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糖尿病足疾病发生的病因和防治,通过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方法,得到最适合治疗糖尿病足的方式和方法。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糖尿病足的患者取足坏疽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的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循环障碍和免疫障碍是导致糖尿病足发病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足是一种糖尿病的并发症,是一种严重威胁糖尿病患者身心健康的一种严重疾病。讨论糖尿病足是一种由糖尿病患者发生病变所产生的一种疾病,给患者以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和负担。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种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因末梢微循环障碍合并感染所致的疾患,我院于2005年2月至2006年3月对38例糖尿病足患者的预防及治疗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彭禹 《中国实用医药》2009,4(7):201-202
糖尿病足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最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的原因主要是合并周围神经、大血管、微血管病变,血糖控制不良等,一旦足部有微小创伤很容易发生溃疡,如愈合不良,则导致坏疽甚至截肢。因此,重视糖尿病足部的护理与健康教育,对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段立春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349-350
<正>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出现的一种严重慢性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因各种程度不同周的围血管病变而引起下肢出血,因合并慢性周围神经病变和植物神经损害而失去知觉,甚者肢端坏疽,合并感染,被称为糖尿病足。由于患者没有很好地得到治疗,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会出现下肢血管硬化、血管壁增厚、弹性下降等病理改变,此时血管易形成血栓并聚集成斑块,下肢血管闭塞,损伤支端神经,导致足部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的神经病变、缺血病变和感染3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使下肢静脉血液循环障碍、代谢功能紊乱造成局部营养缺乏,导致下肢的感染、溃疡形成和深部组织破坏。糖尿病足诊断容易,但治疗困难,尤其老年患者治愈时间较长,截肢风险很高,正确的健康指导及科学护理可使糖尿病足治愈时间缩短,截肢率降低。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患者因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及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均统称为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糖尿病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据北京中医医院提供的数字,糖尿病患者中大约15%会并发糖尿病足,其中10%~14.5%会因此截肢,截肢后30d内死亡率占10%。因此,怎样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应引起各方重视。  相似文献   

7.
张彩凤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626-627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慢性严重并发症之一,其病程长、迁延难愈,且反复发作,最终甚至可导致截肢,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糖尿病足需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同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可以大大降低其致残率,因此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病情长期未得到良好治疗的特有临床表现。糖尿病患者由于血液中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引起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从而导致血糖高,有利于某些细菌繁殖;蛋白质合成障碍,抑制了抗体产生及细胞的吞噬作用,机体抵抗力低下,并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尤以下肢感染较为常见,可形成顽固性慢性溃疡,也可延蔓为骨髓炎及坏疽,甚至发展到截肢的地步。本科2007年6月-2010年1月共收治糖尿病足患者32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足是“已因神经病变失去感觉和因缺血失去活力”的足。临床表现为足的局部缺血,神经营养障碍和久治不愈的感染。由于治愈率低,致残率高,使之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难题。1993年以来,内分泌科共收治7例糖尿病足的病人。其中治愈4例,好转1例,致残1例,死亡1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足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导致糖尿病(DM)患者致残、致死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DF的定义是:DM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由于DM血管病变而使肢端缺血和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合并感染的足,称为DF。由于此病多发生在四肢手足末端,因此又称为肢端坏疽,是DM发展的一个严重阶段,严重威胁着DM患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