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脂肪肝与体质量指数、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英 《医学综述》2005,11(8):762-763
目的探讨脂肪肝与体质量指数、血脂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34例参加体检的机关干部测量身高、体质量,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进行腹部B超检查及血脂测定,对不同体质量指数脂肪肝的检出情况以及脂肪肝组和非脂肪肝组的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534例受检者中共检出脂肪肝126例,检出率为23.6%。②随BMI的增加脂肪肝检出率有增高趋势,其中肥胖组脂肪肝检出率明显高于非肥胖组(P<0.01),约是非肥胖组的4倍;脂肪肝组的BMI水平及肥胖症检出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P<0.01)。③脂肪肝组的血甘油三酯(TG)水平、高TG血症及混合型高脂血症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P<0.01)。结论肥胖、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的高脂血症是脂肪肝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控制体质量、降低血脂对防治脂肪肝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济南市体检人群脂肪肝患病情况,探讨其主要危险因素,为脂肪肝一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3月对济南市2 162名18岁以上体检人员进行调查,分析其年龄、身高、体质量、行为习惯及肝功、血脂、空腹血糖等血清学指标,同时行肝脏超声检查。结果济南市体检人员脂肪肝检出率为20.3%,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P<0.05),男性40~岁组检出率最高,女性50~岁组检出率最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体质量指数、腰围、血压、空腹血糖水平、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饮酒等与脂肪肝密切相关。结论济南市成人脂肪肝检出率较高,且以中老年多见。男性、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饮酒等是脂肪肝患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1 626例医保体检者高血压分布状况与主要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在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医保体检的1 626例城镇居民血压、体格检查、B超、生化检测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 626例体检查中共检出高血压患者331名,检出率为20.4%。其中男性检出率为24.4%,女性检出率为18.1%,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1)。年龄、体质量指数、脂肪肝、肌酐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本次健康体检高血压的检出率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年龄、肥胖、脂肪肝、肾功能受损与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血脂紊乱间接增加高血压发生的风险。应普及高血压的知识,引导人们合理膳食,加强锻炼,控制体质量。  相似文献   

4.
韩晖  高艳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3):317-320,323
目的:明确上海邮电职工体检人群中脂肪肝的患病率,并探讨其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从2011年参加上海邮电医院健康体检的邮电职工中,抽取接受全套检查者,包括进行体格检查及肝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全套、尿酸以及腹部B超等检查。结果:经腹部B超共检出脂肪肝6 347例(33.58%),男性5 114例,检出率45.15%,女性1 233例,检出率16.28%,男性脂肪肝检出率显著高于女性,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脂肪肝检出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脂肪肝组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质量指数、三酰甘油、年龄、空腹血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尿酸、舒张压水平均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低于非脂肪肝组(P0.01)。结论:上海邮电职工体检人群中脂肪肝检出率高,男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女性,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年龄、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均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中青年男性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血浆硫化氢浓度的关系.方法 对某石化企业518位参加健康体检的中青年男性按照彩色B超检查结果分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组(149例)和无脂肪肝组(369例).比较两组间血浆硫化氢、空腹血糖、血脂、体质量指数及腰围情况;并分析血浆硫化氢浓度与空腹血糖、血脂、体质量指数、腰围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血浆硫化氢、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腰围及体质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血浆硫化氢浓度与空腹血糖、血脂、体质量指数、腰围无相关性.结论 中青年男性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血浆硫化氢浓度低下.  相似文献   

6.
体重指数及血脂甘油三酯与脂肪肝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脂肪肝与体重指数、血脂的关系,为进一步预防和诊治脂肪性肝病奠定基础.方法:对我科1005例体检人员测量身高和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并对肝脏进行B超检查及血脂检查.结果:1005例受检者中共检出脂肪肝301例,检出率为29.95%;随BMI的增加,脂肪肝检出率有明显增高趋势,其中肥胖组脂肪肝检出率明显高于非肥胖组(P<0.0001);脂肪肝组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及混合型高脂血症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P<0.0001).结论:肥胖和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的高脂蛋白血症与脂肪肝的发生呈正相关.控制体重和降低血脂水平对防治脂肪肝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健康体检人群脂肪肝与血脂、血糖及肥胖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脂肪肝与高血脂、高血糖、体重指数(BMI)、腹型肥胖的相关性。方法在健康体检人群中选取无其他相关疾病的体检人员988例,测量两组甘油三脂、血清总胆固醇、空腹血糖、体重指数和腰臀比等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脂肪肝检出率随着体重指数、血脂水平、血糖水平的增高而增加,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脂肪肝的检出率与血脂成分有关,混合型高脂血症组检出率最高,单纯性高甘油三酯血症组其次,单纯性高胆固醇血症组最低,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腹型肥胖脂肪肝的检出率大于非腹型肥胖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脂肪肝的发生与体重指数、血脂、血糖水平呈正相关;血中甘油三酯含量是脂肪肝发生的决定性因素;腹型肥胖组比正常腰臀比组脂肪肝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8.
