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张文杰  刘虹  胡思源 《吉林中医药》2012,32(11):1171-1172
湿疹是儿童常见病,中医认识湿疹由来已久,古籍记载颇多,一般认为本病的急性期实"疮",慢性期是"癣"[1].目前临床上湿疹辩证分型繁多[2],但对病因病机的认识大同小异,如李新民教授认为湿疹急性期多为内有郁热、外有表邪[3];吴军教授认为慢性湿疹多为脾虚血燥,正虚邪恋,本虚标实,久病入络,久瘀入络[4].  相似文献   

3.
藿朴夏苓汤新用4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藿朴夏苓汤由藿香、半夏、赤茯苓、杏仁、薏苡仁、白蔻仁、猪苓、淡豆豉、泽泻、厚朴 1 0味药物组成 ,用于治疗湿温病初起。笔者据其宣通气机、清热利湿之功 ,治疗内科杂病 ,取得较好疗效 ,兹介绍于下。1 发热王某 ,女 ,4 2岁 ,工人 ,1 997年 6月 2 7日初诊。患者半月前因气候炎热淋雨致发热 (体温 38.5℃ ) ,肢体困倦 ,在某医院住院治疗 ,经用抗生素、退热药治疗 7d ,症状未见好转 ,出院改中药治疗。当时发热 (体温 37.8℃~ 38.5℃ ) ,并感胃脘部痞满 ,口淡口苦 ,不思饮食 ,面色萎黄 ,舌淡暗 ,苔黄腻 ,脉濡数。证属外感湿邪 ,湿阻气机 ,…  相似文献   

4.
刘艳  刘虹  胡思源 《吉林中医药》2010,30(2):105-106
<正>陈宝义教授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为全国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老师,是"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名老中医临证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的全国百  相似文献   

5.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咳嗽、咯痰、喘息为特点。反复发作,逐年加重。甚则不能平卧,生活不能自理。还并发肺气肿、肺心病。在5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发病率高达15%。自2006年以来,笔者自拟玉屏风麻杏保和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152例,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藿朴夏苓汤源于清代石寿棠的<医源·湿气论>,方由藿香、厚朴、半夏、赤茯苓、杏仁、白蔻仁、薏苡仁、猪苓、泽泻、淡豆豉组成,具有解表化湿、通畅三焦之功,是治疗湿温初起、身热恶寒、肢体倦怠、胸闷口腻的常用方.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藿连汤治疗消化性溃疡(活动期)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经胃镜确诊为消化性溃疡活动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西药对照组48例,治疗组口服藿连汤,对照组口服洛赛克、阿莫西林及灭滴灵,观察HP转阴率、胃镜疗效,测定胃内前列腺素E_2(PGE_2)的含量。结果2组HP转阴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胃镜疗效评定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GE_2含量治疗组用药后有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藿连汤治疗消化性溃疡(活动期)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洪杰斐 《山西中医》2004,20(2):18-19
目的 :观察藿连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 12 0例病人按 2∶ 1抽签法随机分为治疗组 80例和对照组 4 0例。治疗组治以藿连汤 ,对照组口服硫糖铝和丽珠得乐 ,治疗 6 0天。结果 :治疗组近期治愈 4 9例 ,显效 15例 ,有效 10例 ,无效 6例 ,总有效率为 92 .5 % (95 % CI=86 .7%~ 98.3% ) ;对照组近期治愈 17例 ,显效 8例 ,有效 7例 ,无效 8例 ,总有效率为 80 .0 % (95 % CI=6 7.7%~ 92 .4 % )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 ,差异有显著意义 (u=2 .0 5 5 4 ,P=0 .0 399)。治疗组胃黏膜发红、红白相间、糜烂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 ,P<0 .0 1;胃黏膜水肿、出血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 ,P<0 .0 5。结论 :藿连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效果优于硫糖铝和丽珠得乐。  相似文献   

9.
冯睿 《新中医》2017,49(6):201-202
正理痰汤出自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是治痰的重要方剂。原方:生芡实(一两),清半夏(四钱),黑芝麻(三钱,炒捣),柏子仁(二钱,炒捣),生杭芍(二钱),陈皮(二钱),茯苓片(二钱)。本方构思巧妙,疗效奇佳。笔者用以治疗多种杂病,常收良效。现选几例病案报道如下。1亚急性甲状腺炎赵某,女,39岁,2015年3月2日初诊。患者于10天前受凉后出现发热、咽痛症状,经治后好转。1周前出现颈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治疗慢性肾炎。方法:自拟“黄芪淫羊藿汤”治疗慢性肾炎。结果:经过半年治疗,病情明显好转。结论:从中医理论入手治疗慢性肾炎,从肺脾肾三藏入手,从而调节人体的平衡。  相似文献   

