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合理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对切实解决农民医疗卫生问题,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正在试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借助对滨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病人住院流向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范围推广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前后农村居民住院服务利用的影响研究,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前后分别对浙江省桐乡市农村居民进行入户访谈式问卷调查。结果与基线调查相比,追踪调查两周患病率从63.0‰提高到86.9‰,未住院率从11.70%下降到1.14%。结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显著增加农村居民医疗服务需要,显著降低未住院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住院服务利用,是农村患者就诊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状况及住院补偿比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新农合运行状况及影响住院补偿比的因素。方法:利用系统抽样方法在4地对1034名参合农民进行问卷调查,运用路径分析模型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影响住院补偿比的因素。结果:受访者新农合实际住院补偿比例为20.58%;新农合补偿后住院费用构成灾难性支出的比例减少了7.5%,贫困率降低5.49%;受访者对住院补偿制度的知晓率为31.81%,满意率为98.75%;23.5%的受访者愿意缴纳20元以上的个人参合费。参合者就诊医院级别与住院补偿比的标准回归系数最大,参合者就诊医院级别可以对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住院补偿金额和住院补偿比例产生影响。结论:新农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农民疾病负担,但住院补偿比例偏低,参合者对新农合的满意度较高,但对合作医疗制度的知晓率较低;参合者就诊医院级别是影响住院费用和住院补偿比例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新农合补偿水平及知晓情况对住院服务利用的影响。方法:使用2006和2008年混合横断面家庭调查数据,进行条件logit模型分析。结果:新农合提高60%的住院利用率,其实际补偿比提高1%,住院率提高6%。结论:提高新农合补偿比例,增强居民政策知晓程度,改善住院服务利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下住院的受益情况。方法利用2005--2008年广州番禺区所有得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补偿的108414次住院相关数据库,分析住院人次、次均住院费用以及实际补偿比的变化特点。结果35~64岁人群住院人次以及次均住院费用最高,65岁以上老年人在各年龄组中实际补偿比最高。实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结论本研究通过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受益情况的分析,为促进和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和支付制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影响新农合实际住院补偿比的因素。方法:利用定性访谈和灰色关联分析确定影响因素。结果:访谈中获知影响新农合住院补偿的因素可以归纳为7个方面。灰色绝对关联系数最大的三个指标是参合率、人均筹资标准和个人自付住院费用占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比例,分别为0.8754、0.7004和0.6939。结论:2004—2008年参合率、人均筹资标准和住院费用是影响云南省某县新农合实际住院补偿比的三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进入新世纪,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一项保障广大农民群众健康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杭州市萧山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2003年10月1日开始实施,从一个新生事物到广大民众的接受不仅需要在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上下功夫,更要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精神落到实处。4年多的实践证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农民参保费用低、人均投入少、广覆盖、报销比例逐年提高、实行计算机联网及报销费用便捷而吸引广大民众。笔者对近3年来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神经症患者就医行为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实际补偿比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西部某省3县为例,实证分析筹资总额、基金使用率、住院率、次均住院费用、补偿方案设计和病人流向等因素对住院实际补偿比的影响,进而提出相应建议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实际补偿比。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新农合制度下陕西省农村参合农民住院服务利用受益情况。方法:主要采用集中指数和五分位分组法评价参合农民住院受益的绝对公平程度。结果:不同经济水平村参合农民补偿人次和补偿费用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142和0.094,不同经济水平参合农民补偿人次和补偿费用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253和0.355。结论:新农合制度下陕西省参合农民住院受益存在不公平现象,这种不公平程度在按照家庭经济指标分组比较时更加明显,但总体而言,不公平程度并不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经济收入水平参合人群住院受益公平性。方法:将参合对象划分为五保户、低保户、一般参合对象3个类别,利用肥西县2011年全年新农合住院补偿数据,分析3类人群住院服务利用情况及新农合补偿受益情况。结果:3类不同经济收入水平人群的住院受益率、住院流向、实际补偿比及基金使用率均存在差异,相对最贫困的五保户的住院受益率、实际补偿比及基金使用率最高。结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受益较为公平,这于新农合政策向贫困群体倾斜有关。同时存在贫困群体对高层次卫生服务的利用相对较少及其他参合人群就诊流向不合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现况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该文总结了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经验和教训,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持续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西部贫困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运行对药物合理使用的影响.方法 运用快速评价法、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合作医疗处方的用药情况进行客观分析.结果 合作医疗处方的平均处方费用为13.05元,平均处方用药种数2.91种,20元以内的处方占抽样处方的80.23%,抗生素联合使用率、激素使用率、激素与抗生素联合使用率、注射使用率分别为9.20%、5.06%、2.53%、6.67%,均低于普通门诊处方的使用率.结论 西部贫困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运行极大地促进了药品的合理使用,降低了处方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广大农民的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是传统农村合作医疗的简单恢复,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结合现代社会保险理论和技术,对传统农村合作医疗进行改革、完善和创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具有传统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无可比拟的优势,初具社会保障制度的雏形,成为中国农村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北京市S区为例,描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费用的变动趋势。方法采用趋势拟合法分别拟合新农合普通门诊和住院医疗费用的发展趋势。结果 2011年,S区参合农民人均医疗费用将达到1 998元,人均补偿金额约为986元。结论新农合医疗费用呈快速增长趋势,应采取多种方式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上涨,扩展筹资渠道,促进新农合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禄劝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补偿方案,为完善新农合制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有数据收集和现场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禄劝县2006年度新农合制度实施情况。结果该县规定的住院补偿比和实际补偿比均偏低,79.3%的受访医务人员认为应提高补偿比例(P=0.002)。结论调整新农合制度补偿方案,完善新农合基金筹集机制。  相似文献   

16.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医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能对有效缓解农牧民“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提高农牧民健康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严格落实各项新农合的惠民政策,通过对临床路径管理和抗菌药物的专项治理工作,能合理控制参合患者住院次均费用,有重点地推出医疗单病种限价服务,落实双向转诊制度,简化就医和结算流程,推广“一卡通”即时结报服务,利用“网络医院”的信息平台,为参合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价廉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持体系功能要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体系中,政府、农民和医疗卫生机构构成一个有机的支持整体。通过现场调研资料分析政府、农民和医疗机构3方对新农合的支持条件和影响因素,探讨新农合支持系统三大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为新农合协调持续发展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广大农村居民的健康保障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通过对青海省大通县贫困参合住院者的住院情况及补偿情况的分析,探讨了新农合对农村贫困家庭的影响.结果 表明,新农合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青海省大通县贫困住院患者家庭的疾病经济负担,参合者对新农合的满意度也较高,但大通县新农合补偿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还要建立多层次的保障体系,对新农合的宣传也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受益农民医疗资源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参合并受益农民的调查,研究农民医疗资源利用情况,找出相应对策,以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制度,提高河南省医疗保障水平。方法设计严密的调查方案,采用新农合调查表对参加新农合并受益农民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内容涉及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如性别、年龄、婚姻和教育程度等;调查对象参合情况,家庭其他成员的参合情况等,家庭经济状况、此次患病住院情况;对卫生服务的反应性、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情况等。结果河南省新农合受益农民普遍对新农合制度表示支持,河南省参合农民卫生服务可及性较好,但仍需提高,新农合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参合农民的卫生服务需求,但经济困难的农户卫生服务需求、利用受抑制现象仍较严重。在村卫生所,乡、镇、街道、社区卫生院和县级医院看门诊是参合农民的主要选择,住院治疗首选县级医院。结论政府部门应加强农村三级医疗网建设,出台操作性强的政策,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让农村基层医院发挥更大的作用,让农村医疗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