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评价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M-1)对体外循环(CPB)诱发大鼠脑损伤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27只,15月龄,体重350~ 4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n=9):对照组(C组)、CPB组和GM-1组.采用右颈静脉腔房引流,右颈动脉灌注法建立大鼠CPB模型.CPB组和GM-1组行CPB 1 h,其中GM-1组预充液中加入GM-1 20 mg/kg,CPB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CPB结束后3h和C组机械通气结束后3h时断头取左侧脑组织,透射电镜下观察海马超微结构变化;TUNEL法检测海马神经元调亡情况;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Bax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C组比较,CPB组和GM-1组凋亡神经元增多,Bax和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Bcl-2比值升高(P<0.05);与CPB组比较,GM-1组凋亡神经元减少,Bax蛋白表达下调,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Bcl-2比值降低(P<0.05).CPB组海马神经元病理损伤严重,GM-1组海马神经元病理损伤减轻.结论 GM-1可减轻CPB诱发大鼠脑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神经元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鞘内注射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M-1)对布比卡因椎管麻醉诱发大鼠脊髓毒性的治疗效果.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280~300 g,于L3,4椎间隙向尾端行鞘内置管,取鞘内置管成功的大鼠14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n=36):假手术组(S组)、GM-1组、布比卡因组(B组)和布比卡因+ GM-1组(BG组).B组和BG组鞘内注入5%布比卡因20μl,间隔1.5h给药1次,共3次,24 h后,BG组和GM-1组鞘内注射GM-1 20 μg,1次/d,连续7d.于鞘内注射布比卡因前及注射后1、3、5、7、14、28 d(T0-6)时测定甩尾反应潜伏期(TFL),计算最大抗辐射热效应(MPE)百分比,并行后肢运动功能评分(BBB评分);TFL和BBB评分测定后取脊髓组织,行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光镜和电镜下行组织损伤评分;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法测定脊髓caspase-3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S组和GM-1组比较,B组T1-6时MPE百分比、组织损伤评分、脊髓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BBB评分降低(P<0.05),BG组T1-5时MPE百分比升高(P<0.05),T6时恢复至基础值(P>0.05),T1-6时BBB评分降低,脊髓组织损伤评分、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S组和GM-1组各时点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BG组T2-6时MPE百分比、脊髓caspase-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T3-6时脊髓组织损伤评分降低,T4-6时BBB评分升高(P<0.05).B组T1-6时脊髓组织病理学损伤明显,BG组T1-3时脊髓组织病理学损伤明显,T4-6时逐渐恢复.结论 鞘内注射GM-1对布比卡因椎管麻醉诱发大鼠脊髓毒性有治疗效果,其机制与抑制脊髓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monosialotetmhexosylganglioside,GM-1)对大鼠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脑损伤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llular signal regulated proteinkinase,ERK1/2)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27只,体重350g-45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3组(每组9只):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S组)、CPB对照组(阳性对照组,B组)、GM-1干预组(实验组,C组)。采用右颈静脉腔房引流、右颈动脉灌注建立大鼠体外循环模型。S组不建模型,穿刺后进行机械通气60min,B组和c组进行CPB 60min,其中C组转流液中加入GM-1(20mg/kg),B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于转流前(T0)、CPB转流即刻(T1)、CPB15 min(T2)、CPB45 min(T,)、CPB结束后1h(T4)时记录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及血气分析指标。CPB结束和S组机械通气后3h时断头取脑组织标本,透射电镜观察皮质超微结构变化;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法[terminal dexynucteotidyl transferase(TdT)-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标记皮质神经元凋亡数;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Western-blot)法检测ERK1/2蛋白的表达。结果B组和C组转流中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气、红细胞比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S组比较,B组和C组皮质神经元损伤严重,凋亡的神经细胞数目分别增加220%和147%,ERK1/2蛋白活性分别升高65%和41%(P〈0.05);与B组比较,C组皮质神经元损伤明显减轻,凋亡的神经细胞数目减少24%,ERK1/2蛋白活性降低15%(P〈0.05)。结论GM-1对体外循环脑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ERK1/2信号通路减少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4.
