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激活素A(ActivinA,ACTA)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108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ACTA水平,同时检测血清HA、LN、PCⅢ含量。其中35例做肝组织活检,进行HE染色。结果慢性乙肝轻、中、重度组及肝硬化组ACT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AC-TA水平与血清HA、LN、PCⅢ水平呈正相关(P〈0.01或P〈0.05)。血清HA、LN、PCⅢ含量随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加重而升高(P〈0.01或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ACTA与肝纤维化血清标志及肝组织病理改变相一致。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的测定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1例处于不同炎症进展期的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标本,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血清中的PCⅢ水平,比较各组肝病患者之间及健康献血者血清PCⅢ差异,结合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血清PCⅢ水平在肝炎各组及肝硬化不同病理分期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慢性肝炎中度患者明显升高,以慢性肝炎重度、肝硬化者为最高,其升高程度与肝纤维化及肝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血清PCⅢ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可作为反映慢性肝病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血清Ⅲ型前胶原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学兵  吴文漪 《临床荟萃》1996,11(24):1138-1139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变发展的必经阶段。探讨早期诊断肝纤维化,动态观察肝纤维化过程的临床指标,是近年来颇受重视的研究课题之一。国内外许多学者报道,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ⅢP)是诊断肝纤维化较好的血清学指标,但因PⅢP进口药盒价格昂贵,不易推广应用。我们应用国产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试剂盒测定了116例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PCⅢ含量,以探讨PCⅢ测定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肝硬化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含量会异常升高且与病情的轻重密切相关。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含量与肝纤维化程度呈密切相关,反应肝纤维合成状态。陈旧性肝纤维化和部分晚期肝硬化,肝萎缩患者含量不一定增高。本文报告肝硬化患者血清HA和PCI联合检测结果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放免法测定100例各种肝炎患者及120例健康者血清PCⅢ水平,比较各组病毒性肝炎之间及健康献血者血清PCⅢ差异。结果血清PCⅢ水平在慢性肝炎(中度)患者明显升高,以慢性肝炎(重度)、肝硬化者为最高,3组患者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升高程度与肝纤维化及肝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动态测定血清PCⅢ水平,可作为反映慢性肝病肝纤维化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指标,对于肝炎的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放免法测定100例各种肝炎患者及120例健康者血清PCⅢ水平,比较各组病毒性肝炎之间及健康献血者血清PCⅢ差异。结果血清PCⅢ水平在恹薯肝炎(中度)患者明显升高,以慢性肝炎(重度)、肝硬化者为最高,3组患者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升高程度与肝纤维化及肝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动态测定血清PCⅢ水平,可作为反映慢性肝痛肝纤维化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指标,对于肝炎的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肝纤维化与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的关系密切,近年来有报道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可作为诊断肝纤维化的良好血清学指标。我们用国产血清PCⅢ试剂盒测定了116例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PCⅢ含量,分析其对诊断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Ⅲ型前胶原(TypeⅢ Collagen,PCⅢ)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增强电化学发光法测定92例各种病毒性肝炎患者及90例健康献血者血清PCⅢ水平,比较各组病毒性肝炎之间及健康献血者血清PCⅢ差异,结合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血清PCⅢ水平在慢性肝炎中度患者中明显升高,以慢性肝炎重度、肝硬化者为最高,3组患者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升高程度与肝纤维化及肝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但与肝内炎症、坏死程度无明显关系。结论动态测定血清PCⅢ水平,可作为反映慢性肝病肝纤维化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血清HA、PC-Ⅲ、C-Ⅳ、LN测定诊断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方法用RIA法检测血清HA、PC-Ⅲ、C-Ⅳ、LN的浓度。结果HA水平在急性黄疸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组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05),并随肝纤维化程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且以肝硬化组最高,组间比较肝硬化显著高于急性黄疸性肝炎、慢迁肝组(P〈0.001),肝癌组与急性黄疸性肝炎组比较P〈0.05;PC-Ⅲ各组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并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增加而增高,但组间比较差别无显著性;C-Ⅳ除急性黄疸性肝炎外其余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增高有显著性(P〈0.001)。