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卢飞 《河北医药》2010,32(6):764-764
患儿,男,13d,主因阵发性青紫7d入院。患儿系足月顺产,第2胎第2产,出生时体重3.1kg,1、5、10min Apgar氏评分为10分,生后3h排胎便,生后8h开奶,母乳喂养。母孕期“体健”。否认结核病史。患儿于生后6d出现阵发性青紫,经拍背后缓解,患儿自发病以来无呛咳,无呕吐史。门诊以“新生儿肺炎?”收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160次/min,体重3.05kg,口周四肢末端青紫,皮肤无黄染,  相似文献   

2.
李然  连凤枝  张国柱  兰秀英 《河北医药》2010,32(9):1144-1144
患儿,女,24d,主因间断抽搐3d于2006年11月17日入院。患儿系足月顺产第二胎,出生体重3.4kg。父亲患有高血压5年,母亲乙肝病毒携带者,父母为同一家族远亲。生后母乳喂养,时有腹胀,尿量基本正常。入院前3d突然出现抽搐,共10余次,表现为双目上翻,头后仰,四肢僵硬,无二便失禁,每次持续1~2h自行缓解,缓解后精神如常,  相似文献   

3.
患儿,男,10天,因“生后反应差10天”入院。患儿为孕37周顺产出生。出生时情况不详。生后反应差,哭声弱。体检:体温36.9℃,心率130次/min,呼吸45次/min。体重1.3kg。胎龄评估37周。神清,反应差,皮肤、巩膜无黄染,前囟平软,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四肢肌张力正常,原始反射减弱。辅助检查:血常规、  相似文献   

4.
1 病例报告 患儿女,36天。生后2~3天出现皮肤黄染。生后10天,其祖母为“养颜美容”将金戒指煮沸2~3min,然后喂患儿“金戒指水”40~60ml。此后患儿皮肤黄染进行性加重,无发热咳嗽,偶有呛奶吐沫,无呕吐腹泻等。母乳喂养,食欲可,吸吮有力。大便4~6/d,为黄色糊状便,元白陶土样便,未发现小便异常。在外院查血清总胆红素300μmol/L,直接胆红素20μmol/L。治疗3天后转我院。足月第二胎剖宫产儿,出生体重3.6kg。  相似文献   

5.
我院在1984~1986年收治3例 EMG 综合征,报告如下。例1 女,3个月,生后发现大舌,于1984年9月29日住院。患儿系第1胎第1产,孕36周,无明显原因早产。出生后体重为3.6kg。母孕期健康,父母非近亲婚配。体检:身长52.5cm,体重5.9kg,头围35.5cm,皮肤细嫩,色白,下肢皮肤呈花斑状。短头、双眼突出,角膜光泽,鼻根扁平,鼻两侧的面部肌肉呈嵴状突起。口形正常,舌体肥  相似文献   

6.
田迅锋 《河北医药》2011,33(23):3680-3680
患儿,男,38d,因生后发现舌下肿物,且逐渐增大,影响进食就诊。患儿系孕足月顺产第1胎,生后1、5、10min Apgar评分均10分。出生体重3.8kg,身长50em,头围34cm,胸围32cm。其母孕期健康,生后啼哭时家属即发现患儿舌下有一约花生米大小的肿物,酷似另一个小舌头,使正常舌的位置抬高,母亲喂奶时须将奶头放在正常舌的上方方可,否则影响哺乳。随着生后患儿的生长,肿物也逐渐增大、增厚,  相似文献   

7.
王嘉惠 《儿科药学》2008,14(1):I0001-I0001
1病例介绍 病例1:患儿,男,1岁,因“发热、咳嗽3d”就诊。查体:体温38.8℃,呼吸36次/min,体重10kg,神清,反应好,急性病容,无缺氧征,全身皮肤无皮疹。咽部充血明显,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哕音,心率125次/min,心音有力,节律齐,未闻及杂音,腹部平软,肝脏、脾脏不肿大,肠鸣音正常,四肢末端温暖、活动好。  相似文献   

