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 II,Ang II)对内皮细胞纤溶功能的影响及缬沙坦的干预作用。方法 用酶消化法收集并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将10-6,10-7,10-8,10-9mol/L Ang II分别与HUVECs共同孵育12 h;10-7mol/L Ang II和HUVECs分别孵育0,2,6,12,24,48 h;10-7mol/L Ang II和10-5,10-6,10-7,10-8mol/L缬沙坦(与HUVECs孵育12 h;10-6mol/L缬沙坦与HUVECs孵育12 h。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上清液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和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抗原浓度。结果 Ang II呈浓度依赖性升高HUVECs的PAI-1水平,最大效应浓度10-7mol/L;10-7mol/L AngII对HUVECs作用,孵育2 h PAI-1含量即升高,12 h达高峰 198μg/L;缬沙坦呈浓度依赖性降低Ang II促HUVECs分泌PAI-1,缬沙坦最大效应浓度10-6mol/L; AngII和缬沙坦对HUVECs分泌tPA没有明显影响。结论 AngII通过促进HUVECs分泌PAI-1而降低纤溶活性;缬沙坦通过抑制AngII的促PAI-1分泌作用而提高纤溶活性,提示有助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和Ang Ⅱ 1型受体(AT-1)拮抗剂缬沙坦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蛋白的释放及活性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Ang Ⅱ(10-6~10-9 mol/L)与HUVECs共同孵育24 h,以及将10-6 mol/L的Ang Ⅱ与HUVECs作用不同时间(0、4、8、12、24 h)后,用细胞酶联免疫法和发色底物法分别检测细胞培养液中PAI-1、tPA的含量及活性,并观察卡托普利和缬沙坦干预后的影响.结果 10-6mol/L Ang Ⅱ作用HUVECs 24 h后,可使细胞分泌的PAI-1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280±15.60 vs 83.33±10.56) ng/mL,P<0.01),PAI-1活性明显增加(9.25±0.39 vs 7.53±0.33) IU/mL,P<0.01),Ang Ⅱ虽也可刺激tPA含量增加(101.67±3.78 vs 70±5.62) ng/mL,(P<0.01),但PAI-1的增量是tPA增量的6~7倍(Δ196.67±21.34 vs Δ31±6.50) ng/mL,(P<0.01),Ang Ⅱ对tPA活性无影响(0.97±0.05 vs 0.95±0.08) ng/mL,(P>0.05);缬沙坦可显著抑制Ang Ⅱ的促PAI-1分泌作用(212.67±5.38 vs 290±6.57) IU/mL,(P<0.01),而卡托普利对Ang Ⅱ的促PAI-1分泌作用无明显抑制作用(278.33±9.16 vs 290±6.57) IU/mL,(P>0.05).结论 Ang Ⅱ可促使HUVECs分泌PAI-1,并使其活性增加;Ang Ⅱ亦可刺激tPA分泌,但作用弱于PAI-1,对其活性无明显影响.缬沙坦可抑制Ang Ⅱ促HUVECs分泌PAI-1的作用;卡托普利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和AngⅡ1型受体(AT-1)拮抗剂缬沙坦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蛋白的释放及活性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AngⅡ(10-6~10-9mol/L)与HUVECs共同孵育24h,以及将10-6mol/L的AngⅡ与HUVECs作用不同时间(0、4、8、12、24h)后,用细胞酶联免疫法和发色底物法分别检测细胞培养液中PAI-1、tPA的含量及活性,并观察卡托普利和缬沙坦干预后的影响。结果10-6mol/LAngⅡ作用HUVECs24h后,可使细胞分泌的PAI-1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280±15.60vs83.33±10.56)ng/mL,P<0.01),PAI-1活性明显增加(9.25±0.39vs7.53±0.33)IU/mL,P<0.01),AngⅡ虽也可刺激tPA含量增加(101.67±3.78vs70±5.62)ng/mL,(P<0.01),但PAI-1的增量是tPA增量的6~7倍(Δ196.67±21.34vsΔ31±6.50)ng/mL,(P<0.01),AngⅡ对tPA活性无影响(0.97±0.05vs0.95±0.08)ng/mL,(P>0.05);缬沙坦可显著抑制AngⅡ的促PAI-1分泌作用(212.67±5.38vs290±6.57)IU/mL,(P<0.01),而卡托普利对AngⅡ的促PAI-1分泌作用无明显抑制作用(278.33±9.16vs290±6.57)IU/mL,(P>0.05)。结论AngⅡ可促使HUVECs分泌PAI-1,并使其活性增加;AngⅡ亦可刺激tPA分泌,但作用弱于PAI-1,对其活性无明显影响。