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老年人全血细胞减少的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23例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老年人全血细胞减少的巨幼细胞性贫血以男性为多见,男女比例为1.87:1,首发症状以头晕、乏力、纳差为主要表现。伴随其他疾病19例,占82.6%。骨髓有核细胞增生均在活跃以上。血清胆红素增高10例,占43.4%。血清乳酸脱氢酶升高21例,占91.2%。维生素B12减少者11例,占73.3%。检出伴有慢性消化道疾病者19例,占82.6%。用维生素B12和叶酸治疗效果显著。结论 老年人全血细胞减少的巨幼细胞性贫血常因非血液病就诊而易漏诊。临床上应与再生障碍性贫血及MDS相鉴别,以防误诊。同时,其发生与消化道疾病关系密切,应予以相关的检查和原发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王怡  陆滢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20):1869-1870
目的 探讨以全血细胞减少为表现的老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老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误诊情况、合并症、治疗和预后.结果 3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晕、乏力等症状,骨髓细胞呈"核幼浆老"改变,以红系为明显,细胞有巨幼样变.叶酸、维生素B12水平下降28例.20例行骨髓染色体检查:未见核型异常.58.3%的患者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给予维生素B12、叶酸片后疗效显著.结论 老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被误诊为心脑血管疾病及消化道肿瘤.对于有全血细胞减少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须强调骨髓检查的重要性,最好开展骨髓染色体检查.  相似文献   

4.
5.
目的:研究全血细胞减少的巨幼细胞性贫血(MA)患者生化结果对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分析50例MA的乳酸脱氢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检测结果与MDS、再生障碍性贫血、健康对照组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MA组乳酸脱氢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显著升高,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乳酸脱氢酶、胆红素同时增高的全血细胞减少患者首先诊断巨幼细胞性贫血,可作为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7.
1995年3月~2005年3月我院收治38例巨幼细胞性贫血(以下简称巨幼贫),现就其病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全血细胞减少病因的再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方法对初诊初治全血细胞减少20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系统完善的检查,如血常规、骨髓象及其他辅助检查显示以巨幼细胞性贫血所占比例最大,其后依次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脾亢、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结论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最多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  相似文献   

9.
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细胞形态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巨幼细胞性贫血(MA)的细胞形态学分析,为准确诊断MA提供基础。方法:分析30例MA患者的外周血象变化及骨髓中病态粒细胞、病态巨核细胞和可染铁的变化。结果:30例患者中,外周血象除贫血外,二系减少17例,三系减少10例,骨髓象30例都出现形态学的病态变化。结论:应充分认识MA的细胞形态学特征,避免与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或溶血性贫血发生混淆。  相似文献   

