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甲肝)主要见于小儿。但是,仅凭其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和肝功能检测不能确诊。从病原学上与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以及其它型病毒性肝炎也很难相区别。即使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阴性的急性肝炎也不能就认为是甲肝,因为还有其它型肝炎的可能。即使HBsAg阳性的急性肝炎,也不能就认为是乙肝而排除甲肝的诊断。因为患者可能同时感染了甲、乙两型肝炎  相似文献   

2.
病毒性肝炎(简称肝炎,分甲、乙、丙三型)、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伤寒和付伤寒都属于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它们有共同的传播途径,即通过日常生活的密切接触、食物、水、苍蝇进行传播(特别是丙型病毒性肝炎还可通  相似文献   

3.
丙型和戊型肝炎实验室诊断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已确认非甲非乙型肝炎由两种不同的特异性病毒引起,并建立了特异性诊断方法,结合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已把肠道外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命名为丙型肝炎(HC),而把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称为戊型肝炎(HE)。这样按病毒不同,病毒性肝炎有甲、乙、丙、丁、戊型五种。HC 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经血传播。即使严格筛选HBsAg 携带者,输血后肝炎发生率仍高达10~15%,且其中95%为HC。HC 发  相似文献   

4.
第42讲重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金星 《临床荟萃》1999,14(11):528-528,F003
重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重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中最严重的一型,其病势凶险,预后差.我国对其研究十分重视,列为"六五"、"七五"和"八五"国家攻关课题之一.如何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疗,降低病死率为人们所关注.研究证明,大约70%患者是由乙肝病毒所致,甲肝患者仅占2%~21%,丙肝和丁肝病毒常与乙肝病毒重叠感染导致重型肝炎,而戊肝病毒是导致孕妇重型肝炎的主要病原体,庚肝病毒能否导致重型肝炎目前仍有争议.  相似文献   

5.
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崇雨田  林潮双 《新医学》2007,38(4):217-219
1 引 言 重型病毒性肝炎是病毒性肝炎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约占全部肝炎的0.2%~0.5%.而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慢重肝)以肝细胞的大量坏死为基本病理特征,病人有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等病史,故病情重,发展快,可出现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感染、出血(包括消化道出血、脑出血等)等严重合并症,病死率高,多年来其治疗一直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难题[1,2].  相似文献   

6.
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血液或体液而传播。临床上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按病原学分类,目前已发现的病毒性肝炎有5型,其中甲型和戊型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乙、丙、丁型主要表现为慢性肝炎,并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此外,还发现有第6型肝炎病毒,暂定名为庚型肝炎病毒。  相似文献   

7.
病毒性肝炎的分类,由于新近抗HCV检测方法的出现得到了迅速发展,从一向认为未知非甲非乙肝炎病毒引出丙(C)型肝炎与戊(E)型肝炎。因此,迄今为止病毒性肝炎共分五型肝炎均无交叉免疫,故一个人如果对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工作未作好,则一辈子可患5种不同型肝炎,也可在一个病人身上同时患两种肝炎,如甲型肝炎(甲肝)、乙型肝炎(乙肝)或乙、丙肝等混合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至今尚未被任何国家所确切证实,原因是丙肝患者血中HCV数量甚小,不易检测到。但初步认为此病毒颗粒直径50~60nm,单链RIVA属于一种黄病毒的远亲。丙肝病人及HCV携带者为此病传染源,可通过输血,从献血者GPT正常者检测抗HCV为5.3%,GPT异常者可高达44.7%,受血者60~84%,平  相似文献   

8.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所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全身性传染病,主要累积肝脏。目前认为至少有5种类型的病毒性肝炎,即甲、乙、丙、丁、戊型肝炎,分别由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引起。各型病毒性肝炎的病理组织学、血液生化改变及临床表现均很相似,但其病原学、传播途径、发病机制、疾病的发展及转归以及预防传播措施则不尽相同。为了解凉山彝族地区病毒性肝炎的感染状况,我们对52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了肝炎病毒病原学分型,现将结果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输血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传播感染,虽然很多传染病及微生物可通过输血传播,但最重要的仍是病毒性肝炎。作者认为甲型、乙型肝炎均可通过口及肠道外二种方式传播,血清学研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证明,许多流行性肝炎病人是乙型肝炎。随着甲型和乙型肝炎血清学检验的进一步发展,发现—个或更多其他引起肝炎的病毒,这个疾病或这组疾病近来命名为非甲非乙型肝炎,其潜伏期从2周到4个月。自从排除了所有HBsAg阳性供血员以来,非甲非乙型肝炎成为最常见的输血后肝炎,占80~90%。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类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78例老年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分型。结果 :本地区老年肝炎以乙肝患病率最高 ,占 6 1.5 % ,其次为混合感染 ,占 19.2 % ,戊肝占 7.7% ,甲肝和原因不明的肝炎占3.8% ,丙肝和庚肝少见 ,结论 :乙肝为老年肝炎的主要类型 ,戊  相似文献   

