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后血糖升高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13例重度颅脑损伤病人入院后72小时测定的空腹血糖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高血糖组(>6.10 mmol/l)与正常血糖组的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定,同时也比较了不同Glasgow coma scale(GCS)水平的血糖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高血糖组GOS良好率(24.7%)低于正常血糖组(37.9%),而死亡率(41.5%)高于正常血糖组(23.3%),GCS3~5分组中血糖值在(10.3±5.2)明显高于GCS6±8分组(9.0±2.2)且GCS3~5分组中高血糖(>15 mmol/l)组中死亡率为58.0%,明显高于其他分组,以上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重度颅脑损伤病人早期因应激反应易出现血糖升高,同时伤情越重血糖越高,预后也越差。  相似文献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与吸烟者的运动心肺功能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无症状吸烟者和健康对照者的运动心肺功能,探讨吸烟对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负荷递增运动方案,对20例COPD患者、20例无症状吸烟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心肺运动试验.结果极量运动时,最大运动负荷在健康组、吸烟组和COPD组分别为(140.8±34.8)W、(118.7±36.0)W和(96.0±46.3)W(P<0.05);最大摄氧量(VO2max)在健康组、吸烟组和COPD组分别为(2.005±0.386)L/min、(1.414±0.356)L/min和(1.001±0.514)L/min(P<0.01);最大氧脉搏(VO2/HRmax)在健康组、吸烟组和COPD组分别为(12.6±4.0)mL/min、(9.8±2.7)mL/min和(7.2±3.3)mL/min(P<0.05);最大分钟通气量(VEmax)在健康组、吸烟组和COPD组分别为(72.5±13.8)L/min、(63.7±13.1)L/min和(43.7±19.1)L/min(P<0.01);呼吸储备(BR)在健康组、吸烟组和COPD组分别为(40.1±10.3)%、(24.5±15.1)%和(11.9±8.4)%(P<0.01).且吸烟者VO2max/kg与其吸烟指数呈负相关(r=-0.66,P<0.01).结论吸烟者在尚无临床症状时,其运动心肺功能已明显降低,且吸烟量越大,其心肺功能损害越严重.COPD患者运动心肺功能降低更显著,其中以肺功能较心功能受损严重,说明肺功能损害是COPD患者运动能力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7):21-23
目的评价应用颅内压监测在严重脑外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132例严重脑外伤患者,根据是否进行颅内压监测,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9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12个月内总死亡率、院内死亡率、机械通气时间、ICU留住时间、总住院时间、术后当日(T1)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GOS)。结果观察组的总死亡率和院内死亡率分别为52.94%和20.5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1.43%和43.88%(P0.05);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ICU留住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术后GCS评分、6个月和12个月GOS评分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严重脑外伤治疗中应用颅内压监测技术,有助于及时、有效地给予相关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大鼠下肢缺血再灌注后对心、肺组织和功能的损伤作用。方法 :SD大鼠 2 0只随机分成 2组 ,组Ⅰ行肾动脉水平远端腹主动脉阻断 12 0min后再灌注 12 0min ,组Ⅱ不行阻断。观察心肺组织病理变化以及心肌ATP酶、心肌凋亡率、平均动脉压 (MAP)变化、肺丙二醛 (MDA)、伊文氏兰 (Evan’sblue)含量、肺糖皮质激素受体 (GR)的mRNA水平变化。结果 :组Ⅰ大鼠心肺组织可见炎性细胞浸润 ,心肌变性 ,肺渗出增加。与组Ⅱ比较 ,平均动脉压下降 [(6 1± 14) :(86± 12 )mmHg ,P <0 .0 5 ],心肌ATP酶活力下降 [Na+ K+ ATPase (8.0 5± 0 .35 ) :(9.0 4± 0 .81)U/mg ,P <0 .0 5 ;Ca2 + ATPase (4 .99±0 .2 3) :(5 .6 9± 0 .75 )U/mg ,P <0 .0 5 ;Mg2 + ATPase (4 .40± 0 .2 6 ) :(5 .30± 0 .6 2 )U/mg ,P <0 .0 5 ],心肌凋亡率增加[(5 .8 5 %± 2 .40 % ) :(0 .87%± 0 .2 6 % ) ,P <0 .0 5 ],肺MDA及Evan氏兰含量增高 [(2 .5 4± 0 .39) :(1.73± 0 .6 5 )nmol/mg ,P<0 .0 5 ;(3.0 7± 1.18) :(0 .13± 0 .0 7) μg/mg ,P <0 .0 5 ],GRmRNA水平下调 [(0 .5 0± 0 .0 9) :(0 .89± 0 .13) ,P <0 .0 5 ]。 