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AHCS)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对3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首先进行TACE治疗,3周后进行AHCS治疗,AHCS治疗后1周再次进行TACE治疗。全部介入治疗结束后1个月进行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根据RECIST标准、肿瘤坏死程度影像评价标准、治疗后AFP变化、外科手术治疗情况、不良反应、1年生存率等评价近期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93.55%(29/31),根据影像学标准,肿瘤完全坏死率为64.52%(20/31),显效率为51.61%(16/31);治疗后AFP有明显下降(P=0.02);31例患者治疗后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14例接受外科手术切除,其中4例病理未见明显肿瘤细胞。连续随访12个月,1年生存率为87.10%。结论 AHCS联合TACE是治疗原发性肝癌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肝癌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自2000年8月至2008年4月,388例肝癌患者接受了氩氦刀治疗,平均年龄为(53.6±12.9)岁,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完成353例;CT引导经皮穿刺完成35例.氩氦刀后TACE治疗1次者77例;治疗2次者143例;治疗3次或3次以上者168例.结果 388例肝癌患者成功完成了氩氦刀治疗,完全消融者119例;部分消融者269例;生存率分析显示:氩氦刀+TACE治疗的1、2、3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0.4%、52.3%、23.5%和7.5%;对于肿瘤最大直径为3.0~5.0 cm、5.1~10 cm或〉10.0 cm的患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36.9%、24.9%和3.2%;氩氦刀完全消融和部分消融的患者3年存活率分别为67.2%和4.1%.用COX回归作变量筛选,肿瘤大小、肝功能分级、有无肝硬化对其生存率具有较大影响,P〈0.05.结论 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氩氦刀+TACE是较理想的选择,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高.肿瘤大小、有无肝硬化、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是否阳性以及肝功能状况对治疗效果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肝癌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氩氦刀冷冻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临床意义。方法  2 0 0 1年 7月~ 2 0 0 2年6月 5 6例肝脏恶性肿瘤在B型超声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术后患者定期复查血清肿瘤标记物、B型超声检查及CT或MRI。结果 患者肝功能ChildA级 5 0例 ,ChildB级 5例 ,ChildC级 1例。原发性肝癌 4 6例 ,转移性肝癌 10例。小肝癌 (直径≤ 5cm)甲胎蛋白阳性者治疗后转阴占80 % ,甲胎蛋白阴性者治疗后CT或MRI复查病灶完全坏死达 6 1.5 %。转移性肝癌治疗后瘤标降至正常或CT、MRI提示病灶完全坏死者占 6 0 %。结论 氩氦刀冷冻治疗肝脏恶性肿瘤是一种微创、安全、疗效可靠的新方法。对于不适宜行手术治疗的肝脏恶性肿瘤患者是一种有效的微创外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B超引导氩氦刀冷冻治疗第二肝门区小肝癌的技术可行性、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2年10月至2006年6月选择肿瘤位于第二肝门区、直径≤5cm、病理或临床证实为原发性或继发性肝癌的8例患者进行氩氦刀冷冻治疗。治疗前甲胎蛋白(AFP)阳性者治疗后定期复查AFP。治疗后1个月复查MRI或CT确定肿瘤是否完全坏死,以后每3个月定期复查。结果AFP转阴率约为75%,MRI或CT显示第一肝门区肿瘤完全凝固坏死率为62.5%。术后0.5、1年无原位复发生存率均为100%、87.5%;血管壁损伤或大出血发生率为0%。结论第二肝门区小肝癌并非氩氦刀冷冻治疗的禁忌症,只要治疗时穿刺点选择恰当、穿刺路径合理、范围控制恰当,对于第二肝门区小肝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经皮射频消融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的价值.方法: 对2000年2月至2003年2月间103例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分别行肝动脉栓塞化疗(51例)或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经皮射频消融(52例).结果: 两组治疗后6个月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1年及2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肿瘤缩小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对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经皮射频消融能明显提高肿瘤缩小率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氩氦刀冷冻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将77例中晚期肝癌随机分为二组:A组37倒,行TACE联合氩氦刀冷冻治疗;B组40例,单纯行TACE术。比较两组患者血清AFP水平以及半年和1年生存率。结果A组AFP下降比B组明显(P〈0.05),A组患者1年生存率高于B组(P〈0.05)。结论TACE联合氩氦刀冷冻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优于单纯性行TACE治疗,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CT引导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肺部恶性肿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氩氦刀冷冻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的适应证、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 2001年5月~2002年1月7例肺部恶性肿瘤在CT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术。术后患者定期复查血清肿瘤标记物、胸片检查及CT或MRI。结果 支气管肺癌1例。肺转移癌6例。治疗后瘤标降至正常或CT、MRI提示病灶完全坏死者3例。结论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部恶性肿瘤是一种微创、安全、疗效可靠的新方法。对于不适宜行手术治疗的肺部恶性肿瘤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肝血管瘤的肝动脉栓塞治疗(附12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比较肝血管瘤不同栓塞剂的栓塞治疗结果,寻找更为理想、合理的方法。方法:对12肝血管瘤16例次经皮穿刺超选择性肝动脉插管行栓塞治疗,其中单纯碘化油栓塞2例次,碘化油 明胶海绵颗粒栓塞6例次,碘化油 聚乙烯醇(PVA)微球栓塞5例次,碘化油 平阳霉素栓塞3例次。随访10-32个月。结果:全部病例均取得较肯定的疗效,无并发症发生。碘化油 平阳霉素和碘化油 PVA微球两种方法疗效稳定,复发率低,优于前两种方法。结论:肝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疗效肯定,几种栓塞剂中,碘化油 平阳霉素及碘化油 PVA微球最佳。  相似文献   

9.
