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1 毫秒
1.
杨璇  唐军 《西部医学》2012,24(12):2308-2309,2312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度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为新生儿重度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儿科收治住院的90例重度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90例病例中男女比例为2∶1,早期新生儿占71%,首要病因是溶血因素(35%),其次依次为感染(18%)、母乳性黄疸(17%)、原因不明(17%)、围产因素(13%),合并胆红素脑病者17例(18.9%)。结论新生儿重度高间接胆红素血症在早期新生儿中发生率高,新生儿溶血病是首要的高危因素,易发生胆红素脑病,造成神经系统损伤及后遗症。故应加强对早期新生儿黄疸的监测,及时干预,减少发展至重度高间接胆红素血症,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39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苏晓谦  蒋晓梅 《当代医学》2011,17(19):115-115,138
目的 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并早期干预,以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方法 对39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住院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围产因素占第一位207例(53%),第二位是感染因素75例(19.2%),第三位是G-6PD缺乏症(12.3%),第四位是ABO溶血病(9.7%),母乳性黄疸和...  相似文献   

3.
美国儿科学会最新新生儿黄疸诊疗指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临床症状,约60%新生儿可出现不同程度黄疸.大部分黄疸可自然消退,但由于胆红素的毒性,少数患儿可出现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甚至引起胆红素脑病,导致神经损害和功能残疾,对社会和家庭造成极大危害.对新生儿黄疸进行适时、有效、安全、经济的干预,避免胆红素脑病发生,减少不必要的治疗和医疗资源浪费,是国内外医学界多年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检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及胆红素脑病患儿,探讨NBNA检测法在胆红素脑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34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有46例发生了胆红素脑病,BNA法检出43例(93.5%),常规临床观察法检出12例(26.1%),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6.75,<0.01),间接胆红素水平越高,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率越高(χ2=12.81,<0.01),伴贫血或败血症时,胆红素脑病发病率亦较高.结论BNA检测可以较常规临床观察法更灵敏地检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胆红素脑病,且血清间接胆红素越高,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率就越高.  相似文献   

5.
张淑丽 《大家健康》2013,(16):161-162
目的:对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临场治疗特点进行了分析。方法:对收治的89例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结果:89例病例中,早期新生儿的首要病因为溶血因素,其次为合并胆红素脑病、围产因素、母乳性黄疸、感染、原因不明。结论:早期新生儿中,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较高,首要的高危因素为新生儿溶血病,易造成患儿后遗症及神经系统损伤,导致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应早期监测新生儿黄疸,有效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出生1周内新生儿黄疸的动态变化、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病因分析及早期干预治疗的效果。方法利用经皮胆红素测定仪对产科出生的916例新生儿每日进行同一部位的皮肤测定,根据新生儿不同出生情况,对超过胆红素值安全范围者,及时给予口服药物或转儿科蓝光治疗。结果916例新生儿因高胆红素血症住院的144例,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为15.72%,无一例发生胆红素脑病。结论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检测和早期干预治疗,可大幅度降低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从而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徐月娥 《中原医刊》2006,33(12):91-91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当血清胆红素超过205~256μmol/L称为高胆红素血症[1],此时若不及时治疗可使黄疸继续加重,甚至引起胆红素脑病,给患儿造成严重的脑损伤。目前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最有效且安全的方法是光疗。本人通过对105例黄疸患儿的护理,现就黄疸治疗箱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 (NBNA)检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及胆红素脑病患儿 ,探讨NBNA检测法在胆红素脑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134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34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有 4 6例发生了胆红素脑病 ,NBNA法检出 4 3例 (93.5 % ) ,常规临床观察法检出 12例 (2 6 .1% ) ,两种方法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χ2 =6 .75 ,P <0 .0 1) ,间接胆红素水平越高 ,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率越高 (χ2 =12 .81,P <0 .0 1) ,伴贫血或败血症时 ,胆红素脑病发病率亦较高。结论 :NBNA检测可以较常规临床观察法更灵敏地检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胆红素脑病 ,且血清间接胆红素越高 ,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率就越高。  相似文献   

9.
早产儿黄疸60例早期干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临床症状,约60%的新生儿可出现不同程度黄疸,而早产儿黄疸的发生率可达到80%[1]。由于胆红素具有毒性作用,少数黄疸患儿尤其是早产儿可出现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甚至引起胆红素脑病,导致神经损害和功能残疾。因此对新生儿黄疸进行适时、有效、安全、经济的干预,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和减少不必要的治疗和医疗资源的浪费,是国内外医学界多年来努力的方向。我们通过对60例早产儿黄疸进行早期干预,避免了高胆红素血症及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3年1月至2005年1月我院新生儿病房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及时有效地纠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以预防胆红素脑病损伤. 方法 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妈咪爱散剂口服.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黄疸消退明显,副作用少. 结论 妈咪爱散剂辅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副作用,患儿食欲增加.  相似文献   

