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上海市卢湾区社区吸毒人员现况及艾滋病防制方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9年云南首次报道艾滋病毒(HIV)感染在注射毒品人群中爆发流行,截至2005年11月,我国吸毒人群中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人约28.8万人,占总数的44.3%。涉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怛。。静脉吸毒成为我国HIV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由于静脉吸毒人员以青壮年为主,以及大部分静脉吸毒人员具有高危性行为,他们成为HIV在吸毒人群和普通人群之间传播的重要桥梁之一。在尚未全面实施针具交换和使用美沙酮替代门诊治疗的情况下,我们结合禁毒在社区吸毒人群中开展艾滋病危险因素和相关行为及HIV感染调查,对HIV高危人群艾滋病预防控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社区与戒毒所吸毒人群艾滋病感染及相关因素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东莞市社区招募的吸毒人群与戒毒所哨点监测吸毒人群HIV感染率及相关因素的差别。方法采用同伴推动抽样法(respondent-driven sampling,RDS)招募社区吸毒人群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进行HIV检测;哨点监测按哨点监测方案进行问卷调查和生物学检测。结果共招募和访谈303名社区吸毒人员,采集血样300份;哨点监测400人。社区吸毒人群HIV感染率为8.3%,哨点监测HIV感染率为4.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4,P=0.022)。社区吸毒人群中,广西户籍人口比例、商业性行为比例、商业性行为时经常或总是使用安全套的比例、注射用药率、注射用药者中针具共用率均高于哨点监测。结论社区招募的吸毒人群HIV感染率高于戒毒所哨点监测;东莞市吸毒人群HIV感染处于中等流行水平,应加大对社区吸毒者的干预力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社区吸毒人群艾滋病性病感染风险。方法:综合利用2011~2014年中山市人口学、哨点监测,自愿咨询监测门诊(VCT)、羁押场所检测、医院就诊者HIV检测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数据,采用多种方法对中山市男男性行为人群和吸毒人群艾滋病新发感染率进行估计,比较不同方法在男男性行为人群和吸毒人群中引用的有效性,获得中山市近5年不同人群艾滋病流行趋势,并且结合人群规模估计数据,评估中山市艾滋病新发感染状况。结果:一共400名调查对象参与调查,其中HIV初筛试验阳性病例50例,经过HIV确证试验,结果显示HIV感染者45人,感染率为11.25%。TPPA阳性80例,阳性率为20%。梅毒感染病例40例,感染率为10%。中山市2011年HIV抗体阳性病例8例,2012年为8例,2013年为12例,2014年为10例,2015年为12例。2011~2015年调查中山市社区吸毒人员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分别为78%、85%、88%、90%。结论:中山市社区吸毒人员艾滋病知晓水平较高,但艾滋病感染风险意识低。建议在今后的社区吸毒人员干预工作中,应重点加强HIV等疾病传染力和传染风险等知识培训,加强社区吸毒人员对艾滋病感染风险的防治意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四川省凉山州地区静脉吸毒人群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以社区为基础调查静脉吸毒人群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危险因素 ,通过检测研究对象的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确定是否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结果 静脉吸毒人群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为 71.0 % (2 6 9/379)。在多因素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 (P<0 .0 5 ) ,共用注射器具次数的 OR值为 2 .0 5 3,其 95 %CI为 1.4 5 8~ 2 .891。在单因素χ2 分析中 (P <0 .0 5 ) ,共用注射器具次数、共用注射器具吸毒年限、近 3个月平均每天静脉吸毒频率等多个因素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关。结论 需进一步研究阐明静脉吸毒共用注射器具方式对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社区静脉吸毒人群(IDUs)艾滋病相关行为特点及目前同伴教育的开展情况,提出建议。方法: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方法对某市城市社区静脉吸毒人群和疾控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调查。结果:IDUs对艾滋病知识已有相当程度了解。共用注射器情况在减少。但仍有37.1%的对象近半年内共用过注射器。90%的对象有固定的活动圈子,圈子中毒友相处时间平均约4.5年,圈子中存在“核心人物”。在和固定性伴、非固定性伴、商业性性工作者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的使用率分别为28.6%、53.3%、60.0%。结论:1)仅知识的增加并不足以阻止HIV在IDUs中传播;2)应更加关注HIV由IDUs经性途径向非高危人群传播的可能性;3)同伴教育的基础是IDUs“圈子”和“核心人物”的存在,但也受“圈子”和“核心人物”特点的限制。故其作用不宜高估;4)同伴教育的策略方法应予改进。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中国现有社区顾问委员会(Community Advisory Boards,CABs)的工作实施情况,研究CAB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g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科学研究及防治工作中的意义、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从伦理学视角讨论和分析,提出建议(结论)。方法对CABs成立不同时间的三个有代表性的省(自治区)进行调查,分别是中国最早(2001年7月)成立CAB的广西横县,2004年4月成立CAB的安徽阜阳市,2004年7月和2005年9月成立CABs的云南开远、个旧市。对全部CABs成员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CABs工作人员及现场的工作伙伴一对一进行访谈。结果CABs人员组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工作中能执行其职责;工作意愿是积极和正面的;能完成交给的工作任务,但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结论CABs的建立和存在,从社区和参与者角度具有重要的伦理意义,在弱势群体的保护、多元文化的尊重、知识传播、知情权的保护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参与者、病人和社区的参与是必要和势在必行的。  相似文献   

