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电刺激器在医院麻醉和理疗科室的应用已十分普遍.本文介绍的神经刺激器是用于麻醉时神经定位和神经肌肉功能监测.微处理器产生电脉冲,经过D/A(数/模)转化输出强度可调的脉冲电流,针对不同病人采用不同刺激频率,同时显示刺激电流的大小.刺激器有两种功能:自动循环进行刺激和手动选择刺激频率挡.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利用大鼠坐骨神经钳夹损伤模型,观察了电针(A组)、直流刺激器(B组)及双向平衡电脉冲刺激器(C组)对神经损伤后自残及神经再生的影响,D组为对照。结果:(1)术后17d,C组的右后足趾自残率为13%,而A、B及D组分别为46%、53%及80%,C组的自残率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01);(2)右侧屈肌反射阈:当刺激强度为35±5V(C组)、45±5V(A和B组)时,可引出短潜伏期(45~150ms)的A类及长潜伏期(125~525ms)C类传入纤维反应,而当刺激强度增至65±5V时,于D组仅见长潜伏期(190~600ms)的C类传入纤维反应;(3)术后17d脊神经节的标记细胞百分享分别为11.1%(C组)、5.7%(B组)、5.2%(A组)及1.1%(D组);脊髓前角的标记细胞百分率分别为16.6%(C组)、8.1%(8组)、7.4%(A组)及1.9%(D组)。上述结果表明:双向平衡电脉冲刺激器在抑制神经损伤后自残及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等方面具有更显著的生理功效。  相似文献   

3.
在人脑和中枢神经系统植入电脉冲刺激器,是治疗神经性疾病的有效方法,但对刺激电参数的控制是该技术的关键,它不仅直接影响治疗效果,而且对减少或预防由刺激引起的有害的电化学反应起决定性作用。本文综述了有关慢性脑神经刺激电参数研究情况以及刺激器的应用技术,认为:刺激脉冲须经电容耦合;采用对称双向波;双相脉冲每一相电荷量限制在0.5微库以下;用惰性金属制作电极;刺激频率为15~100Hz,脉宽为0.1~0.5ms。  相似文献   

4.
对10例9~10个月新鲜胎儿的肾小球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胎儿肾小球血管的外部构筑可分为球型,菊花型和混合型三种类型,肾小球的输入小动脉和输出小动脉均为一支,多数输入小动脉比输出小动脉组,在输入小动脉和输出小动的始末两端均能见到环形缩窄,有时可见2~3支输入小动脉共干起源于同一小叶时间动脉,肾小球系膜区肾小球旁器内毛细血管网的眼小且密,管径粗,血管分布呈带状,胎儿肾小球血管的构筑和形成已接  相似文献   

5.
38例脑性瘫痪患儿脑电图与脑CT分析石世同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院1990~1994年收治38例脑瘫患儿,男23例、女15例;年龄3个月~1岁10例,~3岁17例,~8岁11例。早产儿2例,出生体重<1800g3例。围产期有脑瘫高危因素10例,其...  相似文献   

6.
利用不同频率电脉冲信号作用于人体不同经穴上,通过对经穴输入信号与脑电波输出信号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探索一种经穴优化输入的新方法,确立经络与大脑之间的动态关联性。实验研究表明30Hz的断续波电脉冲刺激信号与其诱发的脑电α2波相关性最强,使用30Hz的断续波电脉冲刺激天枢、大肠俞这组穴位有利于诱发大脑的有益波态α波。  相似文献   

7.
对21名(男15,女6)17~19岁(其中一名自行车运动员43岁),包括田径、游泳、自行车、举重等素有训练的竞赛运动员,共作了62次经皮神经刺激(Transcu taneus nerve stimulation,TNS)测试对运动成绩的效果,一同时作了62次安慰性刺激和9次无刺激以作对照。TNS是用袖珍式刺激器,发出低频(2Hz)方波电脉冲,每次刺激45分钟(有时  相似文献   

