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估综合护理干预对胃食管反流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患者的预后效果。 方法对2017年11月18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例胃食管反流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的患者积极治疗,同时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等干预措施。 结果胃食管反流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的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综合护理对胃食管反流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患者是必要的,能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ICU昏迷患者出现胃食管反流的原因以及有效护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6年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胸科医院ICU的40例昏迷且并发胃食管反流现象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胃食物反流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结果疾病因素、胃肠因素、饮食因素、体位因素、护理因素导致胃食管反流发生比例较高,分别为37.5%、25%、15%、12.5%、10%,并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护理。 结论及时评估患者胃肠功能并采取正确的饮食护理、恰当体位、提高护士操作技能水平,均可有效降低昏迷患者发生胃食管反流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可充分体现专科护理内涵。  相似文献   

3.
GERD患者的心理因素及综合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与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随机选取符合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患者80例, 采用诊断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的问卷评分及MMPI问卷测评, 使用质子泵抑制剂, 胃黏膜保护剂, 胃动力剂, 抗抑郁药等药物联合应用及心理辅导治疗. 比较治疗前后的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前GERD评分均大于12分, 治疗后小于10分, 治疗前GERD评分及MMPI评分各项均明显高于治疗后(P<0.01). 结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同时需对患者进行综合心理辅导治疗.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胃食管反流与胃动素分泌异常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研究新生儿胃食管反流与胃动素分泌异常的相关性.方法对38例经食管钡剂造影X光透视检查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的足月新生儿及5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其空腹(6h)状态下血浆胃动素浓度,并对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后进行对比.结果①正常对照组空腹血浆胃动素浓度为(396±7)ng/L,男、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t检验)②观察组空腹血浆胃动素浓度为(485±13)ng/L.根据临床症状的轻重及X线检查结果所示反流程度的轻重分组比较显示,溢乳与呕吐患儿、轻度呕吐与喷射性呕吐患儿及X光下所见反流至食管下段与上段的患儿,其血浆胃动素浓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t检验).③观察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前者血浆胃动素浓度明显高于后者(P<0.01,t检验).④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采血当日24h进奶量及生后开始喂奶时间可影响血浆胃动素浓度,前者对血浆胃动素影响较大,呈正相关;后者对血浆胃动素浓度的影响相对小于前者,呈负相关.结论①血浆胃动素水平的异常升高与新生儿胃食管反流之间呈正相关,可以作为早期诊断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的一项参考指标.②胃动素含量的增加对新生儿消化功能的逐步完善、奶量的增加具有重要意义,而早期合理喂养反过来也能促进血浆胃动素的分泌.③胃食管反流患儿的临床表现可能取决于各消化道激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综合效应,血浆胃动素水平并不是决定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的唯一因素.④血浆胃动素水平的监测可作为早期诊断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与支气管哮喘之间的关系及制酸药物对胃食管反流(GER)的作用分析。 方法随机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接诊的122例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发生胃食管反流将本组患者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73例)。观察组49例患者为胃食管反流合并支气管哮喘,将观察组49例患者进行随机细分,25例患者利用制酸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兰索拉唑)进行治疗,24例患者选择安慰剂进行治疗。对照组73例哮喘患者未合并胃食管反流。对2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比2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等相关资料,以此探讨胃食管反流与支气管哮喘的相互关系。评价制酸药物对胃食管反流的影响。 结果观察组45例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明显差于对照组73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制酸治疗组与安慰剂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容易因各种因素发生胃食管反流,胃食管反流也容易诱发支气管哮喘,并且在发生胃食管反流后会加重哮喘患者病情会,是难治性哮喘的重要诱因。临床治疗胃食管反流患者应利用抑酸药物进行相应的抗反流治疗,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贲门癌侵及食管下段患者术后胃食管反流的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胸外科行手术治疗的216例贲门癌侵及食管下段的患者临床资料,随访2~18个月(中位数8个月),并观察恢复状况。 结果216例贲门癌侵及食管下段患者中,95例患者术后出现胃食管反流,其中26例患者反流症状较明显,经口服药物及行为干预治疗后患者胃食管反流症状均能得到缓解。 结论术中将胸胃缩小缝合形如食管,重建食管裂孔,能有效起到抗反流作用,结合术后药物及行为干预治疗,可以显著缓解贲门癌侵及食管下段患者术后胃食管反流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一种新型食管支架治疗狭窄和抗胃食管反流的作用。方法:17例(男16例,女1例)有梗阻症状的食管、贲门恶性肿瘤患者,在安装防反流型支架后,分别观察症状及体征,监测24小时食管pH(8例),并行食管内镜检查(9例)及胃肠X线检查(3例),以观察狭窄通畅情况及有无胃食管反流迹象。结果:置入支架后食管、胃、贲门通畅,无一例有胃食管反流存在。结论:此类新型支架有良好的抗胃食管反流作用。  相似文献   

8.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为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特殊类型,是慢性咳嗽常见病因之一.与典型胃食管反流病相比,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在发病机制、诊疗方面有其特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发病机制可能是高位反流、低位反流和气道高敏感性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建立,多通道食管腔内阻抗联合pH监测可以区分酸与非酸性反流,是有前景的诊断技术,抗反流药物治疗是目前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误诊原因,提出防范误诊措施。方法对48例胃食管反流病误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患者主要表现为咽痛、清咽、咽部阻塞感、咽不适感等胃肠外症状。喉镜检查均见咽喉部黏膜充血、水肿、咽后壁有淋巴小结增生。经胃镜检查、诊断性治疗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给予质子泵抑制剂及促胃动力药。结论部分胃食管反流病以咽喉症状为主要表现,易误诊为咽喉疾病,应仔细鉴别胃食管反流病,行胃镜检查或24h食管PH值测定及其他寻找胃食管反流证据的检查、给予质子泵抑制剂诊断性治疗,有助于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发病机制及诊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为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特殊类型,是慢性咳嗽常见病因之一.