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CT灌注技术在乳腺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正常生理活动及各种病理活动都与体内血流变化密切相关,因此获取活体组织微循环血流的灌注信息一直是医学影像学关注的热点。组织发生病理改变时,其血流动力学变化往往早于形态学改变,普通CT主要反映解剖形态变化,而动态CT灌注成像为研究生理及病理状态下的血流动力学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的技术方法。它反映生理功能的改变,所用对比剂作为一种生理示踪剂,可准确反映局部微血管的功能状况,从组织水平和微循环中获得组织功能方面的信息,因此是一种功能影像(functional imaging)。CT灌注能提供受检组织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定量分析,是从原来的主要反映解剖形态学改变向着既反映宏观形态、又揭示微观代谢和功能演变的发展,因此得到影像学越来越高的重视和越来越多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乳腺肿瘤是最常见的乳腺疾病 ,CT诊断文献报道不多 ,本文回顾分析经CT检查并有病理证实的乳腺肿瘤5 2例 ,对其CT表现及临床价值进行探讨。1 材料与方法5 2例均为 1 995~ 2 0 0 0年患者 ,其中乳腺癌 2 8例 ,年龄 3 2~67岁 ,平均 5 1岁。乳腺纤维瘤 2 4例 ,年龄 1 7~ 46岁 ,平均 2 7岁 ,所有病例均有病理证实。CT检查 ,患者取俯卧位 ,垫高上胸部 ,使双乳自然下垂 ,个别体质弱者取患侧朝下侧卧位 ,平静呼吸 ,吸气末屏气扫描 ,层厚及层距为 5mm、1 0mm ,全部病例均平扫同时增强扫描。2 结  果乳腺癌 2 8例 ,右侧 1 6例 ,左侧…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是妇女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寻找一种能早期诊断的方法,能有效提高治愈率及延长寿命。目前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有X线钼靶、超声、MIR及针刺活检,虽然各有优点,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现99mTc-MIBI显像诊断乳腺癌已成为  相似文献   

4.
钱民 《医学综述》1996,2(2):73-75
近年来,随着新的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应用于乳腺检查的方法较多。除传统的X线检查、超声(US)和近红外线检查(ILS)外,人们相继应用CT、核磁共振(MRI)、多普勒(Doppler)超声和DSA等研究乳腺病变。尤其自70年代以来,国外很多学者运用CT检查乳腺,且其优点分别得到证实。而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工作开展的不多。作者复习文献,对乳腺CT检查方法、应用价值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前景作扼要的介绍。1 历史回顾早在1975年前,Reese等[1]首先应用EMI头颅扫描机检查术后的乳房病变标本,发现乳腺正常和异常结构的衰减值不同,并根据良恶性病变的血供不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应用气管插管和喉罩通气在乳腺肿瘤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乳腺肿瘤手术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气管插管组和喉罩组,都采用咪唑安定0.02~0.04mg/kg,芬太尼2~4μg/kg,异丙酚1.5~2.5mg/kg,阿曲库胺0.4~0.6mg/kg,麻醉诱导,分别插入气管导管和喉罩。瑞芬太尼0.2~0.4μg/(kg.min)麻醉维持,分别记录麻醉前(T0),麻醉诱导后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前(T1),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即刻(T2),及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后5min(T3),切皮时(T4),拔管后即刻(T5)各点患者的SBP、DBP、HR、SpO2、PETCO2,及各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两组在T2,T5时气管插管组SBP、DBP、HR都明显高于喉罩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呛咳、烦躁、苏醒延迟等)喉罩组明显低于气管插管组(P0.05)。结论:全麻下行乳腺肿瘤手术采用喉罩通气安全有效且明显优于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高分辨薄层扫描对乳腺肿瘤样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88例乳腺肿瘤样疾病采用自制乳腺托架行俯卧位全乳腺扫描,病灶处进行高分辨薄层扫描.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并同时进行钼靶摄影.结果:良性乳腺疾病多以圆形、类圆形肿块为主,恶性乳腺疾病以毛刺状肿块为主.良、恶性组肿块与周围正常乳腺组织间密度差及肿块周围脂肪间隙与周围正常脂肪间隙密度差明显不同.CT在腋窝淋巴结及乳后间隙病变检出上有明显优势.结论:CT在乳腺肿瘤样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上有重要价值,自制乳腺托架更充分地发挥了这种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乳腺肿瘤的CT灌注成像特点,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6例乳腺疾病患者行乳腺CT灌注扫描。乳腺癌组33例,以乳腺癌患者健侧正常乳腺为对照组;纤维腺瘤组17例,其他良性病变组16例,6例患者化疗2个月后复查并采用同样的灌注扫描方法,将此6例设为复查组,扫描后行乳腺CT灌注扫描,利用灌注软件Basama6.0测量病变感兴趣区(ROI)的时间-密度曲线(TDC),并计算灌注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达峰时间(TTP),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乳腺癌组与纤维腺瘤组的TDC曲线可归为I、Ⅱ、Ⅲ型,乳腺癌的TDC曲线主要为I、Ⅱ型曲线。