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抗EB病毒核抗原抗体(NA-IgA)抗体、抗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VCA-IgA)和抗EB病毒Zta蛋白IgA抗体(Zta-IgA)单独及联合检测在鼻咽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SA对病理活检确诊的216例鼻咽癌患者和108例体检健康者进行血清EB病毒VCA-IgA、NA1-IgA和Zta-IgA检测,分析单独及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EB病毒VCA-IgA、NA1-IgA和Zta-IgA单项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75.00%、81.48%和82.87%;特异度分别为82.41%、86.11%和94.44%。联合EB病毒VCA-IgA、NA1-IgA和Zta-IgA抗体检测,3项均为阳性时其特异度达到97.22%。结论联合3项EB病毒抗体检测可提高早期鼻咽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作为鼻咽癌筛查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VCA-IgA抗体检测鼻咽癌患者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VCA IgA抗体检测鼻咽癌在临床的应用。方法 :采用带EB病毒壳抗原 (VCA)的类淋巴母细胞株作抗原靶细胞 ,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羊抗人SIgA抗体 (HRP 抗SIgA)检测 5 4例鼻咽癌患者中EB病毒免疫球蛋白A。结果 :5 4例鼻咽癌患者阳性率为 90 .74 % (49/ 5 4 )、4 3例鼻息肉患者阳性率为 6 .98% (3/ 5 4 )、鼻炎患者阳性率为 1.0 3% (1/ 97)、5 0例正常对照无 1例阳性 ;结论 :检测EB病毒VCA IgA抗体对鼻咽癌的早期诊断 ,疗效观察以及预后有一定价值 ,尤其对一些单纯VCA IgA抗体滴度增高者 ,结合临床症状及病理切片指标更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湖南地区EB病毒Rta蛋白抗体IgG(Rta-IgG)联合抗EB病毒衣壳抗原IgA(VCAIgA)和抗早期抗原IgA(EA-IgA)检测对鼻咽癌筛查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确诊为鼻咽癌的患者53例作为初诊鼻咽癌组;收集健康者213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已确诊鼻咽癌且经过治疗的患者104例作为治疗组。3组研究对象的血清标本均用ELISA定量检测血清中Rta-IgG、VCA-IgA和EA-IgA的抗体水平,并分析评价各指标在鼻咽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EB病毒Rta-IgG、VCA-IgA和EA-IgA抗体检测鼻咽癌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81.13%、92.45%、75.47%,特异度分别为96.71%、96.24%、98.59%,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6.00%、85.96%、93.02%。Rta-IgG、VCA-IgA和EA-IgA 3项指标联合检测将鼻咽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提高至98.11%和100.00%,且均显著高于单一的各项抗体检测。3种抗体阳性率在鼻咽癌治疗组和初诊鼻咽癌组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抗体阳性率在各TNM分期及临床分期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CA-IgA抗体对于湖南地区鼻咽癌的诊断效能相对最高,Rta-IgG、VCA-IgA和EA-IgA三者联合检测能进一步有效提高灵敏度、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对鼻咽癌的筛查和诊断有极大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项和联合检测EB病毒(EBV)VCA-IgA、EA-D-IgG和EA-D-IgA 3种抗体在鼻咽癌血清学诊断及筛查中的价值。方法收集300例鼻咽癌患者血清,选择鼻咽良性疾病91例及可能与EB病毒感染有关的其他癌症患者100例为对照研究对象。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所有患者同时检测血清EBV VCA-IgA、EA-D-IgG和EA-D-IgA 3种抗体,评价单项和联合检测EB病毒抗体对鼻咽癌的血清学诊断和筛查的价值。结果单项EB抗体对鼻咽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VCA-IgA 82.0%、85.7%,EA-D-IgG 84.6%、95.6%,EA-D-IgA 44.0%、97.8%,平行联合检测VCA-IgA和EA-D-IgG的敏感性为97.2%,大大高于各单项EBV抗体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预测值也高于VCA-IgA和EA-D-IgA,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EBVCA-IgA和EA-D-IgG有互补作用,二者平行联合检测可提高鼻咽癌血清学诊断及筛查的敏感性,序列联合检测可提高鼻咽癌血清学筛查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 ISA)定量测定EB病毒抗早期抗原的IgA水平(EA/IgA)在鼻咽癌血清学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EL ISA法定量检测血清EB病毒EA/IgA水平,其中鼻咽癌134例,头颈部其它恶性肿瘤56例,鼻咽部非癌疾病47例,健康对照组50例。结果被检血清中鼻咽癌组EA/IgA检测结果阳性率50%,平均值x-=53.27u/m l,特异性100%,健康对照组检测结果平均值x-=3.50u/m l。