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5 毫秒
1.
目的探讨用异丙酚静脉麻醉方法用于膀胱镜检查。方法选280例需要做膀胱镜检查的男性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是局部麻醉对照组80例,骶管阻滞麻醉组100例,异丙酚静脉麻醉组100例,分别观察各组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局部麻醉对照组及骶管阻滞麻醉组术前术后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波动较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丙酚静脉麻醉组术前术后血压、心率波动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效果对比,异丙酚静脉麻醉组优秀率86.0%,明显高于局部麻醉对照组的68.75%,高于骶管阻滞麻醉组的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镜检查时采用异丙酚静脉麻醉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骶管麻醉与局部浸润麻醉在肛肠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行肛肠手术患者84例,按手术方法分为局部组42例和骶管组42例,局部组患者采用肛周局部浸润麻醉,骶管组采用骶管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生命体征变化、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药物用量、麻醉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骶管组的麻醉效果优良率高于局部组(P<0.05)。两组患者的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血氧饱和度(saturation oxygen,SaO2)在麻醉前无明显差异(P>0.05);麻醉后骶管组的HR、MAP均低于局部组(P<0.05),麻醉后两组的SaO2无明显差异(P>0.05)。骶管组的麻醉起效时间长于局部组(P<0.05),但骶管组的麻醉药物用量小于局部组(P<0.05),骶管组的麻醉持续时间也长于局部组(P<0.05)。骶管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尿潴留、肛门下坠、头晕等总发生率低于局部组(P<0.05)。结论 骶管麻醉具有麻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剂量骶管麻醉加亚甲蓝术后注射在开放式痔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Ⅲ、Ⅳ度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采用小剂量骶管麻醉,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骶管麻醉,两组术后均应用复方亚甲蓝作为长效止痛剂行创面注射。结果10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患者满意度高,无因并发症再次入院者。结论小剂量量骶管麻醉开放式痔切除术安全高效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剂量骶神经阻滞麻醉在肛肠病手术中的效果。方法:将60例肛肠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骶管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小剂量骶神经阻滞麻醉,比较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患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利多卡因用量、麻醉时间明显少于或短于对照组(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阻滞不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小剂量骶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明显优于传统骶管麻醉,可使患者短时间内进入麻醉状态,且用药量少,术后不良反应少,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骶管阻滞静脉复合瑞芬太尼对于膀胱镜检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及安全性观察.方法:选择拟行膀胱镜检查的ASAI-Ⅰ级男性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丙泊酚组100例,Ⅱ组为罗哌卡因骶管阻滞静脉复合瑞芬太尼组100例.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段HR、SBp、Spo2的变化、体动反应、检查时间.结果:与Ⅰ组比较,Ⅱ组在检查中HR、SBp、Spo<,2>的变化不明显,体动反应轻微,检查时闻无明显差异.结论:在膀胱镜检查中罗哌卡因骶管阻滞静脉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效果优与丙泊酚静脉麻醉.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骶管麻醉和小剂量腰麻在混合痔手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将行混合痔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骶管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小剂量腰麻,对比分析2组患者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的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镇痛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麻醉生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小剂量腰麻相对于骶管麻醉,镇痛效果确切,起效快且不延长麻醉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优选此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前列腺局部浸润麻醉与直肠黏膜表面麻醉在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2018年3月至8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拟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的疑似前列腺癌患者纳入本研究,前瞻性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利多卡因于前列腺基底部和精囊腺间交角周围的血管神经束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凝胶直肠黏膜表面麻醉。收集患者穿刺前后基线特征及穿刺后VAS评分、穿刺前后膀胱残余尿、穿刺阳性率、Gleason评分及血尿等相关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共66例患者纳入本研究。穿刺过程中实验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穿刺阳性率、Gleason评分、残余尿、尿潴留、肉眼血尿、发热等没有组间差异。结论局部浸润麻醉比直肠黏膜表面麻醉更能明显缓解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的疼痛,对穿刺阳性率无明显影响,是更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但需要一定经验的超声医师引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2%利多卡因表面黏膜麻醉与常规眼部注射麻醉施白内障手法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效果。结果216例白内障,93%患者在表面麻醉下完成手术。结论2%利多卡因表面黏膜麻醉下施手法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简便、安全、痛苦小、麻醉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探讨骶管加基础麻醉用于小儿肛瘘手术效果,并与硬膜外加基础麻醉比较。将40例肛瘘随机分为两组:骶管加基础麻醉(A组)和硬膜外加基础麻醉(B组)。每组20例,分别记录麻醉前、基础麻醉后、骶管和硬膜外阻滞后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和脉率(P)。结果短示,两组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B组有2例行硬膜外穿刺时穿透硬脊膜.改行全身麻醉。结果表明,骶管麻醉和硬膜外麻醉用于小儿肛瘘手术麻醉效果及对生命体征的影响无差异.骶管麻醉操作简便,穿透硬脊膜的危险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0.
齿状线上直肠黏膜穿刺局麻下行肛肠外科小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肛肠外科小手术多采用肛周皮肤穿刺、局部麻醉方法。由于其手术部位有丰富的末梢神经,非常敏感,无论是麻醉、手术还是术后,患者都特别疼痛。直肠黏膜为植物神经支配,对针刺不敏感,所以选择齿状线上直肠黏膜穿刺、局部麻醉的方法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1~2003年采用齿状线上直肠黏膜穿刺、局部麻醉的方法行肛肠外科小手术123例。其中混合痔23例,肛门周围脓肿15例,肛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红霉素软膏局部涂抹预防膀胱灌注化疗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将80例膀胱肿瘤电切术后需长期膀胱灌注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于术后第3~7天开始行膀胱灌注化疗(吡柔比星30mg+生理盐水50mL),采用一次性8F导尿管导尿。在无菌操作下观察组使用红霉素软膏涂抹尿道口(男性)、会阴部(女性)及导尿管导尿;对照组用液体石蜡润滑尿管导尿。结果观察组膀胱灌注化疗后尿管相关膀胱刺激症、泌尿系感染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日夜间排尿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使用红霉素软膏局部涂抹尿道口/会阴部及导尿管,可保护膀胱尿道黏膜,降低膀胱刺激症状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有利于膀胱灌注化疗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2.