而纤维腺瘤TDC多表现为Ⅲ型曲线。乳腺癌组CT灌注参数BF、BV均高于健侧正常对照组,TTP低于正常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各参数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乳腺癌组BF高于纤维腺瘤组,TYP低于纤维腺瘤组。两组间BF、TTP平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V平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BF、BV平均值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二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TTP平均值低于良性病变组。二者之间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乳腺癌复查组化疗后BF低于化疗前,TTP较化疗前有所延迟,化疗前后BF及TTP平均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BV平均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与纤维腺瘤的TDC不同。以此可鉴别乳腺癌与纤维腺瘤。不典型病例的鉴别需结合其他指标进行综合诊断。乳腺癌表现为高灌注,有助于乳腺癌与纤维腺瘤的鉴别诊断。纤维腺瘤为较高灌注,与乳腺癌灌注参数BF、TTP有明显差别,乳腺癌和其他良性病变灌注参数有明显差别。乳腺癌化疗前后BF及TTP平均值均有明显差异。化疗后BF平均值有所减低,TTP也有所延迟。  相似文献   

8.
彩超在乳腺肿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凤玲 《中外医疗》2012,31(9):166+168-166,168
目的深入分析在乳腺肿瘤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320例乳腺肿瘤患者在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模式下,观察患者乳房肿瘤声像图特征及其内部和周围彩色血流情况。结果经过超声检测诊断320例患者中,良性乳腺肿块为278例,并详细比对了恶性乳腺肿块与良性乳腺肿块的边界、内部回声、病灶形态等,以肿瘤边界回声特征最为重要,它是肿瘤良、恶性鉴别的关键。本文大多数恶性肿瘤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肿瘤前、侧缘有不规则强回声,同时彩色多普勒检出丰富学流信号。良性肿瘤多表现为边界光滑,侧缘回声减弱,彩色多普勒不能检出或检出少量星点状血流信号。其中有12例为误诊病例。结论采用彩超测定乳腺肿瘤,分析肿瘤的边界、形态、内部回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这样有助于检出是否患有乳腺肿瘤并有助于乳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实时图像合成(SonoCT)技术联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下肢动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应用SonoCT技术联合CDFI和常规超声联合CDFI对5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双侧下肢动脉进行检查,测量血管内径、收缩期最大流速、内中膜厚度、斑块大小及数目,并与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对照,比较两种方法对动脉病变的诊断效果。结果sonocT技术联合CDFI在二维图像质量、血流图像质量及血流参数上与传统方法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onoCT技术联合CDFI检查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下肢动脉血管的硬化斑块、狭窄、闭塞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与常规二维超声相比,SonoCT技术联合CDFI提高了对下肢动脉血管斑块、狭窄、闭塞的检出率,可明确精神分裂症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部位和程度,对该类疾病的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癌症患者死亡的第2位。而且,世界各地乳腺癌近年来发病率以5%-20%的速度上升,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也处于快速上升期,重视和提高乳腺肿瘤的诊断水平,对治疗效果和预后有重要影响。现从临床应用的角度概要介绍乳腺肿瘤的现代影像诊断方法与进展,认识其优势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技术对胰腺肿瘤检出,诊断和进行可切除性评估的意义.方法 对38例胰腺肿瘤患者行胰腺平扫、胰腺期和肝脏期扫描,对各时相的正常胰腺和肿瘤组织进行CT值测量,计算各时相两者的CT值差别,观察胰周血管和其他变化,作可切除性评估.结果 胰腺肿瘤双期扫描各时相的CT值差分别为平扫(6±3)Hu,胰腺期(43±18)Hu,肝脏期(23±16)Hu,胰腺期差别最大,对胰腺肿瘤的检出和诊断有意义.观察胰周小静脉扩张和其他变化进行手术可切除性评估.结论 多层螺旋CT的双期扫描技术优于普通螺旋CT,对胰腺肿瘤的检出和诊断及可切除性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Preoperative histological diagnosis of orbitaltumors is the key to decide the necessity of the operation or to choose right surgery. This paper reviewed 117 cases of orbital tumor in our hospitalfrom Feb. 1980 to May 1995. Emphasis was puton CT presentations of the tumors and clinical value of CT in the histological diagnosis of orbital tumors.1 SUBJECTS AND METHODSIn 117 patients with orbital tumor, there were56 males (47. 9 %) and 61 females (52. 1 %). Thediagnosis of 108 cases (92…  相似文献   

13.
