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总结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的临床特点、鉴别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 临床分析66侧符合WHO/ISFC DCM诊断标准患者的症状、体征、检查、治疗、误诊及转归.结果DCM是除冠心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以外导致心力衰竭的病因之一,提高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减少误诊率,积极治疗,可降低死亡率.结论 超声心电图在DCM的诊断和鉴别上具有重要价值.DCM的基本治疗以药物为主,主要包括抗心力衰竭、防治各种心律失常及循环栓塞等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NMPI)对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治疗指导 的有效性和意义。方法 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DCM 患者60 例作为 DCM 组,另取该院健康体检者30 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同期行NMPI 和核素心室造影显像(GBPI),DCM 组 治疗后行心功能核素显像复查。对比分析NMPI、GBPI 图像特征,比较DCM 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参数变 化。结果 对照组NMPI 图像特征表现为左室大小正常,左室壁心肌显影清晰,且各节段放射性分布基本均 匀;GBPI 图像特征表现为位相图、直方图及室壁运动均未见异常,左室舒缩功能参数处于正常范围。DCM 组NMPI 图像特征表现为左室增大,左室心腔明显扩大,室壁明显变薄,负荷状态下各壁放射性分布弥漫性 减低,可见放射性分布呈花斑样改变,静息状态下放射性分布有所改善;GBPI 图像特征表现为左室增大,左 室收缩,相位分布不均,相角程>60 °,舒张运动明显减弱,心功能参数低于对照组(P <0.05)。60 例DCM 患者中,NMPI 异常包括节段性灌注完全缺损5 例(8.33%),不均匀减低7 例(11.67%),均匀减低34 例(56.67%), 花斑样改变14 例(23.33%)。经治疗后,DCM 患者射血分数(EF)、高峰射血率(PER)和高峰充盈率(PFR) 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善(P <0.05)。结论 NMPI 技术是DCM 临床诊断、疗效评价的一种可靠方法,关注 核素在心肌中的分布特征,对DCM 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左旋卡尼汀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DCM心力衰竭患者60例,符合诊断标准并经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50%。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分别接受常规治疗+左旋卡尼汀治疗和常规治疗,观察3周后用ELISA法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NT-ProBNP)浓度,同时超声心动图复查LVEF。结果2组治疗后NYHA心功能分级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旋卡尼汀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显著降低,LVEF增加(均P<0.01)。结论DCM患者在常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加用左旋卡尼汀更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糖尿病性心肌病(DCM)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师对DCM的认识,探讨诊断治疗措施。方法:选择2009~2011年我院心脏病中心确诊为DCM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心脏B超、X线及心电图检查,治疗上积极严格控制血糖、控制心衰及心律失常。结果:60例患者男女比例为1:1.31,平均年龄56.9岁,15.0%表现为早期舒张功能不全,25.0%表现为单纯收缩功能不全,18.3%表现为心律失常,41.7%表现为收缩功能不全合并心律失常,85%患者存在心脏扩大。经治疗后51例(85%)患者症状明显改善,7例症状好转,2例死亡。结论:DCM患者以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为主要临床表现;早期舒张功能不全可逆转;积极综合治疗可取得较好临床效果;心脏超声、X线、心电图为其诊断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扩张型心肌病(DCM)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停止美托洛尔治疗后的临床不良反应。方法对69例服用美托洛尔≥18个月、心功能Ⅰ~Ⅱ级、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快速性心律失常的DCM并发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停用美托洛尔35例)和对照组(不停用美托洛尔34例)。治疗组递减美托洛尔直到完全停服,随访期6个月。结果治疗组心功能恶化和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心率、收缩压、舒张压、LVEF明显增加(P均<0.01)。结论 DCM并发CHF的患者服用β受体阻滞剂后停用会出现猝死、心力衰竭恶化、快速性心律失常等不良临床后果,如无停药指征,DCM并发CHF患者长期甚至终身服用β受体阻滞剂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旨在探讨抗肌球蛋白重链和轻链抗体,在扩张型心肌病(DCM)和冠心病中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1例DCM患者,14例冠心病患者及正常健康组18例,进行临床免疫学检测,应用ELISA法,免疫转印法检测数值予以分析。结果ELISA法DCM组阳性率43.9%,冠心病组28.6%,正常对照组均为阴性。免疫转印法21例的DCM患者抗肌球蛋白重链抗体(200KD)10例阳性,阳性率47.6%,冠心组抗肌球蛋白轻链抗体(27.SKD)阳性4例,阳性率28.6%,PBS替代试验均为阴性。结论抗心肌肌球蛋白重链和轻链的抗体检测有助于DCM和冠心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DCM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疗法进行治疗.