结论EB病毒EA/IgA抗体定量检测对鼻咽癌具有高度的特异性(100%),是一项较好的临床诊断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疱疹(EB)病毒衣壳抗体(NA1-IgA)及EB病毒衣壳抗原(VCA-IgA)在鼻咽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1例鼻咽癌患者和50例健康成年人的血清,比较其单独及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EBNA1-Ig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EBVCA-IgA,41例鼻咽癌患者中有35例EBNA1-IgA及VCA-IgA皆为阳性;EBNA1-IgA及VCA-IgA联合检测的特异度高达98.00%,准确性为91.21%。结论 EBNA1-IgA和VCA-IgA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鼻咽癌血清学诊断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EB病毒壳抗原免疫球蛋白A(VCA-IgA)、EB病毒核抗原1免疫球蛋白A(NA1-IgA)、Zta蛋白抗体免疫球蛋白A(Zta-IgA)检测在鼻咽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鼻咽癌患者100例为鼻咽癌组,并抽选同期因鼻咽部症状就诊的非鼻咽癌患者5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两组患者血清VCA-IgA、NA1-IgA、Zta-IgA阳性率。结果两组间EB病毒的血清VCA-IgA、NA1-IgA、Zta-IgA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EB病毒抗体联合诊断效力均高于单项指标,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均达90.0%以上,阳性预测值达69.6%。结论3种EB病毒抗体指标联合检测对早期鼻咽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昆明地区6岁以下小儿EB病毒感染状况。方法 应用深圳亚辉龙生物技术公司试剂,采用ELISA方法检测发热患儿EB病毒感染的4个抗体。分别为衣壳抗原IgG(VACIgG)、衣壳抗原IgM(VACIgM)、早期抗原IgM(EAIgM)、核心抗原IgG(EBNAIgG),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372例发热患儿中衣壳抗原IgG(VACIgG)阳性233例,阳性率为62.63%;衣壳抗原IgM(VACIgM)阳性22例,阳性率为5.61%;核心抗原IgG(EBNAIgG)阳性238例,阳性率为63.98%;早期抗原IgM(EAIgM)阳性44例,阳性率为11.82%。(2)所有患儿进行外周血涂片查异形淋巴细胞,检出10例阳性,阳性率为2.69%,与ELISA法检出VACIgM(衣壳)、EAIgM(早期)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EB病毒感染4个抗体比较男女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B病毒在人群中广泛感染,全年均有发病,6岁以下儿童多呈不显性感染,仅引起轻症咽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然而,EB病毒感染引起的相关疾病在儿童中又很重要。发热患儿进行EB病毒抗体检测对临床诊断某些疾病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EB病毒感染与肺癌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Henle等(1976)首先报道检测血清EB病毒VCA-IgA抗体,用于诊断鼻咽癌以来,EB病毒感染与鼻咽癌的关系已受到普遍重视。为了了解EB病毒感染与肺癌有无关系,测定肺癌病人血清EB病毒VCA-IgA抗体对肺癌诊断有无帮助,作者检测了17例肺癌,32例非癌胸疾病人血清EB病毒VCA-IgA抗体,并以27例正常人作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实验用EB病毒壳抗原的类淋巴细胞株做抗原靶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昆明地区6岁以下小儿 EB 病毒感染状况。方法应用深圳亚辉龙生物技术公司试剂,采用 ELISA 方法检测发热患儿 EB 病毒感染的4个抗体。分别为衣壳抗原 IgG(VACIgG)、衣壳抗原 IgM(VACIgM)、早期抗原 IgM(EAIgM)、核心抗原 IgG(EBNAIgG),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372例发热患儿中衣壳抗原 IgG(VACIgG)阳性233例,阳性率为62.63%;衣壳抗原 IgM(VACIgM)阳性22例,阳性率为5.61%;核心抗原 IgG(EBNAIgG)阳性238例,阳性率为63.98%;早期抗原 IgM(EAIgM)阳性44例,阳性率为11.82%。(2)所有患儿进行外周血涂片查异形淋巴细胞,检出10例阳性,阳性率为2.69%,与 ELISA 法检出 VACIgM(衣壳)、EAIgM(早期)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EB 病毒感染4个抗体比较男女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EB 病毒在人群中广泛感染,全年均有发病,6岁以下儿童多呈不显性感染,仅引起轻症咽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然而,EB 病毒感染引起的相关疾病在儿童中又很重要。发热患儿进行 EB 病毒抗体检测对临床诊断某些疾病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EB病毒Rta蛋白抗体IgG(Rta/IgG)抗体单项和联合检测VCA—IgA、EA-IgA,在鼻咽癌血清学诊断及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449例未经治疗的鼻咽癌患者血清,选择有相似症状的头颈部其他病例82例及1292例健康体检作为对照,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以上血清检测EB病毒Rta-IgG、VCA—IgA、EA—IgA3种抗体,评价Rta—IgG抗体单项和联合VCA-IgA、EA-IgA,在鼻咽癌的血清学诊断和筛查的价值。