缬沙坦可抑制AngⅡ促HUVECs分泌PAI-1的作用;卡托普利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产生超氧阴离子(O-2)和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PAI-1)的作用机制及0-2与PAI-1产生之间的关系.方法:第一部分实验:观察血管紧张素Ⅱ不同浓度及不同作用时间对HUVEcs产生0-2和PAI-1的作用.分为对照组,AngⅡ10-8~10-5 moL/L不同浓度组,AngⅡ10-6mol/L作用不同时间(0、6、12、24和48h).第二部分实验:观察不同浓度的缬沙坦对AngⅡ诱导HUVECs产生O-2和PAI-1的作用.分为对照组,缬沙坦(10-6 mol/L)组,AngⅡ(10-6mo/L)组,AngⅡ(10-6mol/L)+不同浓度缬沙坦(10-8~ 10-5mol/L)组.第三部分实验:观察缬沙坦、二甲苯基碘、超氧化物歧化酶对AngⅡ使HUVECs产生O-2和PAI-1的作用.分为对照组,AngⅡ(10-6 mol/L)组,AngⅡ(10-6 mol/L)+缬沙坦(10-6mol/L)组,AngⅡ(10-6mol/L)+二甲苯基碘(10μmol/L)组,AngⅡ(10-6mol/L)+超氧化物歧化酶(2μl)组.用酶消化法收集并培养HUVECs,采用氯化硝基四氮唑蓝还原法测定上清液O-2浓度,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上清液PAI-1浓度.结果:①AngⅡ在10-8~10-5mol/L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地使HUVECs产生O-2和PAI-1增加.②缬沙坦在10-8~10-5mol/L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地降低AngⅡ促HUVECs产生O-2和P1AI-1的作用.③二甲苯基碘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可显著抑制AngⅡ刺激HUVECs产生0-2及PAI-1.结论:①AngⅡ通过作用于AngⅡ受体1(AT1)激活还原型辅酶Ⅱ(NADPH)氧化酶途径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地使HUVECs产生O-2和PAI-1增加.②AngⅡ通过增加O-2产生而致PAI-1产生增加,提示抗氧化治疗有助于预防血栓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徐秀英  白丹  汪家瑞 《心脏杂志》2002,14(1):45-47,51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 (Ang )对大鼠主动脉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PAI- 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 PA)活性的影响及不同肾素活性状态下纤溶功能的变化。方法 :1采用离体大鼠主动脉条孵育的方法 ,在孵育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 (10 - 9,10 - 8,10 - 7,10 - 6m ol/ L) Ang ,用发色底物法分别测定孵育液中 PAI- I及 t PA活性。2 2 4只雄性 8周龄正常血压 WKY大鼠随机分为高盐组和对照组 (n=12 ) ,分别给予 2 0 g/ L 盐水和清水喂养 6周 ,制备不同肾素活性模型动物 ,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肾素活性 (PRA)和血浆 Ang ,同时用发色底物法分别测定血浆中 PAI- 1及 t PA活性 ,用 Pearson方法做多元相关分析。结果 :不同浓度的 Ang 可使大鼠主动脉 PAI- 1活性增加 ,t PA活性无变化。低盐组 PRA和血浆 Ang 水平升高 ,同时 PAI- 1活性增加 ,而 t PA活性无变化 ,多元相关分析显示 ,血浆 PAI- 1活性与血浆 Ang 水平的对数呈正相关。结论 :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参与了纤溶系统功能的调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对心肌梗死(MI)后大鼠纤溶系统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左冠脉前降支结扎法构建大鼠MI模型.建模及给药14 d后,测定大鼠血浆及主动脉组织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水平、大鼠血浆和血管孵育液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活性及tPA/PAI-1比值、主动脉血管条同位素3H标记的胸腺嘧啶(3H-TdR)掺入率、磷酸化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I/2)和血管紧张素受体1(AT1R)蛋白在血管组织的表达.结果 替米沙坦组心肌病理改变明显减轻.与假手术组比较,MI组血浆和主动脉组织匀浆AngⅡ含量、血浆和主动脉孵育液PAI-1活性均明显增高(P均<0.05)而血浆和主动脉孵育液tPA活性及tPA/PAI-1比值均明显降低(P均<0.05);与MI组比较,替米沙坦组主动脉组织匀浆Ang Ⅱ含量、血浆和主动脉孵育液PAI-1活性均显著降低(P均<0.05),但血浆Ang Ⅱ含量、血浆和主动脉孵育液tPA活性及tPA/PAI-1比值均明显增高(P均<0.05).与假手术组比较,MI组主动脉匀浆p-ERK1/2及AT1R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与MI组比较,替米沙坦组主动脉血管组织3H-TdR掺入率及p-ERK1/2和AT1R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均<0.05),但血浆AngⅡ含量、血浆和主动脉孵育液tEA活性及tPA/PAI-1比值均明显增高(P均<0.05).结论 MI大鼠存在纤溶系统功能紊乱,替米沙坦可能通过AT1R作用经ERK信号通路调控纤溶活性从而改善大鼠MI后的纤溶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7.