为观察低浓度国产盐酸氯普鲁卡因用于老年人骶管麻醉的临床效果,我们将65~80岁老年肛肠病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用1.5%国产盐酸氯普鲁卡因20ml麻醉,对照组用1.0%盐酸利多卡因20ml麻醉。结果显示,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和痛觉消失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痛觉恢复时间观察组快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呼吸循环稳定,无不良反应。结果表明,小剂量低浓度国产盐酸氯普鲁卡因用于老年人骶管麻醉安全,且起效快。  相似文献   

13.
隆乳术是一种可在门诊进行的美容手术,以往均在局部麻醉下完成,由于患者对疼痛耐受性较差,手术过程较痛苦,且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存质量的要求也愈来愈高.为减轻患者痛苦,我院将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异丙酚、芬太尼静脉全身麻醉,应用于门诊隆乳手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为观察小剂量腰俞穴麻醉加局部麻醉对肛肠科常规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术后不良反应,观察施行小剂量腰俞穴麻醉成功后的509例肛肠病患者在行局部麻醉时的疼痛程度、麻醉完成后术中的疼痛程度,并分别进行评分。术中观察患者是否存在麻醉不良反应,术后观察患者发生尿潴留的情况。结果显示,509例患者在施行腰俞穴加局部麻醉过程中均达到了基本无痛,整个手术中完全无痛。21例患者行腰俞穴麻醉后出现轻微头晕,均未出现其他麻醉不良反应。术后有24例出现尿潴留,发生率为4.7%。结果表明,小剂量腰俞穴麻醉加局部麻醉既无单纯局部麻醉的疼痛,又无神经阻滞麻醉的不良反应,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低,适于在肛肠科常规手术中应用。  相似文献   

15.
骶管阻滞麻醉结合基础麻醉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2000年以来对小儿阑尾、疝、膀胱、隐睾、鞘膜稹液、尿道下裂等手术,采用骶管阻滞麻醉结合基础麻醉,效果较为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为观察小剂量咪哒唑仑合并利多卡因行骶管阻滞麻醉在肛肠病手术中的效果,将120例择期行肛肠病手术病人按骶管阻滞麻醉用药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骶管内单次注入1.2%利多卡因合并咪哒唑仑(0.05mg/kg)组(ML组),骶管内单次注入1.2%利多卡因组(SL组)。观察术中镇痛、镇静效果,扩肛牵拉反射(下腹痛)以及术后24h对术中有关操作的遗忘程度。结果显示,ML组术中均无恐惧感,术中术后无恶心、呕吐、梦幻及呼吸不畅等并发症;SL组术毕及术后24h对术中操作和医务人员的对话均可清楚回忆。ML组和SL组相比,术中镇静评分、扩肛牵拉反射及术后遗忘程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表明,小剂量咪哒唑仑合并利多卡因骶管阻滞麻醉用于肛肠病手术优于单纯利多卡因骶管阻滞麻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咽反射异常敏感患者拍摄根尖片时局部涂擦丁卡因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将拍根尖片且咽反射异常敏感的14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和对照组(70例),观察组采用丁卡因局部涂擦法进行表面麻醉,对照组采用喉头喷雾方法.结果表面麻醉显效率观察组为89.5%,对照组为82.9%,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8%,对照组为97.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局部涂擦丁卡因表面麻醉,能减轻咽反射异常敏感患者拍摄根尖片时的痛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的口腔表面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咽反射异常敏感患者拍摄根尖片时局部涂擦丁卡因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将拍根尖片且咽反射异常敏感的14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和时照组(70例),观察组采用丁卡因局部涂檫法进行表面麻醉,对照组采用喉头喷雾方法。结果 表面麻醉显效率观察组为89.5%,对照组为82.9%。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8%,对照组为97.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1)。结论 局部涂擦丁卡因表面麻醉,能减轻咽反射异常敏感患者拍摄根尖片时的痛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的口腔表面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连续骶管麻醉用于肛门手术及术后患者自控镇痛(PC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56例采用连续骶管麻醉及术后PCA(A组,90例)或单次骶管麻醉及术后传统镇痛(B组,66例)的肛门病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平面、术中括约肌松弛程度及术后48 h内镇痛效果、睡眠状况和排尿状态.结果 A组患者麻醉平面、术后镇痛效果、睡眠状况及排尿状态均优于B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中括约肌松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骶管麻醉及术后PCA用于肛门手术麻醉及镇痛效果确切,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0.
肛门疾病手术 ,术中及术后镇痛 ,对减轻肛门病患者的痛苦 ,消除对手术的恐惧心理 ,具有重要意义。我院 2 0 0 1~2 0 0 2年对肛门疾病手术 30 8例采用骶管阻滞加局部注射长效麻醉剂 ,取得了满意镇痛效果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2 6例 ,女 182例 ;年龄 2 1~ 6 8岁。其中混合痔外剥内扎术 2 0 2例 ,血栓性外痔切除术 4 7例 ,外痔继发感染切除术 14例 ,肛瘘切除术加挂线 2 5例 ,陈旧性肛门裂切除加侧切 2 0例。1.2 方法1.2 .1 骶管麻醉 :常规伏卧法 ,消毒。用 16号硬外穿刺针经骶管裂孔将麻醉剂 15~ 2 0 m l (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