结果3种EB抗体对鼻咽癌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Rta-IgG:74.6%、92.68%,VCA-IgA:88.4%、78.04%,EA—IgA:46.77%、92.68%,平行联合VCA—IgA和Rta—IgG敏感性为89.97%,高于单项Rta-IgG。结论就单一指标而言,鼻咽癌筛查应首选VCA—IgA,平行联合Rta—IgG和VCA—IgA可更大范围地反映EB病毒溶解感染期立即早期和晚期的抗原表达,对鼻咽癌的血清学诊断具有一定的互补作用,是鼻咽癌血清学诊断的较合适且经济的组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578例患者 EB 病毒抗体检测的结果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法联合检测578例患者的4种 EB 病毒抗体(EB 病毒早期抗原 IgM 抗体、EB 病毒衣壳抗原 IgM 抗体、EB 病毒衣壳抗原 IgG 抗体和 EB 病毒核心抗原 IgG 抗体)。结果4种抗体联合检测共出现9种模式,根据临床意义可分为5组。结论本研究显示采用全自动酶免法同时检测 EB 病毒4种抗体,可以反映患者 EB 病毒感染后各个时间段的抗体水平。对 EB 病毒感染的诊断、治疗和监测提供可靠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用血中EB病毒检测的应用价值,为降低输血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定量检测500例悬浮红细胞及100例新鲜冰冻血浆中EB病毒核酸载量,同时检测核酸阳性样本EB病毒相关抗体。结果检测500例悬浮红细胞样本中,EB-DNA阳性例数44例,阳性率为8.8%;该悬浮红细胞样本分离的血浆阳性40例,阳性率为8.0%;核酸阳性样本EB病毒壳抗原(VCA)IgG、EB病毒核抗原(EBNA1)均为阳性,阳性率100%。VCA抗体(IgA)、EB病毒壳抗原(VCA)IgM、EB病毒早期抗原(EA)IgG均为阴性。100例新鲜冰冻血浆EB-DNA均为阴性。结论临床用血EB病毒携带率较高,检测献血者EB病毒核酸、合理选择血液制品对减少输血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讨论丙型病毒性肝炎(HCV)标志物(抗-HCV抗体、HCV-RNA和HCV核心抗原)联合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该院住院和门诊检测HCV患者共25 469例,对其分别检测抗-HCV抗体和HCV核心抗原。另将35份抗-HCV抗体或HCV核心抗原阳性标本送检HCV-RNA,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抗-HCV抗体或HCV核心抗原阳性患者109例,阳性率为0.43%。其中抗-HCV抗体单独阳性94例,HCV核心抗原单独阳性3例,两者同时阳性12例。在35例抗-HCV抗体或HCV核心抗原阳性患者中检出HCV-RNA阳性为24例,阳性率为68.57%。结论 HCV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必将成为临床丙型肝炎感染诊断的主要方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血清EB病毒衣壳抗原IgA(VCA-IgA)检测联合螺旋CT增强扫描在鼻咽癌在辅助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该院385例临床疑似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在治疗前的血清VCA-IgA检测和螺旋CT增强扫描的结果。对比分析鼻咽癌组和鼻咽部良性疾病组VCA-IgA和螺旋CT增强扫描结果的差异性;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别评价血清VCA-IgA检测和螺旋CT增强扫描用于鼻咽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鼻咽癌组VCA-IgA检测和螺旋CT增强扫描的阳性率均高于鼻咽部良性疾病组(P0.05);鼻咽癌组两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鼻咽部良性疾病组(P0.05);VCA-IgA检测和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鼻咽癌的灵敏度和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独检测;特异度介于两者单独检测之间。结论血清VCA-IgA和螺旋CT增强扫描两项检查是临床辅助诊断鼻咽癌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抗EB病毒衣壳抗原IgM抗体(VCA-IgM)、EB病毒衣壳抗原IgG抗体亲合力指数(RAI)、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单项及联合检测对儿童EB病毒现症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8年3月该院儿科收治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EB病毒VCA-IgM为阳性的20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EB病毒DNA,ELISA测定RAI,人工计数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将标本分成EB病毒DNA阳性组和EB病毒DNA阴性组,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各项指标进行非参数检验,通过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比较独立检测和联合检测各项指标在EB病毒感染诊断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EB病毒DNA阳性组的VCA-IgM、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均高于EB病毒DNA阴性组,RAI低于EB病毒DNA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CA-IgM、RAI、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三者均与EB病毒DNA相关(P0.05)。