同型半胱氨酸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纤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对血管内皮细胞纤溶系统影响。方法(1)将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分为10个实验组(0、10、50、200、500μmol/L Hcy组及叶酸和上述各Hcy点共同培养组),培养24h后,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测定各组细胞上清液中纤溶酶原激活剂(plasminogen activator,tPA)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抗原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析(RT-PCR)法分析各组tPA及PAI-1的mRNA表达水平。(2)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53例及健康对照组48例,ELISA测定空腹血浆tPA及PAI-1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Hcy水平。结果(1)500μmoL/L Hcy组PAI-1抗原及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2)以单纯培养基为对照组,生理浓度Hcy组内皮细胞tPA抗原合成及mRNA表达明显增高(P〈0.05),而以10μmoL/L Hcy组为对照组时,500μmoL/L Hcy组tPA抗原合成及mRNA表达水平则明显减少(P〈0.05)。(3)500μmoL/L Hcy与叶酸共同培养组和单纯Hcy组相比,可以明显提高内皮细胞tPA抗原的合成及mRNA表达,减少PAI-1抗原合成及mRNA表达(P〈0、05)。(4)AMI组Hcy、tPA及PAI-1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在体外细胞时,超生理浓度Hcy可以通过下调tPA、上调PAI-1的mRNA表达,减少内皮细胞tPA抗原的分泌及增加PAI-1抗原的合成,可能降低纤溶系统的活性。叶酸则可以减少Hcy引起内皮细胞纤溶系统的损害,起到保护作用。Hcy是AMI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和血管紧张素 1 7[Ang ( 1 7) ]对内皮细胞分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1(PAI 1)的影响。方法 :培养内皮细胞株 (ECV30 4 ) ,分为AngⅡ和Ang ( 1 7)刺激组 ,培养基中AngⅡ和Ang ( 1 7)加至终浓度为 5、10、2 5、5 0、10 0nmol/L ,2 4h后测定上清液中的t PA和PAI 1的含量。结果 :内皮细胞在AngⅡ终浓度为 5 0、10 0nmol/L组刺激 2 4h后 ,其分泌的PAI 1含量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而Ang ( 1 7)在同样浓度组却显著降低PAI 1(P <0 .0 5 ) ,AngⅡ和Ang ( 1 7)两组t P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 .0 5 )。结论 :AngⅡ对内皮细胞株分泌的PAI 1有显著的升高作用 ,而Ang ( 1 7)对PAI 1作用相反。两者对t PA均无显著影响。提示AngⅡ和Ang ( 1 7)对纤溶系统的调节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血管紧张素Ⅱ对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t-PA和PAI-1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内皮细胞(EC)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用ELISA法测定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培养上清液中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1型纤溶酶原抑制剂(PAI-1)抗原,观察不同浓度AngⅡ对EC分泌t-PA,PAI-1抗原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AngⅡ(0、10-10、10-9、10-8、10-7和10-6mol/L)与EC共孵育4 h,培养上清液中PAI-1抗原含量分别为(94.00±18.62)、(136.10±19.20)、(164.22±25.60)、(188.00±22.36)、(140.50±25.31)和(124.48±24.20)ng/3×105EC,t-PA抗原含量无明显变化;10-8mol/L AngⅡ与EC共孵育1-24 h,从2 h开始培养上清液中PAI-1抗原含量明显高于同时点的对照组,4 h组升幅最大(3.5倍)。