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近两年内,由于肿瘤细胞培养方法的改进以及人类染色体高分辨显带技术的应用,已证明大多数肿瘤存在染色体异常。关于染色体异常与细胞癌基因的知识已经相互汇合在一起。例如,Burkitt淋巴瘤的人类细胞癌基因myc(c-myc)位于8号染色体,当它与14号染色体上的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或2号和22号染色体上的免疫球蛋白轻链基因重排的时候,就被激活了。这些发现提示,染色体异常在人类恶性肿瘤中起到重要作用,可能代表着在分子水平上癌基因活性改变的机制。  相似文献   

2.
视网膜母细胞瘤(Rb)是儿童最常见的眼内肿瘤,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RB 基因双拷贝突变也可产生 RB。携带RB 易感基因个体其它肿瘤发病率明显增加。RB 基因定位于13q14并已分离出来。已弄清RB 基因 DNA 顺序,可用 PCR 扩增二个多态位点周围侧翼顺序,对 RB 家系进行连锁分析。以往用基因内 DNA 探针对 Rb 进行产前和产后筛查,仍然有10~15%家庭或没有相关探针资料,或无关键成员 DNA 样本。本文报道一个家系,其特征是患儿几年前死于继发性肿瘤。用于扩增的 DNA 是从石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骨与软组织肿瘤的遗传学研究有了显著的进展。在细方胞遗传学方面,已经证实的染色体异常有:Ewing氏瘤的t(11;22),横纹肌肉瘤的t(2;13),滑膜肉瘤的t(X;18)及粘液性脂肪肉瘤的t(12;16)。骨肉瘤的染色体畸变非常复杂,骨巨细胞瘤的染色体畸变相对较为简单,目前发现的主要异常有:染色体末端缺失,端端易位形成双着丝粒染色体,数目异常表现为亚二倍体及多倍体。分子遗传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骨肉瘤,已经发现的异常有:13号染色体上的RB基因及17号染色体上的P53基因的突变,c—sis等癌基因的高度表达等。  相似文献   

4.
神经母细胞瘤,除了已知的年龄及肿瘤分期等预后因素外,作者认为肿瘤染色体组型对判断该肿瘤的预后可能是重要的。为此,作者在获得14例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学基因资料的基础上,应用直接染色体制备或短期细胞培养方法,对28例不同分期的神经母细胞瘤患儿肿瘤染色体组型进行分析,同时对其中的10个病例进行原始肿瘤基因N-myc DNA分析。结果表明,18例Ⅳ期神经母细胞瘤病人有15例,3例Ⅲ期病人有2例肿瘤染色体组型出现1号染色体短臂异常,最常见断裂点  相似文献   

5.
染色体脆性位点(Fra)是基因组不稳定性的表现,以孟得尔方式遗传,肿瘤患者及家属Fra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人.Fra与肿瘤细胞染色体断裂重排位点、癌基因位点、抑癌基因位点、病毒DNA整合位点高度一致,表明Fra可通过癌基因的扩增、抑癌基因的缺失、病毒DNA的整合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并与肿瘤的遗传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6.
上调基因-4(up-regulated gene-4,URG4)位于人染色体7p13,是一个新的候选癌基因,其扩增和过表达可能引起细胞内的基因调控异常.URG4参与细胞生长、增殖、侵袭、转移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在肿瘤的形成及演进中起重要作用.该文就URG4基因与不同类型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在多种培养人类细胞系中,有非-P-糖蛋白-介导多重药耐药有关蛋白(MRP)基因编码一种结合膜糖蛋白表达。在高化疗抗性儿童恶性肿瘤神经母细胞瘤中,用RNA-PCR检测该基因表达。对5例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和25例全部Ⅰ期原发性神经母细胞瘤研究MRP基因表达。发现有N-myc癌基因扩增但没有MRP基因表达(P=0.0016)。肿瘤标本中有MRP基因表达也有N-myc基因表达((P=0.0009),而MDR,基因编码P-糖蛋白表达或是与  相似文献   

8.
近来对视网膜母细胞瘤易感基因(RB基因)的研究取得许多新的进展。在分子水平上充分证明了RB基因是隐性癌基因。它所编码的蛋白质(RB蛋白)是一种磷酸化蛋白,位于核内,可能具有调节基因活性的功能。在其它人类肿瘤中也发现了RB基因失活的证据,因此RB基因失活可能不只与视网膜母细胞瘤有关,在其它某些人类肿瘤形成中的作用也很重要。腺病毒癌基因EIA蛋白能与RB蛋白形成稳定的蛋白质复合物,而某些DNA致瘤病毒的癌基因产物均有类似EIA蛋白质这一功能区的氨基酸序列,且与EIA有类似的转化功能。这些不曾预料到的重要发现有可能为肿瘤发生的遗传机制提供一个统一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9.
人癌基因及其在临床预后研究中的某些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癌基因与抗癌基因在肿瘤发生和恶性演进中起着中心的生物学作用。本文根据近二、三年来的文献,综述了人癌基因的研究,在如下几个方面的主要进展:①综合列举约五十种人癌基因的来源、染色体定位及已知的激活方式;②图解说明了人癌基因的产物与细胞生长信号传递的关系,并列举了新的支持事实;③重点综述了癌基因的扩增、缺失及表达的异常与肿瘤演进、临床预后间的关系。这是癌基因研究与临床应用最早的结合点之一,看来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10.
在以往的研究中,作者着重探讨了乳癌染色体上均质染色区(HSR)或异常带区(ABR)的高频率发生,它们常被假定与DNA的扩增有关。一些研究结果显示乳癌中常出现MYC、INT_2、HST、ERB_2和THRA_1等癌基因的扩增,但很少发现这些基因的扩增与HSR存在之间的直接联系。在本文中,作者对125例未经治疗的原发性乳癌患者的瘤体细胞进行了细胞遗传学分析,并选择其中107例具有较好中期分裂相的标本进行了HSR、ABR和DM等基因扩增检测。结果表明,在所选择的107例原发乳癌中,63例为超二倍体;44例为多倍体。检出有1个以  相似文献   