李登华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8):101-103
目的分析X线、CT和乳腺磁共振在乳腺癌诊断和保乳术前评估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7年10月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乳腺手术患者入组,良性患者25例,病灶26个,恶性患者25例,病灶27个,其中最终保乳手术治疗11例、根治手术14例。对比X线、CT和乳腺磁共振良恶性肿瘤的定性诊断效用,评价保乳手术风险预测效果。结果 X线、CT和乳腺MR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分别为72.0%、64.0%、66.7%、69.6%、68.0%,92.0%、92.0%、92.0%、92.0%、92.0%,92.0%、88.0%、88.5%、91.7%、90.0%,X线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低于CT、M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乳术的绝对禁忌证及相对禁忌证情况:广泛性病变11例,无法完整切除12例,最终切缘阳性10例,肿瘤直径5 cm 9例。MR检查检出根治手术阳性特征92.9%(39/42),高于X线45.2%(19/42)、CT 71.4%(3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CT和乳腺MR都可作为乳腺癌的诊断技术,CT、MR价值相对更高;在保乳术的禁忌证评估方面,MR的价值更大,可用于评估保乳术的难度而获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RI对乳腺疾病的诊断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经手术病理活检证实的乳腺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乳腺病变的MRI检查结果,对比良恶性病变的MRI特点。结果 112例患者中,良性病变者68例为离心性强化,恶性病变者44例为向心性强化,且良恶性病变的MRI增强对比及时间强度曲线分型对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 MRI影像学检查技术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时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统计在胸部CT图像上偶然发现的乳癌病变的发病率,并分析其CT特征以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674例女性胸部CT图像,记录偶然发现的乳癌病变并探讨其CT特征。结果共有19例(0.28%)在CT上发现乳癌病变,这些病变的CT特征包括:病灶外缘呈分叶状或毛刺征12例、病灶内含微小钙化点3例、腋窝淋巴结稍大3例;12例行增性扫描者强性化程度为20~60HU,强化高于40HU行有8例,其中均匀强化5例、不均匀强化7例;另有3例在CT上漏诊。结论在胸部CT扫描时可能会偶然发现乳癌,必须注意观察乳腺的情况。提高对乳癌基本CT征象的认识是减少误诊的保证,对乳癌的早期诊断及提高生存质量也有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的CT表现.结果 CT主要表现为胃或肠腔的偏心性狭窄、局部倾向于向外生长的肿块、肿块内见出血或不规则坏死区,CT增强扫描肿块不均匀明显强化.结论 CT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特点一致,对临床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螺旋 CT对食管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15例食管癌患者行螺旋 CT增强扫描后多平面重建和 CT仿真内窥镜成像 ,并与其传统 CT轴位图像、X线钡餐造影结果对比。结果 :115例食管癌螺旋 CT增强扫描的轴位图像与传统 CT图像几乎完全相同 ,可以观察病变大小、部位、形态、外周浸润范围和淋巴结转移等情况。 2多平面重建可在不同方位以最佳角度对食管肿瘤进行观察。 15例食管癌 CT仿真内窥镜成像可从头侧或足侧观察食管壁和腔内病变形态 ,获得类似纤维食管胃镜的结果。3X线食管钡餐造影能较好地显示管腔粘膜的改变及癌瘤的长度 ,是普查的重要方法。结论 :螺旋 CT图像较传统 CT图像及 X线钡餐造影为食管癌的术前分期诊断提供了更全面的信息 ,CT仿真内窥镜成像是纤维食管内窥镜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在大肠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大肠疾病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应用多层螺旋CT仿真结肠镜软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图像重建与分析,与术后临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CT结肠成像(CTC)癌检出率100%,DukesA、B、C、D、淋巴转移、远处脏器转移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41.2%、41.7%、100%、41.2%、100%;CTC术前评估肿瘤占肠圈程度与术后大体标本比较<1/2、1/2-3/4、>3/4符合率均为100%;肿瘤纵轴长度与术后大体标本比较<2cm、2-5cm、>5cm符合率分别为100%、76.9%、25%。结论CTC对大肠疾患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CT检查在甲状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顾康康  刘蓉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5,18(12):1116-1119
目的: 探讨CT检查对甲状腺肿瘤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31例甲状腺肿瘤患者行CT扫描.横轴位图像上观察甲状腺病灶的形态有无钙化、出血、壁结节、淋巴结转移及增强后病灶强化程度. 结果:本组31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中,CT诊断甲状腺癌18例、甲状腺良性肿瘤13例,与病理诊断对照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4.7%和92.3%. 结论:CT扫描检查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