TACE是原发性肝癌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但肿瘤难根治,不易处理肝外转移灶,且多次治疗加重肝损伤,远期疗效较差.索拉非尼可以控制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本文报道2009年2月河南省肿瘤医院对1例中国肝癌分期Ⅱb期的原发性肝癌初诊患者进行TACE联合索拉非尼和抗病毒治疗,患者肝内病灶无活性,肺内转移灶达部分缓解.随访至2012年5月,患者生存39个月,肝功能正常,HBV DNA转为阴性,无介入并发症,卡氏评分100分.  相似文献   

10.
经皮肝穿刺射频热凝与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治疗肝细胞癌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32  
Zhang Z  Wu M  Chen H  Chen D  He J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11):826-829,W004
目的:探讨对于无手术指征或考虑手术疗效欠佳的较大肝癌(3-7cm)和位于肝门区的小肝癌先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再行B超引导经皮肝穿刺射频热凝(PRFA)治疗肝癌的意义。方法2000年1月至2001年7月对符合条件的15例肝癌患者先行TACE,而后进行B超引导PRFA治疗,另15例肝癌患者直接给予B超引导PRFA治疗。治疗后定期复查甲胎蛋白(AFP)。1个月后复查MRI或CT确定肿瘤是否完全坏死,以后每2-3个月复查。Kaplan-Meier法计算无瘤生存率和累积生存率。结果:TACE加PRFA组肿瘤完全坏死率86.7%(13/15),单纯PRFA组为26.7%(4/15),差异有显著意义。前组AFP转阴率66.7%(6/9),后组20%(2/10)。前组6个月无瘤生存率100%(13/13),后组75.0%(3/4)。前组1、1.5、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100%、100%和66.7%,后组1和1.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0.0%和40.0%,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对于较大的(>3cm)、位于肝门区的、边界不清的或较多个瘤灶的肝癌先行TACE,再适时给予PRFA,可以扩大肿瘤坏死范围,增加肿瘤完全坏死率、减少复发、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肝脏移植在治疗肝脏恶性肿瘤中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我国目前原位肝脏移植在治疗肝脏恶性肿瘤中的作用以及围手术期的处理,进一步提高肝脏移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 18例肝脏恶性肿瘤肝脏移植病人术后采用全身化疗复发转移灶采用手术切除或介入化疗。结果 肝脏移植术后甲胎蛋白短期内降为正常者6例,虽有下降但未降至正常者2例。术后肝癌肝内复发4例次,肺转移3例次,骨转移1例次,肿瘤复发多在术后6-12个月。结论 (1)小肝癌、胆管细胞癌可行肝脏移植,中晚期肝癌行肝脏移植需综合考虑;(2)肿瘤复发转移灶采用手术切除或介入化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冷冻疗法治疗局限性单病灶前列腺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局限性单病灶前列腺癌患者12例,均经穿刺活检证实。术前PSA 4.2~14.9 ng/ml,平均9.7 ng/ml。Gleason评分5分3例,6分5例,7分4例。临床分期T1c期8例、T2a期4例。均行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局灶冷冻治疗。术后1年内每3个月、以后每6个月复查PSA。PSA最低值≥1.0 ng/ml或PSA达最低值后上升>2.0 ng/ml者再次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排除肿瘤复发。 结果 12例手术顺利,手术时间( 82±26) min,均未输血。术后住院(5±2)d。拔除尿管后,12例控尿均满意。术前有勃起功能者10例,术后仍保持勃起功能者8例。12例随访12 ~ 30个月,平均23个月。术后PSA最低值0.1~6.8 ng/ml,平均2.2 ng/ml,其中<1.0 ng/ml者9例。术后PSA异常行前列腺穿刺活检4例,阴性3例,冷冻对侧腺体活检阳性1例。 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局灶冷冻治疗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可用于局限性单病灶前列腺癌患者,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3.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诊断与治疗(附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分析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发病机制,临床及病理特点和合理诊治方案的制定,为临床医师处理此病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回顾性研究我科从1984~1998年经手术切除且经病理证实的6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并结合近期文献报道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6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均无类固醇激素应用史,其中3例有临床症状,术前均未明确诊断而在我科行外科手术切除,无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死亡发生。结论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合理地联合应用多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可望提高其诊断水平,对于无症状的确诊病例,可以采用紧密随访的保守疗法;对于有症状或生长迅速、诊断不明确的病例可行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14.