组间比较以上各组随肝纤维化程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且差别有显著性,慢迁肝与急性黄疸性肝炎组比P〈0.01,肝硬化与急性黄疸性肝炎、慢迁肝组比较P〈0.001,肝癌与急性黄疸性肝炎、慢迁肝组比较P〈0.01;各组LN水平逐渐升高且以肝硬化组最高,与正常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组间比较肝硬化较急性黄疸性肝炎、慢迁肝组显著增高(P〈0.001)。结论血清HA、PC-Ⅲ、C-Ⅳ、LN联合检测可对肝纤维化程度的判定、肝硬化的早期诊断、肝病治疗效果的评价以及病情的动态观察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Ⅲ型前胶原蛋白(PⅢP)、层黏蛋白(LN)、透明质酸(HA)水平与慢性肝炎程度、肝纤维化分期和炎症活动度分级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80例作为乙型肝炎组,选择同期健康献血者3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运用放射免疫法对血PⅢP、LN、HA水平进行检测。统计分析两组人员的血PⅢP、LN、HA水平,并比较不同肝纤维化分期、炎症活动度分级患者的血PⅢP、LN、HA水平,分析慢性肝炎程度、肝纤维化分期、炎症活动度分级与血PⅢP、LN、HA的相关性。结果 乙型肝炎组急性肝炎,轻度、中度、重度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血PⅢP水平逐渐升高,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轻度、中度、重度慢性肝炎患者的血LN水平逐渐升高,均低于急性肝炎、慢性重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对照组,急性肝炎、慢性重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血LN水平逐渐升高,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轻度、中度、重度慢性肝炎、急性肝炎、慢性重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血HA水平逐渐升高,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  相似文献   

11.
血清LN C Ⅳ P ⅢP HA对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检测血清中LN(层粘连蛋白 )、CⅣ (Ⅳ型胶原 )、PⅢP(Ⅲ型前胶原蛋白肽 )、HA(透明质酸 )在诊断肝纤维化及肝硬化中的意义。方法 酶联免疫检测法 (ELISA)。结果 各类肝炎血清四项指标均有升高 ,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患者血清四项指标明显高于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轻度的患者。结论 血清四项指标可作为判断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2.
慢性肝炎患者血清纤维化指标与肝组织纤维化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ⅢP)及IV型胶原(IVC)与慢性肝炎患者组织炎症程度与纤维化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76例慢性肝炎患者血清HA、IVC、PⅢP水平,同时行肝组织活检,对肝组织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分析上述指标与肝纤维化及炎症之间的关系。结果:上述3项指标随着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上升,有一定的相关性,尤其是随着肝脏纤维化分期的上升而升高,呈正相关。结论:血清HA、PⅢP、IVC可做为反映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下称乙肝)患者血清乙肝病毒(HBV)复制水平与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的关系。方法选择150例临床确诊为慢性乙肝的50例早期肝硬化患者,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血清HBVDNA水平,放射免疫法和酶免疫法检测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Ⅲ型前胶原和Ⅳ型胶原),对血清HBVDNA水平与肝纤维化标志物的关系进行分析,并与100例无肝硬化患者血清HBVDNA及肝纤维化标志物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DNA水平与肝纤维化标志物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肝硬化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水平显著高于无肝硬化患者,但HBVDNA水平却低于无肝硬化患者(P〈0.05)。结论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DNA水平与肝纤维化标志物水平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丙肝患者肝纤维化进程与感染时间、肝功能指标、血清纤维化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病程为1~10年的丙肝患者165例;(1)观察临床分型与感染时间的关系;(2)观察临床分型与血清TBIL、ALT、ALB的关系;(3)观察临床分型与血甭HA、PCⅢ、Ⅳ.C、LN的关系。结果:(1)丙肝患者肝纤维化进程与感染时间呈线性关系;(2)TBIL、ALT在各临床分型间无显著差异,ALB异常与肝硬化有一定关系;(3)HA、PCⅢ、Ⅳ.C、LN随肝脏病变程度加重而逐渐升高,尤其HA、IV.C可反映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程度。结论:定期检测丙肝患者血清学纤维化指标。特别是检测HA、Ⅳ.C的血清水平,可早期发现肝纤维化,防止和减少肝硬化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血清中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与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健康人群及肝病患者的TPO水平,肝纤维化指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结果 血小板生成素水平在慢性肝炎(120.41±99.73 pg/ml)轻、中、重组,肝硬化(125.84±100.40 pg/ml)与正常人群(143.62±47.97pg/ml)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18例)的Ⅳ型胶原与TPO水平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r=0.517,P<0.05),其余各组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与TPO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TPO水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无关,而肝硬化患者TPO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应用RIA检测慢性肝病血清中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ⅢP)水平,并比较它们在肝损伤及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检测结果HA、PⅢP水平分别为:慢迁肝64.12±31.46μg/L、1.22±0.44U/ml;慢活肝226.54±84.56μg/L、1.95±0.57U/ml;肝硬化643.39±156.58μg/L、4.25±1.44U/m。