8.
神经刺激器是动物机器人的核心组成部分,尽管动物机器人的控制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神经刺激器的性能对动物机器人的调控效果具有决定性作用。面向动物机器人,利用柔性印制电路板技术研制了埋入式神经刺激器,不仅实现了刺激器通过控制信号产生参数可调的双相电流脉冲,而且对其携带方式、材料以及尺寸等方面也进行了优化,克服了传统背负式以及头插式神经刺激器存在的隐蔽性差且易感染的缺点。刺激器的静态、离体及在体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刺激器不仅具有精确的脉冲波形输出能力,而且重量轻、体积小,在实验室和室外空间环境中均具有良好的在体工作性能。该项研究对于动物机器人的应用具有较高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石英粉末前剂量热释光效应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用石英粉末进行前剂量热释光效应的测量方法,并就不同前剂量的石英样品进行了110℃峰的TL响应测量。结果表明石英的前剂量在54×10-3~645×10-3c/kg范围内,其110℃TL响应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而前剂量超过645×10-3c/kg时,将趋于饱和状态  相似文献   

10.
Morton和Merton(1980 )利用高电压、短脉冲、低输出阻抗的原理 ,制造了一种经头皮刺激人体大脑皮质运动区的电子刺激器 ,成功地测定了正常人锥体传导时间 (CCT) ,以此为基础对患有中枢运动系统疾病的患者进行了CCT的测定 ,发现患者的CCT与正常人的CCT之间有显著差别。据此 ,本研究室研制出一种测定人体锥体路传导时间的电子刺激器 ,该电子刺激器具有高电压 (5 0 0~ 15 0 0V) ,短脉冲 (5 0~ 2 0 0ms) ,低输出阻抗的特点。1  材料和方法电子刺激器主要由电源 ,自激多谐振荡器放大电路 ,升压变压器 ,倍压整流电路及刺激激输出控制电…  相似文献   

11.
邻菲罗啉化学发光体系测定羟自由基的建立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本文描述了一个测量羟自由基(OH)的化学体系。该体系由10×103mol/L邻菲罗啉溶液50~100μl,10×103mol/L抗坏血酸溶液20μl,10×103mol/L硫酸铜溶液50μl,硼砂硼酸缓冲液所组成,由44×105mol/LH2O2溶液50~100μl启动发光,反应总体积为1ml,反应发光强度强,稳定时间可达1min以上,经对OH的清除剂硫脲试验,线性范围为50×106mol/L~50×104mol/L,最低可检测限为50×107mol/L,该体系有良好的稳定性,批内变异系数为04%(n=8),批间变异系数为05%(n=13)。  相似文献   

12.
托吡酯(妥泰,TPM)是治疗难治性癫 的添加新药。为进一步了解TPM在国人中的疗效,选择我院1999年3~9月的难治性癫 病例,应用TPM作为添加剂治疗顽固性癫 10例,以观察疗效、副作用,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1999年3~9月门诊观察10例难治性癫 ,男性3例,女性7例,年龄15~47岁,平均32.4±4.7岁,病程2年~25年,其中1例2年;2例5年,余均在10年以上。诊断符合1981年国际抗癫 联盟所制定的癫 发作分类标准和1989年癫 综合征分类。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5例,…  相似文献   

13.
氟哌啶醇化学衍生物对冠状动脉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和方法:用腹腔注射氟哌啶醇(25mg/kg)复制小鼠锥体外系行为不良反应,经相同途径与剂量注入氟哌啶醇季铵盐衍生物(F3),观察其行为变化。采用猪冠脉条生物检定,观察10-6mol/L、10-5mol/L和10-4mol/LF3对KCl(10~40mmol/L)性猪冠脉条收缩量效曲线的影响,并采用Langendorf灌流法,观察10-6mol/L、5×10-6mol/L和10-5mol/LF3对脑垂体后叶素所致离体豚鼠心脏冠脉流量减少的影响。结果:氟哌啶醇可致小鼠头颈部扭曲,动作不协调,尾过伸,震颤等,而F3无上述作用。F3可使KCl致猪冠脉条收缩曲线压低,并呈量效依赖性。F3可以量效依赖地拮抗脑垂体后叶素所致冠脉流量的减少。结论:说明F3无氟哌啶醇样锥体外系不良反应,但仍有良好的扩冠作用  相似文献   

