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慧明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14(5):687-688
针对骨水泥失败是造成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的主要原因之一,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出现了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其要点是要求假体与骨组织完全匹配,假体表面设计成多孔状或喷涂羟基磷灰石,有利于骨组织长入孔隙内,达到生物学固定的目的。自2003年以来,我科采用非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对92例(97髋)行置换手术,随访2~7年,平均4.5年,取得了良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直径的股骨头假体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需接受THA的患者386例,随机分成采用直径为28 mm股骨头假体的观察组和采用直径为36 mm股骨头假体的对照组,1年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回访,内容包括髋关节脱位发生率、关节活动度、假体磨损率等。结果接受THA 1年后,对照组的假体脱位情况、关节活动度均明显优于观察组,但对照组假体的磨损情况较观察组严重。结论大直径的股骨头假体能够显著降低THA后的关节脱位率并且其关节活动度明显大于小直径的假体,但大直径假体的磨损率大于小直径假体。因此在降低术后假体脱位时,选择大直径假体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髋关节脱位的易发因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对7例THA术后髋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患者中采用手法复位、外展皮牵引6例,切开复位1例。术后经3年随访,5例未再发生脱位;1例患者术后并发多发性脑梗塞,患侧臀中肌无力,反复出现脱位而放弃治疗;1例患者牵引治疗出院后再次出现脱位,入院行翻修手术,术后随访3年未再出现脱位。结论:全髋关节术后脱位主要是由于术前、术中、术后因素综合影响术后髋关节假体的稳定性.其中术中假体安装位置不当及术后周围软组织失衡是术后髋脱位的主要原因,围手术期过程中积极的预防可减少术后脱位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CT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髋臼假体术前选择方面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接诊的先天髋臼发育不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35例42髋,对其进行股骨中上段和髋臼的三维CT扫描以及重建,将同期PACS网络系统中储存的CT扫描髋部结构完全正常的数据作为对照组。结果 3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前平均Haris评分为34.8分,术后5d的平均Harris评分为85.1分,到了术后15d,出院时患者的平均Haris评分则达到90.2分,最后的随访平均Harris评分为85.2分。结论在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髋臼假体术前,通过CT了解患者髋臼发育不良的程度,从而设计出个体化的假体,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适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7.
全髋关节置换术(THR)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髋关节疾病和髋关节功能重建手术中最为有效的手术之一。但是因各种原因导致术后并发证如假体松动、脱位、感染等则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痛苦。另外,术后脱位可引起功能障碍、延长住院时间甚至需要再次手术,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不容忽视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0.6%~7.0%,而且大多数发生在术后3个月内。Turner报道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发生率为2%~10%,脱位后需手术复位的约占脱位总数的32%~44%。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病人至少有1%的病人因髋关节不稳定而需要手术翻修。本文就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防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后假体松动的原因、诊治及预防。方法:收集分析35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假体松动患者的临床资料,35例患者均有患侧髋部及腹股沟区疼痛,部分病例出现大腿前方及膝部疼痛;X线表现为假体周围>3 cm的连续透光影,或假体发生移位,手术中发现假臼、假体柄移位。4例患者的假臼用手指轻轻取出,假体周围软组织呈现浅黑色。清除浅黑色组织,取出假体,清除骨水泥,重新安装新的人工全髋。结果:35例假体松动患者,经全髋翻修术后,疼痛消失,恢复功能,效果良好。结论:THA术后假体松动与患者自身原因、假体的选择和手术技术操作有密切关系,早期翻修手术要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9.
10.
我科于 1998~ 2 0 0 0年共进行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10例 ,通过对这些病人进行健康指导及心理护理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0例中 ,男性 7例。年龄 5 4~ 70岁。股骨头缺血坏死并骨性关节炎 8例 ,股骨颈骨折及股骨头坏死并骨性关节炎 2例。术后切口无感染 ,无长期卧床并发症 ,疗效满意。2 护理2 1 术前准备2 1 1 心理护理 :多数患者对手术有恐惧紧张心理 ,担心术后效果不满意等 ,故护理人员应对其加强心理护理 ,让他们了解手术过程 ,取得配合 ,向患者介绍成功病例 ,或请手术成功者现身说法以增强信心… 相似文献
11.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 THR)为髋关节终末期病变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该手术在国内外已普遍开展。随着THR病例的增多,髋关节假体松动、髋关节脱位等并发症日益多见。目前,在我国多使用西方国家设计生产的假体,由于国人股骨髓腔形态与西方人种的差异,常出现假体不完全匹配的情况;人工股骨假体与股骨近段髓腔的不匹配成为术后人工关节松动的主要原因。许多学者应用不同的参数描述股骨近段髓腔的形态特点,并对假体柄外形设计进行了改进,以求设计出适合国人的髋关节假体。 相似文献
12.
人工关节置换是应用生物材料制成人工假体,用以修复人体病损关节,以恢复人体关节的正常功能。目前人工关节的研制和应用日趋完善,其中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就是近30年来矫形外科最突出的成就之一,它在减少或解除髋关节疼痛、畸形,改善关节功能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本院近来成功开展了13例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取得满意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3.
国产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松动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国产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松动原因。方法:对1986年10月-1992年6月期间进行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82例(82髋)患者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0年(8-14年)。结果:随访10年内发生假体松的有3髋(3.7%),10年以后发生假体松动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与国产假体使用的材料,生物力学设计,加工工艺、骨水沁固定技术等有关。 相似文献
14.
我院骨科从1990年12月~1993年12月应用非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行髋关节置换术41例,其中21例(24个髋关节)得到随访。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随访21例(24个髋关节),其中男性14例(17个髋);女性7例(7个髋)。年龄48.... 相似文献
15.
16.
17.
阿仑膦酸钠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早期骨量丢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关节置换是治疗髋、膝等大关节晚期病变的一种重要手段,随着假体设计的改进和先进的骨水泥技术的应用,其近、中期效果有较大提高.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假体周围骨吸收引起松动导致假体失败逐渐增多.为解决这一临床难题,我们应用双膦酸盐类药物阿仑膦酸钠(福善美)来预防非骨水泥型假体周围早期骨量的丢失,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治疗骨关节病的常用手段,加强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术前、术后功能锻炼、正确使用抗生素、减少术后护理并发症、保证护理质量,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我科自2000-2006年收治25例股骨头缺血坏死并行关节置换术,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
强直性脊柱炎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人工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的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自2000年对27例33髋强直性脊柱炎后髋关节强直的患者经Gibson入路行人工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21例27髋,女6例6髋;年龄19—37岁,平均32.9岁。术前Merle D’Aubigne评分平均6.9分(3-8分)。结果27例33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1个月(5-46个月)。假体位置良好,无脱住,髋关节疼痛消失。各向运动良好。患者评分平均17.3分(16—18分)。结论对强直性脊柱炎可放宽手术年龄限制,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在术中采取恰当的关节置换技术,均可恢复髋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