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胡誉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8):4030-403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腹脐静脉穿刺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安全性和成功率。方法:对60例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在超声引导下行经腹脐静脉穿刺术抽取脐血做染色体核型。结果:一次性穿刺成功38例(63.3%),2~3次穿刺成功20例(33.3%)。发生一过性并发症22例(36.7%),包括脐带或胎盘渗血和胎儿心动过缓,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只要严格遵守手术操作原则,经腹脐静脉穿刺术是一种安全且成功率高的产前诊断取材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B超下经腹行胎儿脐静脉穿刺术的成功率、安全性和临床价值。方法:对60例因各种原因行产前诊断的孕妇进行了B超下胎儿脐静脉穿刺术。结果:60例中孕18~21周孕妇8例一次穿刺成功5例,成功率62.50%;22~28周孕妇36例一次穿刺成功34例,成功率94.44%;28周以上孕妇16例一次穿刺成功16例,成功率100.00%。二次穿刺成功2例,共成功57例,总成功率95.00%,穿刺失败3例。34例穿刺经过胎盘,均发生胎盘渗血,占56.67%,脐带穿刺后渗血率83.33%;胎心率变化(过缓或过快)者5例,占8.33%。术后未发现胎盘早剥、流产、宫内感染等并发症。结论:B超引导下脐静脉穿刺术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可作为临床用于产前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谌立军  田艾军  王华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2):4622-462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脐静脉穿刺(PUBS)的成功率和安全性。方法:对153例超声引导下脐血管穿刺术的成功率和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1次穿刺成功142例,占92.81%,2~3次穿刺成功7例,占4.58%,总成功率97.38%。穿刺失败4例,占2.61%。穿刺术后出现胎儿心动过缓12例,占7.84%,脐带穿刺部位渗血35例,占22.88%,胎盘穿刺部位渗血13例,占8.50%;胎儿早产1例,占0.65%。结论:超声引导下脐血管穿刺抽取胎儿血进行产前诊断切实可行,成功率高,安全、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的脐带穿刺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因产前诊断需要做脐带穿刺、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的93例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穿刺手术及细胞培养的成功率、手术并发证及妊娠结局。结果:一次穿刺成功率达到96.77%,失败病例均发生在开展此技术的初期阶段,近1年穿刺成功率达100%,细胞培养成功率(染色体核型分析报告)达100%,检出异常核型13例(13.98%),其中21-三体的发生率最高,发生感染、流产、早产及胎死宫内等严重并发证0例,发生胎儿心动过缓7例(7.53%),经处理3~5 min后恢复正常,脐带及胎盘穿刺点渗血时间>30 s者15例(16.13%),1 h后复查B超胎儿正常。妊娠结局除发现异常需要引产外,余随访至分娩新生儿预后均良好。结论:B超引导下的脐带穿刺术是一项成功率高、安全、可靠的产前诊断方法,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羊膜腔穿刺术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安全性。方法:对151例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在B超引导下经腹壁穿刺抽取羊水,行细胞培养和胎儿染色体核型检查。结果:全部病例穿刺均成功,一次性穿刺抽取羊水成功率100%,羊水细胞培养成功率均达99.34%,胎盘渗血2例,发生率为1.32%。结论:经B超引导下经腹羊膜腔穿刺抽取羊水,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产前诊断方法,为临床治疗性引产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产前诊断指征与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异常的相关性及羊膜腔穿刺术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4 612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对孕妇进行羊膜腔穿刺及脐血穿刺,进行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比较不同产前诊断指征的染色体细胞核型异常率及羊膜腔穿刺与脐血穿刺的安全性。结果 4 612例入组孕妇中,高龄为指征的孕妇数量最多,占62.81%,其次为孕妇血清产前筛查高风险孕妇,占19.90%;4 612例入组孕妇中354例染色体异常,异常率为7.67%;产前胎儿超声检查异常者染色体异常率最高,达16.19%,明显高于其他产前诊断指征染色体异常率(P0.05)。354例染色体异常胎儿进行核型分析,其中8例13-三体综合征,44例18-三体综合征;131例21-三体综合征,171例其他染色体异常。羊膜腔穿刺成功率为100%,细胞培养成功率为99.59%,脐血穿刺成功率为89.83%,细胞培养成功率为95.28%,两种穿刺成功率及细胞培养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羊膜腔穿刺并发症发生率为1.94%,脐血穿刺并发症发生率为14.41%,羊膜腔穿刺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脐血管穿刺(P0.05)。结论对具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进行羊膜腔穿刺,不仅可及时发现胎儿染色体异常,指导孕妇是否继续妊娠,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游离脐带穿刺术的操作特点和安全性。方法:对51例孕19~35周的孕妇进行超声引导下游离脐带穿刺术。结果:51例孕妇中,穿刺成功47例,成功率为92.16%。胎血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均获成功。术中及术后发生胎儿心动过缓3例,占0.06%。脐带穿刺点渗血16例,占31.37%。穿刺针涉及胎盘7例,退针后穿刺点有渗血,但均未超过60s。术后未出现流产、早产、死胎和宫内感染等并发症。结论:游离脐带穿刺术有较高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可用于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8.
