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褪黑素(MLT)通过褪黑素膜受体MT2抑制小鼠前胃癌(MFC)细胞增殖及其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应用siRNA技术沉默MT2表达,观察褪黑素对小鼠前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ERK1/2、Akt的磷酸化的影响。结果 1.siRNA介导的MT2沉默能明显拮抗褪黑素对胃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2. 沉默MT2可部分阻断褪黑素抑制ERK1/2、Akt磷酸化的作用。结论 褪黑素可通过MT2受体抑制ERK1/2、Akt的磷酸化从而抑制胃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小鼠胃癌细胞褪黑素膜受体MT1、MT2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小鼠MFC前胃癌细胞建立荷胃癌小鼠模型,不同浓度褪黑素干预后,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印迹定位定量检测MT1、MT2表达的变化。结果:移植瘤肿瘤细胞表达褪黑素膜受体MT1、MT2,褪黑素促进肿瘤组织膜受体MT1、MT2表达,并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褪黑素上调褪黑素膜受体MT1、MT2的表达,说明褪黑素可能通过膜受体信号通路抑制胃癌生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槲寄生多糖对小鼠颅骨前骨细胞(MC3T3-E1)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 方法 提取槲寄生多糖,分别配置成不同质量浓度(0.625 g/L,1.25 g/L,2.5 g/L,5 g/L)作用MC3T3-E1小鼠颅骨前骨细胞及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用BrdU和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及细胞外碱性磷酸酶分泌变化,通过Real-time PCR检测成骨细胞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药物处理组随槲寄生多糖浓度的上升,细胞周期S期和G2/M的占比增多,在Annexin Ⅴ+/PI-象中的细胞百分数明显下降,细胞数量明显递增,细胞外ALP的活性呈明显递减,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x2)、Ⅰ型胶原α1(COL1A1)链转录水平升高,且递增、递减效果都在2.5 g/L浓度之后趋于平稳。而骨钙素(OC)mRNA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在1.25 g/L之后平稳。 结论 槲寄生多糖能促进成骨细胞MC3T3-E1的增殖,抑制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碱性磷酸酶分泌以及促进骨钙素、Runt相关转录因子2、Ⅰ型胶原α1链的mRNA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褪黑素体内外对胃癌细胞p53、γ干扰素(IFN-γ)表达的影响。方法 :BALB/C小鼠荷胃癌后,分别用100、150 mg/kg的褪黑素及其拮抗剂30 mg/kg分组干预2周;用0、2、4、6、8 mmol/L不同浓度褪黑素干预胃癌细胞24 h;运用蛋白免疫印迹检测胃癌p53、IFN-γ蛋白表达变化;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及细胞上清IFN-γ的浓度变化。结果 :褪黑素干预组肿瘤质量、体积均明显下降,且呈剂量依赖性;肿瘤组织中p53的表达上调,IFN-γ蛋白表达下调;血清IFN-γ浓度均明显下降。褪黑素拮抗剂组小鼠肿瘤质量、体积均增大;肿瘤组织p53蛋白表达下调。褪黑素作用24h后,4mmol/L组细胞p53表达明显上调;4、6mmol/L组细胞IFN-γ蛋白表达明显上调,6mmol/L组上清IFN-γ浓度显著降低。结论 :褪黑素通过下调胃癌细胞IFN-γ及上调p53表达以达到免疫调节及抗癌作用。  相似文献   

5.
