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有关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大量资料表明 ,深部真菌感染率在近 10~ 2 0a有明显增高[1] 。深部真菌感染己成为ICU危重病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为了解ICU病人院内真菌性败血症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和护理对策 ,我们对本院 1994年 5月~2 0 0 2年 7月ICU收治病人中资料完整的 6 9例病人进行了回顾性研究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994年 5月~ 2 0 0 2年 7月本院ICU住院病人发生院内真菌性败血症的病历资料作为本组的研究对象。本组 6 9例中 ,男 4 7例 ,女 2 2例 ,年龄 9~89岁 ,平均年龄 4 8.9岁 ,其中 6 5岁以上者 39例 ;在ICU…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研究重症监护室(ICU)的院内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和防治措施。方法:对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ICU2003年1月~2003年8月179例患者共612份临床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分析真菌感染易感因素及防治对策。结果:179例患者中发生医院真菌感染35例,为19.5%。病情危重,长期应用抗生素、激素及侵袭性操作均是真菌感染的因素。结论:真菌感染的防治应积极消除诱发因素,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晋城煤业集团总医院ICU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病情况、原发病、病死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根据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2006)中诊断标准,沿用1994年欧美ARDS联席会议制定的ARDS诊断标准,回顾性调查2004~2009年晋城煤业集团总医院ICU中ARDS患者的原发病、逐年发病情况、病死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年晋城煤业集团总院ICU共收治危重病患者1714例,其中60例符合ARDS诊断标准,占同期ICU收治的各类危重患者的3.5%。肺内疾病致ARDS(肺内型ARDS)共16例,(占26.7%),死亡10例,病死率62.5%。肺外疾病致ARDS(肺外型ARDS)共44例(占73.3%),死亡21例,病死率47.1%。肺内型ARDS病死率明显高于肺外型(X^2=13.261,P〈0.01)。原发病为脓毒症13例(占21.7%)及肺炎10例(占16.7%),其他为大手术、重症胰腺炎(5%)、多发性创伤(25%)等。60例ARDS患者中死亡31例,其中肺内疾病死亡10例(占32.3%),肺外疾病死亡21例(占67.7%)。ARDS总病死率为51.67%。6年间病死率无明显变化。脓毒性休克是主要的死亡原因。结论①6年间ARDS平均发病率为3.5%,2007年最低(2.97%),从2004年(3.17%)到2009年(4.06%),呈缓慢上升趋势;②6年间总病死率达51.67%;肺内型ARDS病死率明显高于肺外型ARDS,6年间病死率无明显变化;③危重病患者并非死于单纯的ARDS;ARDS患者多数死于感染性休克;④发生感染性休克或多脏器功能衰竭(MOF)时,则病死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
李明  康健 《临床急诊杂志》2008,9(6):368-369
目的对2006年1月~2006年10月ICU病房深部真菌感染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14例ICU病房深部真菌感染患者平均年龄62.3岁,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多,占72.4%;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居多,占37.9%;所有患者均使用过抗菌素,而且多为联合应用,14例患者均行侵入性操作。结果通过对ICU病房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为ICU病房深部真菌感染的防治提供方法。结论ICU病房深部感染主要危险因素是不合理使用抗菌素,并且存在一定的诱发因素,临床医生应重视早期病原学检查,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素,同时应重视消除诱发因素,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5.
ICU医院感染发生与预防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侠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3):8182-8182
ICU是危重病患者的集中区,而危重病患者具有许多的高危因素,使其对医院感染易感。ICU院内感染是当前医学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其特点是起病急、不易控制,常呈爆发流行,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因此为了提高危重病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为了合理的利用卫生资源,尽快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措施以及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监督机制是十分必要的。现就ICU院内感染发生与预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真菌感染是院内感染常见病原菌之一。近年来 ,由于广谱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 ,院内深部真菌感染发生率明显增加 ,据统计 ,占院内感染的 7 5% ,肿瘤病人发病率为 8% ,严重创伤、烧伤病人高达1 6%。美国国家院内感染检测中心的结果显示 :真菌感染在过去 1 0年中大约增加了 2倍 ,念珠菌属占78 3 % ,非念珠菌 7 3 % ,曲霉菌 1 3 % ,其他 1 3 3 %。90年代真菌性败血症占院内感染败血症的第 4位。真菌感染病死率为 2 9% ,念珠菌性败血症总死亡率为60 %~ 80 %。1 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非常困难 ,极易误诊。其临床表现变化…  相似文献   

7.