11.
石怀飞  潘晓英 《浙江医学》2011,33(11):1652-1653
黄疸是新生儿最常见的临床问题,当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升高到一定程度时,未结合胆红素就可能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故对黄疸患儿尽早明确病因,尽早进行干预,对预防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发生,避免或减少脑损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对在本院住院治疗的中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新生儿中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相关因素,为预防胆红素脑病提供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12.
贡玉勤 《当代医学》2012,18(11):125-126
目的总结预防新生儿黄疸并发胆红素脑病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观察5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分析新生儿黄疸的发生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来预防并发胆红素脑病。结果生理性黄疸患儿占83.6%,病理性黄疸患儿占26.4%,经过治疗护理后43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在1周内,肉眼观察皮肤黄染消退,15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在2周内均痊愈出院;未发生新生儿黄疸并发胆红素脑病的情况。结论加强新生儿黄疸的观察及护理,有助于尽快找出病因及时治疗,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黄疸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大部分新生儿黄疸均较轻微.部分新生儿可发生重症高胆红素血症(neonatal severe hyperbilirubinemia)引起胆红素脑病(bilirubin encephalopathy)或核黄疸(kernicterus),严重影响新生儿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早期诊断和治疗胆红素脑病尤为重要.本文就胆红素脑病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符宝铭  周春浪  欧珊 《微创医学》2003,22(6):842-843
目的了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血清胆红素含量及间接胆红素/白蛋白(B/A)比值水平.方法测定新生儿高胆素血症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白蛋白,计算B/A比值.将患儿分为胆红素脑病组和无胆红素脑病组,并将其测定结果作比较.无胆红素脑病组又按病因分为溶血、感染、母乳、围产因素组.结果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男性为68.9%、女性为31.1%,男性高于女性(P<0.01);胆红素脑病组与无胆红素脑病组比较中,血清胆红素值和B/A比值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无胆红素脑病的各组结果显示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最高的为溶血组(40.9%),血清胆红素值最高的为溶血组[(291.1±120.6)μmol/L].结论检测血清胆红素、B/A,可为早期诊断和合理防治新生儿胆红素血症,降低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率提供数据信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NBNA加分法在预报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的价值。方法对76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足月儿)分别进行NBNA加分法和耳声发射听力检测。结果高胆红素血症患儿NBNA加分法评分与胆红素水平呈负相关,与耳声发射听力检测通过率呈正相关;黄疸消退后,NBNA加分法评分比黄疸高峰期普遍提高,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NBNA加分法是早期诊断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敏感而有效的方法,有助于判断病情及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6.
陈涛  张钢  毛英 《广西医学》2006,28(11):1783-1784
新生儿迁延性黄疸是指新生儿期发病,持续超过2周的黄疸.虽然迁延性黄疸患儿发生胆红素脑病的风险小,但持续不退的黄疸给患儿家人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担心可能为新生儿肝炎、胆道闭锁等疾病,而且即使是轻中度高胆红素血症对患儿神经系统也可有近期或远期永久性损害.因此,有必要用一种方便、有效的方法尽快使患儿黄疸消退.笔者通过以口服牛磺酸、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迁延性黄疸,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干预预防新生儿ABO溶血病并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方法 将64例确诊为母婴血型不合ABO溶血病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干预组在出现黄疸但未达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时,予早期综合干预治疗,对照组在血清胆红素超过220.6~256μmol/L时予光疗;比较两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黄疸程度与换血率、胆红素脑病发生率、住院期间总胆红素峰值等.结果 干预组发生高胆红素血症5例,中重度黄疸2例,未用换血疗法,未发生胆红素脑病,胆红素平均峰值198.5±48.6μmol/L;而对照组发生高胆红素血症17例,中重度黄疸14例,6例用换血疗法,未发生胆红素脑病,胆红素平均峰值389.6±86.3μmol/L,早期综合干预预防作用显著(P<0.05).结论 早期综合干预治疗,可有效控制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溶血过程,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预防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减轻新生儿黄疸的程度,避免换血治疗.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08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的相关因素,及对其并发症急性胆红素脑病临床分析和换血治疗的疗效。方法统计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 08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例,回顾性分析各病例引起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检查化验结果数据。结果在1 082例高胆红素血症中,最主要是由于早发母乳性黄疸30.3%、晚发母乳性黄疸25.1%和感染因素占17.4%。发生急性胆红素脑病的病因中,感染性黄疸易导致急性胆红素脑病(42.4%),其次是溶血性及其他因素性(均24.2%),母乳性黄疸不易发生急性胆红素脑病。对符合换血疗法的23例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治疗前后TSB及B/A值为(582.3±220.5)μmol/L,(294.6±82.1)μmol/L;(9.61±2.69)×10-3,(5.32±1.31)×1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中,母乳性黄疸占主要部分,其次是感染性黄疸。换血疗法能迅速降低间接胆红素和减低间接胆红素对脑组织的损伤,可作为急性胆红素脑病和高胆红素血症的首选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的症疗效.方法:对45例高胆红素血症惠儿采用静脉滴注复方甘草注射液的治疗疗效分析和观察.结果:44例患儿黄疸均消退较快,复查肝功能,1例因重症缺氧缺血性脑病放弃治疗.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20项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在预报新生儿胆红素脑病中的意义,将20项NBNA应用于66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足月儿).结果显示,血清胆红素水平越高,NBNA评分<35分者愈多;黄疸消退后,66例患儿的NBNA评分比黄疸高峰期普遍提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8例20项NBNA<35分的患儿,血清胆红素降至正常时,NBNA能预报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并能指导临床治疗,对NBNA<35分的患儿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胆红素对脑细胞的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