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检测WFDC-1基因在肝癌和正常肝组织的表达差异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FQ-RT-PCR)法检测30例肝癌组织及相应远端正常肝组织WFDC-1mRNA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肝癌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WFDC-1mRNA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0.050±0.026)明显低于远端正常肝组织(0.113±0.040),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WFDC-1mRNA在肝癌中的表达水平与HBsAg水平有关,合并HBsAg阳性的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低于HBsAg阴性HCC组(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临床分期、AFP及有无肝硬化无关(P〉0.05)。结论肝癌组织中WFDC-1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相应正常肝组织,提示WFDC-1表达与降低肿瘤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为潜在的抑癌基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R-ras 在42 例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mRNA 表达,并探讨R-ras 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以GAPDH mRNA 为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法定量测定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R -ras mRNA 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R-ras 在乳腺癌、癌旁组织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 ;乳腺癌组织的R-ras 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PR 的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R-ras 的表达作为判断乳腺癌发生发展的生物学参数,其高表达提示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3.
王珂  蒋谦  俞军 《临床肿瘤学杂志》2012,17(12):1081-1084
目的 探讨结肠癌组织中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的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48例结肠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MACC-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结肠癌组织中MACC-1 mRNA相对表达量为(8.52 ± 2.39)×10-4,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的(1.47 ±1.24)×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组织中MACC-1蛋白表达的灰度值为7.73±0.03,高于癌旁组织的1.02±0.01(P<0.05)。结肠癌患者组织中MACC-1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结论 MACC-1表达的检测对结肠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且MACC-1的表达水平与结肠癌的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结肠癌转移的肿瘤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4.
Li JT  Liu W  Kuang ZH  Chen HK  Li DJ  Feng QS  Liu QC  Hu B 《癌症》2003,22(7):695-699
背景与目的:已有的研究显示肝细胞癌的染色体1q有高频扩增,1q21-22是最小的高频扩增区带之一,可能存在肝细胞癌相关的候选癌基因。RIT1基因位于1q21.3区带,是Ras的亚家族成员,RIT1蛋白在分子结构和功能方面与Ras蛋白非常相似,推测RIT1基因可能是肝细胞癌的候选癌基因之一。因此,本研究通过检测肝细胞癌RIT1基因的扩增情况,并与临床指标相联系,探讨该基因对肝细胞癌发生和发展的可能作用。方法:建立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在PEABI7000型荧光定量PCR仪上检测43例肝细胞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及远癌肝组织RIT1基因的拷贝数,并用癌组织与癌旁肝组织基因拷贝数的比值作为RIT1基因的扩增倍数。结果:在43例肝细胞癌患者中,11例有RIT1基因的扩增,扩增率为25.6%;将基因扩增组与非扩增组比较,基因扩增组的生存期(平均15个月)明显短于非扩增组(平均34个月),P=0.0009,且在病理分级和肝硬化程度方面也具有明显的差异,P<0.01。结论:基因扩增可能是癌基因RIT1在肝细胞癌的激活方式之一,该基因的扩增可能对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HELQ蛋白表达与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71例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HELQ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HELQ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0.99%,HELQ蛋白阳性表达与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患者的肿瘤大小、卫星灶、肿瘤Edmonson-steiner分级、血清AFP水平、TNM分期有显著相关性,HELQ蛋白阳性表达与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包膜受侵、门静脉癌栓脉和脉管浸润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HELQ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中表达水平下降,HELQ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中发挥抑癌基因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MAGE-1 MAGE-3及AFP基因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AGE-1、MAGE-3和AFP mRNA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用于检测微小转移的可能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8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组织中MAGE-1、MAGE-3和AFP mRNA的表达。结果:8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组织中MAGE-1、MAGE-3和AFP 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34.9%(30/86)、60.5%(52/86)和69.8%(60/86);所有患者肝癌组织至少表达其中一种mRNA。结论:MAGE-1、MAGE-3结合AFP mRNA在肝癌组织中表达率较高,有可能用于联合检测肝癌血行微小转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ING1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乳腺癌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ER)方法检测51例乳腺癌组织、30例癌旁正常组织、12例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中ING1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乳腺癌组织中ING1mRNA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ING1mRNA的表达水平(0.5458±0.2310)低于癌旁正常组织(0.6625±0.1699)。ING1mRNA表达水平在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良性肿瘤三组间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NG1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病理类型及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P〈0.05),与其他病理学特征无关(P〉0.05)。