院内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分析院内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为其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回顾性方法对2002~2006年的住院患者中呼吸道真菌感染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发生医院内呼吸道真菌感染的42例患者中60岁以上的34例(81.0%);所有病例均伴有明显的基础疾病,2种以上疾病并存的患者37例(88.1%);全部患者在真菌感染前均反复使用过抗生素,使用2种以上的38例(90.5%)。结论 院内呼吸道真菌感染与年龄、基础疾病、抗生素使用不规范等因素有关。白色念珠菌是医院内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临床上合并上述因素的患者在治疗中要警惕真菌感染,以便早期诊断,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8.
ICU患者院内深部真菌感染情况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ICU患者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情况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129例患者的病历资料以及护理记录,总结ICU患者院内深部真菌感染原因、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结果ICU真菌感染的部位前三位是泌尿道(50.66%)。呼吸道(29.61%)和血(7.69%),菌株种类是白色念株菌占首位。结论规范护理操作,加强无菌观念,防止交叉感染对降低ICU深部真菌感染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ICU危重病并发真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性别、感染部位、肺部基础疾病、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等作为真菌感染的常见因素(P0.05)。ICU危重病并发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多种多样,在其临床护理中加强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情况,促进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肺部真菌感染8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肺部真菌感染发病的易患因素、临床特征和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5年5月我院87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结果94.3%(82/87)的患者有基础疾病,其中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结核、系统性红斑狼疮、白血病和慢性肾病为多见。肿瘤和艾滋病也占有重要位置,原发性肺部真菌感染少见。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X线胸片表现以支气管肺炎多见(41.4%)。87例患者真菌分布情况如下:念珠菌43例,占49.4%;曲霉22例,占25.3%;隐球菌12例,占13.8%;组织胞浆菌9例,占10.3%;马尼菲青霉1例,占1.1%。早期诊断仍困难。肺部真菌感染病死率较高。结论肺部真菌感染是多种疾病继发感染的重要原因,其临床表现特异性少,病死率高,发病呈上升趋势,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的原因和易感因素与防治。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血液科病房1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恶性血液病患者院内真菌感染患者感染部位以消化道为主,占44%。引起恶性血液病患者院内真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以条件致病真菌为主,占56%,其次为霉菌,占44%。结论强调合理使用抗生素,积极提高患者机体免疫能力,改善环境,开展患者自我卫生教育是预防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真菌感染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侵袭性真菌病111例的病原菌分布及临床特点,为临床及实验室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治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004年1月2()()6年12月血液、正常无菌体液(包括脑脊液、胸水、腹水、胆汁、关节腔积液等)、深部脏器组织(包括肺、肝、脑等)中真菌培养或镜检阳性的病例,以及自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曲霉或隐球菌培养阳性的病例,根据诊断标准对其中确诊及拟诊的侵袭性真菌病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人选侵袭性真菌病病例111例。其中确诊(proven)1()4例,拟诊(probable)7例。属社区获得性感染61例,医院感染50例。感染部位以血流最常见,51例(45.9%),其次为中枢神经系统44例(39.6%)、肺部感染14例(12.6%)。病原真菌以念珠菌属最常见,50株(45.0%),其次为隐球菌47株(42.3%)、曲霉12株(10.8%)。社区获得性真菌病61例,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44例(72.1%)和肺部12例(19.7%)。社区获得性感染中占优势的真菌为隐球菌47例(77.0%)、曲霉10株(16.4%)。医院感染真菌病50例,最常见为血流感染48例(96.0%),病原真菌以念珠菌属最为常见,47株(94.0%),其中又以白念珠菌占多数。多数医院感染患者都存在基础疾病和多种诱发因素。其中深静脉置管与医院血流感染的关系密切,64.7%念珠菌性血流感染患者深静脉置管超过1周,且11例患者静脉留置管与血培养呈相同的菌种。而社区获得性真菌病中超过一半患者无明确的基础疾病和诱发因素。本组病例病死率为14.4%(16例)。其中医院感染侵袭性真菌病病死率18.0%(9/50),高于社区获得性侵袭性真菌病病死率11.5%(7/61)。不同真菌病的病死率以曲霉为最高(33.3%)。结论侵袭性真菌病中以血流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肺部感染为常见。病原真菌依次为念珠菌、隐球菌和曲霉。社区获得性真菌病以隐球菌脑膜炎最多见。医院感染则以念珠菌血流感染最多见。侵袭性曲霉病病死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3.