14.
抗凝血酶受体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杂交瘤技术,获得了4株稳定分泌抗凝血酶受体单克隆抗体(McAb)杂交瘤细胞株。4株McAb均为IgG1κ链。ELISA交叉试验结果表明,该McAb不与人凝血酶、凝血酶原和HCV多肽反应。4株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液效价为3.2×10-2~1.28×10-3,腹水效价为1.6×10-6~5.12×10-7。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1994年8月~1998年8月14例小儿伤寒多器官损害病例资料,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4例中男9例、女5例,年龄<3岁1例,~7 岁5例,~14岁8例.高热者I3例,其中驰张热6例,稽留热3例,不规则发热4例;各系统临床表现为:肝大4例,脾大2例;心音低钝3例,级脉2例,早搏2例,皮疹4例.血WBC<3 ×10/L者 3例(23.1%),3~10×10/L者 7例(57.7%),>10 ×10/L者4例(19.2%),PLT<10×10/L者2例(7.6%),嗜酸性粒细胞绝对计数 ≤0. 0…  相似文献   

16.
t(4;11)易位的继发性急性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英]/AuxenfantsE…//AnnHematol.-1992,65(3).-143~146作者对过去10年间297例急性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ALL)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发现10例(3.3%)AL...  相似文献   

17.
分别用我国常见的15群15型钧端螺旋体多克隆抗体对我国常见的15群15型钧端螺旋体全菌蛋白进行了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用不同群的多克隆抗体与15群15型钩端螺旋体参考株的全菌蛋白反应,其图谱并不相同,表现在阳性反应带数量的多少和分子量的变化;而用同一群多克隆抗体与15群15型钩端螺旋体参考株的全菌蛋白反应,其Western blotting图谱非常相似,都有3条分子量分别为25×10~3、32×10~3和34×10~3上下的主要蛋白反应带和3~4条次要蛋白反应带,但其图谱并不完全相同,主要表现在不同群间1条主要蛋白的分子量在25×10~3上下变动,证实主要蛋白质可将不同群型钩端螺旋体进行区分;25×10~3,32×10~3和34×10~3蛋白质是所有15群15型钧端螺旋体参考株的主要外膜蛋白和抗原成分。这一研究结果对我国常见钩端螺旋体的分类和鉴定,诊断试剂盒、亚单位菌苗和基因工程菌苗的研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电刺激器是电生理诊断和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在心律失常的常规诊断和治疗及在心律失常机理的研究中,刺激器电脉冲的发放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微处理机的介入可以使得各种复杂的刺激脉冲序列完全用软件控制。本文介绍了一种用BBC-B型微处理机控制的生理刺激器,本系统的主要特点是:(1)引入了复用控制信号流程的概念,使得感知和起搏可用同一导管来完成;(2)采用数字衰减和拨轮开关使刺激脉冲的幅度和宽度的控制更为精确,且具有很好的重复性;(3)全软件设计使得系统可以方便地升级且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9.
1300例小儿癫痫临床及脑电图分析李志平李彩霞李爱平1临床资料收集1986年3月~1992年2月间就诊于我院的小儿癫痫患者1300例。性别:男858例,女442例。年龄:<1岁26例,1~3岁143例,4~6岁286例,7~9岁286例,10~15岁...  相似文献   

20.
耳源性脑脓肿16例脑电图、脑电地形图分析钟华英1临床资料我院1990年1月~1996年6月共收住院一侧性耳源性脑脓肿患者16例,其中男13例,女3例。年龄10~49岁,其中10~19岁9例,20~29岁5例,30~39岁1例,40~49岁1例。病程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