7.
李丹  王毅  严俊  罗英  王超  张建新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0):5329-5331
目的 探讨针对吸毒人群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如何寻找有效的IEC信息.方法 采用IECI模型对成都市成华区和峨眉山市377名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信息知晓率和影响率进行研究,分析比较各信息的干预需求指数(IECI).结果 艾滋病相关知识/信息中知识类干预需求指数低于信息类(分别为13.86±9.93,20.22±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成都市吸毒人群对本地艾滋病感染情况较为感兴趣,峨眉山市吸毒人群对全国艾滋病感染的整体情况较为感兴趣.结论 在开发IEC材料或开展IEC活动时,可利用干预信息指数(IECI)筛选必要的和有效的IEC信息,使健康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四川省西昌市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对海洛因成瘾者吸毒行为的影响情况。方法于2004—05/07,以社区为基础招募海洛因成瘾者,调查其社会人口学、毒品使用及共用注射器具行为特征,了解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MMT)对吸毒行为的影响情况。结果 在调查的海洛因成瘾者中参加过MMT的为30.4%(105/346),参加MMT时间的中位数为49d。在控制社会人口学等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MMT与海洛因成瘾者近3个月吸毒行为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静脉吸毒频率(OR:0.40;95%CI:0.24~0.66)、海洛因口吸频率(OR:3.06;95%CI:1.87~5.00)、海洛因混合其他毒品使用频率(OR:0.43;95%CI:0.26~0.73)、共用针头或注射器(OR:0.03;95%CI:0.01-0.13)、共用洗针头或注射器用水(OR:0.06;95%CI:0.01~0.24)和共用吸毒器皿(OR:0.02;95%CI:0.00~0.18)。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第一批海洛因成瘾者美沙酮维持治疗试点项目在减少吸毒人群毒品使用和艾滋病相关高危吸毒行为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四川省西昌市社区艾滋病防治项目对吸毒人群直接和间接共用注射器具吸毒行为的影响情况。方法于2004年5月至6月在四川省西昌市调查吸毒人群的社会人口学、戒毒、参加艾滋病防治项目、吸毒方式以及直接和间接共用注射器具行为情况等。结果在近3个月27,0%(122/451)的吸毒者与他人有过共用注射器具静脉吸毒行为,其中直接和间接共用注射器具的分别为26,8%(121/451)和22,4%(101/451)。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与近3个月直接共用注射器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是:性别、过去参加过艾滋病防治项目、近3个月静脉注射吸毒频率、近3个月海洛因混合其他毒品使用频率;与近3个月间接共用注射器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是:静脉吸毒年限、过去参加过艾滋病防治项目、近3个月静脉注射吸毒频率、近3个月海洛因混合其他毒品使用频率。结论社区艾滋病防治项目对减少直接和间接共用注射器具行为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艾滋病项目地区自愿咨询检测服务现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第三轮中国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启动以来,项目地区自愿咨询检测(VCT)工作进展状况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项目地区咨询检测点按规范要求完成的所有咨询个案表及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测结果,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至2006年底,72个项目县共建立咨询点645个,是项目启动时(149个)的4.33倍,平均为每个咨询检测点培训咨询员5.41人次,每个咨询点月平均提供服务仅7.58人次;项目地区共提供VCT服务134 098人次,接受VCT服务者中以行为状况不详者所占比例最大,占29.46%,其次为孕产妇、性接触者及既往卖血/受血者,所占比例分别为26.4%,20.99%和17.77%。各项目省咨询对象的特征分布也不完全相同;项目地区接受VCT服务的人中HIV抗体的总检出率为2.62%(3516/134098),其中既往卖血/受血或血制品的人群抗体检出率高达10.80%,其次为HIV感染者或患者(PLAHA)配偶/性伴、吸毒人群及性接触,抗体检出率分别为7.45%,2.29%和0.76%;占咨询检测人数的56.06%;其他人群及孕产妇中检出的HIV抗体阳性者仅占总阳性者的7.6%。结论 VCT提高了项目地区VCT服务的能力及可及性;但目前咨询点的利用率较低、VCT服务对高危及重点人群的覆盖不够、部分地区服务目标人群定位仍不清楚等。  相似文献   