10.
贫血是常见的妊娠并发症,贫血发生率随孕周的增加而升高,对母婴危害很大.为研究中晚期妊娠合并巨幼细胞性贫血(简称巨幼贫)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笔者对2004年1月至2008年9月分娩的81例妊娠合并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的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计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临床特点。方法 对我院1995-2001年收治的40例60岁以上巨幼细胞性贫血住院患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0例中男12例、女28例,年龄60-85岁。因维生素B12减少36例,占90%。多伴有其它慢性疾病,以慢性消化道疾病居多(20例),占50%。属中、重厦贫血30例,占75%。病程中合并感染8例,占20%。用叶酸、维生素B12治疗效果显。结论 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近年有增加趋势,以城镇居民多见。其发生与消化道疾病关系密切,贫血多较严重,及时诊断和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巨幼细胞贫血(MA)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浓度改变。方法选择47例经骨髓象检查确诊的初诊MA患者,另选取41例无贫血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结果MA组、对照组直接胆红素(DBil)均数分别为(9.07±4.43)μmol/L及(3.614±1.29)μmol/L,P〈0.0001;两组间接胆红素(IBil)中位数分别为18.950μmol/L、7.340μmol/L,P=0.0000。MA患者中,37例(78.72%)总胆红素(TBil)〉17.μmol/L,13例(27.66%)TBil〉34.2μmol/L,30例(63.83%)DBil〉6.8μmoL/L,最大值为19.42μmoL/L,36例(76.60%)IBil〉14.0μmol/L,最大值为98.07μmol/L。37例伴黄疸MA患者中,4例(10.81%)DBiL/TBil〈0.20,33例(89.19%)DBil/TBil为0.20~0.50。结论MA患者中,近3/4者TBil升高,近3/10呈显性黄疸,近9/10者MA黄疸类似肝细胞性黄疸,需与肝病相鉴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MBA)的病因、发病规律及临床特征。方法:对31例老年MBA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特征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老年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占同期收住所有的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的36.1%,男性:女性为3.43:1,城镇居民25例(80.7%);伴有慢性胃肠疾病者占48.4%;临床上重度贫血患者占32.3%,16%的患者感染结核菌。87.5%的患者乳酸脱氢酶(LDH)升高,46.7%的患者胆红素升高;29%的患者被误诊;31例患者用叶酸、维生素B12治疗疗效均显著。结论:老年MBA患者的发病率增加的原因可能是人口老龄化、慢性消化道疾病及老年人常控制饮食和/或过度烹饪加工食品等,老年人MBA患者贫血多较重且易误诊,及时诊断与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的动态测量对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患疗效的临床意义.地应用COULTER-AC-T biff全自动血细胞计数分析仪测定26例营养性巨幼红细胞贫血患在不同时间采集的末梢抗凝血。结果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患在给予叶酸和/或VB12后,红细胞分布宽度均明显升高,尽管出现高峰时间不同,但最终都趋于降低,接近正常水平。结论 观察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的动态变化,可以监测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患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全血及悬浮红细胞质量抽检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红 《四川医学》2008,29(3):350-351
目的 探讨全血及悬浮红细胞的质控监测.方法 对保存期内的全血及悬浮红细胞随机抽检,进行容量、血细胞比容检测.结果 全血容量均在标准范围,悬浮红细胞容量在正常范围内整体偏高;全血、悬浮红细胞的血细胞比容均值符合标准.结论 应统一全血及悬浮红细胞制备及检测的统一的标准操作规程,以便提高质量,完善监测.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全血细胞分析对于妊娠期贫血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193例妊娠期贫血患者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时期的妊娠期健康妇女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全血细胞分析各项指标。结果:在各个孕期发生小细胞贫血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类型贫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着孕期增加大细胞贫血的比例也在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红细胞各项指标中,观察组的RDW-SD,RDW-CV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小红细胞组)的RBC、Hb、MCV、MCH、MCH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大红细胞组)的RBC、Hb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V、MCH、MCH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定期进行全血细胞分析能够及时发现并预防妊娠期贫血的发生,对于妊娠期妇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与巨幼细胞性贫血(MA)患者血液学指标及细胞形态学上的差异.方法 选择2015年7月至2020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17例初诊MDS患者(MDS组)和18例MA患者(MA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常规、生化检查及骨髓涂片的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海南农村老年人巨幼细胞贫血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对32例海南农村老年巨幼细胞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海南农村老年巨幼细胞贫血的主要病因为消化道疾病及膳食不合理,起病比较隐匿,进展缓慢,临床表现多样,容易误诊,但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给予补充叶酸、维生素B12治疗,治疗效果好。结论海南农村老年人巨幼细胞贫血发生率高,早诊断、早治疗及积极治疗原发病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与巨幼细胞贫血发生的相关性,同时观察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巨幼细胞贫血发生的影响。方法检测117例慢性胃炎(包括萎缩性与非萎缩性)患者(其中不伴巨幼细胞贫血者55例,伴巨幼细胞贫血者62例)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Ⅰ、PGⅡ、维生素B12及叶酸水平。Hp经13C呼气试验及快速尿素酶法检测。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巨幼细胞贫血组血清PGⅠ、PGⅡ、PGⅠ/PGⅡ水平明显低于非贫血组(P<0.05),尤其以胃窦胃体萎缩为著(P<0.05)。伴巨幼细胞贫血组中,萎缩性胃炎组血清维生素B12及叶酸水平均低于非萎缩性胃炎组(P<0.05);胃窦胃体萎缩组中血清维生素B12水平低于胃窦萎缩组(P<0.05)。在萎缩性胃炎与非萎缩性胃炎中,Hp阳性组血清维生素B12水平较Hp阴性组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与巨幼细胞贫血可能相互作用、互为因果;Hp感染可促进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同时会影响维生素B12及叶酸的吸收,间接导致巨幼细胞贫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