结论:一定浓度的AngⅡ可刺激HUVEC分泌PAI-1抗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浓度Staurosporine (STS)对尼古丁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表达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与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mRNA及蛋白的影响,探讨尼古丁所致内皮细胞纤溶紊乱的机制.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3~6代HUVECs随机分为对照组、尼古丁组及不同浓度STS组,STS组分别以20、50、100μmol/L STS预处理细胞30 min,再与100 μmol/L尼古丁孵育24 h.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细胞上清液t-PA与PAI-1蛋白含量,RT-PCR检测PAI-1 mRNA表达.结果 尼古丁组PAI-1 mRNA与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值均<0.05);不同浓度STS组PAI-1 mRNA与蛋白表达较尼古丁组降低(P值均<0.05),且呈浓度依赖性,以100 μmol/L STS组作用为著,但PAI-1 mRNA与蛋白表达仍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各组间t-PA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STS通过阻断蛋白激酶C通路的信号传导可部分减弱尼古丁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纤溶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同型半胱氨酸(Hcy)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抗原含量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UVEC分为5个实验组0、10、50、200、500μmol/L浓度Hcy组和上述各Hcy共同培养组,培养24h后,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测定各组细胞上清液中的tPA抗原含量。结果与单纯培养基组(0μmol/L Hcy)相比,10μmol/L Hcy组(生理浓度组)tPA含量明显增高(P〈0.05)。超生理剂量Hcy时,tPA含量依赖性地下降,但与对照组无明显区别(P〈0.05)。而与生理浓度Hcy相比,当Hcy浓度达到500μmol/L时,tPA抗原合成明显减少(P〈0.05)。加入叶酸后,可以减弱Hcy抑制tPA抗原合成的作用,500μmol/LHcy共同培养组与单纯Hcy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Hcy可以减少内皮细胞tPA抗原的分泌,可能降低纤溶系统的活性。生理浓度的Hcy可以增加内皮细胞tPA抗原的分泌,可能提高纤溶系统的活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食欲刺激素(Ghrelin)在不同浓度下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体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活性氧(ROS)生成和内皮素1(ET-1)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用AngⅡ和Ghrelin联合干预细胞18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内ROS水平,放射免疫方法测定ET-1含量,用RT0-PCR法测定ET-1mRNA表达。结果AngⅡ明显增加HUVECs的ROS生成[(21.4&#177;2.2)比(2.9&#177;0.9)10μmol/L]和ET-1分泌(111.3&#177;7.9比43.2&#177;9.7)ng/L,P〈0.05;Ghrelin对基础ROS及ET-1分泌无影响,但在10^-8~10^-6mol/L范围内剂量依赖性地抑制AngII诱导ROS生成[(14.2&#177;0.7)、(10.4&#177;1.4)和(6.6&#177;0.5)10^-7mol/L]及ET-1分泌[(119.3&#177;7.2)、(101.5&#177;2.8)和(72.3&#177;8.8)ng/L]与AngⅡ组(40.5&#177;12.7)ng/L比较,P均〈0.05;RT—PCR显示AngⅡ明显增加ET-1mRNA表达,此作用可为Ghrelin所抑制,且在10^-8~10^-6mol/L浓度范围呈浓度依赖性。结论Ghrelin能够抑制AngⅡ诱导的HUVECs ROS的生成,ET-1的释放及ET-1 mRNA表达,且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10^-8~10^-6mol/L)呈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13.
