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12月龄儿童卡介苗、糖丸、百白破、麻疹、乙型肝炎疫苗基础免疫的完成情况.方法 对广西区第二人民医院2003-2006年计免门诊建卡的2 963名儿童的预防接种登记表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2963名儿童五苗基础免疫接种及时率在94%~100%,桂林市与流动人口儿童的五苗基础免疫接种及时率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流动人口儿童计划免疫是现在计免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2.
自1995年我国通过以乡为单位计划免疫接种率第3个85%的达标后,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基层一些地方,计划免疫工作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滑坡现象.本文通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芳草湖农场流动人口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探讨流动人口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状况,掌握影响流动儿童接种率的相关因素,为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管理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在市辖区流动人口聚集地随机抽取6个调查点,每个调查点随机入户调查1-5岁的流动儿童60名,使用统一的调查表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流动儿童的基本信息,建证和疫苗接种情况,儿童家长职业、经济收入、文化程度以及儿童未建证原因等。结果所调查目标儿童中合格调查流动儿童341名,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疫苗的单苗接种率均低于国家单苗接种率大于90%以上的要求,疫苗全程接种率仅有76.54%。流动儿童建证率与家庭收入、家庭子女数、民族、地区分布等在统计学上有差异,尤其是民族(χ^2=20.68,P〈0.01)、地区分布(χ^2=29.06,P〈0.01)差异显著,少数民族儿童的建证率远低于汉族儿童,省内流动儿童的建证率远低于省外流动儿童。结论乌鲁木齐市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率较低,应加大对流动儿童家长的计划免疫知识的宣传力度,采用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争取相关部门配合,提高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011年9月~2012年4月新疆阿合奇县0~14岁儿童五轮、15~39岁人群四轮脊髓灰质炎疫苗应急强化免疫的效果。方法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脊髓灰质炎疫情应急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脊髓灰质炎应急强化免疫活动督导方案》要求开展工作,通过常规免疫接种率调查、应急强化免疫接种快速评估,AFP主动监测和相关病例主动搜索进行分析。结果常规免疫调查每个乡抽查60名儿童,县城30名,全县每轮次90人,五轮次共计抽查儿童450人,全程接种率85.78%,建卡率为94.00%;0~14岁儿童五轮接种总人数53 959人次,15~39岁人群四轮强化免疫总接种成人58 642人次;通过国家、自治区、自治州专家快速评估儿童接种率为99.78%,成人接种率99.72%;AFP通过查看医疗机构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本、日常监测、主动搜索未发现AFP病例及漏报。结论通过儿童五轮次、成人四轮次脊髓灰质炎疫苗应急强化免疫活动,提高了阿合奇县易感人群的免疫水平,形成了有效的免疫屏障,为严防脊髓灰质炎传入阿合奇县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宁南县免疫规划工作开展经验。方法对宁南县2011年麻疹强化免疫工作进行分析。结果全县应接种儿童35 267名,实际接种34 759名,接种率98.56%,未接种儿童508名,其中208名随家人外出,300名为短期接种禁忌。结论 2011年宁南县麻疹强化免疫接种率较高,达到验收目标。  相似文献   

6.
济南市2002年儿童基础免疫接种率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基础免疫接种是计划免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连续地、系统地收集、汇总和分析基础免疫接种率报告资料,及时发现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控制计划免疫针对传染病的发病与死亡。为了解济南市2002年基础免疫工作情况,现对卡介苗(GCG)、脊灰疫苗(OPV)、百白破(DPT)、和麻疹疫苗(MV)基础免疫接种率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和儿童乙肝免疫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自1991年WHO提出将乙型肝炎病毒(HBV)疫苗纳入新生儿计划免疫以来,绝大多数国家新生儿HBV疫苗接种覆盖率平均在90%以上,婴儿HBV疫苗接种覆盖率为85%-99%.我国HBsAg携带率从10.19%下降到0.2%-3.2%.不同地区新生儿和儿童全程接种率、首针及时接种率、免疫覆盖率差异较大.对不同新生儿和儿童HB免疫尚需注意的问题如HBV疫苗接种程序和接种剂量,早产、低体质量儿的免疫接种,HBsAg阳性母亲子女的免疫接种和母乳喂养,抗-HBs保护时间和加强免疫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新疆疏附县免疫规划各项工作落实及疫苗接种情况,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批质量保证抽样方法(LQAS),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调查。结果全县调查462名儿童,建卡451人,建卡率97.62%;建证462人,建证率100.00%;卡、证相符445人,相符率96.32%(445/462);有卡痕416人,无卡痕22人,儿童不在现场24人;接种卡介苗成功率94.98%(416/438);儿童信息管理系统录入个案基本信息438人,录入率94.80%,个案准确录入324人;基础免疫疫苗中卡介苗接种率100.00%,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率100.00%,脊髓灰质炎疫苗全程接种率100.00%,"百白破"三联疫苗全程接种率99.34%(459/462);脊髓灰质炎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100.00%,"百白破"三联疫苗加强针97.84%(452/462),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率99.13%(458/462)。