褪黑素对衰老小鼠脑组织NO和氧自由基生成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观察褪黑素对D 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NO生成和氧自由基的作用以探讨其抗衰老机制。D 半乳糖诱导昆明小鼠衰老同时每日腹腔注射外源性褪黑素 (5mg kg)连续 8周 ,测定小鼠不同脑区NO、NOS、SOD、MDA、脂褐素的变化。模型组NO、NOS、MDA 脂褐素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1;P <0 0 1;P <0 0 1;P <0 0 5 ) ,SOD活性明显减弱 (P <0 0 1) ,给药 (D +MT)组则上述变化逆转。褪黑素抑制NO的过度生成及减轻脂质过氧化损伤是其抗衰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胃动蛋白2(gastrokine 2,GKN2)对胃癌细胞的生长增殖、侵袭、转移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GKN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构建对照细胞株AGS-CON、SGC-7901-CON与GKN2过表达细胞株AGS-GKN2、SGC-7901-GKN2,应用q...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白介素33 (interleukin 33,IL-33)对单核细胞THP-1的诱导分化作用以及IL-33诱导分化的THP-1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IL-33刺激THP-1细胞72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M2巨噬细胞表面分子CD163及CD209的表达;ELISA检测细胞因子IL-1...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小板白细胞C激酶底物同源性样结构域蛋白家族A成员2(PHLDA2)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对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在线数据库基因表达谱数据动态分析(GEPIA)PHLDA2在369例肝癌组织和160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以及其表达水平对肝癌患者总体生存率的影响。包装PHLDA2敲减慢病毒。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 PHLDA2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高表达的PHLDA2降低肝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敲低PHLDA2可以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促进肝癌细胞凋亡。结论 PHLDA2可促进肝癌的发生发展,具有肿瘤促进因子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代稳  丁一  张钦宪 《解剖学报》2013,44(4):492-497
目的 探讨ZAC基因在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OCT)抑制胃癌细胞增殖通路的作用。方法 分别以不同浓度OCT处理胃癌细胞BGC823和 SGC7901不同时间,MTT法筛选其增殖抑制的有效条件。OCT处理胃癌细胞(有效浓度/不同时间,有效时间/不同浓度),Western blotting检测
OCT对胃癌细胞ZAC基因的效应。设计3条ZAC基因RNA干扰片段,分别插入pSUPER-EGFP-I载体,构建3个ZAC-shRNA表达载体(pSUPER-EGFP-ZAC/1 pSUPER-EGFP-ZAC/2和pSUPER-EGFP-ZAC/3)。经酶切和序列分析鉴定后,分别转染胃癌细胞BGC823和SGC7901。经G418筛选,RT-PCR鉴定,建立
ZAC基因敲低(knock-down)的胃癌细胞系。以有效条件OCT孵育胃癌细胞(对照组)和ZAC基因敲低胃癌细胞(实验组),MTT法检测OCT对胃癌 细胞的生长抑制效应。结果 OCT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有效条件为10nmol/L 孵育24h;OCT以时间和浓度依赖的方式诱导胃癌细胞ZAC基因表达。酶切及序列分析鉴定表明ZAC-shRNA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转染shRNA-ZAC/2的胃癌细胞,其ZAC mRNA水平明显降低(P<0.05),为ZAC基因敲低胃癌 细胞。ZAC基因敲低胃癌细胞的增殖明显高于对应的BGC823细胞和SGC7901细胞(P<0.05)。OCT孵育后,BGC823细胞和SGC7901细胞的增殖明显降低(P<0.05)。然而,ZAC基因敲低胃癌细胞的增殖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OCT以时间和浓度依赖的方式诱导胃癌细胞ZAC基因表达;ZAC 基因在OCT抑制胃癌细胞增殖通路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当归多糖(ASP)对人白血病干细胞(LSCs)增殖及体内移植的影响.方法 1.ASP 对CD34+CD38-人LSCs体外增殖的影响.免疫磁性法分选正常人和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中CD34+CD38-细胞,分为正常CD34+CD38-对照组、CD34+CD38-LSCs对照组、正常CD34+CD38-ASP组和C...  相似文献   

11.