羊膜腔穿刺3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提高产前诊断质量,减少羊膜腔穿刺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努力实现手术操作的一次性穿刺成功,为羊水细胞培养获取足量无血性合格标本,确保实验高效无误及母婴安全。方法:在超声羊水定位条件下,通过对360例妊娠17~28周唐筛高危孕妇羊膜腔穿刺术的操作,分析探讨临床手术中应注意的问题。结果:由于方法得当,接受羊膜腔穿刺的360例孕妇中无1例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一次性穿刺抽取羊水成功率为98.4%,血性羊水抽取率为3.6%,羊水细胞培养成功率为99.9%。结论:羊膜腔穿刺是唐筛高危孕妇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核型的经济、安全、可靠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脐血管穿刺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脐血管穿刺的安全性及成功率。方法:选择164例中晚期妊娠孕妇,孕周19~34周,对其行超声引导下胎儿脐血管穿刺术,并观察记录母儿并发症情况。结果:穿刺成功154例,失败10例,总穿刺成功率93.9%,其中孕19~21周穿刺34例,成功25例,成功率73.5%;22~24周穿刺79例,成功78例,成功率98.7%;25~34周穿刺51例,成功51例,成功率100.0%。并发症:胎盘穿刺点出血49例,游离脐带穿刺点出血20例,胎心心动过缓5例,无胎膜早破、早产、宫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无1例胎儿丢失。结论:严格掌握手术指征,规范操作,可提高超声引导下脐血管穿刺术的安全性,大大降低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随着介入超声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超声引导下胎儿脐带血管及羊膜腔穿剌术在临床应用越来越普及。手术前后护理水平的高低与减少并发症和提高穿刺术成功率有很大的关系。在穿刺术前、术中、术后进行严密的观察和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穿刺术成功率的重要环节。本文总结了我院产前诊断中心764例胎儿脐带血管及羊膜腔穿刺术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孕中期超声引导下经腹胎儿脐静脉穿刺术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方法:分析261例孕妇在B超引导下行胎儿脐静脉穿刺术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措施。结果:穿刺成功率为96.9%;261例中发生胎儿心动过缓3例(1.2%),脐带渗血35例(13.4%),子宫不规则收缩10例(3.8%),无早产、流产、胎死宫内、宫内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脐静脉穿刺术术中和术后严密观察胎心、宫缩、穿刺点渗血情况、孕妇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加强心理护理是预防并发症、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 提高产前诊断质量。方法: 对保留妊娠中期羊膜腔穿刺取羊水手术100例进行俅卜治觥=峁?穿刺的100例孕妇中, 没有发生流产、早产、胎儿刺伤、腹壁胎盘血肿、局部皮肤感染、羊膜腔内感染、羊水栓塞等并发症, 一次性成功率为98%; 依据羊水诊断胎儿核型异常的有3例; 在已经结束分娩的48例产妇中没有胎儿宫内窒息的发生, Apgar评分均>7分, 胎儿出生体重均>2 5kg, 无产后出血发生, 分娩时羊水检查没有量及质的改变。结论: 羊膜腔穿刺术取羊水仍为产前诊断胎儿宫内状况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羊膜腔穿刺成功率的相关影响因素,正确评价羊膜腔穿刺术中医源性因素与术后胎儿丢失、胎盘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通过大样本的回顾性研究,对孕16~24周要求产前诊断以及24周后要求行FISH检查的孕妇开展B超引导下羊膜腔穿刺术。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妇女儿童医院接受羊膜腔穿刺术的6 484例(其中FISH 80例)孕妇的相关数据,穿刺术后由专人随访,随访至分娩,共5次,记录B超检查结果及妊娠结局。结果6 484例孕妇均穿刺成功,孕22+6周前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7. 98%,孕23周后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4. 17%。羊水指数≥8 cm者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7. 60%,羊水指数8 cm者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2. 62%;穿刺层面数为3层(腹壁、子宫壁、胎盘)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4. 96%,穿刺层面数为2层(腹壁、子宫壁)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8. 46%。不同孕周、不同羊水指数、不同穿刺层面孕妇首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共有医源性胎儿丢失4例,羊膜腔穿刺术导致胎膜早破1例、感染3例,综合风险率为0. 06%。结论羊膜腔穿刺术尽管为一种侵入性产前诊断方法,但其操作方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对母儿影响小,是一项安全可靠的产前诊断技术,能有效降低先天缺陷儿的出生率。  相似文献   

14.
