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带一侧指动脉的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1998年起,应用指背侧岛状皮瓣11例,修复手指掌背侧皮肤缺损,范围2.0cm×1.0cm~2.5cm×4cm。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诊1~18个月,手指外观不臃肿,色泽质地好,外形满意,供区隐蔽,对供指功能无影响。结论指背侧岛状皮瓣操作相对简便,血供稳定,成活率高,是修复手部缺损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手部的皮肤缺损在临床上很常见,由于手部结构精细复杂,且皮肤很薄,修复时有一定难度。1979年Foucher报道了以第一掌动脉为蒂的示指背侧岛状皮瓣移位修复拇指虎口皮肤缺损,1990年路来金等人报道了以掌背动脉为蒂的手背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用于修复手掌的小面积皮肤缺损犤1犦。我院自1995年以来应用以掌背动脉为蒂的岛状皮瓣修复各种手部皮肤缺损22例,获得成功。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22例,男10例,女12例,年龄14~57岁,平均年龄28.7岁。17例为急性外伤性皮肤缺损,4例为疤痕…  相似文献   

3.
岛状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岛状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程银忠自1992年以来,我科应用岛状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伴肌腱、骨或关节外露创面17例,疗效满意。临床资料本组男14例,女3例,年龄19~55岁、修复烧伤后疤痕6例,电击伤11例,创面均伴有肌腱,骨或关节外露。修复方法:外...  相似文献   

4.
从1985年11月~1998年6月应用8种带血管蒂的岛状皮瓣、肌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195例,皮瓣成活率达97%,经过6个月~11年的随访观察,临床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本组195例,其中男139例,女56例。年龄9~61岁。195例均为四肢软组织缺损。受区在上肢109例,下肢86例,急诊修复7...  相似文献   

5.
岛状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科采用7种岛状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54例,皮瓣全部成活。根据皮瓣解剖及转位途径,其中手部岛状皮瓣5种,余为前臂岛状皮瓣和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介绍了每种皮瓣的解剖特点及应用体会。岛状皮瓣具有血供丰富、血管蒂较长、皮瓣质地好、并可携带神经等优点:手术难度不高、成功率高、易于普及。  相似文献   

6.
手部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自2001年6月至2004年8月应用手部4种不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24例26指,取得良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带蒂岛状皮瓣转移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足踝部的软组织缺损临床上较为常见,但由于其解剖学的特点,修复往往比较困难.本院自1997年5月至2003年8月,采用5种带蒂岛状皮瓣转移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4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带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具有血管解剖恒定、手术操作安全、供区面积大、移动性好、一次有效闭合创面、血运丰富抗感染能力强、术后外形好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我院自1998年1月~2003年6月对34例四肢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6种带血管蒂岛状皮瓣侈植法进行治疗,手术全部成功,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报道游离皮瓣、岛状皮瓣移植修复四肢复杂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显微外科方法施行皮辩移植修复四肢复杂性软组织缺损62例,其中游离皮瓣26例;岛状皮瓣36例。结果 58例皮瓣全部成活。2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二期缝合处理,创面愈合,2例皮肤坏死,皮下部分成活。术后经3个月—5年随访,皮瓣血循环良好,感觉大部分恢复,所修复的肢体保留和恢复了良好的功能;8例皮瓣臃肿,半年后行二期皮瓣整形后外形美观。结论 利用游离皮瓣和岛状皮瓣修复四肢复杂组织缺损,疗程短,疗效好,功能好,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髂腹股沟岛状皮瓣修复会阴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阴部解剖复杂、局部凹凸不平、易被污染,修复后外形和功能要求较高,因此,对其皮肤软组织缺损多采用皮瓣修复。髂腹股沟皮瓣自游离移植成功应用以来,由于该皮瓣血管变异较多,口径较细,目前多不主张切取游离皮瓣[1]。但使用带蒂或岛状移植确有其诸多的优点[2]。1990年来作者采用髂腹股沟皮瓣修复会阴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2例,皮瓣均一期成活,取得了满意的成果。作者体会该皮瓣仍不失为修复会阴部皮瓣软组织缺损之首选皮瓣。手术要点髂腹股沟皮瓣是以旋髂浅动脉为供血动脉,皮瓣的设计以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约2.0cm股动脉搏动处为起点,斜向髂前上…  相似文献   

11.
上臂内侧扩张皮瓣修复颜面部缺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上臂内侧扩张皮瓣的血液供应及用于修复面部瘢痕挛缩的方法。 方法 选择面部瘢痕挛缩患者 7例 ,Ⅰ期手术时将扩张器置入上臂内侧深筋膜浅层。Ⅱ期手术时 ,利用尺侧上副动脉供血、贵要静脉属支及腋静脉属支回流的上臂内侧扩张皮瓣带蒂转移 ,Ⅲ期时用扩张皮瓣断蒂修复面部瘢痕挛缩 ,扩张皮瓣面积最大 15cm× 10cm。 结果 移植皮瓣全部成活 ,皮瓣色泽接近面部正常组织 ,外形良好 ,上臂内侧供瓣区遗留较小切口瘢痕。 结论 将扩张器置于上臂内侧皮肤深筋膜浅层形成的扩张皮瓣用于修复面部瘢痕挛缩 ,是一个可行的方法 ,但治疗需要时间较长 ,上肢与头的强迫体位固定是其不足。  相似文献   