淫羊藿甙对小鼠T淋巴细胞体外活化和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淫羊藿甙(ICA)对刀豆蛋白A(ConA)刺激的小鼠T淋巴细胞体外早期活化和增殖的影响。方法以MTT法检测T细胞药物毒性;利用流式细胞术(FCM)结合双色荧光抗体染色技术检测早期活化标志CD69分子的表达;运用流式细胞术结合活体染料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CFDA-SE)染色技术和荧光抗体染色技术检测T细胞增殖。结果ICA在终浓度0.3、1.5、3.0μmol·L-1时对于CD69的表达以及淋巴细胞48和72h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ICA能抑制ConA刺激的小鼠T淋巴细胞的早期活化和增殖,并呈剂量依赖性,即在最高浓度3.0μmol·L-1时抑制率最强。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研究青蒿琥酯诱导食管癌细胞凋亡作用及探讨青蒿琥酯抗食管癌作用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的青蒿琥酯(Artesunate, Art)(0、10、20、40μg/ml) 作用Eca109细胞24h,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FCM)方法检测细胞凋亡、周期及细胞中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青蒿琥酯作用Eca109细胞24h后,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P<0.05,且具有剂量依赖性。青蒿琥酯组与对照组相比,Eca109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及细胞增殖指数显著降低P<0.05,而bax蛋白表达量显著增高P<0.05,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 青蒿琥酯可以通过调节Eca109细胞中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和细胞增殖,从而诱导Eca109细胞产生凋亡,起到抗食管癌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尼古丁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尼古丁对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用终浓度为100 μmol/L的尼古丁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大鼠VSMCs 24h,不加尼古丁的细胞作为对照组,应用荧光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凋亡的形态,BrdU-ELISA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和凋亡率,进而确定尼古丁对VSM...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D73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与衰老的影响。方法培养小鼠BMSCs,构建慢病毒CD73过表达载体和CD73 RNAi干扰载体,分别转染BMSCs,实验分组:CD73过表达组(OE组)、CD73RNAi干扰组(RNAi组)和对照组(CON组)。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检测细胞的衰老情况;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透射电子显微镜观测转染后细胞的超微结构;非损伤细胞功能分析仪检测细胞生长曲线。结果慢病毒转染BMSCs后72 h和168 h,衰老细胞数量RNAi组CON组OE组(P0.05);转染后3~4d BMSCs的增殖能力为OE组较RNAi组和CON组细胞增殖速度快(P0.05);转染后3d各组细胞周期的变化是:OE组、RNAi组和CON组的G1期细胞所占比例分别为25.9%、44.1%和51.7%;S期细胞所占比例分别为48.8%、30.9%和26.9%;G2期细胞所占比例分别为25.2%、25.0%和21.4%;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OE组细胞质内粗面内质网和核糖体增多;细胞生长曲线显示OE组高于CON组和RNAi组。结论 CD73促进BMSCs增殖且抑制BMSCs衰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蛋氨酸脑啡肽(methionine enkephalin,MENK)及蛋氨酸脑啡肽联合5-氟尿嘧啶对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MTS法检测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用MENK及MENK联合5-氟尿嘧啶处理后的HepG2细胞的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MENK(5 mmol/L)及MENK联合5-氟尿嘧啶(5 mmol/L+0.05 mmol/L)在用药24h后,对肝癌HepG2细胞具有显著的生长抑制作用(t=14.58、40.37,P<0.05),在用药48 h后,抑制作用也非常明显(t=13.14、29.85,P<0.05);Hoechst33258荧光染色后,MENK及MENK联合5-氟尿嘧啶处理组的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MENK组细胞凋亡率为15.6%(t=3.942,P<0.05),MENK联合5-氟尿嘧啶处理组的细胞凋亡率为47.7%(t=17.19,P<0.05).结论 MENK及MENK联合5-氟尿嘧啶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并诱导细胞凋亡,且联合用药组的抑制作用强于单独用药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冬凌草甲素(ORI)对食管鳞癌细胞系KYSE-150和KYSE-450增殖、凋亡、周期及迁移的作用。 方法 MTT法检测ORI对食管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集落形成实验检测ORI对集落形成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ORI对食管癌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ORI对食管癌细胞迁移的作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ORI对抗凋亡蛋白Bcl-2、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21Cip1/Waf1及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结果 ORI对KYSE-150和KYSE-450细胞的增殖、迁移和集落形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且抑制作用呈一定的时间、剂量依赖性;流式结果显示,随着ORI浓度的增加,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G2/M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P<0.05),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下降(P<0.05);ORI处理食管癌细胞48 h,Bcl-2、间质细胞标志蛋白,波形蛋白(vimentin)、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下调,p21Cip1/Waf1、上皮细胞标志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上调。 结论 冬凌草甲素可能通过诱导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在G2/M期抑制食管癌细胞的增殖,并通过抑制EMT转化从而抑制食管癌细胞的迁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