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分析小儿重症手足口病(HFMD)并发脑炎的MRI平扫表现及特征。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经临床确诊为HFMD并发脑炎患儿的颅脑MRI资料。结果85例患儿头颅MRI平扫阴性28例,阳性57例,其中10例为斑点或片状病灶散在分布于大脑半球、胼胝体、丘脑及小脑蚓部,呈稍长或等T1、稍长或等T2信号,T2FLAIR、DWI多数呈高信号。47例病灶位于脑干,以桥脑被盖部及延髓为主,其中17例DWI见脑干被盖部呈对称斑片状高亮信号,T1WI呈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及T2FLAIR呈高信号或等信号;30例表现为脑干背侧片状长T1、稍长T2信号,DWI呈等或略高信号,T2FLAIR呈高信号,9例病变对称性向四脑室周围延伸,其中1例累及两侧大脑脚。结论小儿HFMD并发脑炎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病变以脑干被盖部为主;DWI及T2FLAIR序列可提高病灶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儿童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 disease,HFMD)并发脑干脑炎的MRI表现特征,探讨MRI对于早期诊断该并发症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临床确诊为HFMD并发脑干脑炎的患儿的颅脑MRI资料,所有病例均行头颅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影像表现为单发或多灶性的、部分呈对称性分布的脑损害病灶,18例患儿共有病灶25个,其中脑桥-延髓交界处背侧8个,延髓背侧7个,脑桥背侧5个,中脑2个,丘脑1个,脑室旁白质区1个,小脑齿状核1个。MRI信号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1)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边界清晰,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扩散加权成像(DWI)正常或呈低信号,无强化;(2)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边界模糊,FLAIR、DWI正常或呈高信号,部分病灶轻度强化;(3)平扫正常,增强扫描可见斑片状轻度强化。结论脑干脑炎为儿童HFMD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颅脑MRI对其诊断有较高敏感性和一定特异性,能明确病灶的部位和范围,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RI对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干脑炎的诊断、预后评估价值及临床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干脑炎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对比分析其入院及出院时的MRI表现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根据入院时MRI表现,将患儿分为2组:31例病灶边界模糊型和11例病灶边界清晰型。边界模糊型病灶MRI表现为脑干背侧不同厚度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出院时复查MRI均表现正常,30例临床完全康复,1例遗留眼球运动障碍。边界清晰型MRI表现为脑干内斑片状或对称性斑点状、条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出院复查MRI,7例表现正常,6例临床完全康复,4例遗留不同程度后遗症,其中,2例遗留桥脑延髓交界区病灶,1例遗留延髓病灶,1例遗留脊髓前角病灶,1例死亡。结论:小儿手足口病边界模糊型明显比边界清晰型预后好,以MRI表现进行分型有助于临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4.
庞军  桂林  戴世鹏  戴景儒   《放射学实践》2013,28(7):750-754
目的:探讨儿童尿毒症脑病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28例儿童尿毒症脑病患儿行颅脑MRI扫描,包括T1WI、T2WI、FLAIR及扩散加权成像,13例患儿行增强扫描。对其中20例发现颅脑局限性病灶患儿的MRI表现进行分析,包括病灶的部位、分布、大小及MRI影像特点。结果:20例发现颅脑局限性病灶,均为多发。病灶主要累及两侧顶枕叶皮层下白质,3例累及顶枕叶皮层和基底节区,呈对称性分布15例,非对称性分布5例。病灶最大径13mm,最小径3mm。于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FLAIR图像上呈高信号者12例;于T1WI上呈等信号、T2WI上呈稍高信号、FLAIR图像上呈稍高信号者8例。DWI上呈较低及等信号、ADC图上呈较高信号12例,DWI上呈等信号、ADC图上呈稍高信号8例。所有局限性病灶均无强化。20例患儿对症治疗7~10d后复查MRI,14例患儿病灶完全消失,6例局限性病灶总数量由18个减少至10个,病灶最大径由平均8mm缩小至4mm,局限性病灶于T2WI和FLAIR图像上信号强度均较前减低。结论:结合患儿病史,MRI不仅能依据其典型表现对儿童尿毒症脑病作出明确诊断,而且在鉴别诊断、临床治疗后转归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RI FLAIR在儿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PVL)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PVL脑瘫患儿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观察PVL在MRI各序列的表现特点,记录病灶部位及数量,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92例均表现为脑室周围、半卵圆中心脑白质内斑片状、结节状、条状T1WI低信号,T2WI及FLAIR高信号,其中57例囊变病灶在FLAIR上表现为中心低信号、周边高信号;FLAIR对脑室旁病灶、脑表面病灶、较小病灶、脑室壁边缘、室壁与相邻病灶关系的显示具有优势。