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在脊髓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九十年代以前,脊髓损伤的治疗主要为:(1)通过外科治疗达到脊柱骨折的复位和重建脊柱稳定性,以预防脊髓的再次损伤和限制脊髓继发性损害;(2)通过外科手术减压以利于脊髓残存功能的恢复;(3)通过各种临床治疗与护理措施,预防和治疗各种脊髓损伤的并发症;(4)通过早期强化的康复手段以改善和增强患者的残存功能和能力[1-4]。但是,尚无直接有效的治疗方法预防脊髓损伤后脊髓内发生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和使其产生逆转,即对脊髓损伤本身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长期以来,脊髓损伤作为世界医学界尚未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受到各国专家的关…  相似文献   

5.
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M-1)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验证GM-1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双盲、多中心的研究方法。将急性脊髓损伤患者随机按比例1:1分成A、B两组,分别给予标记药物A-1或B-1100mgi.v,qd×14d,然后A-2或B-240mgi.m,qd×7d。记录用药后21d、90d的ASIA损害分级及ASIA运动评分、感觉功能评价、大小便功能评价及不良反应。结果:72对患者完成试验。A、B两组在年龄、性别、用药初始时ASIA损害分级、受伤到用药时间等指标的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用药后21d、90dA组Benzel改良分级、ASIA运动评分、皮肤感觉功能、大小便功能评分显著优于B组,有显著差异(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经揭秘,A药为GM-1,显示GM-1治疗急性脊髓损伤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远隔缺血时处理对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全身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年龄40~64岁,体重50~70 kg,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n=20):对照组(C组)、远隔缺血时处理组(R组).R组于主动脉阻断后对右下肢实施3周期5 min缺血/5 min再灌注处理.于CPB前即刻、CPB结束后即刻、6、24h(T1-4)时取右颈内静脉血样,检测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1 (ICAM-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结果 与C组比较,R组血清ICAM-1、IL-6、TNF-α浓度降低(P<0.05).与T1时比较,两组T2.3时血清ICAM-1、IL-6、TNF-α浓度升高,C组T4时血清ICAM-1、IL-6浓度升高,R组T4时血清IL-6浓度升高(P<0.05);与T2时比较,两组T3.4时血清ICAM-1、IL-6、TNF-α浓度降低(P<0.05);与T3时比较,两组T4时血清ICAM-1、IL-6、TNF-α浓度降低(P<0.05).结论 远隔缺血时处理可减轻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全身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比对急性脊髓损伤患者使用和不使用GM-1的疗效,研究GM-1对急性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3年以来92例急性脊髓损伤病例,其中分为使用及不使用GM-1,通过对比浅感觉,运动及小便功能诸方面来研究GM-1对急性脊髓损伤的疗效。结果浅感觉,运动及小便功能等方面功能恢复程度的对比均有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GM-1对急性脊髓损伤的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80mg,对照组给予胞二磷胆碱注射液0.75g,两组均同时给予阿司匹林和洛伐他汀行抗血小板聚集和调脂、稳定斑块治疗。治疗前和治疗14d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减少更明显(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9%(29/33)、51.6%(1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肯定,能减少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BB(CreatinekinaseBB,CK-BB)的动态变化以及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分成两组,观察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患者血浆CK-BB变化,并两组于伤后6个月按GOS预后评分评定预后,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意识好转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浆CK-BB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恢复良好率(17/30)与对照组(8/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清醒23例,而对照组l3例,两组清醒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清醒时间比较,观察组为(14.56±6.56)天,对照组为(20.85±10.92)天。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能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浆CK-BB的水平,并且不仅能加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清醒,还能促进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安全有效的药物,可以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