11.
<正>倪青教授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临床擅长应用经方和时方治疗内分泌代谢病。今举老师采用三焦辨证、异病同治法,以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2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医案3则,略窥先生临床经验之一斑。1藿朴夏苓汤方解藿朴夏苓汤出自清代石寿棠编著的《医源·湿气论》,方由杜藿香、真川朴、姜半夏、赤茯苓、光杏仁、生薏苡仁、白豆蔻、猪苓、淡豆豉、  相似文献   

12.
眩晕为临床常见多发病症,笔者在2004-2005年间采用自拟藿顶汤治疗痰湿型眩晕2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26例患者均为内科门诊病例,男14例,女12例;年龄30 -60岁,平均45岁;病程最短为1月,最长为2a。临床表现:头晕昏沉或头重如蒙,目眩,胸闷,恶心,食少,多寐,肢倦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连藿止泻汤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湿热泻)的临床疗效,利用现代医学手段,从多角度探讨连藿止泻汤的作用机理。方法:将合格受试患儿(家长自愿配合)按3:2的比例依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连藿止泻汤,治疗3d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轮状病毒转阴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在改善发热、呕吐、腹胀、肛门红赤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藿止泻汤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湿热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自拟芩连汤治疗急性肠炎98例宁乡县中医院(410600)沈芳福主题词肠炎/中医药疗法,急性病,@芩连汤/治疗应用笔者在临床上应用自拟芩连汤治疗急性肠炎98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小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98例患者中,男68例(占69.4%),女30例...  相似文献   

15.
文章总结陈乔林主任医师治疗外感热病的临证经验。陈乔林主任医师认为外感热病的基本病理机制实指阳郁为病,治疗重点是透邪外达和泄越其热,"加味葛根芩连汤"是其治疗外感热病的常用经验方,文章举验案一则以明其运用。  相似文献   

16.
慢性胃炎病机为脾胃湿热,气机不畅,治宜行气抑酸,抑制幽门螺杆菌为主。中医辨证为感受湿邪,湿邪困脾。方用平胃散加味。治疗120例,治愈90例,有效22例,无效8例,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霍巨 《吉林中医药》2015,35(2):161-164
目的观察自拟灌肠汤对治疗术后黏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由我院肛肠科收治的黏连性肠梗阻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20例,治疗组20例。对照组给予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使用抗生素等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拟灌肠汤150 m L保留灌肠,早晚各1次,至患者恢复排气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恢复排气、胃管拔除及恢复正常饮食时间,比较入院后第2、4、6天中医临床症状和体征。结果治疗组患者恢复排气的平均时间(38.86±18.76)h较对照组(59.24±24.33)h明显提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拔除胃管的平均时间(4.36±1.78)d较对照组(5.34±2.05)d有所提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恢复正常饮食平均时间(4.27±1.24)d较对照组(5.75±1.58)d有所提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第4、6天治疗组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体征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灌肠汤能使术后黏连性肠梗阻患者恢复排气时间、胃管拔除时间、恢复正常饮食时间明显提前;自拟灌肠汤能够明显改善术后黏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18.
<正>胥丹桂教授是深圳市中医院儿科主任中医师,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0余载,精研中医经典,善用经方治疗儿科各类疾病,疗效显著。小柴胡汤于胥教授临床中使用频率颇高,笔者有幸跟师出诊,得益其指教,倍悟经方之妙。今整理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小儿疾病医案,报道如下。1学术思想小儿稚阳稚阴之体,常以阳气所主,所感病邪亦多以阳经病为主。其体有类少阳,阳气朝气蓬勃而不亢不烈,经气壅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自拟连蒲芍药汤治疗慢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清热凉血、健脾升清治疗慢性直肠炎。结果:治疗慢性直肠炎322例,治愈209例,显效92例,好转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8%。结论:采用自拟连蒲芍药汤治疗慢性直肠炎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正> 笔者临证数十年,用生赭石、怀牛膝、生大黄三味药,自拟为三物将军汤,用其治疗呕吐等多种病证,疗效颇佳,兹举数例如下。呕吐李某,女,33岁。1987年3月9日诊。频繁呕吐3日,重则水食难存,轻则微感恶心。询之,知其半年前因情志刺激后出现此证,其后则每有拂郁遂即发作。证见:嗳气吞酸,胁肋胀痛,口苦便结,舌红苔黄,脉弦数。脉证合参,证属肝气犯胃,胃失和降。治宜疏肝和胃,降逆通便。即投三物将军汤加味:生赭石60g(打碎先煎),怀牛膝15g,生大黄20g(后下),川楝子10g。水煎顿服。服药1剂,便通呕止。遂将原方剂量减半,继进3剂,诸证悉除,惟略感胁胀口苦,拟改投小柴胡汤加减,调理5日而收全功。随访1年未复发。按本例始由情志所伤,木失条达,郁而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