院内真菌感染及其药物的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了解院内真菌感染及其药物敏感状态与疗效。方法 :对院内真菌感染危险因素、诊断及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进行研究。结果 :院内真菌感染 13 9例 ,占同期院内感染的 2 8 4 3 % ;感染主要部位为肺、消化道及泌尿道 ;培养出真菌 14 8株 ,白色念珠菌及热带念珠菌分别为 5 9 4 6%及 2 0 95 % ;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分别为AMB 5 3 90 %、 5 -FC 5 1 0 6%、KCZ 5 2 4 8%、NYS 2 8 3 7%及FCZ 61 70 % ;氟康唑治疗有效率 81 2 5 %。结论 :肺部念珠菌病最常见 ,严重基础病及长期用抗生素者发病率较高 ,治疗原发病、合理用抗生素、减少侵入性操作等有利于预防院内真菌感染 ,氟康唑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4.
周江 《华西医学》2010,(4):694-696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可能易患因素、感染时间、临床特征、感染常见真菌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65岁以上COPD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与同期40例65岁以上COPD院内肺部非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COPD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可能易患因素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低蛋白血症、粒细胞减少相关;吸烟时间较长及每年住院次数增多也是老年COPD患者发生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可能易感因素;约1/3患者肺部真菌发生在入院1~2周,临床特征无特异性;病原菌主要为白色念珠菌(80.55%),胸部X线表现以支气管肺炎及团块影改变为主,预后较差。结论老年COPD患者若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和(或)糖皮质激素,有低蛋白血症或粒细胞减少,可能会并发院内肺部真菌感染,预后较差,长期吸烟及多次住院患者也应提高警惕,重视可能易患因素并尽早采取预防与治疗措施,减少死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我院呼吸内科病房老年肺部疾病患者并发真菌感染发病的相关因素,分析其易患因素、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8年6月收住内科的经微生物检查证实49例继发真菌感染的患者进行分析,并与同期无真菌感染的肺部疾病患者(对照组)比较。结果:在呼吸内科病房中,老年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发生率为3.78%,主要感染部位为泌尿系(21.8%),呼吸道(26.9%),消化道(40.9%)。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9.8%)是继发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最常见的基础疾病,其感染因素为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96.2%)和糖皮质激素(33.2%)、营养状况不良(58.3%)出现低蛋白血症及合并糖尿病、白细胞减少和侵袭性诊疗操作等。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确诊需结合痰培养,组织病理学和临床表现来确定,感染菌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62.6%。氟康唑治疗有效率91.4%。研究组与同期无真菌感染的肺部疾病患者(对照组)比较:病死率分别为6.12%和0.82%,两组治疗无效的病例(恶化和死亡病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院内真菌是呼吸系统疾病继发感染的重要病原体,而白色假丝酵母菌是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宿主免疫状态、感染播散和疾病严重程度是影响预后的因素。该研究认为老年肺部疾病患者并发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和影响预后的因素对其预防、诊断、治疗、改进预后和生存质量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除有效的抗真菌治疗外,积极的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真菌感染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病例中真菌感染情况,分析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合理制定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院2007~2011年219例医院感染病例中真菌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5年中医院感染病例中真菌感染率为0.13%~0.17%;>60 岁患者占76.26%;血液内科患者占24.66%;白色假丝酵母菌占69.86%;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60.27%;真菌感染前使用两种及以上抗菌药物占73.97%;接受侵入性治疗占51.14%.结论 加强患者呼吸系统监测,做好消毒隔离工作,严格无菌操作,对于高龄、接受侵入性治疗的患者加强病原菌监测,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有助于控制医院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17.