结论 :下肢缺血再灌注后可造成心肌损伤 ,凋亡细胞增加 ,肺组织损伤及通透性增加 ,GRmRNA水平下调。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MBP蛋白在肺癌脑转移早期诊断的辅助作用和对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肺癌脑转移组76(例)、肺癌未脑转移组(100例)、肺部良性疾病组(100例)、健康对照组(100例)的血清MBP蛋白表达水平,比较上述各组、肺癌脑转移前后、不同大小的脑转移灶亚组的血清MBP表达差异,分析血清MBP表达与肺癌脑转移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 肺癌脑转移组血清MBP水平为(4.389±0.516)g/L,显著高于肺癌未脑转移组的(1.738±0.218)g/L、良性肺疾病组的(1.659±0.359)g/L和健康对照组的(1.629±0.591)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O1);脑转移前后血清MBP水平分别为(4.863±0.475)g/L和(2.076±0.248)g/L,两组血清MBP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t=21.129,P=0.0001);脑转移灶≤1 cm、1~3 cm、>3 cm血清MBP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335);肺癌脑转移组在血清MBP>4.5 g/L和≤4.5 g/L亚组的总生存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945).肺癌脑转移组的血清MBP在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和转移部位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154,P=0.586,P=0.501,P=0.239).结论 血清MBP表达水平在肺癌脑转移显著升高,可能作为肺癌脑转移早期诊断的辅助指标之一,但需要更大样本多中心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探讨早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1月-2016年8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41例脑外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70)和对照组(n=71).对照组患者采用脑室腹腔分流联合后期颅骨修补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脑室腹腔分流联合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不良反应情况、住院时间和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40.00%、23.94%),致残率小于对照组(35.71%、54.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GCS评分明显升高,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23.07±3.84)分、(30.30±3.57)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小于对照组[(14.35±2.75)分、(20.37±3.68)分],GCS评分大于对照组[(14.67±2.84)分、(10.49±2.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12.86%,2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脑外伤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脑损伤患者的双侧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与格拉斯哥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的相关性及其评估预后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40例急诊ICU急性脑损伤致昏迷的患者?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24例)和死亡组(16例)?所有患者入ICU后48 h内行持续24 h双侧BIS监测,取双侧BIS平均值,记录患者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GCS评分,并检测当日NSE值?比较两组BIS值?APACHEⅡ评分?GCS评分?NSE值,并分析BIS值与GCS评分?NSE值的相关性?结果:死亡组患者的BIS平均值及GCS评分明显低于存活组[BIS平均值:29.7 ± 16.5 vs. 49.8 ± 8.3,P < 0.05;GCS评分(分):4.1 ± 1.1 vs. 6.4 ± 1.4,P < 0.05]?死亡组患者的NSE值(ng/mL)高于存活组(74.5 ± 18.4 vs. 23.5 ± 12.4,P < 0.05)?双侧BIS平均值与GCS评分呈正相关(r=0.626,P < 0.05),与NSE值呈负相关(r=-0.870,P < 0.05)?结论:双侧BIS监测是评估急性脑损伤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8.