结论疏附县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但亟待解决以下问题:部分乡(镇)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新增疫苗接种率相对较低、A群流脑疫苗接种不规范、加强免疫疫苗接种率相对较低、乡、村级免疫规划基础资料不规范、麻疹类疫苗接种、登记较为混乱、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接种信息录入质量有待提高,各乡(镇)、村之间免疫规划工作进展不平衡。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阜康市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项目的进展情况,分析阜康市项目实施至2007年6月以来,4年的乙肝疫苗的免疫接种情况。方法收集阜康市各乡、镇、厂矿、办事处常规免疫接种月报表。结果GAVI项目实施4年来,乙肝疫苗接种率年间有显著性差异;全程接种率也有统计学差异(χ^2=38.26,P〈0.05),4年的GAVI项目及时接种率分别为88.3%,91.4%,92.9%和94.9%,经分析无显著统计学差异(χ^2=1.88,P〉0.05)。结论根据4年HepB3全程接种、HepB1、HepB2、儿童免疫接种率,可知免疫接种率有逐年提高的趋势,而提高新生儿及时接种率是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004-2009年安岳县麻疹发病与流行趋势,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09年安岳县麻疹监测系统确诊的632例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06年麻疹发病率呈下降趋势,2007年发病数显著上升,且呈现散发与局部暴发并存的态势。2008年3月全县开展8月龄1~5岁儿童普种麻疹疫苗,疫情得到明显控制,2009年发病数仅有3例。发病高峰集中在3-7月;病例中有免疫史的占30.54%,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占44.78%和24.68%。结论麻疹初免及加强免疫接种不及时、流动儿童增多是造成麻疹发病上升的主要原因。提高麻疹疫苗接种质量和及时接种率,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是控制麻疹暴发和流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甘肃省兰州市农村儿童基础免疫和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分析影响接种率的主要原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以出生日期为2003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兰州市榆中县、安宁区和城关区97个行政村符合免疫接种年龄的所有儿童及其家长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面对面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兰州市城关区、安宁区和榆中县97个行政村免疫接种适龄儿童644人,其中男童340人、占52.80%,女童304人、占47.20%,建卡630人、建卡率97.83%;含麻疹成分疫苗全程接种合格率城关区高于安宁区(χ~2=8.67)和榆中县(χ~2=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白破"疫苗接种合格率榆中县高于城关区(χ~2=7.02)和安宁区(χ~2=1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群多糖流脑疫苗接种合格率城关区高于安宁区(χ~2=5.78)和榆中县(χ~2=1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C群多糖流脑疫苗接种合格率榆中县高于城关区(χ~2=7.14)和安宁区(χ~2=8.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甲肝疫苗接种合格率榆中县高于城关区(χ~2=23.96)和安宁区(χ~2=4.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617名家长甲肝疫苗知晓率最高(83.63%),其次为乙脑减毒活疫苗(79.42%),而知晓率最低的是"麻腮"疫苗(54.78%);643名家长从预防保健机构的宣传获取率最高(86.94%),而从广播和报纸中获取率较低,分别为7.47%和8.71%。结论兰州市农村儿童免疫接种合格率偏低,应加强农村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儿童免疫接种的合格率,提升家长和村医对儿童免疫接种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新疆吐鲁番市2009年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以来免疫规划工作现况,为进一步制定免疫规划工作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人口容量比例在吐鲁番市11个乡(镇、场)随机抽取11个行政村,调查2009~2010年出生的儿童基础免疫接种率和加强免疫接种率,查阅接种单位相关资料及儿童免疫规划类疫苗接种情况。结果基础免疫5种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及含麻疹成分疫苗)的全程接种率为92.73%,增加甲型病毒性肝炎疫苗、流脑疫苗后,7种疫苗全程接种率为59.09%;预防接种人员年均收入1.4万元;151名防疫专干中,专职人员占76.82%,兼职人员占23.18%,有执业(助理)资质的占3.97%,有乡村医师资格证的占66.89%,有护士资格证的占24.50%。结论吐鲁番市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及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率维持在较高水平,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后新增的流脑疫苗、甲型病毒性肝炎疫苗及加强免疫疫苗接种率偏低,专业技术人员不足,收入偏低,需增加专业技术人员投入,加强免疫规划工作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南宁市3岁以下计划免疫健康儿童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检测2002 ̄2005年间经过酵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计划免疫的3岁健康儿童血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结果3岁以下儿童共检测789名儿童,其中免疫成功的414名,成功率占52.47%。结论此组免疫接种成功率较文献报道低,且有部分群体肝细胞对酵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处于不应答,需要从头免疫。