蚌埠市干部体检中脂肪肝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分析蚌埠市干部群体中脂肪肝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蚌埠市 1132名干部体检的体质指数、血脂及肝、胆B超等检查。结果 :脂肪肝的检出率为 10 .16 % ,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 ,其中 5 0~ 6 0岁年龄组最高 ,是中青年组的2倍 ;男性群体脂肪肝检出率 (11.35 % )早于且高于女性群体 (6 .91% ,P <0 .0 5 ) ;体质指数 >2 5脂肪肝检出率为 2 0 .5 7% ,<2 5脂肪肝检出率为 4 .0 6 % ,肥胖组脂肪肝检出率明显高于非肥胖组 (P <0 .0 0 5 ) ;脂肪肝组血脂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 (P <0 .0 0 5 )。结论 :控制体重增加和降低血脂是防止脂肪肝发生的重要措施 ,特别是男性个体 ,应定期体检和肝、胆B超检查 ,一旦发现应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高脂血症、脂肪肝3者的相关性。方法:以2008~2009年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健康体检人群4586例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其体检中体重指数、血脂、脂肪肝情况。结果:超重及肥胖总检出率为45.42%,随年龄增长,BMI随之增长,高脂血症、脂肪肝的检出率增加,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脂血症组脂肪肝的检出率高于无高脂血症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脂肪肝的检出率与血脂成分有关,高甘油三酯血症组脂肪肝的检出率较高胆固醇血症组增加,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体重指数与高脂血症、脂肪肝的发生呈正相关,脂肪肝的形成与甘油三酯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常规体检,了解脂肪肝、血脂异常、体质量指数超标的发病情况,制定健康教育措施,为今后预防保健工作找出工作的重点及方向.方法 以参加体检的教职工为调查对象,以正常值为标准对清晨空腹腹部B超,血液生化检查及体质量指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50例调查对象中脂肪肝检出率为27.78%,男性高于女性(P<0.01);体质量指数超标及高脂血症检出率均为50.67%,男性高于女性(P<0.01,P<0.05);脂肪肝组合并体质量指数超标、高脂血症的情况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P<0.01,P<0.05).结论 教职工脂肪肝、体质量指数超标及高脂血症的患病情况较为严重,应加强健康教育,重视定期体检,改善教师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谢亨银 《九江医学》2007,22(2):12-14
目的:调查公务员脂肪肝患病率,探讨脂肪肝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与BMI、体脂含量等营养指标的关系.方法:测量993例体检人员的体重、身高、体脂含量、上臂围、小腿围和血脂,进行24h膳食调查,采用B超诊断脂肪肝.按性别、年龄段分组比较脂肪肝的患病率,并分析各项营养指标与脂肪肝患病的关系.结果:男性脂肪肝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男性32.0%,女性9.9%,P<0.01);女性脂肪肝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明显升高( P<0.01),男性大于30岁人群中脂肪肝的患病率明显升高(P< 0.05);脂肪肝患者的BMI、W、AC、CC、TG明显高于对照组(非脂肪肝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脂肪肝组的TG高于对照组(P<0.05).脂肪肝与对照组比较24h膳食营养素摄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酗酒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公务员脂肪肝发病与性别、年龄、BMI、体脂含量、血脂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与脂肪肝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永红 《重庆医学》2007,36(14):1404-140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脂肪肝的关系.方法 对15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肝功能和B超检查.根据B超检查结果分为伴脂肪肝组与不伴脂肪肝组.结果 伴脂肪肝组的体重指数、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胰岛素水平均明显高于不伴脂肪肝组(P<0.05);而脂蛋白(a)(Lp-a)则明显降低(P<0.05).结论 2型糖尿病伴脂肪肝患者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及脂质代谢紊乱,积极控制血糖、血脂,减少胰岛素抵抗,有利于防止脂肪性肝炎和肝硬化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健康体检人群中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MS)及其组分的关系.方法 对江门市2 245名体检人群开展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和腹部B超检查,按是否合并脂肪肝分为脂肪肝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代谢指标的水平、异常率及个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脂肪肝与各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2 245名健康体检成人中MS和脂肪肝的检出率分别为15.55%和34.74%,脂肪肝组的体质指数、血压、甘油三酯(TG)、血糖、血尿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则低于对照组(P<0.01);脂肪肝组的肥胖、高血压、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和MS异常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脂肪肝组的代谢组分检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肥胖、血糖异常、高TG、低HDL-C、高血尿酸等为脂肪肝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江门市健康体检人群的MS和脂肪肝同为常见病,脂肪肝与多元代谢紊乱关系密切,应对并存多种危险因素的患者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泸州市不同职业人群高血压流行水平及影响因素,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在参加体检的18。