右美沙芬对兔急性脑外伤后脑血流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技术研究右美沙芬治疗兔颅脑急性损伤后脑血流速度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健康雄性白家兔 2 0只 ,随机分为 2组。A组 (n =1 0 )为脑外伤组 ,B组 (n =1 0 )为脑外伤后右美沙芬治疗组。应用TCD分别测定外伤前、伤后 5min、6h、72h、1 6 8h兔大脑中动脉 (MCA)脑血流速度。观察指标为收缩期血流速度 (vS) ,舒张期血流速度 (vD)和脉动指数 (PI)。结果 :A组伤前、后 5min、1 6 8hvS 与B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A组伤后 6h、72hvS((39.4 5± 7.5 )cm/s,(4 1 .2 0± 5 .94 )cm/s)与B组 ((5 1 .6 8± 1 0 .32 )cm/s,(5 2 .4 1± 8.5 6 )cm/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A组伤前、后 5min、1 6 8hvD 与B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A组伤后 6h、72hvD((2 6 .33± 3.4 6 )cm/s,(2 5 .84± 5 .6 9)cm/s)与B组 ((33.6 4± 4 .2 7)cm/s ,(34.86± 7.4 8)cm/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A组伤前、后 5minPI值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A组伤后 6h、72h、1 6 8hPI(2 .0 6±0 .5 8,2 .2 5± 0 .36 ,1 .5 3± 0 .39)与B组 (1 .2 6± 0 .2 9,1 .38± 0 .2 9,0 .96± 0 .1 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提示右美沙芬可通过改善脑血流速度、降低脉动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CPR)中使用小剂量尿激酶(UK)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早期脑复苏的疗效。方法通过对40例心肺复苏成功患者在复苏中有无使用小剂量UK和低分子肝素钙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两组患者复苏即刻及存活1、3、5 d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均数及存活30 d的情况;观察治疗组是否有出血或出血致死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复苏即刻及存活1、3 d 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56、0.584、0.209,P〉0.05);两组存活5 d GC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24,P〈0.001);对照组30 d存活率为10%(2/20),治疗组为40%(8/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0,P〈0.05)。对照组未见皮下出血或其他脏器出血,治疗组有1例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部位出现皮下局限性瘀血,未见其他脏器出血。治疗组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48,P〈0.001),而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39、1.449,P〉0.05)。结论心肺复苏中使用小剂量UK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方法安全,可提高患者GCS评分,减轻复苏后早期脑损伤,保护脑功能,最终改善脑复苏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儿童严重颅脑损伤急性期血糖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胡怡  刘岚  龚曼子  魏强 《重庆医学》2002,31(4):318-319
目的 研究血糖 (Glu)在儿童颅脑损伤急性期的水平以及与患儿预后的关系。方法 分析 12 1例颅脑损伤患儿入院时的Glu水平。结果 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和预后 (GOS)分组 ,结果为 :(1)GCS3~ 8分 2 0例 ,9~ 12分 2 1例 ,13~ 15分 80例 ,Glu值分别为 16 83± 2 16mmol/L ,10 0 9± 2 0 6mmol/L ,6 12± 1 36mmol/L。 (2 )预后良好 10 8例 ,差 9例 ,死亡 4例。Glu值分别为 7 6 8± 3 36mmol/L ,12 4 6± 3 0 6mmol/L ,2 1 6 9± 3 76mmol/L。急性颅脑损伤患儿各组的Glu含量与健康组 (Glu值为 4 80±1 30mmol/L)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GCS评分各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死亡组与预后良好、预后差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在儿童颅脑损伤急性期测定Glu对病情监测及预后有重大意义。颅脑损伤越严重 ,血糖水平越高 ,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并探讨立体定向穿刺抽吸术联合早期应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2010年2月—2012年12月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2例)与对照组(n=38例),两组患者均行立体定向穿刺血肿抽吸术+术后支持性治疗,观察组患者入院后即给予醒脑静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14d,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脑水肿消退情况、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①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脑水肿体积显著缩小,观察组患者脑水肿体积(5.2±0.8)mL明显小于对照组(5.7±0.9)mL(t=2.615P=0.011)。