FLAIR序列对病灶的检出率为100%,与T2WI、T1W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于侧脑室旁≤3mm病灶的显示,FLAIR与T2W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侧脑室旁3mm病灶的显示,FLAIR与T2W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FLAIR与T1W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FLAIR序列对儿童PVL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小儿重症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或脑干脑炎的MRI表现.方法 分析本院2008-2009年27例重症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或脑干脑炎的MRI表现.结果 27例患者中,15例累及脑干,其中3例同时累及颈髓,1例累及脊髓全长;累及枕叶8例,顶叶5例,额叶3例,丘脑2例.病变主要表现为T1WI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的斑片、斑点状影,边缘模糊,部分病灶在FLAIR T2WI序列上显示更为清楚.结论 小儿重症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或脑干脑炎的磁共振表现有一定的特点,可成为与其他感染性脑病鉴别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MRI诊断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MRI影像表现和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经临床血清学检测确诊的14例乙脑患者.全部行MRI扫描,扫描序列包括:T1-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T2WI、T2-FLAIR和扩散加权成像(DWI).分析病灶累及部位和各序列的MRI信号特征.结果 病灶单独累及丘脑者3例,累及双侧丘脑同时伴有单个或多个其他部位受累10例,其中大脑脚、基底节、大脑皮层及小脑齿状核受累分别为6、4、2、1例.1例为右侧额叶广泛受累.病灶在T1-FLAIR多数呈低信号,在T2WI呈高信号.DWI上高信号7例,等信号4例,低信号3例.14例在T2-FLAIR上全部呈高信号.2例病灶中合并有出血灶.结论 乙脑可以累及多个部位,但以双侧丘脑损害为特征性表现.T2-FLAIR和DWI对乙脑诊断及治疗中随访观察有很高的诊断价值,MRI可作为乙脑的首选影像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的MRI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乙型脑炎患儿的MRI表现,分析病灶的好发部位及其信号特征,数据采用构成比表示.40例(男24例,女16例)均在发病3~30 d期间行头颅常规T1WI、T2WI扫描,其中32例行轴位FLAIR扫描,31例行DWI扫描,7例行钆喷酸葡胺(Gd-DTPA)增强检查.结果 颅内病变主要在T1WI呈稍低信号,在T2WI呈稍高或高信号,在FLAIR序列以稍高信号多见,在DWI上多数呈高信号,部分呈稍高信号.40例中,37例病灶累及丘脑(92.5%),15例累及基底节(37.5%),12例累及大脑脚(30%),8例累及大脑皮层(20%),5例累及脑干(12.5%),2例累及胼胝体(5%).病灶常呈双侧对称性分布,增强扫描病灶均未见明显强化.结论小儿乙型脑炎的MRI的特征以双侧丘脑受累最多见,其次是基底节及大脑脚受累,而大脑皮层、脑干及胼胝体受累较少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儿童轻微脑炎/脑病伴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MERS)的临床表现及MRI影像特征.方法 对本院8例MERS患儿的临床特点、影像学变化以及脑电图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查设备采用GE Signa Excite 1.5T HD Echospeed及DiscoveryMR750 3.0T扫描仪.结果 8例患儿影像学改变均累及胼胝体压部,病灶特征呈类圆形,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 WI及FLAIR呈稍高信号,DWI上呈明显高信号,相应表观扩散系数(ADC)序列上呈低信号为典型特征,其中6例在DWI显示胼胝体压部孤立性受累而被诊断MERSⅠ型;另2例中1例扩展到整个胼胝体,1例扩展到半卵圆中心白质被诊断MERSⅡ型,随访7 d~1月患儿复查头颅MRI均恢复正常.结论 MERS临床上表现为急性轻微脑炎/脑病症状,为临床-影像学预后良好的一种综合征;MRI对其诊断、鉴别诊断及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具有很大价值,为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副肿瘤边缘叶脑炎的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副肿瘤边缘叶脑炎(PLE)的MRI表现。方法:临床诊断副肿瘤边缘叶脑炎8例患者,常规MRI检查(T1WI、T2WI、FLAIR)及常规增强检查。2例患者行MR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结果:6例病灶为双侧,2例为单侧,所有患者均不同程度累及边缘叶,有4例同时累及边缘叶以外:桥脑及桥臂2例、岛叶1例、额叶1例。