待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情况(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显著改善DCM患者的心功能,是一种治疗DCM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早期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早期临床特点做进一步探讨。方法:将近10年内收治的老年人早期CHF患者分成老年组(年龄≥60岁)107例、成年组(年龄18~59岁)89例,比较两组发病的诱因、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情况。结果:老年人早期CHF的主要诱因为呼吸道感染(51.40%),病因以冠心病多见(39.25%),均高于成年组,临床表现不典型者显著高于成年组,洋地黄中毒、电解质紊乱显著高于成年组。结论:老年人CHF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正确认识其临床特点,才能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  相似文献   

9.
由于扩张型心肌病(DCM)症状表现不一,体征缺乏特异性,早期DCM无统一诊断标准,中晚期DCM亦需进行排除性诊断,因而在临床上误诊率极高。我院2002年1月~2004年3月收治的57例DCM患者中,有24例误诊病例,现将误诊情况及临床鉴别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龚云成 《安徽医学》1996,17(6):31-31,34
<正> 扩张型心肌病(DCM)与冠心病(CHO)均是心内科常见病种,在无冠状动脉造影及心肌活检等条件下,二者有时难以鉴别,易互相误诊,延误治疗。本文收集1990年至1996年我院心内科收治的DCM 60例,CHD50例,运用超声心动图资料,对二者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超声心动图(UCG)对二者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冯海清 《医学文选》2003,22(5):691-692
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 (DCM)是原发性心肌病中最常见的一种 ,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但常被忽视而误诊。本病病因不明 ,可能与病毒感染、慢性酒精中毒、某些药物或食物、营养状况、劳动强度有关。临床特征为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近 3年我们收治 2 2例 ,经综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 2 2例 ,男性 1 4例 ,女性 8例 ,年龄在 3 1~ 84岁 ,平均年龄 6 5岁。曾被误诊为心肌炎 4例 ,冠心病 2例 ,风心 2例 ,肺心病 4例。2 讨 论2 .1 临床症状 本病起病缓慢、隐匿 ,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可达多年 ,有的患者出现心脏扩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心律失常特点,认识常见心律失常类型,加强对该病的认识及重视,进一步评估猝死风险。方法根据发病年龄,将138例DCM患者分为青年组(<45岁,n=35)、中年组(45~59岁,n=79)、老年组(≥60岁,n=24),回顾性分析三组患者的心律失常表型。结果三组DCM患者的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窦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房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Ⅰ°房室传导阻滞、QS型、左室高电压、ST-T改变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M患者在不同发病年龄,其心律失常类型的差异具有临床指导意义,这为了解DCM心律失常特点,进一步进行风险层化评估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焦虑症误诊为冠心病的常见原因。方法:对30例误诊为冠心病的焦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年龄相对年轻,30~45岁,女性是男性1.5倍,并且大部分患者社会和精神压力较大;治疗后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痊愈6例,显著好转18例,好转5例,无效1例。结论:焦虑症和冠心病有很多相似或相同症状,易误诊误治,临床医生要具有丰富的相关专业知识,在仔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后,综合分析评估病情,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诊断和最佳治疗策略。方法对我院接受治疗的51例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首诊诊断正确38例,占74.5%;漏诊6例,占11.7%,误诊7例,占13.7%。最终44例康复出院,3例患者治疗无效要求自动出院,4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7.8%。结论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容易误诊和漏诊,需结合病史、体征辅助检查结果等综合分析,并给予抗感染、强心、纠正酸碱平衡等综合治疗,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缺血性心肌病(ICM)、扩张心肌病(DCM)以及普通冠心病患者(CHD)血中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6月到2014年6月冠心病患者150例,其中ICM患者60例、DCM患者54例、CHD患者36例,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Hcy水平,同时测定血肌酐(Cr)、叶酸、维生素B12水平,比较三组心功能差异。结果三组患者间血Cr、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CM组患者Hcy水平高于DCM组和CHD组(P<0.05),DCM组与CH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功能参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D)、左室舒末内径(LVEDD)在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Hcy在ICM患者中的表达高于DCM和普通CHD患者,临床可以通过检测Hcy水平鉴别诊断ICM及DCM。  相似文献   

16.