②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观察组缺损评分(17.5±2.7)低于对照组(18.9±3.0)(t=2.185P=0.032)。③观察组基本治愈比例(47.6%)与总体有效率(90.5%)均高于对照组(39.5%、81.6%),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Z=-1.125,P=0.261;χ2=1.322,P=0.249);两组病死率(7.1%vs13.2%)无显著性差异(fisherP=0.467)。结论:立体定向穿刺抽吸术联合早期应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能较彻底清除血肿,减轻脑水肿,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并一定程度上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对肠道病毒71型( EV71)感染手足口病合并心肺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0年6~8月广西桂林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6例EV71感染手足口病危重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于心肺衰竭早期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美托洛尔对心率、血压、末梢循环及肺水肿的影响.选择既往给予综合治疗的10例EV71感染致手足口病的危重症患儿作为对照.结果:加用美托洛尔治疗的患儿的心率下降时间(2.35±1.66)h、高血压纠正时间(2.28±1.87)h、末梢循环改善时间(0.55±0.32)h及肺水肿/肺出血改善时间(23.29±11.37)h均较对照组的(10.71±3.11)h、(9.56±3.38)h、(1.86±0.41)h、(36.65±15.53)h明显缩短(均P<0.05),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心脏骤停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肺衰竭早期应用美托洛尔能协助改善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心肺功能、有效阻止病情进展、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喉罩置入气管导管行机械通气并联合吗啡治疗急性左心衰肺水肿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60例住院治疗的急性左心衰肺水肿患者,其中3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经喉罩置入气管导管行机械通气并联合吗啡治疗(研究组),另30例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常规组)。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死亡率、机械通气前后血气变化。结果:研究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机械通气前后血气改善明显(P〈0.05)。结论:喉罩置入气管导管机械通气联合吗啡是急性左心衰肺水肿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无创压力支持通气(NIPSV)与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两种模式对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的方法将123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随机分为NIPSV组(69例)及CPAP组(54例),比较2组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死率、气管插管率及机械通气时间等指标。结果:2组患者病死率和插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IPSV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CPAP组(P〈0.01)。CPAP组伴有高碳酸血症患者病死率高于NIPSV组(P〈0.05)。结论:NIPSV与CPAP在降低病死率与插管率方面的效果相当,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伴有二氧化碳增高时采用NIPSV治疗效果要优于CPAP。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在急性肾衰竭肾替代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2月~2010年10月进行持续低效血液透析法(SLED)治疗的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88例,于SLED前24h内计算APACHEⅢ,并估算患者的死亡风险系数。结果:88例患者存活60例,死亡28例,平均年龄(61.1±16.8)岁;死亡组使用SLED主要为少尿、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和SIRS,而存活组中以水负荷过重和肌酐升高为主;88例急性肾衰竭患者APACHEⅢ均值为(90.8±28.7)分,风险系数为(0.68±0.31);死亡组均值为(112.3±26.5)分和存活组均值为(75.7±15.9)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6.75,P〈0.001);APACHEⅢ〉50分时,死亡风险为60.2%;〉70分时病死率为90.0%;经统计学检验,影响SLED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为机械通气(P=0.001)、低血压(P=0.025)和高胆红素血症(P=0.029)。结论:实行SLED的急性肾衰竭死亡者与存活者的APACHEⅢ评分存在显著差异,APACHEⅢ评分可用于评价实施SLED的ARF患者的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6.