病变均表现为T2WI高信号,在FLAIR图像上更清晰,增强后2例有轻度强化。结论:PLE典型影像学改变表现为边缘叶T2WI高信号,增强后扫描无明显强化,FLAIR是观察PLE异常信号改变的最敏感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手足口病(HFMD)并发脑炎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的MRI表现.结果:24例小儿脑部病变共69处病灶.病变多发13例,对称性分布10例,非对称性3例;多发病灶以脑白质病变为主,共37处病变;病变单发11例,其中累及丘脑2例,累及基底节区4例,累及脑干2例,累及颞叶1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的变化及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临床随访证实为PRES的MRI表现。将9例PRES病变区域的ADC值(病变组)和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9例健康志愿者相对应部位的ADC值(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MRI示双侧顶枕叶(7例)、颞叶(3例)、额叶(4例),基底节区(2例),小脑半球(2例),一侧额叶(2例),胼胝体压部(1例)多发异常信号,且发生于脑叶的病变主要累及皮层及皮层下白质,双侧基本对称,T1WI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及FLAIR呈高信号,DWI呈等或高信号,ADC图呈等或高信号。病变组ADC值为(0.725~1.530)×10-3 mm2/s,平均为1.135×10-3 mm2/s;对照组ADC值为(0.661~0.988)×10-3 mm2/s,平均为0.798×10-3mm2/s,病变组ADC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扩散加权成像(DWI)及ADC图显示PRES患者病变呈等或高信号,ADC值测量为其提供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及磁共振影像学特点,评价MRI对其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经临床确诊的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患者的MRI均表现为多发片状异常信号,T1WI稍低或等信号,T2WI稍高异常信号,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可以更清晰地发现病灶;DWI呈明显高信号,表观弥散系数(ADC)值降低。结论 MRI对评价病毒性脑炎的病变范围、病情严重性及预后和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病毒性脑炎影像学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对支原体脑炎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1例支原体脑炎患者行颅脑MRI检查,12例增强扫描。结果:MRI表现异常16例,正常5例。①病变形态及分布:脑白质多发、散在的点状或/及斑片状异常信号8例;两侧大脑半球弥漫性异常信号3例;脑室扩大,侧脑室后角周围异常信号3例;皮层灰质内脑回状异常信号2例;②病变信号:所有病例T2WI及FLAIR序列呈略高或高信号,T1WI呈等或低信号,在DWI(b=1000)像上均呈异常高信号;③增强扫描:12例行增强扫描中,4例呈点状或/及斑片状强化,8例无异常强化。结论: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且有助于诊断支原体脑炎,并可显示支原体脑炎脑实质受累范围和程度,为临床治疗及判定预后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颅内胆脂瘤的MRI信号特点,探讨FLAIR和DWI序列对颅内胆脂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病理证实的颅内胆脂瘤的MRI资料,比较FLAIR、DWI序列与常规T2WI、T1WI在显示病变范围、边界及对比度方面的特点。结果:20例颅内胆脂瘤T2WI均呈显著高信号,边界、范围显示不清,与周围脑脊液对比度差;18例T1WI呈类似于或稍高于脑脊液的低信号,2例T1WI呈高低混杂信号。总体边界、范围显示模糊,与周围脑脊液对比度较差;20例瘤体均无强化。20例FLAIR序列均呈混杂的不均匀信号,总体信号略高于或与脑实质类似,病变范围、边界显示较清晰,与脑脊液对比度好,与周围脑组织对比度差;DWI序列b=1000时均呈明显高信号,病变边界、范围显示清晰,与周围脑脊液及脑组织对比强烈,极易发现病变及确定范围。结论:颅内胆脂瘤的FLAIR和DWI序列均具有其特点,综合T1WI、T2WI序列可以较准确的诊断胆脂瘤,与颅内其他囊性病变鉴别;在显示病变边界、范围、对比度方面均优于T2WI、T1WI,特别是DWI序列病变范围边界显示清晰,对比度高,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 hypertrophic olivary degeneration , HOD)的MRI信号及大小改变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方法收集继发于脑桥、小脑病变的HOD病例27例,原发病变位于脑桥25例,其中海绵状血管瘤1例,挫裂伤8例,高血压性出血14例,梗死2例;原发病变位于小脑2例,其中小脑挫裂伤1例,小脑出血1例。所有病例均行T1 WI、T2 WI、FLAIR、DWI,8例行SWI检查,分析HOD的信号特点,测量下橄榄核径线。结果 MRI表现为下橄榄核体积增大,T2 WI均呈高信号,14例DWI序列呈等信号,13例DWI序列呈稍高信号,所有病例FLAIR呈稍高信号,10例T1 WI呈等信号,17例T1WI呈稍低信号。病变下橄榄核平均横径为(6.94±0.67)mm,平均前后径为(6.69±0.83)mm,平均纵径为(16.95±1.20)mm,下橄榄核前缘与延髓前缘平均间距为(1.37±0.56)mm。结论 MRI能清晰显示下橄榄核肥大变性,正确认识该病,可避免漏诊及误诊。  相似文献   

17.