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观察对象接种“福建新丙五价”钩体菌体苗基础免疫和一年后加强免疫的反应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观察记录各针次疫苗接种后的反应并采集观察对象免疫前及免疫后20d,90d,180d,360d及再加强免疫后20d的6份血清,用显微镜凝集试验(MAT)测定各群抗体滴度,以抗体滴度≥1∶10为阳性判别标准,计算疫苗接种前后各次各群抗体阳转率和几何平均滴度GMT。结果观察对象均未出现全身反应,局部反应以复种为多,女性复种后反应比男性更严重,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免疫后血清抗体阳转率及几何平均滴度(GMT)均比免疫前有显著的增长,且在免疫后3个月阳转率达高峰为95%以上,一年后维持50%左右,几何平均滴度(GMT)在基础免疫后1个月为1∶:60左右,半年后降为1∶20,一年后为1∶10。再次强化免疫,抗体阳转率迅速上升,高达100%,几何平均滴度(GMT)上升到1∶100。结论“福建新丙五价”钩体菌体苗的安全性及免疫效果是肯定的,只要加强钩体病的监测,菌苗的菌型与当地流行菌群吻合并按照规定程序免疫接种,完全可以预防钩体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新疆叶城县儿童国家免疫规划(NIP)疫苗接种现状,分析影响因素,以指导该县今后的免疫规划工作。方法采用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PPS),两阶段整群抽样,该县抽取30个组群(村级调查单位),每个村抽样调查7名2008年8月1日—2009年7月31日出生的儿童,共调查210名儿童的7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结果被调查儿童建卡率和建证率分别为73.33%和85.24%;BCG、Hep B1、OPV、DPT、MV、MPV、Hep A疫苗接种率分别为:86.19%、84.76%、89.05%、87.62%、76.67%、69.05%、64.76%;不同出生地点儿童Hep B1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儿童家长对孩子出生后的疫苗接种和预防接种证办理的知晓率影响疫苗的及时接种;家长预防接种信息80.91%来源于接种点医生。结论新疆叶城县疫苗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均较低,预防接种工作有待加强;要加大免疫规划工作宣传力度,提高全县广大群众,特别是适龄儿童家长免疫规划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16.
学龄前儿童是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的高发人群。为配合自治区在学龄前儿童中开展甲肝疫苗扩大免疫接种,制定适合新疆儿童甲肝疫苗免疫接种方案,2008年6月在新疆昌吉市对1097名1~6岁儿童进行甲肝疫苗免疫接种前的甲肝抗体检测,为新疆地区甲肝疫苗扩大免疫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新疆库尔勒市从1993年起与全疆同步开展了脊髓灰质炎(脊灰)强化免疫工作,已进行了14次/轮强化免疫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4年强化免疫共接种适龄儿童29 147名,其中常住儿童16 236名,流动儿童12 411名,设固定接种点185个,流动接种点253个,印发宣传单4.2万份,培训相关人员1 776人次,2 000余人参加服苗,自治区疾控中心对本次两轮快速评估率为98.4%(接种率),较好地完成了本次强化免疫任务.本次强化免疫活动参加人员之众、服苗对象之多、宣传之广泛、社会影响之大,都是库尔勒市卫生史上少见的,这得益于卫生部门的精心组织、层层落实及社会各界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免疫接种工作关系到儿童的健康成长.提高儿童建卡率,疫苗接种率,巩固和完善计划免疫保偿制度,保证计划免疫实施,是一项技术性、社会性和系统性很强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社区卫生服务属地管理对儿童计划免疫管理的影响及传染病控制的实际情况。方法选取笔者所处社区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未进行社区卫生服务属地管理的156名户籍儿童以及家属作为对照组;另外选取笔者所处社区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已进行社区卫生服务属地管理的156名户籍儿童以及家属作为观察组;记录对比两组儿童和家属对传染病控制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情况以及两组家属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以及家属传染控制知识掌握率96.15%、94.87%等数据相较于对照组85.90%、76.28%,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且护理满意度方向,观察组家属干预满意度为97.44%,与对照组家属干预满意度的81.41%相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进行合理有效的卫生服务属地管理,以提升儿童免疫计划接种率的同时,显著提升儿童家属对传染性疾病控制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家属满意度,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王倩 《地方病通报》2021,36(4):19-22
目的 调查2016-2020年重庆市大足区0~2岁儿童的疫苗合格接种情况,分析影响因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方法 采用批质量保证抽样方法抽取大足区7个乡(镇、街道)适龄儿童,入户调查儿童基本信息,建证率、建档率、档证相符率,卡痕率等.结果 1503名儿童建证率99.53%、建档率98.54%,档证相符率94.28%,卡痕率85.16%;"单苗"中卡介苗、乙型肝炎、"百白破"、脊髓灰质炎和麻疹的基础全程合格接种率均在90%以上,2016年与2020年A群流脑(x2=5.858)、麻疹(x2=26.052)、乙型脑炎(x2=5.272)和甲型肝炎(x2=39.281)的基础全程合格接种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苗"中,2016年与2020年"四苗"(x2=11.204)、"七苗"(x2=4.625)、"八苗"(x2=9.313)的基础全程合格接种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6-2020年大足区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合格接种率逐年提高,但相对于6月龄前,6月龄后儿童疫苗合格接种率有所下降;应采取多途径宣传预防接种知识、调整考核指标、提高接种人员业务水平等措施,进一步提高疫苗合格接种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