外源性神经节苷脂对大鼠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外源性神经节苷脂 (GM1)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继发性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Allen’sWD技术制备脊髓损伤模型 ,96只大鼠随机分为 :假手术组、对照组和实验组 ,于损伤平面以下蛛网膜下腔置细塑料导管 ,实验组术后15min经导管注入GM1溶液 ,对照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用药后不同时间测定脊髓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丙二醛(MDA)浓度和兴奋性氨基酸 (EAA)的含量。伤后 2、 4周联合行为学评分 (CBS)观察实验动物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脊髓损伤后用GM1组 ,损伤脊髓组织MDA浓度和EAA含量明显降低 ,而SOD活性则显著升高。CBS评分明显降低。结论 :外源性GM1可拮抗脊髓损伤后的脂质过氧化反应 ,降低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 ,从而发挥保护脊髓作用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口服辛伐他汀减轻体外循环心脏瓣膜手术后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 将130名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65例,围手术期口服辛伐他汀片20 mg/晚;对照组:65例,口服同剂量安慰剂。记录患者术前临床基线情况和术后辅助呼吸时间、24小时尿量与引流量、ICU停留时间和术后10天左室射血分数等;在主动脉阻断前、主动脉开放后不同时间点抽血测定患者血清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血清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Cr)。结果〓围手术期口服辛伐他汀可明显降低辅助呼吸时间(9.92±3.42 h VS 11.69±4.79 h,P=0.03)和改善术后左室射血分数(58.91%±8.48% VS 55.50%±7.04%,P=0.024),但对于术后24 h尿量、引流量和ICU停留时间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服用辛伐他汀相对于对照组可降低血浆cTnT、CKMB、TNF-α、IL-6、IL-8、CRP、BUN和Cr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口服辛伐他汀可以减轻体外循环手术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并减轻心脏、肾脏等器官损伤,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肺水通道蛋白1(AQP1)表达在体外循环致犬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杂种犬24只,体重15-20 kg,雌雄不拘,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4组(n=6):对照组(C组)、乙酰唑胺Ⅰ组(AⅠ组)、乙酰唑胺Ⅱ组(AⅡ组)和乙酰唑胺Ⅲ组(AⅢ组),开胸并制备犬CPB模型.C组采用传统预充液,AⅠ组、AⅡ组和AⅢ组分别在预充液中加入乙酰唑胺20、40、60 mg/kg.于开胸未行机械通气(T1)、停机(T2)和停机后1 h(T3)时取股动脉血,行动脉血气分析,计算呼吸指数 (RI)和氧合指数(OI),取肺组织采用RT-PCR及Westem-blot法检测AQP1 mRNA和蛋白表达,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结果并进行肺损伤评分.结果 与C组比较,AⅠ组、AⅡ组和A Ⅲ组T2,3时P(A-a)O2和RI升高,OI降低,AQP1蛋白表达下调,肺损伤评分升高,AⅡ组和AⅢ组T2,3时AQPl mRNA表达下调(P<0.05);与AⅠ组组比较,AⅡ组和AⅢ组T2,3时P(A-a)O2和RI升高,OI降低,AQP1蛋白表达下调,肺损伤评分升高,AⅢ组T2,3时AQP1 mRNA表达下调(P<0.05);与AⅡ组比较,AⅢ组T2,3时RI升高,AQP1蛋白表达下调,肺损伤评分升高(P<0.05).结论 AQP41表达下调参与了体外循环致犬肺损伤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生态免疫肠内营养保护肠屏障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生态免疫肠内营养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大鼠肠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尾静脉注射脂多糖(LPS)建立SIRS大鼠模型,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标准营养组、免疫增强组、生态营养组、生态免疫组),分别给予不同构成的肠内营养剂7d,观察各组大鼠血浆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以及尿乳果糖/甘露醇(L/M)比值的动态变化。结果治疗7d后,生态营养组大鼠血浆D-乳酸水平明显低于标准营养组和免疫增强组(P<0.05),但这3组均高于生态免疫组3倍或以上(P<0.01)。血浆DAO水平标准营养组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注射LPS后第1天起,各组大鼠尿液L/M比值均有大幅升高,至第6天回落到注射前水平。第1天时生态免疫组尿L/M比值低于其他3组(P<0.05),第3天时标准营养组尿L/M比值显著高于另外3组(P<0.01),至第6天各组已无明显差异。结论联合应用免疫增强营养素和生态制剂的生态免疫肠内营养能更有效地保护肠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并探讨重组入脑利钠肽(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rhBNP)对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浆内毒素及全身炎性反应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于主动脉阻断前5 min匀速静脉注射rhBNP负荷量1.5μg·kg-1·min-1,随后以0.0075 μg·kg-1·min-1维持量静脉注射24h;对照组则用同样方法输入等容量0.9%氯化钠.分别于术前(T1)、CPB结束时(T2)、结束后4h(T3)、8 h(T4)、24 h(T5)测定血浆内皮素( endothelin,ET)-1、血浆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T1时两组患者血浆ET-1、DAO、LPS、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T5各时点两组患者血浆DAO、LPS、TNF-α水平显著高于T1时水平(P<0.01),治疗组患者在T5时血浆ET-1水平与T1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CPB结束后治疗组ET-1、DAO、LPS、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同一时间点的对照组水平(P<0.01).血浆ET-1与DAO水平呈正相关(r=0.51,P<0.01),血浆DAO与LPS水平呈正相关(r=0.77,P<0.01),血浆LPS与TNF-α水平呈正相关(r=0.48,P<0.01).结论 重组人脑利钠肽可能通过抑制体外循环过程中ET-1的释放,减轻胃肠道血管收缩,改善胃肠黏膜灌注和氧合,保护胃肠黏膜屏障功能,阻止肠源性内毒素移位,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减轻全身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5.