11.
曾设想未加热处理的免疫球蛋白制品无传播病毒的危险,主要依据是某些病毒已分离至废弃物中,且制品本身具有中和病毒的作用。因此其被用于预防包括甲、乙型肝炎在内的病毒感染。在常规筛检HBsAg前,不断有使用免疫球蛋白制品引起乙型肝炎(乙肝)和非甲非乙(NANB)型肝炎的报道。以后,亦  相似文献   

12.
戊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戊肝),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一种消化道肝病,既往称为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通过被污染的水源,经粪-口途径传播.急性戊肝患者是戊肝的主要传染源,除具有一般肝炎症状外,起病急,并发症较多,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3.
病毒性肝炎的病原有哪些 ?病毒性肝炎是危害人民健康最常见最严重的一种疾病。引起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病毒有五种 ,即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及戊型肝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是单一的正股小RNA病毒 ,即核心为单股核糖核酸 ,周围有由四种不同多肽组成的蛋白衣壳 ,包围并保护病毒的核酸 ,蛋白衣壳外无包膜。该病毒颗粒对乙醚、酸处理均有抵抗力 ,很似肠道病毒 ,但比肠道病毒更耐热 ,在 6 0℃1小时不被灭活。其培养特性与肠道病毒不同。甲型肝炎病毒由消化道传播 ,常随患者粪便排出体外 ,通过污染水源、食物、食具等而造成流行 ,常引起急性肝炎 …  相似文献   

14.
切断传播途径,积极防治,是肝炎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大问题,已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本文结合新近文献仅就此作如下概述。 1 乙型肝炎的防治 目前公认的病毒性肝炎为甲、乙、丙、丁、戊5种,其中乙型肝炎病毒(HBV)是5种肝炎病毒中唯一的一种DNA病毒。估计目前全球有3亿多HBSAg携带者,中国约占1/3,其HBSAg阳性率为10.1%,父母的垂直传播为HBV传播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5.
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晚期肝病的抗病毒治疗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赵志新 《新医学》2006,37(11):757-758
1引言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是我国常见的传染病之一,晚期可导致重型肝炎、肝硬化、肝癌.  相似文献   

16.
病毒性肝炎的休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病毒性肝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消化道传染病。主要症状为食欲减退、上腹不适、肝区痛、恶心、腹胀、周身乏力,有些可合并黄疸等。肝脏多肿大,肝功有损害。绝大多数急性肝炎在半年内恢复,少数可发展为慢性。以病因可分为甲型、乙型、非甲非乙型及与乙型肝炎合并感染的clelta肝炎。按临床可分为急性(急性黄疸型、急性无黄疸型)、慢性(慢性迁延性、慢性活动性)、重型(急性重型、亚急性重型)和淤胆型肝炎。由于病毒性肝炎传染性较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对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到目前为止,还没发现特效药。因此,休息,对肝炎来说是重要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在肝炎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地区,乙肝病毒(HBV)人群携带率大约为10%。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目前已确认的病毒性肝炎中对人类健康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肝炎。目前检测的乙型肝炎病毒(HBV)特异血清标志物主要有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病毒e抗原及其e抗体和核心抗体(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五项(俗称两对半)。急性和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及血液HBsAg阳性无症状的携带者是HBV的主要传染源。  相似文献   

18.
应焱燕  谢亚莉 《疾病监测》2007,22(8):529-530
目的 了解2002-2005年宁波市常住居民病毒性肝炎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利用宁波市居民病伤死亡报表和死亡医学证明书数据库,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2-2005年宁波市病毒性肝炎死亡率为10.21/10万,其死亡数占传染病死亡数的71.79%.病毒性肝炎的死亡型别以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居多,所占比例为64.81%.89.44%的病毒性肝炎死者死于慢性肝炎,急性肝炎死亡仅占2.94%.4年间宁波市肝癌死亡病例中伴随病毒性肝炎者占15.58%,其中65.93%是乙肝.结论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应是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病毒性肝炎病原学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病毒性肝炎特指由嗜肝病毒感染引起的肝炎,是引起肝脏疾病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对人类有明确致病作用的嗜肝病毒主要包括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这5种病毒均在我国有广泛流行,是临床上病毒性肝炎实验室诊断的最主要靶标.  相似文献   

20.
病毒性肝炎(上)——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肝炎是指由几种不同的嗜肝病毒所引起的肝脏损伤和炎症的传染性肝病。目前认定的嗜肝病毒有: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共五种。其他如庚型肝炎病毒(HGV)、输血传播病毒(TTV)目前未确定为嗜肝病毒,另外,临床上约有10%的病毒性肝炎病人的病因目前尚未确定,暂称之为未分型病毒性肝炎,相信随着病原学研究的深入,会有新的嗜肝病毒被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