发现二者均与ALT、BIL、AG、GP、A/G等其它肝功能指标存在显著相关性,并更能灵敏的反映肝损伤程度及肝纤维化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二者联合测定在肝硬化的诊断中有很大的临床价值,且有助于慢性迁延性肝炎与慢性活动性肝炎的鉴别诊断,是一项很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肝纤维化标志物的联合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联合测定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肝纤维化标志物以全面分析肝纤维化情况.方法 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HA、PCⅢ、LN.结果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HA含量从轻度慢肝到肝硬化各组变化显著,与正常对照及前一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尤其在肝硬化时升高明显.但血清PCⅢ、LN含量在各检测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显著 (P<0.01),中度与轻度慢肝组间差异显著(P<0.01),而重度与中度、肝硬化与重度慢肝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肝硬化组血清LN平均水平明显高于慢性肝炎组水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血清PCⅢ平均水平明显低于重度慢肝组(P<0.05).结论 慢性病毒性肝炎病人血清HA、PCIII、LN水平能综合反映肝纤维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与肝纤维化活跃程度的相关性及对肝细胞损伤程度的分级预示作用。方法分别用放射免疫法(R IA)及自动生化仪化学法测定70例正常对照(仅测定了PCⅢ水平)、35例原发性肝癌、44例慢性中度乙肝、37例肝硬化及26例慢性重度乙肝患者血清中Ⅲ型前胶原(PCⅢ)和其它常规肝功能项目(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蛋白、清蛋白)水平及四种肝功能相关酶(ALT、A ST、-γGT、AKP)活性,分析不同组血清PCⅢ水平与肝纤维化活跃程度的关系及其它测定指标的相关性。结果①血清PCⅢ(μg/L)水平依次为:慢性重度乙肝患者(n=26,446.29±250.81)>肝硬化(n=37,231.87±140.94)>慢性中度乙肝患者(n=44,225.07±150.31)>原发性肝癌(n=35,216.25±134.75)>正常对照(n=70,122.56±92.94);②慢性重度乙肝组血清PCⅢ水平与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③肝硬化组未查见PCⅢ水平与其它指标的相关性;④慢性中度乙肝组血清PCⅢ水平与清蛋白(ALB)水平呈负相关、与A ST活性呈正相关(均P<0.05);⑤原发性肝癌组血清PCⅢ水平与总胆红素(TB il)、直接胆红素(DB il)水平及A ST、AKP活性均呈显著正相关,与清蛋白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均P<0.01)。结论①血清PCⅢ水平可以反映肝纤维化的活跃程度,有助于肝细胞损伤程度的血清学分级;②慢性重度乙肝组较之陈旧性肝纤维化的肝硬化患者,PCⅢ代谢更为活跃,肝纤维化演变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9.
郭瑞雪  魏新亮  魏思忱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2):1666-1668,1672
目的探索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脂联素(AP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于该院诊断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60例,其中肝纤维化患者30例(肝纤维化组),肝硬化患者30例(肝硬化组),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肝纤维化组及肝硬化组患者给予恩替卡韦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分别于入组当日(0周)、24周、48周检测所有受试者肝功能、APN、MMP-2、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比较各组各指标水平,评价APN及MMP-2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LT)、肝纤维化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3组受试者治疗0、24、48周时APN及MMP-2水平比较,由高至低依次为肝硬化组、肝纤维化、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N、MMP-2水平与AST/ALT、肝纤维化指标间呈正相关(P0.05);改善组APN及MMP-2水平明显低于未改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APN及MMP-2水平随肝纤维化、肝硬化病程发展而升高,二者水平与肝功能恶化程度、肝纤维化指标均有明显相关性。APN及MMP-2可作为预测及评价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各期与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的关系。方法 126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依据病情分为单纯性脂肪肝组51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组42例,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相关肝硬化组33例,不嗜酒的体检健康者64名为对照组,检测4组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氨端肽、Ⅳ型胶原、层黏蛋白水平。结果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组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相关肝硬化组各指标水平较对照组增高(P〈0.01);单纯性脂肪肝组透明质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相关肝硬化组各指标水平高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组和单纯性脂肪肝组(P〈0.05)。结论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有助于了解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