替米沙坦对高血压大鼠纤溶功能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促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合成与分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受体和受体后信号转导途径以及替米沙坦对高血压大鼠纤溶参数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 腹主动脉部分缩窄构建高血压大鼠模型,随机分成高血压组和替米沙坦组(3 mg/kg·d)6周,另设假手术组为对照组.检测大鼠血浆与主动脉组织匀浆中Ang Ⅱ含量,血浆与主动脉孵育液中纤溶酶原激活物(t-PA)、PAI-1活性,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蛋白的表达.结果 ①高血压组血浆Ang Ⅱ含量、血浆PAI-1活性、血管平滑肌细胞ERK蛋白及AT1 R蛋白的表达4者之间显著正相关(r=0.89~0.96,P<0.01~0.001).主动脉匀浆Ang Ⅱ含量、主动脉孵育液PAI-1活性、血管平滑肌细胞ERK蛋白及AT1R蛋白的表达4者之间显著正相关(r=0.86~0.96,P<0.01~0.001).②与高血压组比较,替米沙坦能明显抑制主动脉分泌PAI-1的能力(P<0.05),降低血浆PAI-1活性(P<0.05),升高血浆与主动脉孵育液中t-PA活性、t-PA/PAI-1值(P均<0.05),明显改善纤溶参数.③替米沙坦组ERK和AT1R在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表达较高血压组明显减少(P均<0.05).结论 替米沙坦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ERK和AT1 R的表达,抑制Ang Ⅱ引起的PAI-1合成增加,可能是其改善纤溶功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的影响,以及激活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中α,γ亚型对MCP-1的影响。方法以RT—PCR和ELISA方法测定AngⅡ在不同浓度(10^-8~10^-6mol/L)对人脐静脉内皮分泌MCP-1的影响以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拮抗剂缬沙坦的干预作用;同时分析PPARa配体非诺贝特及PPAR7配体罗格列酮的干预对AngⅡ诱导MCP-1表达的效应。结果 AngⅡ显著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HUVEC-12)表达MCP1,增加的程度与AngⅡ的浓度呈正相关,罗格列酮和非诺贝特均可呈浓度依赖的抑制HUVEC12中由AngⅡ所诱导的MCP-1的表达。结论 AngⅡ可刺激HUVEC-12细胞表达MCP-1,其作用与AT1R受体相关;激动剂PPARa、PPAR7均可明晁加制AngⅡ所诱导的内古纲晌巾MCP-1嘉亍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糖尿病(DM)大鼠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链脲佐菌素诱导的DM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培哚普利治疗组、培哚普利联合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治疗组.治疗4周后比较各组血浆PAI-1和tPA活性及PAI-1/tPA比值.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M大鼠血浆PAI-1活性和PAI-1/tPA比值显著升高,tPA活性降低.培哚普利治疗使PAI-1活性下降,tPA活性增加.联合NOS抑制剂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培哚普利的这种作用.结论 DM状态下存在纤溶异常,ACEI能够通过内源性的NO改善纤溶平衡.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高血压大鼠的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上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和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1型受体(AT1R)的变化与Ang Ⅱ对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活性调节作用的内在因果关系,探讨AngⅡ促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合成与分泌PAI-1的受体和受体后信号途径.方法将16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腹主动脉缩窄型高血压组(n=8)和假手术对照组(n=8).第6周时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浆与主动脉组织匀浆中Ang Ⅱ含量,发色底物法检测血浆与主动脉孵育液中PAI-1活性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ERK和AT1R在血管内皮细胞及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表达.