小脑髓母细胞瘤的MRI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脑髓母细胞瘤的MRI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脑髓母细胞瘤的MRI资料,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5例行FLAIR序列及弥散加权成像(DWI)。结果:21例髓母细胞瘤中,19例位于小脑蚓部(占90%),2例位于小脑半球(占10%)。发病年龄5~41岁,15岁以下11例(占52%)。肿瘤平均大小约33mm,18例病灶边界较清楚,3例病灶周边模糊。圆形或类圆形11例,不规则形3例,边缘分叶5例。16例病灶内可见囊变、坏死。MRI扫描,T1WI呈稍低、等信号,T2WI呈等、稍高信号,FLAIR序列呈等、稍高信号,DWI序列病灶实性成分呈高信号,表面扩散系数(ADC)图呈略低信号。增强扫描大部分病灶不同程度强化。12例病灶周边见不规则水肿。结论:小脑髓母细胞瘤具有典型好发部位及特征性MRI影像表现,早期诊断有助于临床治疗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线粒体脑肌病并高乳酸血症与卒中样发作(MELAs)综合征的MRI和MRS表现,探讨MRI对该病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临床表现及肌肉病理活检确诊的MELAS综合征患者,24例均行常规MRI(包括T1WI平扫与增强扫描,T2WI,T2FLAIR),14例行MRA,3例行DwI,3例行MRS。综合分析所有病例的多模态MRI特征。结果:24例(79个病灶)均出现大脑皮质或皮质下片状长T1长T2信号,以枕叶(29个)、颞叶(25个)和项叶(16个)受累为主,可双侧出现;14例MRA示病变区与动脉供血区域不吻合,4例可见血管增生;10例随访患者中7例发现病灶具有游走性;3例行DWI患者均可见扩散受限所致异常信号;TzFLAIR可同时显示新、旧病灶(呈不同程度高信号),且所显示慢性期病灶的数目与DwI相同(2例)或更多(1例)。3例MRs均可见乳酸(Lac)峰增高,且不局限于MRI所显示的病灶内,1例较陈旧病灶可见氮一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峰降低。结论:MELAS综合征具有较特异的MRI表现;MRS提示病灶内和病灶外Lac峰增高,结合高乳酸血症,对该病早期确诊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脑内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MRI特点,提高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立体定位活检、手术及病理确诊的脑内原发性淋巴瘤的MRI表现。20例术前均行MRI平扫,其中19例行MRI增强扫描,1例行DWI检查。结果:20例患者中单发15例,多发5例,20例共发现病灶28个。幕上18例,小脑2例。幕上者病变多位于脑室周围深部脑组织,其中基底节9例,大脑半球6例,胼胝体3例。MRI平扫表现为等T1、T2信号者13例,稍长T1、稍长T2信号7例,1例DWI上表现为高信号。病灶边界清楚,多为不规则形、类圆形,2例为结节状。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均匀强化13例,不均匀强化6例,11例表现为"握拳状"强化,13例见"尖角征",9例患者出现"缺口征"。结论:脑内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术前MRI检查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低场强磁共振成像(MR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在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5例SAE进行常规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T2wI和FLAIR序列扫描,分析SAE在FSE及FLAIR序列中的影像表现,比较2种成像序列对SAE病变的显示效果,应用X^2检验比较常规FSE序列T2WI及FLAIR序列图像中SAE病灶显示满意度和分级诊断的变化。结果SAEMRI表现为侧脑室前后角、体部周围、放射冠、半卯圆中心边缘模糊片状稍长T1、长T2异常信号,FLAIR序列病灶表现为高信号。FLAIR序列成像比FSE序列T2WI对SAE病灶显示满意(P〈0.05),但对病变的分级诊断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低场强条件下采用FLAIR序列诊断SAE,其效果比常规FSE序列优越,FLAIR序列可以作为一个常规序列以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