老年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某些临床特征、误诊原因及治疗应注意的问题。方法 对60例老年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的症状、体征及一些实验室检查不典型,常延误诊治。该组误诊36例(60%),其中误诊为冠心病8例,急性心肌梗死5例,肝硬化5例,肾病综合征4例,再生障碍性贫血3例,特发性水肿3例,肠梗阻3例,糖尿病3例,老年痴呆2例。结论 在临床工作中应想到该病的存在,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必要的甲状腺功能检测是发现该病和早期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甲状腺机能减退症误诊为冠心病的原因。方法 对24例甲状腺机能减退症误诊为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转归进行综合分析,寻找误诊原因。结果 其误诊原因为:把心电图ST-T改变简单地诊断为常见病冠心病,以偏概全,对本病缺乏了解,缺乏全面细致的查体。  相似文献   

18.
由于扩张型心肌病 ( DCM)症状表现不一 ,体征缺乏特异性 ,早期 DCM无统一诊断标准 [1] ,中晚期DCM亦需进行排除性诊断 ,因而在临床上误诊率极高。我院 2 0 0 1年 1月— 2 0 0 3年 3月收治的 5 7例DCM患者中 ,有 2 4例误诊病例 ,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4例误诊病例中男 1 7例 ,女 7例 ;年龄 2~ 72岁 ,平均年龄 43岁。首次就诊时间至确诊时间为 1 5 d~ 3年 ,平均 1 3个月。1 .2 误诊疾病 误诊为缺血性心肌病 6例 ,占2 5 % ;病毒性心肌炎 6例 ,占 2 5 %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4例 ,占 1 6.7% ;结核性胸膜…  相似文献   

19.
扩张型心肌病误诊原因分析及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扩张型心肌病误诊原因,探讨其诊断标准并总结治疗体会。方法:收集本院1984年1月至2005年4月43例住院病例临床资料并加以分析。结果:误诊原因一是病史采集不详细或不确切,缺乏全面、客观分析;二是对DCM的认识不足,诊断依据不熟悉。结论:熟悉DCM的诊断标准,对临床资料进行认真分析,注意排除其他心脏病,重视超声心动图在DCM诊断中的作用,就可以减少其误诊率。对DCM的治疗主要抓住纠正心功能,控制心律失常及主要并发症的防治,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病误诊为冠心病的原因,为减少误诊提供参考.方法 总结17例胃食管反流病误诊为冠心病患者的特征,分析误诊原因,探讨减少误诊的策略.结果 17例患者均误诊为冠心病,误诊时间最短为1个月,最长达2年之久.正确诊断后,经抗反流治疗1周后症状明显缓解13例,2周后症状缓解率达94.1%.经维持治疗6个月,14例患者中症状完全缓解并无复发8例,复发6例.结论 胃食管反流病误诊为冠心病的主要原因在于该类患者的首发症状是以胸痛为主,应提高认识、全面检查,减少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