12.
应用SMAS-颈阔肌蒂肌皮瓣修复唇颊部皮肤及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以SMAS-颈阔肌为蒂的颏下部肌皮瓣修复唇颊部皮肤及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根据口周皮肤及软组织的缺损面积,设计以SMAS-颈阔肌为蒂的颏下部横行肌皮瓣,经皮下隧道修复缺损。最大皮瓣面积为3.0 cm×5.0 cm,最小蒂宽度为1.0 cm。结果临床应用于8例患者,经3~12个月的随访,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效果较满意。结论应用设计部位较隐蔽的以SMAS-颈阔肌为蒂的颏下部皮瓣,远位修复唇颊部皮肤及软组织缺损,血供良好,皮瓣的颜色、质地与缺损周围的正常组织相匹配,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笔者报告1993~1996年46例面部除皱的经验,其中12例颞深部眶颧骨膜下除皱(内含6例颧弓缩小整形),有或没有合并SMAS剪力除皱,34例进行两个层次的除皱及剪力SMAS除皱。颞深部眶颧骨膜下除皱术采用颅面外科手术进路,在颞窝前方,眶周,外眦韧带区,部分眶内,颧弓周围及上颌骨前、外侧方分离骨膜,将其与帽状腱膜,颞浅筋膜及上半面部的皮肤、头皮同时提紧。有的病例同时进行颧弓缩小整形,术后使上半面部皮肤提紧,并使眼轮匝肌及其周围组织提紧,眉弓及眼角上悬,上、下眼睑松弛矫正,眼鼻沟,鼻唇沟变浅。特别对中年以上的上2/3面部除皱有效。SMAS剪力除皱是下半面部除皱。将皮肤及SMAS两平面进行提紧,耳前制成S状SMAS瓣,在其中央剪成两半,向上及向耳后方提紧,使颊、下颌、颈部松弛组织提紧,鼻唇沟变浅。颏下区松坠的脂肪作抽吸或切除。  相似文献   

14.
目的面部缺损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因局部皮辦或皮下蒂皮辦是由皮下直接供血,皮瓣修复的区域受到限制。为此,进行了以面部表情肌为供血来源的皮辦探讨。方法通过对眼轮匝肌的血管及面神经颞支的解剖研究,扩大了以眼轮匝肌为蒂的颞区皮瓣的应用范围。结果 18例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眼轮匝肌颞区皮辦比局部或皮下蒂组织辦易于移转,且供区隐散蔽。  相似文献   

15.
眼轮匝肌蒂颞区皮瓣修复面部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面部缺损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因局部皮瓣或皮下蒂皮瓣是由皮下直接供血,皮瓣修复的区域受到限制。为此,进行了以面部表情肌为供血来源的皮瓣探讨。方法通过对眼轮匝肌的血管及面神经颞支的解剖研究,扩大了以眼轮匝肌为蒂的颞区皮瓣的应用范围。结果18例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眼轮匝肌颞区皮瓣比局部或皮下蒂组织瓣易于移转,且供区隐散蔽。  相似文献   

16.
我们应用岛状皮瓣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共45例,效果满意。优点是:①蒂长移转灵活;②皮瓣血运良好;③肤色和质地均佳;④Ⅰ期手术完成。对岛状皮瓣的特点、适应证及手术要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我们应用岛状皮瓣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共45例,效果满意。优点是:①蒂长移转灵活;②皮瓣血运良好;③肤色和质地均佳;④Ⅰ期手术完成。对岛状皮瓣的特点、适应证及手术要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应用局部皮瓣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面部局部皮瓣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自2005年7月~2009年6月,应用局部皮瓣修复面部各部位的皮肤软组织缺损22例。根据各部位的情况设计局部皮瓣,转移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结果:术后随访22例患者3个月~5年,皮瓣完全成活,切口愈合良好,瘢痕不明显,修复的外形效果满意。结论:局部皮瓣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创面是临床实用有效的方法,美容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窄蒂侧颌颈部皮瓣修复面部组织缺损   总被引:23,自引:7,他引:16  
目的 介绍一种因多种原因导致的面部皮肤及深层组织缺损与畸形的修复方法。方法 设计以耳前狭窄皮肤筋膜为蒂的侧颌颈部皮瓣移转修复缺损。皮瓣最大 10cm× 11cm ,最小5cm× 6cm。蒂部宽 1 0~ 1 5cm ,长 2~ 5cm。结果 应用窄蒂侧颌颈部皮瓣治疗 2 1例 ,除 1例皮瓣远端皮肤坏死外 ,其余全部成活。结论 本皮瓣不带知名血管 ,打破带蒂随意皮瓣的长宽比例规定 ,是一种新的皮瓣设计 ,窄蒂移转方便 ,修复后外形满意 ,是修复面部较大面积组织缺损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0.
SMAS蒂颞部岛状皮瓣在下眼睑重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以SMAS蒂颞部岛状皮瓣修复下睑缺损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8例下睑缺损的患者,设计以颞部SMAS为蒂的岛状皮瓣,在外眦部形成宽1.0~1.5 cm的蒂皮瓣,向内旋转180°,移植修复于眼睑缺损部位,皮瓣最大面积为2.2 cm×5.5 cm.结果 8例患者的皮瓣伞部成活,术后随访6~24个月,皮瓣与周围皮肤颜色、质地匹配,下睑功能良好,供瓣区瘢痕不明显,效果满意.结论 SMAS蒂颞部岛状皮瓣设计简单、灵活,操作容易,皮瓣血供可靠,供、受区瘢痕不明显,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