11.
探索以社区为基础的艾滋病防治关爱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以社区为基础的艾滋病防治关爱模式,减少社区居民、家庭对吸毒者和HIV感染者的歧视。[方法]建立目标人群(静脉吸毒者)档案、入户随访和例会制度;组织社区居民、目标人群及其家属开展丰富多彩的宣教、联谊活动;对吸毒者和HIV感染者实施情感交流、生活照顾、转介就业等。[结果]通过项目干预,吸毒人群建档率达70%以上,111个吸毒者和HIV感染者获得了生活救助;转介目标人群就业人数达75人;社区居民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达80%以上;新婚登记人员中接受艾滋病自愿咨询率和婚检时进行HIV检测率分别达67%和36%。[结论]利用社区资源,在社区内大力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对目标人群实施关怀和救助,营造社会对HIV/AIDS的支持性环境,是防治艾滋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2.
贵阳市HIV/AIDS社区支持与关怀项目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分析2002年贵州省贵阳市实施HIV/AIDS社区支持与关怀项目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为将来更好地开展城市HIV/AIDS社区支持与关怀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 根据贵阳市的具体情况,采取开发决策层,动员大众媒体参与,组织社会各部门合作,建立感染自助组织,构建社区支持与关怀网络的措施,开展感染生产自救,引导家庭、社区和感染周围人群关心因吸毒而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病人。结果 通过关怀与支持项目的开展,使媒体和社区人群对艾滋病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自愿检测咨询人数增加;部分感染家庭理解接纳了感染,感染自身的态度转变,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并提出建议和想法。结论 开展HIV/AIDS社区支持与关怀,可以使社区群众提高对艾滋病的认识,消除对艾滋病病人、HIV感染的歧视。但试点工作是初步的,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艾滋病流行现状及控制策略   总被引:32,自引:5,他引:27  
目的 分析广东省艾滋病(AIDS)流行现状,为政府提出本省的控制策略,方法 分析全省的AIDS常规,哨点,行为监测资料。结果 截至2001年底,广东省累计共报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2610例,AIDS病人110例,死亡42例,广东省自1986年首次发现HIV感染以来,其主要传播途径已发生了明显变化。2001年有94.7%的HIV感染由静脉吸毒引起,多性伴人群的HIV流行率在逐年增高,但HIV尚未在一般人群中立足稳定。结论 广东省HIV主要在吸毒人群中迅速传播,因此我们当前的工作重点是要抓住这个稍纵即逝的机会,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预防HIV从吸毒人群向暗娼以及一般人群传播,除加强宣传教育等综合措施外,应尽快开展以减少危害为主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4.
苏北地区社区居民艾滋病知识态度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苏北地区社区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对艾滋病人的态度、获取知识的途径等状况,为有针对性的开展社区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苏北地区徐州市及周边等7地的社区开展问卷调查。结果社区居民艾滋病总知晓率为91.0%。社区居民对艾滋病的三大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的认知正确率分别为81.2%、79.6%和75.3%,对非传播途径的认知率不高。对艾滋病人的恐惧仍然是最主要的态度问题。社区居民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是观看录像、宣传资料和专家讲座。电视仍然是社区居民获取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第一媒体,网络逐渐成为年轻人的主流媒体。结论苏北地区社区居民艾滋病知晓率高,但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有待提高,态度需进一步扭转。  相似文献   

15.
HIV/AIDS病人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皖北农村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现状,分析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典型抽样法采用一般情况问卷、感染史本底资料调查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S)对85名HIV感染者/AIDS病人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方差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的HIV感染者/AIDS病人GQOLI-74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乡镇的HIV感染者/AIDS病人SSS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负性生活事件是影响HIV感染者/AIDS病人社会支持的不利因素。而好的邻里关系、烦恼诉说是影响HIV感染者/AIDS病人生活质量的有利因素。结论 诸多因素影响皖北农村地区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农村应加强艾滋病社区关爱、社会支持工作,建立以家庭、邻里为依托的社区关爱模式。  相似文献   