VCA-IgM、RAI、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三者单项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33、0.844、0.870,三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875,高于各指标单项检测的AUC。结论诊断EB病毒感染的相关指标中,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最具有诊断学意义,优于VCAIgM、RAI,三者联合检测优于单项检测,有助于EB病毒感染及其他合并感染的诊断和防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EB病毒五项抗体与白细胞检测结果的相互关系。方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检测EB病毒五项抗体、阻抗法检测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回顾性分析338例EB病毒五项抗体与白细胞检测的结果,采用SPSS11.5对检验数据进行χ2检验、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EB病毒抗体五项结果全部“阴性”的、EB病毒抗原(VCA)‐IgG抗体、EB病毒核抗原(EBNA1) IgG抗体二者“阳性”的;EB病毒抗原(VCA)‐IgG抗体、EB病毒早期抗原(EA)IgG抗体、EB病毒核抗原(EBNA1)IgG抗体三者“阳性”的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结果均在各自生物参考区间范围之内;EB病毒抗原(VCA )‐IgA抗体、EB病毒抗原(VCA )IgM 抗体、EB病毒早期抗原(EA)IgG抗体、EB病毒核抗原(EBNA1)IgG抗体四者“阳性”的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均在各自生物参考区间范围下限;EB病毒抗原(VCA )IgM抗体“阳性”的白细胞计数低于生物参考区间范围下限。白细胞分类中淋巴细胞分类结果增高,中性粒细胞分类结果在生物参考区间上限,其余三类结果正常。结论 EB病毒五项抗体与白细胞检测结果有一定的相关性,有助于EB V感染的早期诊断,联合检测两类指标可提高EB V现症感染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EB病毒VCA-IgA抗体及病毒DNA载量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探讨EB病毒与SLE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和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EB病毒VCA-IgA抗体和EB病毒DNA载量。同时分析EB病毒VCA-IgA抗体与SLE患者的实验室指标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补体C3和C4的相关性。结果 248例SLE患者中,49例为EBV-VCA-IgA抗体阳性,167例健康对照者中12例阳性,SLE患者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9.8% vs 7.2%; P < 0.001);SLE患者EB病毒载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EB病毒VCA-IgA抗体阳性与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补体C3和C4不相关。结论EB病毒感染与SLE相关,EB病毒VCA-IgA抗体阳性者有较高的DNA载量,SLE的发病危险性亦高,EB病毒重新活化与SLE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EB病毒的Rta蛋白抗体IgG(Rta/IgG)在珠海地区鼻咽癌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75例经病理检测确诊,但未经治疗的鼻咽癌患者纳入鼻咽癌组,100例体检健康者纳入健康对照组,肝癌组、胃癌组、肺癌组、淋巴瘤组、宫颈癌组各19例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Rta/IgG、EB病毒壳抗体(VCA/IgA)在各组被试中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鼻咽癌组患者Rta/IgG阳性率明显高于肝癌组、胃癌组、肺癌组、淋巴瘤组、乳腺癌组、宫颈癌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组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患者血清中Rta/IgG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ta/IgG、VCA/IgA单独检测及VCA/IgA联合Rta/IgG检测对鼻咽癌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81.3%、89.3%、94.6%,特异度分别为93.0%、84.0%、80.0%。结论 Rta/IgG是鼻咽癌早期辅助诊断及筛查的可靠血清学指标,Rta/IgG的表达与鼻咽癌临床分期无关,Rta/IgG联合VCA/IgA检测提高了鼻咽癌的筛查和诊断灵敏度。  相似文献   

20.
EB病毒在大肠癌发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人类大肠肿瘤中是否存在EB病毒 (EBV)的感染 ,EBV是否参与了肿瘤的致病作用。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 3 0例大肠癌患者血清的抗EBV壳抗原抗体 (EB VCA IgA)、抗EBV早期抗原 (弥散型 )抗体(EA D IgG )及抗EBV核抗原 -1抗体 (EBNA 1 IgG/M ) ,用PCR方法对 3 0例大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漱口液标本进行EBVDNA扩增。结果 :在 3 0例大肠癌标本中EB VCA IgA、EA D IgG、EBNA 1 IgG、EBNA 1 IgM的阳性率分别为 10 0 %、67%、10 0 %、2 7% ,EBVDNA阳性率为 90 % (2 7/3 0 ) ,3 0例患者漱口液有 7例PCR阳性 ,阳性率为 2 3 %(7/3 0 )。结论 :大肠肿瘤组织中存有EBV感染。大肠癌发生时伴有EBV激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