8.
例1.女,36 d,主因关节畸形、四肢少动36 d入院.患儿系孕八个月早产第1胎,臀位助产,新法接生,无生后窒息,哭声响亮,出生体重不详,现在体重3 kg,生后母乳喂养,吃奶有力.生后发现四肢关节畸形、僵直,活动极少,生后6 d家人抬其右上肢后出现在上臂肿痛,至当地医院就诊,诊断"右肱骨骨折",给予"夹板固定",约半月,拆除夹板痊愈.发病以来,无发热、咳嗽、呕吐、腹泻,无抽搐,吃奶好,睡眠佳,大小便正常.其母孕1个月时患"感冒",肌肉注射"感冒药(药名、剂量不详)"一针痊愈.生后母乳喂养.父母体健,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遗传病及传染病史.  相似文献   

9.
患儿,男。3d。因“左阴囊肿大、青紫1d”入院。患儿G1P1,40周自然分娩,出生体重3.1kg,无产伤窒息,Apgar评分10分,生后第二天发现左侧阴囊肿大、青紫。但无红热破损,精神软、少吃少动、面色苍白,无发热咳嗽气促、无呕吐腹泻、无惊厥抽搐。已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母孕期体健,无服药史。体格检查:体  相似文献   

10.
女,40 d,因"全身皮肤黏膜黄染伴生长迟缓40 d"入院.系双胎小女,孕36周,自然分娩,体质量2.3 kg.生后第2天,全身皮肤黏膜黄染,大便呈白陶土样.无呕吐、无哭闹、无抽搐,吃奶可,小便正常.患儿生长迟缓,体质量仅增加0.2 kg.  相似文献   

11.
患儿,女,4 d.主因皮肤脓疱1 d入院.患儿足月,第2胎第2产,剖宫产,无宫内窘迫及生后窒息,羊水过多,Apgar评分均10分,入院前2 d护士给予洗澡时致患儿左踝关节、足背被握部位皮肤大面积剥脱,与家长引起纠纷.于入院前1 d发现患儿口腔及口角部脓疱.查体:体重4.4 kg,神志清,精神反应好,呼吸平稳,皮肤表现:全身皮肤散在红色斑疹,口腔颊部、舌部可见散在皮肤剥脱及白色脓点,口角及右手中指可见2个脓疱,直径0.3~0.5 cm,壁薄,内含淡黄色透明液体;左踝关节、足背及右腕关节可见大面积皮肤剥脱.心、肺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2.
例1,患儿,男,出生30d,早产儿,妊娠35周娩出,娩出时体重约2.6kg,1个月后体重3kg。因皮疹半个月,咳嗽、气喘2d,院外就诊,给予一般处理后转我院儿科治疗。出生以来,患儿发育滞缓,食母乳尚好。平素既有腹胀,精神发育欠佳,但无呛奶史。发病以来。精神萎靡,嗜睡,大小便正常。患儿为第一胎第一产,父母均为城镇职工,平素健康。体格检查:T:37.5℃,P:130次/分,R:50次/分,体重3kg,发育差,营养差,呈老年状面貌,精神反应不佳,萎靡嗜睡,哭声小,无嘶哑。全身无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13.
胎传梅毒1例     
患儿,女,35d。2001年9月21日因患肢端皮疹20余天,纳差2d入院。患儿系G3P3,足月顺产,出生体重2600g,生时及生后2周内正常。生后2周双足底部皮肤出现片状红斑,渐融合成片,并波及足背,约3d后红斑边缘出现片状脱屑。生后3周双上肢出现类似变化,生后4周双下肢关节周围皮肤出现散在椭圆形红斑伴鳞状脱屑,四肢末端反复出现片状脱屑。多处就诊无效,近2d患儿因不吃、反应差就诊。  相似文献   

14.
病例 男性,30d。因生后3d出现眼睑,双下肢水肿,在本地用“青霉素,口服利尿剂等”无好转,于生后30d,转至我科。患儿为第一台孕35周顺产,胎盘如正常3倍大,出生时体重2.6kg。父母健康,非近亲结婚。查体:体温36.6℃、脉搏96次/min、血压8/4kPa(60/30mmHg)体重3.2kg,哭声洪亮,吸  相似文献   