与典型胃食管反流病相比,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在发病机制、诊疗方面有其特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发病机制可能是高位反流、低位反流和气道高敏感性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建立,多通道食管腔内阻抗联合pH监测可以区分酸与非酸性反流,是有前景的诊断技术,抗反流药物治疗是目前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胃食管反流病是常见的上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目前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主要有改变生活方式、应用质子泵抑制剂以及中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胃食管反流病,内镜治疗如内镜下射频消融、注射治疗以及抗反流手术及外科手术治疗均可改善患者症状,减少胃食管反流病的并发症发生,对于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抗胃食管酸反流治疗对哮喘症状的协同治疗作用。方法将5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依有无胃食管酸反流症状分为有GER表现组和无GER表现组,对比两组治疗疗效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00%和69.23%,经统计学方法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可合并有胃食管酸反流,经抗胃食管酸反流治疗可提高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六味安消对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患者食道动力及胃食管反流的影响,并与莫沙必利比较疗效.[方法]选取具有典型胃食管反流症状的NERD患者52例,行胃食管反流症状评估、食管测压及24 h pH监测,随机分成试验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给予药物治疗(试验组六味安消,对照组莫沙必利)4周后,对比治疗前后临床症状、食管动力学及胃食管反流的改变情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症状总积分、食管蠕动功能、pH<4反流次数、反流>5 min次数、总计pH<4的百分比、DeMeester评分自身治疗前后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六味安消能有效缓解NERD患者的胃食管反流症状,改善食管蠕动功能及减少酸反流.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糖尿病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症状和治疗分析。方法选取该院在2013年6月—12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60例,对于患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有烧心、上腹痛、恶心等症状,在治疗后57例患者治疗有效,仅有3例治疗无效。结论糖尿病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症状主要有烧心、上腹痛等,在治疗中不仅要控制血糖,还需要使用增强胃功能的药物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伴抑郁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在联合治疗中加用舒肝解郁胶囊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治疗的伴抑郁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64例,在老年科、综合内科接受莫沙必利+泮托拉唑联合治疗的32例为对照组,同期在精神科治疗的32例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舒肝解郁胶囊。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胃食管动力学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抑郁情绪改善情况等。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食管括约肌松弛率、蠕动收缩比及食管括约肌压力等胃食管动力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25%)显著低于对照组(25.00%),临床总有效率和安全性均显著增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 伴抑郁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在莫沙必利+泮托拉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舒肝解郁胶囊,既可促进胃食管反流病缓解,又能改善抑郁症状,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前对促胃肠动力药莫沙必利改善中国汉族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胃食管反流症状和食管运动障碍的作用尚缺乏系统观察。目的:观察莫沙必利对中国汉族人群中GERD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交叉对照研究设计,选取有典型胃食管反流症状的GERD患者23例行胃食管反流症状评估、食管测压以及24h食管DH和胆红素联合监测,对比研究莫沙必利和安慰剂各1周交叉治疗对胃食管反流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对食管运动功能和胃食管反流事件的影响。结果:与安慰剂治疗相比,莫沙必利治疗可降低胃食管反流总症状积分,加快食管体部蠕动波传导速度,增加湿咽成功率,减少食管下端pH〈4总反流次数和长时间(≥5min)反流次数,降低pH〈4总时间百分比和DeMeester计分,降低食管下端胆汁反流总时间百分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沙必利治疗1周可有效改善本组中国汉族GERD患者的胃食管反流症状,部分改善食管运动障碍以及酸反流和胆汁反流.是治疗GERD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康复新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安全性。[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5例;治疗组给予康复新+雷贝拉唑+伊托必利,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伊托必利,疗程均为8周;对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症状缓解率、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康复新联合雷贝拉唑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理想药物,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内科》2015,(5)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哮喘、胃食管反流症状改善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食管反流症状评分和肺功能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哮喘症状治疗总有效率(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0.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哮喘症状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胃食管反流症状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的胃食管反流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GERD评分、FEV1、PEF、PEF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GERD症状评分和肺功能(FEV1、PEF)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患者可显著改善哮喘临床症状以及胃食管反流症状,改善患者肺功能,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护理干预在胃食管反流病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92例,分为两组,均给予相同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研究组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并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和护理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43%;且研究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同时给予其相应的护理干预,不仅有利于提升治疗的疗效,而且还能改善患者生活的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防反流型金属自膨式食管支架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证实一种新型食管支架具有治疗狭窄并有抗胃食管反流作用。方法17例(男16例,女1例)有梗阻症状的食管、贲门恶性肿瘤患者。安装防反流型支架后分别观察症状及体征,并监测24小时食管pH(8例)、食管内镜检查(9例)及胃肠X线检查(3例),以观察狭窄通畅情况及有无胃食管反流迹象。结果置入支架后食管、胃、贲门通畅,无一例有胃食管反流存在。结论此类新型支架有良好的抗胃食管反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