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平治于权衡,去宛陈莝"当属于水肿病的治疗原则,"开鬼门,洁净府"当属于水肿病具体的治疗方法,针对"去宛陈莝"的祛除邪气而言。"开鬼门"为打开祛除邪气的门户而使邪气有所出路;"洁净府"为祛除停留于"府"的有形邪气。  相似文献   

2.
总结佘延芬“去菀陈莝”法治疗湿疹的应用经验。“去菀陈莝”与“开鬼门”“洁净府”是治疗水肿的3个基本原则。佘延芬法宗《黄帝内经》,扩大了该法的临床适应症,认为“菀陈”是指瘀阻于经络的邪气,“去菀陈莝”是治疗邪气瘀阻致病的重要治疗原则之一,结合采用的缪刺法,应为“刺络以祛邪,邪去而正安”之意。于针灸疗法而言,以“通”字为要,采用刺络放血的方法,给邪以出路,往往获得良效。  相似文献   

3.
“平治于权衡,去菀陈莝……开鬼门,洁净府”语出《素问·汤液醪醴论》,是临床上治疗水肿病的一大法则。笔者通过临床验证,略有心得,今笔录案例数则,以就正于同道。一、峻下法-去菀陈莝“去菀陈莝”,《类经》云:“谓去其水气之陈积,欲如斩草而渐除之也。”此属峻下法,常用于气机壅塞,水饮停聚,其证属实或虚实挟杂之证。因峻下之剂,多有毒性,临床用药需适可而止。案一:患者,男,58岁,工人。  相似文献   

4.
探讨《内经》"开鬼门,洁净府,去菀陈莝"治水三法运用于急性心力衰竭辨治的思维和临证运用。心衰的病机演变复杂,其急性发作期以肺失宣降、血瘀水停为临床特点。治疗当宣肺、利水、活血,速去水瘀之邪。《内经》治水三法多用于治疗水肿病,究其理乃利水活血之法,运用此法论治急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故予探析,附验案一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5.
刘志明教授认为水肿病的辨证首先要察明虚实,分清寒热,在治疗上根据“开鬼门,洁净府,去菀陈莝”的治疗原则,提出从宣、利、清、补、活血化瘀等论治。在辨证施治中又强调掌握清利湿热,调和阴阳,升降脾胃的治则,并将其灵活运用于临床,效果良好,兹介绍几则。  相似文献   

6.
“去菀陈莝”一语出自《素问·汤液醪醴论》,是“开鬼门”、“洁净府”、“去菀陈莝”的治水三法之一,后世对水肿的治疗多由此而发展。“去菀陈莝”的“菀”同郁,积也,“陈”,久也。“莝”则有不同的注解,一可归为以下几种:1.即四版教材《内经选读》中所采取的解释。“莝”当斩除讲,那么这就是一个动词,据此原文就应改成去菀莝陈了,不然从句子的意义上讲就前后不通。2.高士宗《素问直解》与张志聪《素问集注》都按“腐”理解,高士宗解道:“莝,腐也,去菀陈莝,谓津液充廓,则去其积久之腐秽。”张志聪解道:“腐者为莝”。3:张景岳《类经》中作“斩草”理解,  相似文献   

7.
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炎3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问·汤液醪醴论篇》中治疗水肿的原则是“平治于权衡,去菀陈莝……开鬼门,洁净府”五脏阳气得以输布,去菀陈莝,包括祛瘀活血,达到疏涤五脏,宣布卫阳之目的。治疗上应重视“祛瘀”环节。笔者运用活血化瘀治则治疗慢性肾炎34例,疗效堪称满意,现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8.
治水宜理气     
水肿病,在其治法上,历代医家所论甚多。如《素问·汤液醪醴论》说:“平治于权衡,去菀陈莝,……开鬼门,洁净府。”《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提出:“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及健脾利水,  相似文献   

9.
“平治于权衡,开鬼门,洁净府,去菀陈莝”(见《内经》语);“腰以上肿,当发其汗,腰以下肿,当利小便”(《金匮》语)这是治疗水肿病的经典法则。本文通过20例肾炎水肿病例的临床体会,阐发了这些法则在临床的具体应用,对适应法则的临床表现、病机、方药加以论述,并列举病案,讨论说明应用要点。  相似文献   

10.
《内经》治疗水肿,以“开鬼门,洁净腑”,“去菀陈莝”,宣布五阳为要则,但就词义来说,去菀陈莝,也应包括祛瘀活血,否则就达不到疏涤五脏,宣布五阳之目的。《素问·针解篇》云:“菀陈则除之者,去恶血也。”可见历代医家认为水肿的成因与“血瘀”有关,治疗上也应  相似文献   