电视胸腔镜下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钳闭手术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电视胸腔镜下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PDA)钳闭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总结。方法 10例新生儿患者,男女各5例,PDA直径(3.49±0.83)mm,术前肺动脉压(9.02±3.55)kPa;合并有肺炎、贫血、缺氧性脑病、呼吸功能衰竭、心力衰竭、代谢性碱中毒等。在气静复合麻醉下全胸腔镜分离PDA,2枚钛夹钳闭PDA;所有病例均未留置胸腔引流管。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钳闭动脉导管,无导管或周围组织损伤出血等并发症。手术时间(29.3±8.2)min,术后用呼吸机辅助(19.36±29.23)h,住院天数(13.2±10.63)d。出院前心脏二维彩色超声心动图复查均未发现残余分流;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胸腔镜下动脉导管钳闭手术方法应为新生儿、早产儿PDA合并心力衰竭需急诊或限期手术的首选治疗手段,并可取得理想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尿酸在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改变及其两者间的关系。方法:纳入2007年5月至2009年4月在本科室就诊的26例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分为肺动脉高压组(PH组)和无肺动脉高压组(无PH组)各13例。两组均抽取血标本检测血尿酸、CRP水平,同时测定肺呼气功能,评价患者6min步行距离。结果:在入选的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与无肺动脉高压组比较,合并肺动脉高压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明显下降,[(423±98)mvs(383±113)m,P〈0.05],而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280±78)mmol/Lvs(320±82)mmol/L,P〈0.05)]。在合并肺动脉高压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与血尿酸水平呈明显负相关关系(r=-0.633,P=0.036)。结论:高血尿酸与先心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临床对先心病患者早期的尿酸检测,对早期判断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急性心原性肺水肿的疗效。方法:对72例急性心原性肺水肿患者按照是否伴有明显的二氧化碳潴留,将其分为两组,PC02〉45mmHg组和PCO2〈45mmHg组,两组再分为NPPV组和常规组.各18例。结果:PCO2〉45mmHg组中,NPPV治疗后呼吸频率、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及气管插管率显著改善,死亡率也有降低趋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CO2〈45mmHg组中,差异不明显。结论:对于无创通气治疗心原性肺水肿,当患者有明显的二氧化碳潴留时,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肺癌合并肺纤维化患者肺癌根治术的预后,并探讨此类患者手术风险的评估。方法 :回顾性分析373例肺癌患者行肺切除术的病理组织,以是否有肺纤维化分为两组(I组和Ⅱ组),对二 者术后并发症、临床转归、生存率等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并按照不同手术切除方式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在所有373个标本中,有21例确诊为肺纤维化,两组在年龄[(65±12)岁 vs (64±9)岁]、吸烟史 (76% vs 63%)、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2.41±1.25)L·min-1 vs(2.49±1.38)L·min-1]、用力 肺活量[(3.08±1.53)Lvs (3.44±1.42)L]没有显著差异,但肺纤维化患者男性更多(71% vs 51%, P<0.05)。肺纤维化患者的手术死亡率高于对照组(14% vs 4%,P <0.01),亚组分析显示肺纤维化患者 全肺切除术(20% vs 9%,P<0.01)和肺叶切除术(13% vs 4%,P<0.01)死亡率较对照组高。肺纤维化 患者术后肺损伤发生率较高(42% vs 5%,P<0.01),住院时间较长[(15.70±4.11)d vs (9.28±3.03)d,P<0.05]。在肺纤维化患者中,5例患者出现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其中3例死亡 。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与术前低DLCO[(4.01±1.40) mmol·min-1·kPa-1·L-1,(4.5 ±1.65) mmol·min-1·kPa-1·L-1,P<0.05]和KCO[ (0.92±0.33)mmol·min-1·kPa-1·L-1 ,(1.01±0.46) mmol·min-1·kPa-1·L-1,P<0.05]以及高术前CPI(45.68±7.41, 32.22±17.21,P<0.01)有关。结论:肺纤维化患者行肺癌根治术术后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与术前低气 体弥散指标和高CPI有关。术前仔细评估其肺功能受损程度以选择合适的病人,对其行肺癌切除术的生存 获益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丁诤  袁石福  杨轩  曾光  曹忠清  王毛顺 《河北医学》2013,19(9):1339-1343
者,将患者分成24h内手术(STl),24—72h手术(ST2),3—30d手术(ST3)三个组,并且将每组按照创伤严重程度分为轻度损伤和重度损伤,分析各个组间的死亡率和相对风险度。结果:轻度损伤中24h内急诊手术死亡率和3d后延迟手术的死亡率行x。检验分析,有明显统计学差异(X^2=25.23,P〈0.001),而24h内手术死亡率和24—72h手术的死亡率差异不明显(X^2=1.03,P〉0.05)。重度损伤中24h内急诊手术死亡率和3d后延迟手术的死亡率行x。检验分析,有统计学意义(X^2=5.08,P〈0.05),而24h内手术死亡率和24—72h手术的死亡率无差异(X^2=0.89,P〉0.05)。轻度损伤死亡率1.12%,重度损伤死亡率4.3%,二者显著性差异(X^2=37.6,P〈0.0001)。结论:早期手术可以降低多发伤并股骨干骨折死亡率,尤其在轻度损伤中较为明显,但创伤指数越高,死亡率越高,需要个体化治疗才能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