78岁人群中筛选无明确高血压家族史、无糖尿病和肾病病史者1666例。按性别、年龄、职业和血压水平分组,分析影响血压水平的相关因素。结果:本人群高血压检出率22.7%,高血压前期检出率42.6%;男性高血压和高血压前期检出率均高于女性;血压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男性在低年龄段处于高血压前期亚健康状态的比例55.5%,远高于同年龄组女性;政府机关人员血压水平高于学校和企业人员;高血压患者脂肪肝检测率42.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职业、肝脏B超异常、心电图异常和甘油三酯偏高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的防治应采取多重危险因素干预策略,既要对患者降低血压,对高血压前期亚健康人群进行预防干预,又要注意对高血脂及脂肪肝的综合控制,才能达到更好地控制血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ID)与血脂紊乱的关系。方法T2DM合并NAFID组40例和不合并NAFID组45例,正常对照组40例,检测所有对象的体质指数(BMI)、血脂、血糖、肝功能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析T2DM合并NAFID患者的血脂紊乱的特点。结果T2DM合并NAFID组的BMI、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B(ApoB),空腹血胰岛素(FINS)、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GGT)、HOMA—IR水平均高于单纯T2DM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DM合并NAFID患者与超重、血脂紊乱及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人群体重指数(BMI)与血压、血糖、血脂、脂肪肝、心电图异常、性别、民族及其他心脑血管病史等因素的相关性,并比较这些因素在壮族与汉族人群中的差异。方法:对在本院及田阳县、田东县参加体检的1105例壮族与汉族人群询问病史并检查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血脂、肝脏B超、心电图等。结果:在按制其他因素后,汉族人群BMI与脂肪肝、舒张压水平及高血压病史呈密切正相关关系,男性BMI高于女性;壮族人群BMI与脂肪肝、血清甘油三酯浓度及收缩压水平有密切正相关关系,汉族人群的年龄、BMI、血清甘油三酯浓度、胆固醇浓度、收缩压水平、脂肪肝检出率及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均较壮族人群高。结论:肥胖与脂肪肝、血压、血脂密切相关,且广西汉族人群肥胖、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压及心电图异常较壮族人群更常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及其与肥胖、胰岛素抵抗、血糖、血脂的关系:,方法选择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64例,正常对照35例,采用ELISA方法测定空腹血清RBP4,同时检测其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糖、血脂、肝功能及胰岛素水平,并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轻、中度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BMI、wHR、FBG、TC、TG、LDL—C、FINS、HOMA—IR和RBP4显著增高(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清RBP4与BMI、WHR、FBG、TC、TG、LDL—C、FINS、HOMA—IR呈正相关。结论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过程中,RBP4可能参与了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脂肪肝的影响因素,为脂肪肝预防及其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分析308例脂肪肝患者的性别及年龄分布、血脂水平、肝功能、合并症等,另取100例健康查体者为对照组。结果脂肪肝患者性别比无差异,主要分布于40~60岁;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液中TG、TC、LDL-ch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ALT升高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组中明显(P<0.01),AST/ALT<1,AST升高在酒精性脂肪肝组中较为显著(P<0.01)。结论在脂肪肝病患者中,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最为多见;脂肪肝与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糖尿病等关系十分密切。  相似文献   

19.
362名脂肪肝患者相关指标及相关疾病患病状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脂肪肝患者血清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以及高血压、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生率。方法 :收集来自鼓楼医院体检中心 3 62名脂肪肝患者的体检资料 ,并与 3 62名健康体检者 (为对照组 ,年龄相差不超过 3岁 )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脂肪肝患者体质指数 (BMI)高于对照组 ,同时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空腹血糖、丙氨酸转氨酶含量及血压 (收缩压及舒张压 )均值均高于对照组 ,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低于对照组。脂肪肝患者高血压、高血糖和肥胖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脂肪肝的发生不仅与脂质代谢紊乱有关 ,与血糖、血压及BMI间也有联系 ,脂肪肝患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的患病率高于健康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