11.
慢性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期表现,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运用《内经》中"平治于权衡"、"疏涤五藏"、"去菀陈莝"、"开鬼门"、"洁净府"等治"水"法则治疗现代慢性心衰及其引起的水肿有独特功效,为中医药治疗慢性心衰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开鬼门”、“洁净府”是《内经》中提出的治疗水肿病的基本大法。《素问·汤液醪醴论》说:“平治于权衡,去苑陈莝……开鬼门、洁净府,精以时服,五阳已布,疏涤五脏”。开鬼门,是指发汗法,洁净府,即利小便法。笔者在临床上常用此二法治疗风水病,每获良效。兹举验案两则如下。例一:潘××,女,19岁,学生,1979年4月20日初诊。患者两天前感冒,随之头面眼胞浮肿,继之四肢及全身皆肿。身体酸  相似文献   

13.
《内经》治水,归纳为平衡阴阳,宣肺气,利小便,祛瘀血,顾护阳气。心源性水肿宜用去菀陈莝,开鬼门,洁净府,利水不忘宣肺,利水宣肺,活血化瘀相结合,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14.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发的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其中以心衰引起的水肿在临床最为常见。多数中医学者在心衰病的治疗上遵从"去菀陈莝,开鬼门,洁净府"的原则。介绍一则治疗心衰水肿的验案,其基本治疗原则以疏利三焦为主,活血化瘀为辅,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新思路,为治疗心衰水肿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刘刚 《山西中医》2010,26(5):36-37
玄府,又称鬼门、毛窍、汗孔,开玄府属汗法范畴。最善此道者首推张仲景和刘完素,他们著作中的大青龙汤、防己黄芪汤、防风通圣散、羌活石膏汤诸方将开玄府大义发挥得淋漓尽致。此法不独为湿邪而设,凡六淫邪气皆有开玄府的时机。经云:“开鬼门,洁净府,去菀荃陈”。开玄府的重要性可想而知。笔者浅述开玄府的5个常用方剂。  相似文献   

16.
“开鬼门”乃发汗法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鬼门 ,洁净府”,语出《素问·汤液醪醴论》。这一论述对后世水肿病的论治起了重要的影响。王冰注 :“开鬼门 ,是启玄府之气也。……洁净府 ,谓膀胱水去也。”后世多宗王冰“鬼门”即“玄府”说 ,认为“开鬼门”便是治疗水肿病的发汗法。如《类经》注曰 :“邪在表者散之 ,在里者化之 ,故曰开鬼门 ,洁净府也。”《黄帝素问直解》云 :“开鬼门 ,乃开发毛腠而汗出也。”新编五版教材《内经讲义》及《中医名词术语选释》也都从王冰之说。诚然 ,“开鬼门”即治疗水肿病的发汗法已是中医界的一种普遍共识。不能否认 ,发汗利小便是治疗水肿病的…  相似文献   

17.
崔岩 《陕西中医》2003,24(10):955-956
1 益气活血法治疗水肿的理论基础 关于水肿病的治疗 ,《内经》中提出了“祛菀陈 、“开鬼门、洁净腑”、“五阳已布、疏涤五藏”的治疗大法。从词义分析 ,“菀”和“陈”应指机体郁积的各种代谢产物及废物 ,包括痰饮、瘀血等。“祛菀陈 ”、也应包括祛除瘀血在内。否则就达  相似文献   

18.
清代名医沈金鳌辨治水肿,尊崇经典,倡导开鬼门、洁净府、去菀陈莝法则。提出水肿虽制于脾,实主于肾,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临床治疗水肿,详辨阴阳、寒热、气血、五脏之差异,并总结了青水、赤水、黄水、白水、黑水、元水、高水、风水、气水九种水肿的辨治方法,治疗上在利水渗湿同时,尤重养脾温肾理气。  相似文献   

19.
《素问·汤液醪醴论》:“平治於权衡去菀陈莝微动四极温衣缪刺其处以复其形”一文,注家及教科书均断句为:“平治於权衡,去菀陈莝,微动四极,温衣, 缪刺其处,以复其形。”注者不明,学者更罔,于是乎, 臆解歧说,争论不休。此乃不明句读所致也。注家多在“去菀陈莝”句上存疑,而没有注重对此处文字句法和通假的研究,致千古谶言未能明流于世。  相似文献   

20.
仲景治疗水肿病有三大法则——发汗、利小便、攻下逐水,发汗法主要适用于"腰以上肿"、水肿病兼表证者;利小便法是治疗水肿的基本法则,主要用于"腰以下肿";攻下逐水主要用于水肿实证、重症,是急则治其标的治法。仲景发汗、利小便、攻下逐水的三大治则是在《黄帝内经》"开鬼门""洁净府""去菀陈莝"的理论基础上演变发挥而来,他在《黄帝内经》理论基础上又创造了温阳、益气、滋阴、活血等水肿虚证的治疗方法。仲景所创治疗水肿的理、法、方、药,从一千年前沿用至今,指导着历代医家临床用药,是现代临床治疗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肺源性等各型水肿的主要治疗法则。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治疗水肿的理论及方剂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理论宝库,值得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