和健康宣教,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自制肠造瘘模型示范、宣教后进行练习,对造口知识的掌握程度、造口自护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及照顾者自我护理能力、对造口知识掌握程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自制肠造瘘模型示教、练习较常规护理方法能提高肠造瘘术后患者及其照顾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对造口知识的了解程度。  相似文献   

8.
杨立荣 《吉林医学》2013,34(12):2372
目的:探讨肛肠外科术后肛周护理方法。方法:选择57例肛肠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不同症状情况给予不同的外科手术治疗。术前给予常规护理外,加强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患者创口、情绪,给予积极的预防并发症等护理措施,注意保护患者隐私。结果:1例肛瘘患者合并肛周克罗恩病而导致伤口愈合,1例混合痔患者术后因痔核脱落引发出血,对2例患者进行积极的对症护理后,患者均获得痊愈,其他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术后全部患者均获得6个月以上的随访,随访发现,患者创面愈合情况良好,未对工作、生活产生较大影响,无明显不适。结论:全方位的护理对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提高肛肠外科术后患者生活、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分析克罗恩病患者肠穿孔的治疗方法及手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19例手术后病检确诊为克罗恩病并肠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术后病检为克罗恩病并肠穿孔患者入院后即急诊手术,术中发现为小肠穿孔,术后并发症为手术切口感染6例、肠漏4例、炎性肠梗阻6例、死亡3例。结论克罗恩病致肠穿孔无明显的特异性,手术治疗是唯一抢救患者生命的有效方法;肠漏是易发生的严重并发症;伤口感染、炎性肠梗阻是其常见的并发症;死亡是最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肛肠外科术后肛周护理的观察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海敏 《吉林医学》2010,31(15):2297-2298
目的:探讨肛肠疾病患者手术切除后的肛周护理方法,从而促进创面早日愈合,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对收治的380例肛肠疾病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80例患者中1例肛瘘患者因合并肛周克罗恩病而愈合缓慢,2例混合痔患者术后痔核脱落期并发大出血,其余377例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肛肠疾病患者术后肛周仔细护理,密切观察切口情况,有效预防便秘,创面良好换药是术后顺利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肠造瘘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肠造瘘术多用于肠外伤及直肠肿瘤的病人,其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手术者的操作技术,还取决于术前的充分准备和手术后认真的护理,为使患者能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取得满意的疗效,护理的好坏至关重要。我院近年来行肠造瘘术使外伤性肠瘘病人粪便转流,减少腹腔感染,直肠癌病人解除梗阻,减少痛苦方面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0例肠造瘘术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25~G7岁之间,其中直肠CaMcles术永久性22例,造瘘时间为3~6年。因外伤后暂时造瘘8例.造瘘时间20~30天,平均15天。护理体会1心理护理: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肠外瘘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制订详细的护理措施,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使外瘘口早日愈合.结果本组9例患者,有6例治愈,1例自动出院,2例形成慢性肠外瘘反复发作.结论对肠外瘘患者要从心理护理、一般护理、瘘口护理、饮食护理等多方面进行,才能使肠瘘早日愈合.  相似文献   