结论ING1mRNA表达水平低下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乳腺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使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VEP1、PKHD1与P53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 结合临床病理因素分析其预测肝癌患者术后复发情况的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手术切除且随访资料完整的10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ROC曲线为主要统计方法探究不同指标的免疫组化评分对于患者预后的预测效果。根据其临界值将患者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 以无瘤生存期主要研究指标比较两组间的差异。  结果  患者中位年龄为55(21~88)岁, 中位AFP水平70.6(1.03~718 840.0)μg/L, 中位CA19-9水平22.89(0.6~1 000.0) kU/L, 中位肿瘤大小4.5(1.0~27.0) cm。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SVEP1、PKHD1、P53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情况, 表达水平使用免疫组化评分进行量化, 三个指标免疫组化评分的ROC曲线中AUC面积分别为0.861、0.829、0.716, 临界值分别为4、4、1分(P < 0.001)。SVEP1高危组(≤4分)与低危组(>4分)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4.1%和51.7%;PKHD1高危组(≤4分)与低危组(>4分)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3%和51.9%;P53高危组(>1分)与低危组(≤1分)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3%和27.3%, 每个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 < 0.001, 0.003)。PKHD1与SVEP1联合应用时, 其ROC曲线的AUC面积为0.897(P < 0.001), 敏感性为76.5%, 特异性为94.4%。  结论  P53预测原发性肝癌复发的准确性不足, 不推荐首选使用。SVEP1、PKHD1预测原发性肝癌复发准确性较高, SVEP1特异性较高, PKHD1敏感性较强, 两者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SPARCL1表达与肝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154例肝癌患者的术后石蜡切片标本、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石蜡切片组织中SPARCL1进行检测.结果 不同肝癌组织中SPARCL1的水平具有差异;SPARCL1表达下调与门脉癌栓、病理分化差、TNM分期晚和BCLC分期晚等恶性指标显著相关;SPARCL1表达下调的肝癌患者其中位生存时间显著缩短(40.6个月 vs118.7个月,P=0.002).结论 SPARCL1在肝癌中表达下调,提示肝癌患者的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WT 1基因表达水平与急性白血病 (AL)预后的关系及在微小残留病 (MRD )检测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RT PCR法 (FQ RT PCR ) ,测定 40例不同类型及处于不同疾病阶段 (2 6例初治、5例复发、9例CR >3年 )的AL患者WT1基因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WT1基因均为阴性。 40例AL患者中有 2 6例WT 1基因表达阳性 ,阳性组与阴性组CR率分别为 3 4.6%和 78.5 % (P <0 .0 5 )。其中初治、复发与CR >3年的患者 ,WT 1阳性基因拷贝数的平均值分别为 4.14× 10 3 拷贝 /ml、8.5 8× 10 3 拷贝 /ml和 7.87× 10 1拷贝 /ml。CR后WT 1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下降 ,复发后又显著升高。结论 FQ RT PCR实验方法客观准确 ,WT1基因的表达水平与AL患者的化疗效果及预后密切相关 ,可以作为检测MRD的标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明确Pim-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PH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方法检测122例PHC、相应的癌旁及85例正常肝组织中Pim-1蛋白的表达情况。回顾性分析Pim-1蛋白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Kaplan-Meier法计算不同Pim-1表达水平对PHC患者生存情况的影响。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PHC患者生存期的危险因素。结果 Pim-1蛋白在PHC组织中的总阳性率为88.5%, 显著高于癌旁组织(73.0%)和正常肝组织(69.4%)(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 Pim-1蛋白高表达患者的术前肝功能较差、肿瘤数目较多、肿瘤直径较大、淋巴结转移发生率较高且TNM分期较高(P<0.05)。生存分析提示与Pim-1高表达组患者相比, 低表达组患者的生存期延长(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 高表达Pim-1蛋白是影响PHC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 Pim-1在PH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 与PHC的临床进展和患者生存时间有一定的关联性, 其过表达提示PHC患者的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2.
乙酰肝素酶mRNA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Zhang YL  Fu ZR  Ding GS  Fu H  Wang YH  Wang Q 《中华肿瘤杂志》2003,25(4):359-361
目的 探讨乙酰肝素酶 (HPSE)mRNA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以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HPSEmRNA在 5 1例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 ,以Ⅷ因子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肝癌组织的微血管密度 (MVD)。结果  5 1例肝癌组织中有 2 5例 (4 9.0 % )HPSEmRNA表达阳性。直径≥ 3cm的肝癌组织中 ,HPSE的表达阳性率(6 3.6 % ,2 1/33)明显高于直径 <3cm的肝癌组织 (2 2 .2 % ,4 /18)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高侵袭性肝癌组织中 ,HPSE表达阳性率 (70 .0 % ,14 /2 0 )明显高于中等侵袭性 (4 6 .7% ,7/15 )和低侵袭性肝癌组织 (2 5 .0 % ,4 /16 ;P <0 .0 5 )。微血管密度高的肝癌组织中HPSE表达阳性率 (6 2 .5 % ,2 0 /32 )明显高于微血管密度低的肝癌组织 (2 6 .3% ,5 /19;P <0 .0 5 )。结论 HPSEmRNA表达对肝癌的生长、侵袭和血管生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F(apolipoprotein F,APOF)和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酸不稳定亚基(the insulin-like grou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acid labile subunit,IGFALS)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0日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手术切除及病理确诊为原发性肝癌88例,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88例肝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和6例正常肝组织中APOF基因和IGFALS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并分析两者表达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肝癌组织中APOF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0.156±0.019 vs 0.971±0.010,P<0.001;0.156±0.019 vs 81.140±0.092,P<0.001);肝癌组织中IGFALS mRNA相对表达量亦低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0.111±0.016 vs 1.090±0.054,P<0.001;0.111±0.016 vs 1.101±0.211,P<0.001)。