11.
基因扩增(gene amplification)是细胞内染色体上特定基因拷贝数的大量增加,常见于生物发育、肿瘤发生及抗药性的形成过程。肿瘤发生的分子遗传学标志即为基因组不稳定,其中基因扩增作为基因组不稳定的主要形式在很多人类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肿瘤细胞中基因扩增是癌基因激活的主要机制,可调控肿瘤细胞逃避生长限制产生耐药。针对基因扩增的深入研究对肿瘤遗传学的发展及肿瘤的诊断、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人类恶性肿瘤中基因扩增的组成成分、表现形式、扩增机制及研究手段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2.
在动物和人类的一些恶性疾病中,非随机性和特异的染色体异常已进行了描述。对集中于某些染色体的畸变和共同的重复以及缺失的区段也绘制了染色体图。这些发现与染色体畸变在恶变始发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假说相符。通过基因扩增和/或基因激活来解释这些染色体畸变的作用,现已提出各种模型。然而,至今描述的绝大部分肿瘤未发现一致的或特异性染色体改变的特征。事  相似文献   

13.
基因扩增是肿瘤细胞中癌基因激活的主要途径之一,扩增的基因可使肿瘤细胞获得生长优势,进而生存下来或产生耐药性.双微体(DMs)是细胞遗传学上最主要的基因扩增表现形式.研究表明DMs存在于多种类型的肿瘤细胞内,且DMs中扩增基因的拷贝数与肿瘤细胞的恶性演进过程相关,因此,深入研究其形成机制对于治疗肿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DMs的形成分子机制,希望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刘金鹏  肖莉  凌瑞 《医学信息》2002,15(8):510-512
大肠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肿瘤之一 ,其发病率是逐年上升趋势 ,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肿瘤基因的检出及表达 ,在大肠癌的治疗中体现出不可估量的作用 ,本文现就近年来发现的与大肠癌有关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简述如下 :1 大肠癌的相关基因及表达大肠癌的发生过程涉及多个基因和染色体的异常改变 ,目前已发现多种基因及染色体异常 (突变 ,扩增 ,过度表达及缺失等 )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通过对这些异常基因或染色体的检测 ,可以帮助早期诊断大肠癌并尽早进行治疗。大肠癌的相关基因大致分为三类。一类…  相似文献   

15.
视网膜母细胞瘤(RB)是婴幼儿眼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有证据提示,RB的发生与RB基因(该基因定位于13q14,具有抑制调控细胞内某些其它基因表达的功能)的一对正常的等位基因的丢失或失活有关。当正常的RB基因产物不存在时,受RB基因调控的那些基因就会持续地表达,致使所在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由于N-myc基因属于上述被调控基因之列,人们推测它在RB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有重要的作用。李  相似文献   

16.
neu癌基因(c-erbB_2或HER-2)的分子克隆可用于研究neu癌基因在人癌细胞,特别是女性生殖系癌细胞中的异常扩增和表达,从而探索将neu癌基因的异常表达和扩增作为诊断上述癌症的可能性。本文综述该癌基因的结构、激活的机理及其与女性生殖系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许多癌症特别是白血病和造血器官肿瘤都出现特征性的染色体异常,细胞遗传学家一直推测癌症与染色体的异常有关,但近年来对这个问题开始有所解释。有两类B细胞肿瘤即人Barkitt氏淋巴瘤(BL)和小鼠浆细胞瘤(MPC)大部份都有非随性染色体易位,易位时基因重组涉及了特异的细胞致癌基因c-myc并将其激活。 一、c-myc致癌基因与染色体结构异常 c-myc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真核生物基因,和禽类向转录毒病MC 29的病毒素基因V-  相似文献   

18.
作者用分子探索的资料论述了肺癌发生过程中癌基因,尤其是ras、raf、myc等基因的表达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和小细胞肺癌(SCLC)、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生中的作用。对RB、Wilms瘤基因、P53、DCC、nm23等肿瘤抑制基因在各类型肺癌的早期和晚期中的作用也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检出这些肿瘤抑制基因的几种策略。  相似文献   

19.
myc族癌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致瘤病毒(MC29、CM11、OK11和MH2)基因组内有v-myc,对鸡诱发体内肿瘤,体外转化细胞。细胞myc族原癌基因含有3个外显子,其编码顺序与v-myc有相同性。人c-myc、N-myc和L-myc原癌基因各定位不同染色体上,在个体发育一定时期和专一组织中表达。在不同肿瘤细胞中倍增、重排和表达各有特异性,这与肿瘤临床行为相关。myc族癌基因的激活在动物致瘤和细胞转化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人类某些肿瘤具有特异性染色体改变特征,然而这些染色体改变对癌起因的含意仍未确定。最近发现若干肿瘤形成有不同的细胞转化基因(癌基因)被激活,并且发现其中一些癌基因被定位在人和小鼠的正常染色体上。据报导从人大肠腺癌的细胞株分离的大肠癌原癌基因被定位在12号染色体上。因此,大肠癌细胞核型的检测,对于此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