老年痴呆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素兰 《护理与康复》2006,5(4):248-249
目的总结分析老年痴呆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和护理对策.方法回顾调查352例老年痴呆患者资料.结果 352例老年痴呆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33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7.8%;医院感染159例次,医院感染例次发生率为45.2%;前3位感染部位为下呼吸道71例次、泌尿道36例次和上呼吸道19例次;病原体前3位为真菌感染31例次、大肠埃希菌感染30例次、肺炎克雷伯菌24例次;抗生素使用一联28%、二联60%、三联12%.结论老年痴呆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发人群,要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Candida cultured from peritoneal fluid specimens remains a matter of debate. None of the studies that have addressed this issue have clearly distinguished between community-acquired peritonitis and nosocomial peritonitis. The current study tried to differentiate the pathogenic role of Candida in these two clinical settings and assess its importance on outcome. DESIGN: A multiple-center, retrospective, case-control study was conducted in intensive care unit patient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ortality rates and type of patients was assessed. In the case of a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a separate analysis of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was planned. SETTING: Seventeen intensive care units in teaching and nonteaching hospitals. PATIENTS: Cases were patients operated on for peritonitis with Candida cultured from the peritoneal fluid, whereas controls were operated patients free from yeast. Cases and controls were matched for type of infection, Simplified Acute Physiology Score II, age, and time period of hospitalization. INTERVENTIONS: None. MEASUREMENTS AND MAIN RESULT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were collected: demographic variables, underlying disease, severity score, site of infection, microbiological features, and anti-infective treatments. Survival was defined as the main outcome criterion and morbidity variables as secondary criteria. Odds ratios of mortality were calculated. Matching was achieved in 91 cases and 168 controls. Matching criteria,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ortality rate were not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between cases and controls. A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was demonstrated between mortality rates and type of infection, leading to separate analysis of patients with community-acquired peritonitis and nosocomial peritonitis. The subgroup analysis demonstrated an increased mortality rate only in nosocomial peritonitis with fungal isolates (48% vs. 28% in controls, p<.01). Upper gastrointestinal tract site (odds ratio, 4.9; 95% confidence interval, 1.6-14.8) and isolation of Candida species (odds ratio, 3.0; 95% confidence interval, 1.3-6.7, p<.001) were found to b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of mortality in nosocomial peritonitis patients. CONCLUSIONS: Isolation of Candida species appears to be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of mortality in nosocomial peritonitis but not in community-acquired peritonitis.  相似文献   

19.
冯意红 《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29(8):697-698,701
目的了解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制定防控对策。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现状及其危险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该医院新生儿病房2009-2011年共调查住院患儿5 561例,发生医院感染234例,医院感染率为4.2%。医院感染发生率构成比居前3位依次为轮状病毒肠炎占45.30%,败血症占26.07%,呼吸道感染占20.09%。新生儿医院感染构成因素主要有住院时间长、环境卫生质量差、低出生体重儿、侵入性操作等。结论该医院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主要是病毒性肠炎和败血症以及呼吸道感染,环境卫生和侵入性操作为新生儿感染主要可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