APOF mRNA表达与门静脉侵犯相关(P=0.004);IGFALS mRNA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门静脉侵犯相关(P<0.05)。APOF mRNA表达水平与IGFALS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332,P<0.01)。结论 APOF和IGFALS基因在肝癌组织中表达下调,二者表达呈正相关,且与门静脉侵犯有关,可能参与了肝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6-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双磷酸酶-2同工酶3(PFKFB3)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FKFB3在42例HCC组织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研究其与临床病理参数(性别、年龄、肿瘤直径、淋巴转移、静脉癌栓、治疗前甲胎蛋白、分化程度及肝内转移)间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PFKFB3 mRNA表达对HCC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 HCC和癌旁组织中PFKFB3 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81%(31/42)和52.38%(22/42),相对表达量为1.075±0.171和0.877±0.451,HCC组织中PFKFB3 mRNA的阳性表达率及相对表达量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PFKFB3 mRNA的表达与肿瘤TNM分期、分化程度、肝内转移及总生存期有关(P<0.05)。结论 PFKFB3在HC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且影响肝癌的分化、转移并提示肝癌患者预后不佳;可作为评估HCC恶性程度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转酮醇酶样基因1(tktl1)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RT-PCR法检测转酮醇酶基因家族各成员(tkt、tktl1、tktl2)mRNA在42例HCC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研究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结果:HCC组织中tktl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tkt和tktl2的阳性表达率(P〈0.05)。tktl1在HCC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而tkt和tktl2阳性表达率在肝癌及癌旁组织间无明显差异(P〉0.05)。 HCC中tktl1的高表达同肿瘤分化程度,静脉癌栓,CLIP评分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肝内及淋巴转移、AFP水平无关(P〉0.05)。结论:tktl1与HCC的发生发展有关,影响肝癌的分化、转移及患者预后,有望成为HCC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6.
吴瑗  王欣  陈永华 《现代肿瘤医学》2019,(23):4227-4229
目的:探讨胎盘特异基因1(placenta-specific 1,Plac1)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7例HCC组织及10例非肝癌的正常肝组织中Plac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HCC临床病理特征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97例肝癌组织中,Plac1阳性表达51例,阳性表达率为52.6%,而在10例非肝癌的正常肝组织中不表达。Plac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血清AFP水平、肿瘤大小、是否有肝硬化及HBsAg阳性与否无关(P>0.05),但与癌栓的形成及肿瘤转移相关(P<0.05)。Plac1阳性表达组HCC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明显低于Plac1阴性表达组HCC患者(P<0.05),提示Plac1的表达可能与HCC患者的预后有关。结论:Plac1表达升高可能与H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转酮醇酶样基因1(tktl1)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RT-PCR法检测转酮醇酶基因家族各成员(tkt、tktl1、tktl2)mRNA在42例HCC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研究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结果:HCC组织中tktl1 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tkt和tktl2的阳性表达率 (P<0.05).tktl1在HCC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而 tkt和tktl2阳性表达率在肝癌及癌旁组织间无明显差异(P>0.05). HCC中tktl1的高表达同肿瘤分化程度,静脉癌栓,CLIP评分有关 (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肝内及淋巴转移、AFP水平无关(P>0.05).结论:tktl1与HCC的发生发展有关,影响肝癌的分化、转移及患者预后,有望成为HCC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蛋白生存素(survivin)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人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其与肝细胞癌转移复发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肝细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survivivn和HIF-1α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80例肝细胞癌组织中survivivn和HIF-1α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两者的表达与门脉癌栓、术后复发、肝外转移、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表达密切相关,HIF-1α的表达还与临床分期有关(P<0.05).survivivn和HIF-1α的表达有显著相关性(r=0.349,P=0.001).结论 survivivn和HIF-1α与肝细胞癌侵袭转移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YEATS2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112例手术切除的HCC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石蜡标本,采用Real-time PCR检测HCC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YEATS2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YEATS2蛋白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YEATS2在HCC癌组织中的表达定位,并分析YEATS2与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同时采用TCGA数据库数据验证。结果 Real-time PCR结果显示,YEATS2 mRNA在HCC癌组织中的表达较癌旁组织上调(P<0.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YEATS2在约66.67%(12/18)的HCC癌组织表达升高;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发现,约71.43%(80/112)的HCC患者中YEATS2表达上调,其表达与TNM分期明显相关(P<0.001);YEATS2主要在HCC癌组织细胞核中表达;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YEATS2高表达是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2.204,95%CI:1.388~3.500,P=0.001)。TCGA中HCC队列分析也表明YEATS2高表达的患者OS更差(HR=1.751,95%CI:1.107~2.770,P=0.017)。 结论 YEATS2在HCC组织中高表达,且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