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6.
<正>颈椎病是一种退行性病变,发病原因复杂,是各种综合因素所致,椎体、椎间盘、韧带等任何一部分发生病变、出现问题,只要发生压迫神经根、血管、脊髓都会导致颈椎病的发生。颈椎间盘变性是颈椎病的直接原因,加速颈椎间盘变性的原因和机制错综复杂,目前尚不完全明确,但是目前生物力学对颈椎病的研究比较深入,颈椎病与颈部的姿势、周围组织、肌肉、韧带的张力有关。我院针灸科从肌筋膜链角度调整颈椎周围组织韧带肌肉的生物力学结构,研究颈椎病的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针灸穴位和经络的解剖学基础。方法利用数字人数据和CT,MRT数据,对人体结缔组织断面图像进行标记和重建,并与中医经络相比较。对全身筋膜结缔组织支架进行生物进化和胚胎发育分析。结果对人体结缔组织断面图像进行标记和重建,显示出与中医经络记载走行接近的影像结构,提示全身的结缔组织均与经络密切相关。结论经络的解剖学基础是人体筋膜支架。穴位是筋膜上在接受刺激时能产生较强生物信息的部位。作者提出一种新的解剖学分科方法和学术研究领域,即筋膜解剖学。筋膜解剖学认为人体是由非特异性结缔组织支架所构成的支持与储备系统以及由已分化功能细胞所构成的功能系统所构成。 相似文献
8.
9.
10.
11.
目的:从肌筋膜链角度,探讨足三阴经筋的解剖基础,为临床经筋疗法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分析足三阴经筋的分布、病候,并与肌筋膜链前深线解剖、功能对比,阐释足三阴经筋的解剖结构。结果:足三阴经筋的线性分布呈现混合分布趋势。在足踝小腿部,长屈肌及肌腱可视为足太阴经筋,趾长屈肌及肌腱可视为足少阴经筋。在阴股部,股内侧肌及股内收肌群的股骨止点可被视为足太阴经筋,股内收肌群结合体可被视为足厥阴经筋,大收肌后部及半腱肌半膜肌可被视为足少阴经筋。在躯干部,足太阴经筋与腰大肌筋膜密切相关,足少阴经筋与脊柱椎体前筋膜更为切合。从功能上,足厥阴经筋突出了股内收肌群与耻骨的解剖关系,足少阴、足太阴经筋突出了下肢内侧与腰腹的关系。结论:足三阴经筋分布与下肢内侧及腹腔后壁肌筋膜密切相关,由于经筋的功能性,需要进一步从解剖、功能、生物力学和病候等方面对足三阴经筋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肌筋膜链推拿手法对腰椎管狭窄患者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已完成本研究治疗疗程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功能训练,观察组采用肌筋膜链推拿手法结合常规康复功能训练。观察并统计分析治疗前、治疗24周后椎体间活动度、椎体间冠状面活动度、椎体间相对位移、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视觉模拟(VAS)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椎体间活动度、椎体间冠状面活动度、椎体间相对位移均明显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椎体间活动度、椎体间冠状面活动度、椎体间相对位移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ODI评分、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ODI评分、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筋膜链理论运用推拿手法可稳定腰椎基本结构,纠正病变椎体微循环,清除神经血管水肿,相对扩大狭窄的椎管,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目的。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目的:观察在肌筋膜链理论指导下运用平脊疗法治疗轻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方法: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所有受试者首先进行肌筋膜链的评估,找到后表链潜在的阳性压痛点,试验组在筋膜理论指导下运用平脊疗法,对照组采用优值牵引、中药熏洗、功能锻炼治疗,不进行手法松解肌筋膜链。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结束后以及1月后随访时进行脊柱侧凸SRS-22问卷量表、压痛点分布情况以及Cobb角调查及测定。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时有效率分别为96.67%,75.00%。在改善SRS-22问卷量表评分、后表链压痛点分布情况及Cobb角变化情况等方面均具有较好的作用,但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肌筋膜链理论指导下进行平脊疗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针灸穴位和经络的解剖学基础.方法:利用数字人数据和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CT)、核磁共振成像(MRI)数据,对人体结缔组织断面图像进行标记和重建,并与中医经络相比较.并对全身筋膜结缔组织支架进行生物进化和胚胎发育分析.结果:对人体结缔组织断面图像进行标记和重建,显示出与中医经络记载走行接近的影像结构,提示全身的结缔组织均与经络密切相关.结论:经络的解剖学基础是人体筋膜支架;经络的组织学结构为的非特异性结缔组织(包括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穴位是筋膜上在接受刺激时能产生较强生物信息的部位;提出一种新的解剖学分科方法和学术研究领域:筋膜解剖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针灸穴位和经络的解剖学基础.方法:利用数字人数据和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CT)、核磁共振成像(MRI)数据,对人体结缔组织断面图像进行标记和重建,并与中医经络相比较.并对全身筋膜结缔组织支架进行生物进化和胚胎发育分析.结果:对人体结缔组织断面图像进行标记和重建,显示出与中医经络记载走行接近的影像结构,提示全身的结缔组织均与经络密切相关.结论:经络的解剖学基础是人体筋膜支架;经络的组织学结构为的非特异性结缔组织(包括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穴位是筋膜上在接受刺激时能产生较强生物信息的部位;提出一种新的解剖学分科方法和学术研究领域:筋膜解剖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基于肌筋膜链理论手法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3月—2020年7月无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与试验组(25例)。两组均进行中药熏蒸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进行腰椎功能锻炼,试验组采用基于肌筋膜链理论的手法治疗,两组均干预2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2周后的临床疗效,干预前、干预2周后的疼痛程度、中医证候评分、腰椎相关指标水平及腰椎功能。结果 干预2周后,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2周后,两组VAS评分均下降,且试验组相较于对照组下降更多(P<0.05);干预2周后,两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均下降,且试验组相较于对照组下降更多(P<0.05);干预2周后,两组腰椎曲线指数、椎间隙高度均升高,腰椎矢状位Cobb角均增大,且试验组改善更明显(P<0.05);干预2周后,两组ODI评分均下降,且试验组相较于对照组下降更多(P<0.05)。结论 基于肌筋膜链理论手法治疗可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腰椎曲线指数及椎间隙高度... 相似文献
20.
筋膜学说解读中医经络实质及针灸作用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筋膜结缔组织的发育生物学回顾,提出筋膜学假说,认为人体内可能存在一个有别于已知九大功能系统的新功能系统--筋膜系统,发挥机体的自体监控修复与支持储备功能,并从筋膜学角度,探讨中医经络实质及针灸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