右美托咪定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炎性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颅脑损伤的患者70例,性别不限,年龄20 ~ 68岁,ASA分级Ⅰ~Ⅳ级,受伤24 h内行去骨瓣减压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n=35)∶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静脉注射芬太尼、异丙酚、顺阿曲库铵行麻醉诱导,术中均以瑞芬太尼、七氟醚、异丙酚维持麻醉,间断追加顺阿曲库铵.D组麻醉诱导前经10 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μg/kg,继以0.4 μg· kg-1·h-1的速率静脉输注2h.于麻醉诱导前、手术开始2h、术毕、术后24 h(T1 ~T4)时抽取静脉血样,测定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IL-6和TNF-α浓度.结果 与C组比较,D组血清NSE、TNF-α和IL-6浓度降低(P<0.05);与T1时比较,C组T2、T3时血清NSE、TNF-α和IL-6浓度升高,T4时血清TNF-α浓度降低,D组T2、T3时血清NSE和IL-6浓度升高,T4时降低,T3、T4时血清TNF-α浓度升高(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通过抑制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全身炎性反应,从而产生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异丙酚对合并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骨科创伤患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40例合并SIRS、麻醉前创伤评分≤13分、手术时间4h以内、估计累计出血量≥1000ml的骨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20),两组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全麻诱导方式相同,对照组给予依托咪酯0.2~0.3mg/kg静脉注射,异丙酚组给予异丙酚1.O~2.0mg/kg静脉注射,并术中维持,其余处理方法相同。分别于全麻诱导前、麻醉后5min、术毕、术后1d和7d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差异无显著性;各组于麻醉后5min与诱导前比较亦无明显变化;术毕及术后1d两组炎性细胞因子均升高,但异丙酚组升高幅度较小,相同时间点两组间IL-6、IL-8、TNF—α差异有显著性(Pd0.05);术后7d两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O.05)。结论:异丙酚对SIRS患者炎性细胞因子生成具有抑制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抗机体过度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体外循环期间全身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40例,性别不限,体重39~72kg,年龄27~44岁,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2组(n=20):对照组(C组)和乌司他丁组(U组).U组于CPB前10 min静脉注射乌司他丁1万U/kg,CPB预充液中加入1万U/kg,C组以等容量生理盐水替代乌司他丁.于CPB前15 min(T1)、CPB 10 min(T2)、CPB结束后30 min(T3)、60 min(T4)时测定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IL-8、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结果 与C组比较,U组CPB期间和CPB结束后血浆IL-6、IL8和TNF-α的浓度降低,IL-10浓度升高(P<0.05或0.01);与T1比较,T2,3时两组血浆IL-6、IL-8、IL-10、TNF-α的浓度升高(P<0.01).结论 乌司他丁可减低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CPB期间促炎-抗炎反应失衡,减轻全身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羟乙基淀粉130/0.4(万汶)与琥珀酰明胶(佳乐施)对心肺转流(CPB)后急性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23例择期CPB下实施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患者的CPB预充液及术中、术后48h容量治疗选用羟乙基淀粉;Ⅱ组选用琥珀酰明胶。观察两组患者的容量治疗策略和急性炎症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分别于麻醉诱导后、停机时、术后2、24、48h采动脉血检测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P选择素(P-selectin)和细胞间黏附因子(ICAM-1)含量。结果两组患者的急性炎症反应发生情况相似;术后24、48h两组CRP显著升高(P〈0.05),但术后48hⅠ组比Ⅱ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术后24、48h两组ICAM-1均较麻醉诱导后升高(P〈0.05),而术后48hⅡ组比Ⅰ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术后48hⅠ组P-Selectin、IL-6显著升高(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围术期应用羟乙基淀粉有利于激活急性期反应蛋白,并减轻内皮损伤维持内皮稳定性,从而减轻CABG后急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