15.
孕妇30岁,孕2产1,宫内孕40+3周头位,羊水少于2013年1月14日收入我院。因羊水少于1月15日剖宫产娩一男活婴,术时羊水清,量100 ml,娩出顺利,脐绕颈1周。其母孕期平顺,无用药史,孕早期否认感冒发烧史及有毒物质和放射线接触史,孕期检查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阴性,丙型肝炎抗体阴性,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阴性,乙肝五项示乙肝表面抗体阳性,余项均阴性。既往于2012年1月孕8周因胚胎停育行人工流产1次。患儿情况:男性活婴,外观发育正常,体重3700 g,无窒息及产伤,出生后哭声响亮,精神好,Apgar评分1、5 min均10分。出生后即发现新生儿头顶部见一1.5 cm ×1.5 cm,深度0.2~0.3 cm,圆形头皮缺损,底部呈鲜红色,平坦,洁净无渗出,边缘整齐,缺损处无毛发生长。双肺呼吸音清楚,心律齐,各瓣膜未闻及杂音,腹软,睾丸降至阴囊下部,四肢肌张力正常。诊断:新生儿先天性头皮缺损。娩出后头皮缺损处清洁消毒,生后2d颅骨拍片,颅骨完整,行外科清创缝合,2~3 d换药1次,伤口处清洁干燥,无渗液,碘伏纱布条外敷,无菌纱布包扎,7 d拆线,皮肤愈合。  相似文献   

16.
头抱布腾(ceft山"ten)是口服第二代头抱菌素类药物,体内外对多种G”菌和某些G一菌有抗菌活性。本文报道口服头抱布腾后血浆和尿液中的药动学。受试对象12名男性健康志愿者,年龄23.7土1.93岁,体重71.3士9.45kg;受试前两周起不使用其它药物,前30d内未服酶诱导剂或酶抑制剂;对头抱菌素无变应性反应。实验设计每12h口服头抱布腾400mg(胶囊),连续7d,第sd服药一次,每次服药时饮水200mL。早晨服药前10h、第2~7d早服药后lh,晚上服药前后各lh、第1和第sd服药后4h禁食,随后进标准餐。可自由饮不含乙醇和咖啡因的水(第1和第sd…  相似文献   

17.
周玉琼 《医药世界》2010,12(2):176-176
对原发性肝癌综合征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72岁。因出差2个月伴头昏、四肢麻胀10d收住。患者于2002-04中旬无诱因进食后上腹饱闷、嗳气、逐渐消瘦,2个月内体重下降11kg。近10d晨起时感四肢发麻。空腹时头昏、眼花、出冷汗。查体:消瘦,颜面皮肤紫红,有肝掌、蜘蛛痣。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介绍 病例1:患儿,男,1岁,因"发热、咳嗽3 d"就诊.查体:体温38.8℃,呼吸36 次/min,体重10 kg,神清,反应好,急性病容,无缺氧征,全身皮肤无皮疹.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男,23d,体重3kg。因出生后排尿困难人院。入院后查体无阳性发现。B超提示:双肾增大、肾盂前后径分离距离增大,血常规WBC6.7×109L,RBC3.12×109/L。HB11.4g/L,尿常规大致正常,心电图、胸透正常。既往无心肺疾病史,临床诊断:双肾积水。拟在腹腔镜下行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术前建立静脉通道,入室后静注咪达唑仑1mg、阿托品0.Img,同时以多功能监护仪进行血压、心电图、心率、呼吸、氧饱和度监测,全麻诱导药物为氯胺酮1mg/kg、芬太尼2μg/kg、万可松0.1ms/kg静注,气管内插管。  相似文献   

20.
1临床资料 2例男性患儿.日龄分别为6d、10d,在生后3d内发现皮肤黄染,逐渐加重。均为足月孕G2P2自然分娩,产重为3100g、3500g,无窒息、产伤及羊水污染史。生后不久即开奶、喂水,24h内排解胎粪,吃奶好。否认有蚕豆病及遗传代谢性疾病。体格检查:面部、巩膜、躯干、四肢及手足心皮肤重度黄染;辅助检查:总胆红素分别为369μmol/L、383μ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