肖建平  吴金保  许飞  赵丽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6):5743-5744
目的:探讨妊娠中期不同指征孕妇行羊膜腔穿刺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3年~2010年间在无锡市妇幼保健院产前接受羊膜腔穿刺术的3 790例孕妇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 790例孕妇均一次穿刺成功,羊水培养成功率99.23%(3 761/3 790);唐氏综合征筛查高风险接受羊膜腔穿刺者占73.64%(2 791/3 790);染色体核型异常检出率4.85%(184/3790),夫妇双方之一染色体异常时子代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最高,达22.58%(7/31),孕妇高龄羊膜腔穿刺者阳性率5.99%(27/451);中孕血清学筛查21-三体及18-三体高风险病例穿刺阳性诊断率为4.37%(122/2 791)、9.09%(8/88);因羊膜腔穿刺者结果异常终止妊娠率55.43%(102/184)。结论:妊娠中期羊膜腔穿刺是安全可靠的侵入性产前诊断方法,详细收集孕妇病史信息、结合超声检测结果明确产前诊断指征可提高异常染色体核型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5.
B超引导下脐带及羊膜腔穿刺术39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脐带及羊膜腔穿刺术的临床应用及其安全性。方法:392例中晚期妊娠妇女在B超引导下按需抽取羊水(203例)或脐血(189例)进行遗传学及生物化学检测,对其孕妇及胎儿并发症、检验结果等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胎儿畸形15例,均及时引产。羊膜腔穿刺203例未发生孕妇及胎儿并发症,脐带穿刺189例,一次成功率94.2%,穿刺点出血83例(43.9%),一过性胎心减慢17例(9.0%),自然流产1例(0.5%)。结论:正确把握适应症,B超引导下抽取胎儿样本是安全和有效的产前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穿刺成功率相关影响因素,正确评价脐血管穿刺术中医源性因素与术后胎儿丢失、胎盘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5年340例接受脐血管穿刺术的孕妇相关数据,穿刺术后由专人随访,随访自术后至分娩,共5次,记录B超检查结果及妊娠结局。结果 340例均穿刺成功,孕25+6周前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0.00%,孕26周后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4.17%。穿刺层面数为3层(腹壁、子宫壁、胎盘)穿刺成功率为84.62%,穿刺层面数为2层(腹壁、子宫壁)穿刺成功率为94.02%。穿刺点为脐带游离段者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8.34%,穿刺点为脐带胎盘段者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7.18%,以上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该研究共有2例医源性胎儿丢失,综合风险率为0.5%。结论脐血管穿刺术尽管为一种侵入性产前诊断方法,但操作方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对母儿风险小,仍不失为一项安全可靠的产前诊断技术,能有效降低先天缺陷儿的出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孕中、晚期进行产前诊断的高危孕妇羊水或脐血细胞染色体核型,探讨妊娠中、晚期异常核型出现的频率、类型及与各种产前诊断指征的关系。方法:对1 358例中、晚期孕妇行羊膜腔穿刺术或脐带穿刺术,抽取羊水或脐血进行细胞培养并制备染色体,G显带分析核型。结果:异常核型42例,异常率为3.1%(42/1 358)。常见异常核型为三体综合征,占异常核型47.6%(20/42);其次为染色体倒位及易位,分别占19.0%(8/42)、11.9%(5/42)。结论:染色体三体综合征是妊娠中的主要异常核型,对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进行侵入性穿刺,能提高染色体病的检出率,有利于降低出生缺陷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羊水细胞培养染色体分析法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5例16~30孕周有染色体疾病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在超声引导下经腹羊膜腔穿刺抽取羊水,经T型细胞瓶培养法检查胎儿染色体核型,结合临床资料对异常核型进行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穿刺成功,羊水细胞培养成功率97.3%(73/75);检出染色体异常12例,检出率16.0%(12/75);诊断出21-三体5例,性染色体异常5例,其他异常2例。结论:对具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经腹羊膜腔穿刺,羊水经细胞瓶培养法分析染色体是安全、高效的方法,能降低新生儿缺陷,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B超监测下孕晚期以促胎肺成熟为目的的羊膜腔穿刺术的风险。方法:收集1989年3月~2006年3月在原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进行孕晚期(>30孕周)促胎肺成熟羊膜腔穿刺术的患者239例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穿刺术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超监测下穿刺成功率为99.58%,常见指征为糖尿病、重度子痫前期、中央性前置胎盘;12例发生并发症(5.02%),包括需要紧急终止妊娠4例、胎盘早剥3例、脐带血肿1例、胎膜早破7例、诱发早产11例、围产儿死亡1例。结论:B超监测下孕晚期促胎肺成熟羊膜腔穿刺术穿刺成功率高,但发生并发症的风险不低,应引起临床产科医师重视。  相似文献   

20.
郝玉芬  王丽霞 《现代保健》2011,(10):110-111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术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方法,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 回顾42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结果 42例患者均经右侧桡动脉径路穿刺,成功率95.2%,2例穿刺失败.术后2例发生局部手臂肿胀,1例伤口渗血,均无桡动脉闭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