13.
背景:克罗恩病是炎症性肠病的一种,与结核病、麻风病和副结核病的某些方面比较相似。克罗恩病是否是由鸟副结核分枝杆菌(MAP)感染所致尚存在争议。方法:通过PCR和培养,对28例克罗恩病患者、9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及15例无炎症性肠病者血沉棕黄层样本中的MAP进行检测。结果:通过PCR技术分别在13例(46%)克罗恩病患者、4例(45%)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和3例(20%)无炎症性肠病者未经培养的血沉棕黄层中检测到MAPDNA。分别在14例(50%)克罗恩病患者及2例(22%)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培养中检出了MAP活菌,无炎症性肠病者的血培养无发现。目前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肿瘤合并急性肠梗阻手术方法。方法:对30例左半结肠肿瘤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采用急诊行左半结肠切除,横结肠、乙状结肠侧端吻合,同时将吻合口远端预留横结肠约10~15cm,在左侧腹壁作单口造瘘,术后3~5月在局麻下行腹膜外瘘口封闭术。结果:28例治愈,无吻合口瘘发生,4例因并发症死亡。随访6月至5年,9例因肿瘤转移死亡,17例仍存活。结论:左半结肠肿瘤合并急性肠梗阻采用左半结肠切除肠吻合加横结肠单口造瘘术比传统分期手术和I期切除吻合术疗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张晓霞  冯丽伟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6):1800-1801
目的 探讨直肠癌Dixon手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200例经腹行Dixon手术的直肠癌患者加强围术期的护理.结果 200例直肠癌患者术后出现吻合口瘘15例(7.5%),尿潴留8例(4.0%),肠外营养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口感染4例(2.0%),肠内营养后出现腹泻23例(11.5%).185例(92.5%)患者一次手术成功,在15例吻合口瘘患者中有3例(1.5%)患者行乙状结肠造瘘术,术后4个月在吻合口瘘愈合后行乙状结肠造瘘口还纳术,再次手术成功.结论 随着直肠癌Dixon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加强术前、术后的护理及给予完善的营养支持、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一旦发生并发症也可以降低其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应用鼻胃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患者康复的影响及护理观察。方法分析172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的护理,包括鼻胃管的置入方式、肠内营养液的选择与给予方法、护理的方法及术后肠内营养应用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172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的患者中,除1例因发生吻合口瘘延长肠内营养治疗时间,5例因营养管脱落中断治疗、6例因腹泻腹胀不能缓解而改成肠外营养外,其余患者均正常进行治疗并出院。结论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应用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治疗能减少静脉输液量,减低患者住院成本;促进肠功能恢复,促进胃肠蠕动,防止胃排空障碍;保护吻合口、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肠外瘘是腹部外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 ,死亡率在 2 0 %左右。在临床医疗工作中 ,手术所致的肠外瘘约占 80 %左右 ,其中以肠粘连分离、肠切除吻合、胃大部切除术、阑尾切除术最为常见。肠外瘘处理不当 ,对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都产生不利影响 ,我院 1989年 5月~ 2 0 0 0年 4月共收治2 1例肠外瘘患者 ,现就其治疗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5例 ,女 6例 ,年龄 12~ 71岁 ,平均 36岁。术后至发生消化道瘘的时间为 4~ 2 0天 ,平均7 3天。 2 1例肠外瘘共有瘘口 2 2个 (有 2处瘘口者 1例 ) ,胃肠吻合口瘘 5例 ,十二指肠瘘…  相似文献   

18.
阑尾周围脓肿合并肠外瘘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东新  黄达森 《广西医学》2007,29(5):760-761
阑尾周围脓肿合并肠外瘘临床报告较少.笔者1992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阑尾周围脓肿合并肠外瘘病人8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8例中,男6例,女2例;年龄7~62(42.5±1.5)岁.8例患者均为急性脓性阑尾炎手术,术后5~10 d发生肠外瘘;另1例发生在出院后6 d(术后18 d).全部病例均符合文献诊断标准,且均为低位小肠管状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肠外伤患者行回结肠造瘘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62例肠外伤行回结肠造瘘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2洌中出现术后并发症共31例,其中以瘘口周围炎和造瘘口狭窄较多。结论肠外伤患者行回结肠造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及时正确的诊断和积极有效的护理是减少并发症和为二期手术创造有利条件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内瘘患者手术治疗的措施,并总结治疗体会,旨在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40例进行手术治疗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内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治疗要点。结果:本组40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内瘘患者中,包括15例慢性胆囊炎合并十二指肠瘘患者,8例慢性胆囊炎合并胆总管瘘患者,9例慢性胆囊炎合并结肠瘘患者,3例慢性胆囊炎十二指肠瘘合并结肠瘘患者,5例慢性胆囊炎合并胃瘘患者。其中2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十二指肠内瘘患者与腹腔镜下修补术后留置引流管进行引流,经胃肠外营养支持和抑制胰酶分泌等处理后,术后1个月后引流管中液体的量逐渐减少,术后3个月引流液完全消失后将引流管拔除。2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结肠瘘患者进行造瘘术后3个月后实行结肠造瘘回纳术进行治疗。剩余的胆囊消化道瘘患者均于留置引流管7d~10d后将引流管拔除,均恢复顺利。4例Mirizzi综合征患者进行修补术后1个月后将T管拔除,5例支撑引流管患者均于手术后6个月之后拔除,术后远期均未出现胆道感染和胆管狭窄情况。结论:临床医师应加强对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内瘘疾病的认识,降低误诊率,并根据手术中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