ԭ���Ըΰ�268���ۺ����Ʒ���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 为了进一步探讨和总结肝癌综合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近5年来收治的原发性肝癌268例的治疗方法和初步疗效。其中包括男229例,女39例,平均年龄41岁,肿瘤多属中晚期。手术137例,非手术131例,手术中包括规则与不规则切除、一期切除、二步切除和复发再切除及人体原位肝移植。非手术治疗包括TACE、PEI、DDS、冷冻、中医中药、生物治疗、全身化疗等方法。结果 手术率为51%(13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寄生性血管供应的肝癌化学药物栓塞治疗后的效果与对策。方法:造影证实肝癌有寄生性血管供应43例,经栓塞治疗后辅助以化学治疗或注射无水酒精,观察其癌灶缩小的情况,生存期,并动态观察SIL-2R,AFP等变化情况,结果:有寄生性血管供应的肝癌以巨块型为主,栓塞后化学药物治疗(化疗)组癌灶缩小多于50%者3例,占15%,1、3、5例累积生存率分别55%、12.2%和0,sIL-2R,AFP降低程度慢,且易反弹,注射无水酒精组肝癌缩小多于50%7例,占30%,1、3、5例累积生存率分别52%,35%和9%,结论:有寄生性血管供应的肝癌化学药物栓后效果欠佳,辅以无水酒精注射治疗,癌灶缩小明显,3、5年累积生成率明显提高,sIL-2R,AFP可作为疗效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冷冻消融治疗小肾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肾肿瘤患者10例,共11个肿瘤.肿瘤位于左肾3例、右肾6例、双肾1例;肾上极2例、中极6例、下极3例.均经CT或MRI检查证实:肿瘤直径平均2.8(1.5~4.0)cm,远离集合系统,无远处转移.临床分期均为T1aN0M0.实验室检查Hb(137±21)g/L、红细胞沉降率(ESR)(27±12)mm/1 h、SCr(92±41)μmol/L、GFR(42±10)ml/min.均采用后腹腔镜下冷冻消融治疗.术中常规行穿刺病理检查. 结果 1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01±31)min,平均出血量(42±21)ml.未发生腹腔镜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4±2)d.术后Hb(129±18)g/L,ESR(31±14)mm/1 h,SCr(95±39)μmol/L,患肾GFR(40±11)ml/min,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检查,11个肿瘤中透明细胞癌8个、乳头状肾细胞癌2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个.10例平均随访16(6~21)个月.术后第1、3和6个月复查MRI,肿瘤冷冻区域呈梗死、无信号增强、逐渐消散等演变过程.术后6个月肿瘤冷冻区域活检1例阴性.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病例.结论 后腹腔镜下冷冻消融治疗小肾肿瘤安全有效,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冷循环微波刀辅助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164例晚期肝癌患者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82例。两组首先都采用栓塞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B超引导下冷循环微波刀治疗。结果:研究组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40例,稳定10例,进展20例,总有效率为63.4%(52/82);对照组中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22例,稳定22例,进展30例,总有效率为36.6%(30/82),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60,P<0.05)。研究组灭活率为97.6%,对照组灭活率为8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52,P<0.05)。所有患者在治疗后当天均出现上腹部疼痛,均未作特殊处理后消失,无1例术后出现胃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B超引导下冷循环微波刀联合栓塞治疗晚期肝癌安全、有效、实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八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对1989-2000年间我院手术和病理学检查证实的8例肝AML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男3例,女5例。发病年龄25-59岁(平均39.6岁)。肝左叶3例,右叶5例。8例均行超声和CT检查。2例行MRI检查。2例行肝动脉造影。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肿瘤平滑肌样细胞表达HMB-45阳性。8例均手术切除。除1例死于术后心功能衰竭,其余7例随访9个月至12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综合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该肿瘤特征的显示和术前正确诊断。肿瘤平滑肌样细胞表达HMB45阳性,是诊断肝AML的可靠依据。手术切除是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