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和分析门急诊输液患者中药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门急诊输液中出现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患者共6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的临床表现,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门急诊输液中患者出现中药注射剂药物的不良反应会有出不同的临床表现,由于及时发现,60例患者均得到针对性的护理和治疗,且所有临床表现均有效缓解。结论:在患者进行门急诊输液时,护理人员要及时预防可能出现的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通过对患者进行细致观察和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措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产生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临床诊疗过程中收集的中药静脉输液问题进行整理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预防措施.结果 中药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较多,包括药物因素,使用因素和患者因素.结论 应重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我院中药注射剂使用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2008年5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84例使用中药注射剂静脉输液给药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比例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不良反应与药品种类相关,清热解毒类药和心血管类药所占比例最大,为38.10%和33.33%,症状以过敏和消化道症状多见。结论:中药注射剂静脉输液给药可发生不良反应,应加强药品监管和使用规范,减少其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特点与规律,并分析其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收集到的93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进行统计,并分析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对如何防范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提出建议。结果 93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共涉及19个品种,其中血塞通注射液发生最多,占15.1%,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多见,产生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涉及药物制剂质量、患者因素、临床使用、药物研究等多方面的因素。结论应从基础研究、临床使用、上市后再评价等多方面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管理,减少或避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的特点和影响因素,促进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的合理应用。方法对我院各科室反馈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ADR)病例资料100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因素主要为:药物本身因素、制剂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临床使用环节、患者个体差异以及说明书不规范等。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在临床使用时要严密监测,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的特点和影响因素,促进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的合理应用.方法 对我院各科室反馈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ADR)病例资料100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因素主要为:药物本身因素、制剂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临床使用环节、患者个体差异以及说明书不规范等.结论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在临床使用时要严密监测,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7.
如何有效的对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行为和习惯进行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惠琴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1):2815-2815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在天然药物开发上的广泛应用,国内中药注射剂的品种越来越多,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了更好的选择,但是由于临床不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超剂量、长期应用。中药注射剂配伍不合理等会发生一些不良反应和输液反应,给患者增加了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院使用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情况,便于临床上跟更好地使用。方法:收集我院使用的中药注射剂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统计,归纳。结果:我院使用的20个品种的中药注射剂中,有9个品种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症状有8类。结论: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如注意配伍,使用剂量,滴注速度,患者个体差异等问题,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可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0例中老年患者应用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以皮疹、恶心、呕吐、发热、寒颤为主,多在注射过程出现;60岁及以上年龄组发生不良反应居首位;不良反应药物以脉络宁注射液最多。结论:临床应辨证运用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加强对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监测,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昊  谭光羡  蒲荣 《当代医学》2011,17(19):146-147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的常见原因,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3月~2010年5月132例应用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发生原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以30~60岁之间患者最多;ADR累及器官以皮肤系统、胃肠系统、神经系统最为常见(分别占31.1%、24.2%、18.2%),3种器官损害占73.5%,较其他器官损害明显为多(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药证不符因素为引起中药注射液ADR的重要原因,其次为配伍失误、应用时间过长,三者占全部原因的77.2%,较其他因素明显为高(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在临床较为常见,提高临床用药水平、注意中药的辨证论治、注意输液反应可以降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药注射剂在抗感染、抗肿瘤、心血管等领域的运用日益广泛,由于临床缺少中药注射剂与西药注射剂配伍的知识和经验,配伍应用不合理时会发生一些不良反应和输液反应,给患者增加了痛苦,因此,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显得尤为重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代亚军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4):468-469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方法通过查阅近几年来有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归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分析并制定预防对策。结果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复杂的。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应高度重视。加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提高药物使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近年来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案例发生的原因,探讨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时的临床表现特征,促进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方法:根据我院发生中药不良反应案例及近年来相关报道,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过敏反应最为常见。结论:某些西医和基层医生缺乏中药注射剂使用配伍知识,往往扩大中药注射剂的适用范围和适应症,不合理联合用药、超剂量用药,导致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甚至发生了导致患者死亡的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因此,不合理用药、临床试用欠规范,是造成中药注射剂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不能归咎于中药注射剂本身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从药物、机体及生产3个方面探讨其发生的原因、机理,对不良反应的预防提出几点建议,为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结论:提倡中药采取口服途径给药,慎用中药注射剂,加强对中药注射剂ADR的监测和相关研究,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杜海燕 《包头医学》2009,33(1):36-37
近年来,随着新药不断研制,在临床工作中,不同种类药物的配伍使用越来越多。特别是中药注射剂在抗感染、抗肿瘤、心血管等领域的运用日益广泛,由于临床缺少中药注射剂与西药注射剂配伍的知识和经验,配伍应用不合理时会发生一些不良反应和输液反应,给患者增加了痛苦,因此,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时间影响因素及不良反应与发生前后使用药品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2011年中药注射剂的ADR报告,对中药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多因素分析,提出相应建议.结果 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除生产,临床使用等主要原因外,还应注意中药注射剂与其它化学药物的配伍、中药注射剂在使用前后与其它药物应有足够的间隔时间.结论 中药注射剂单独使用,在静脉滴注时与其它药物间隔至少30分钟,可大大减少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发生不良反应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方法 统计近几年来我院2 180例次用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ADR)的病例,通过查阅临床上ADR报告,寻找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结果 2 180例中发生不良反应者共有39例次,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药物本身因素、制剂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问题、临床使用环节及个体差异问题等.结论 中药注射剂仍有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加强中药注射剂的生产管理和临床监测,坚持合理用药,是用药安全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刘国强 《甘肃医药》2010,(5):571-573
目的:了解该院2007-2009年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该院2007-2009年使用的中药注射剂品种、金额、使用频率、日均治疗费用、临床用药中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2007-2009年中药注射剂总销售额逐年增加,中药注射剂所致的药物不良反应总计15例。结论:该院在2007-2009年中药注射剂应用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特点和发生因素。方法选择我院使用中药注射剂治疗的120例患者,其中68例发生了药物不良反应。分析这些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生因素。结果在临床发生过程中,各种中药注射剂均会发生独特的不良反应类型,其症状并不相同。在发生原因上,主要和患者体质、药物成分、辅料、剂量、合并用药有着较大关系(P0.05)。结论在对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体质、药物成分、辅料、剂量、合并用药等情况,选择合理有效的药物,以免造成不良反应,影响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曾发生的中药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31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引起不良反应的中药注射剂有10种,联用两种以上21例。治愈29例,好转2例。对原患疾病影响不明显27例,病程延长3例,病情加重1例。结论:中药注射剂可引起多种不良反应,临床医师、药师在用药时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