结果血浆Ang Ⅱ、血浆PAI-1、血管平滑肌细胞ERK、血管平滑肌细胞AT1R均显著增高(P均<0.05),且四者之间互为正相关(r=0.89~0.96,P<0.01~0.001),主动脉匀浆Ang Ⅱ、主动脉孵育液PAI-1、血管平滑肌细胞ERK、血管平滑肌细胞AT1R也显著增高(P均<0.05),且四者之间亦互为正相关(r=0.86~0.96, P<0.01~0.001).结论高血压时Ang Ⅱ具有诱导PAI-1合成与分泌的作用,可能与Ang Ⅱ经AT1R激活ERK,介导血管平滑肌合成及释放PAI-1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促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合成与分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受体和受体后信号转导途径以及替米沙坦对高血压大鼠纤溶参数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腹主动脉部分缩窄构建高血压大鼠模型,随机分成高血压组和替米沙坦组(3mg/·d)6周,另设假手术组为对照组。检测大鼠血浆与主动脉组织匀浆中AngⅡ含量,血浆与主动脉孵育液中纤溶酶原激活物(tPA)、PAI1活性,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蛋白的表达。结果①高血压组血浆AngⅡ含量、血浆PAI1活性、血管平滑肌细胞ERK蛋白及AT1R蛋白的表达4者之间显著正相关(r=0.89~0.96,P<0.01~0.001)。主动脉匀浆AngⅡ含量、主动脉孵育液PAI1活性、血管平滑肌细胞ERK蛋白及AT1R蛋白的表达4者之间显著正相关(r=0.86~0.96,P<0.01~0.001)。②与高血压组比较,替米沙坦能明显抑制主动脉分泌PAI1的能力(P<0.05),降低血浆PAI1活性(P<0.05),升高血浆与主动脉孵育液中tPA活性、tPA/PAI1值(P均<0.05),明显改善纤溶参数。③替米沙坦组ERK和AT1R在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表达较高血压组明显减少(P均<0.05)。结论替米沙坦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ERK和AT1R的表达,抑制AngⅡ引起的PAI1合成增加,可能是其改善纤溶功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卡托普利影响冠心病(CHD)患者内源性纤溶系统活性的临床意义及机理,将符合WHO诊断标准的冠心病患者45例,单盲随机分为卡托普利(Captopril)治疗组(23例)及安慰剂对照组(22例),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纤维蛋白原(Fg)、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其抑制物(PAI)含量与活性,用t检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治疗组治疗前的血浆各参数及治疗后的Fg、TXB2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血浆AngⅡ、tPA含量及PAI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而6-keto-PGF1α、tPA活性、tPA比活性、活性型tPA及纤溶活性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提示卡托普利可通过降低血浆AngⅡ水平,促进CHD患者受损血管内皮细胞修复,减少血管内皮细胞PAI的合成与分泌,提高其内源性纤溶系统活性。  相似文献   

19.
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研究显示,罗格列酮治疗(每日4mg/kg,3周)能增加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的血浆水平,降低PAI—1的活性,降低PAI-1/tPA的比值。因此,罗格列酮可能有心血管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尼古丁对人脐静眯内皮细胞(HUVECs)表达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影响.方法 HUVECs培养后接种于25 cm2培养瓶,随机分为对照组(培养液中不加任何干预)和尼古丁组(培养液中加入尼古丁.使其终浓度100 μmol/L),分别孵育12 h后收集各组细胞及细胞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分析法(ELISA)测定各组细胞上清液中PAI-1的抗原浓度;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各组细胞PAI-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尼古丁组PAI-1含量在12 h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PAI-1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尼古丁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显著上调HUVECs PAI-1mRNA的转录和PAI-1蛋白的分泌,抑制内皮细胞的纤溶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