16.
We investigate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arental factors (including infection with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diagnosis, parental medical illness, and depression) and children's behavioral and emotional problems among children of injection drug users (IDUs). IDUs were recruited through community outreach. The sample included 73 parents of 73 children, aged 4 to 12 years. Parental depression (odds ratio [OR]=4.61) and medical illness (OR=4.70) were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internalizing (depressive and anxiety-related symptoms), but not with externalizing (aggressive and disruptive behaviors) symptoms in the children of IDUs. The clinical implications are that children of IDUs are known to be at high risk for psychiatric symptoms and disorders;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children of depressed and/or medically ill IDU parents may be at even higher risk of internalizing symptoms (depression and anxiety symptoms) than children of IDUs who do not suffer from these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上海市普陀区社区吸毒人群吸毒行为及HIV、HCV和梅毒感染情况。方法采用连续横断面调查方法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样采集。结果 2008—2011年分别调查316、413、473和473例社区吸毒人员,该人群9种常见毒品均有使用,使用最多者为海洛因,分别占94.9%、93.7%、95.1%和96.8%,存在合并使用毒品的情况,分别有9.8%、6.1%、4.2%和7.6%使用两种及以上毒品,吸食冰毒比例逐年增加,分别占4.4%、4.6%、5.5%和5.9%;注射毒品者比例历年依次为64.2%、63.0%、57.5%和68.1%,注射吸毒者共用针具比例历年依次为12.9%、9.1%、10.3%和8.1%。HIV抗体血清学检测阳性率历年依次为0.0%、0.0%、0.0%和0.6%;HC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6.3%、60.3%、52.9%和60.0%;梅毒RPR阳性率分别为6.7%、6.3%、3.6%和8.0%。结论上海市社区吸毒人员使用毒品种类多,以海洛因为主,注射吸毒率、HCV和梅毒感染率较高,目前HIV仍处于低流行状态,但存在高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8.
Frew PM  Archibald M  Hixson B  del Rio C 《Vaccine》2011,29(36):6136-6143

Objective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socioecological factors influencing HIV vaccine research participation among communities living in geographic areas with high HIV prevalence and high poverty rates.

Methods

We surveyed a sample of 453 adults ≤18 years from areas of high poverty and high HIV prevalence in metro Atlanta and differentiated the effects of individual-, social/organizational-, and community-level characteristics on participation in HIV vaccine research via multilevel modeling techniques that incorporated questionnaire, program, and census data.

Results

Models that adjusted for both individual-level covariates (such as race, gender, attitudes, and beliefs concerning HIV research), social/organizational- and community-level factors such as local HIV prevalence rates, revealed that the extent of HIV prevention-related programs and services in census tracts contributed to individuals’ likelihood of participation in an HIV vaccine study. Additionally, neighborhood-based organizations offering HIV medical and treatment programs, support groups, and services (e.g., food, shelter, and clothing) encourage greater HIV vaccine research participation.

Conclusions

The findings support the hypothesis that community-level factors facilitate participation in HIV vaccine research independent of both individual- and social/organizational-level factors.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参与城市基层艾滋病防控工作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保障工作模式运行的相关机制。方法:运用系统分析的思路和结构—过程—结果的评价方法。结果:从政策、理论和国内外实践等方面分析,这一工作模式是可行的;从工作效果上看,是有效的;同时,相关保障必须健全。结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参与城市基层艾滋病防控工作的策略和模式是可行和有效的,为保证持续运行,需要在经费、人员、技术和督导考核等方面进行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There is a paucity of research that illustrates the interplay between HIV/AIDS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programs. We describe the central role that public access to antiretroviral (ARV) medication has played in the development and efficacy of HIV/AIDS prevention programming in Khayelitsha, a resource-poor township in the Western Cape of South Africa. We document the range of preventive interventions and services available in Khayelitsha since the early 1990s and explore the impact of ARV availability on prevention efforts and disease stigma on the basis of extensive indepth interviews, supplemented by data collection. The information gathered suggests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mother-to-child-transmission (MTCT) prevention programs in 1999 and the three HIV treatment clinics run by Doctors Without Borders/ 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 (MSF) in 2000 were turning points in the region’s response to the HIV/AIDS epidemic. These programs have provided incentives for HIV testing, galvanized HIV/AIDS educators to reach populations most at risk, and decreased the HIV incidence rates in Khayeltisha compared to other areas in the Western Cape. Lessons learned in Khayelitsha about the value of treatment availability in facilitating prevention efforts can inform the development of comprehensive approaches to HIV/ AIDS in other resource-poor are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