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5年2月~1996年5月,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寻常痤疮20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20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性85例,女性115例;年龄15~32岁;病程1个月~10年;皮疹类型:寻常型103例,脓疮型76例,囊肿型21例。2治疗方法中药药物组成:生地、生山植、白花蛇舌草、意苡仁、牡蛎各309;丹皮、赤芍、黄芩、黄柏、桑白皮、批把叶、泽泻、夏枯草各15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口服;患处外用三黄洗剂(组成:大黄、黄柏、黄芩、苦参),每日3次,口服烟酸肌醇酯,每次0.4g,每天3次。上述药物联合应用,连续使用1…  相似文献   

2.
笔者用玄参为主治疗皮肤病,举例介绍如下.痤疮:周某,男,20岁,因面部痤疮3年余,于2009年6月28日初诊.诊见:面部大量红色粉刺、丘疹及数个脓疱,触之则痛,口臭,便秘,舌红、苔黄,脉滑.诊断:痤疮.中医辨证:肺胃热盛.治法:清泄肺胃,凉血解毒.处方:玄参、白花蛇舌草各30g,金银花、连翘、蒲公英、天花粉、生地黄、桑白皮、枇杷叶各15g,黄芩、皂角刺各10g.治疗1个月,皮疹消退.  相似文献   

3.
清震汤出自刘河间<病机气宜保命集>,方仅苍术、升麻、荷叶,原治"雷头风".笔者本其燥湿理脾,升清散火之性,用治他病,常获良效,兹举例如下. 1痤疮 何某,男,25岁,未婚,1995年3月17日诊.反复颜面部丘疹1年余.疹色红,伴有小脓疱及囊肿,曾内服维甲酸、硫酸锌,外用B霜(本院制剂)治疗,无明显疗效.平素应酬较多,喜饮啤酒,时有脘腹痞满,大便溏滞,舌淡红、苔白腻、脉濡,诊为痤疮,证属脾胃湿热,治拟清热化湿.处方:苍术、生苡仁各30g,升麻、荷叶、连翘10g,枇杷叶15g.每日1剂,水煎服.5剂后自觉面部皮疹明显减少,脘腹痞满感消失,大便质软成形.原方苍术减为15g,继服10剂,皮疹基本消退.继服10剂以巩固疗效,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4.
针药并举治疗痤疮2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1996年以来,采用口服中药与面部微针的方法治疗痤疮,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56例门诊患者,男92例,女164例;年龄最大42岁,最小13岁,以18~20岁多见;病程最短1周,最长15年。皮损主要分布在颜面部,以粉刺、丘疹、脓疱多见,少数为结节,囊肿。2 治疗方法中药治疗 用本院经验方“痤疮平”加味,药用:虎杖、山楂各12g,银花、蒲公英、生地各15g,炒枳壳、大黄、栀子、连翘、丹皮各10g。1剂/d,水煎,早晚各服1次,10剂为1个疗程。脓疱较多、肿痛甚者加白花蛇舌草、地丁、赤小豆;颜面肤红,日久难退者加红花、凌霄花;月经不调或经前皮疹…  相似文献   

5.
茵陈蒿汤加味治疗痤疮42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3年来,笔者应用茵陈蒿汤加味治疗青少年面部痤疮42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42例患者中,女27例,男15例,年龄平均14~28岁,平均23岁,病程最长5a,最短4月. 2治疗方法 药物组成:茵陈25g,生大黄10g,黄芩10g,栀子10g,银花10g,皂刺10g;热毒盛者加连翘10g,板蓝根15g;便秘者大黄后下,加厚朴,莱服子各10g;皮损局部炎性浸润明显加白花蛇舌草30g,虎杖15g,生枇杷叶10g,每天1剂,每日3次.15天为1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相似文献   

6.
针刺人迎穴配合中药内服治疗痤疮58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近几年来采用针刺人迎穴配合自拟痤疮消治疗面部痤疮 5 8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及治法5 8例中男性 2 0例 ,女性 38例 ;年龄 1 8~ 40岁 ;病程 2个月~ 5年。患者平卧 ,双人迎穴常规消毒后 ,按住颈动脉从其内侧进针 ,不提插 ,得气后留针 30 min。每日针刺 1次 ,7天为 1个疗程。如针后双面颊潮红 ,则其效较佳。同时内服痤疮消 :银花 2 0 g,蒲公英 2 0 g,败酱草 1 5 g,酒大黄 1 0 g,山楂 1 2 g,炒枳壳 1 0 g,丹参1 0 g,野菊花 1 0 g。每日 1剂水煎服 ,7日为 1个疗程。治疗效果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 :面部皮疹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7.
本方含丹参、生山楂各40g,川芎10g,生栀子、赤芍、郁金、虎杖各12g,茵陈30g,生大黄6g。身痒加丹皮;呕恶加藿香;皮肤、巩膜深黄生大黄增量,加金钱草、车前草。水煎分3-4次口服。结果:临床治愈31例,好转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木香。日1剂水煎服;药渣再煎取液.熏洗患肢,日1次。结果:治愈23例,显效6例.好转1例。  相似文献   

8.
笔者自1997年以来,对面部寻常痤疮使用中药倒膜面膜进行治疗,经82例临床观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1方剂组成与功用 药用生大黄、黄芩、生黄柏、金银花、当归、薏苡仁、生白术、丹皮、赤芍、丹参、生三七粉、冰片各适量。均研极细末,取其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功用。  相似文献   

9.
寻常性痤疮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虽有众多的治疗方法,但对其有独特疗效的并不多见。我科近两年来使用自制中药消痤方治疗痤疮117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117例痤疮病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性46例,女性71例;发病年龄在15~42岁之间;病程为2个月~13年。均符合卫生部制定的《中医皮肤病狂诊断疗效标准》中痤疮诊断标准。2治疗方法消痤方组成:枇杷叶、生地、桑白皮各12g,丹皮、白花蛇舌草各10g,苦参、黄芩各9g,生槐米、山植、土茯苓各15g。加减:皮肤油腻加茵陈、苡仁;大便干结加大黄、积壳;经前乳房胀痛加香附…  相似文献   

10.
例1:张某,47岁,四川省达县木子乡人,已婚,1994年8月6日就诊。患者于半年前在一次性生活后,自觉阴茎内有矢气现象,时断时续,时甚时轻,轻则每月3次~6次,重则每日7次~10次。诊见:矢气时阴茎有灼热感,脘腹胀满,口干咽燥,便秘,舌红,苔黄腻,脉弦。诊为胃肠燥热之阴吹。处方:火麻仁20g,白芍15g,枳实10g,柴胡10g,枣皮10g,甜杏仁9g,大黄8g,炙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连眼4剂,阴茎矢气次数明显减少至每日2次~4次,便秘、腹胀好转,口干咽操有所减轻,舌苔、脉象同前。上方去大黄、权实,加党参、白术各10g,连服6剂诸…  相似文献   

11.
病案举例女,27岁,2007年6月初诊。面部反复丘疹、脓疱、结节1年。诊见:两颊及口周见较多粟粒大小淡红丘疹,部分顶部有小脓疱。同时伴有痛经,行经量少,口渴喜饮,睡眠不佳,舌红少苔,脉弦细。诊断:痤疮,证属冲任失调型。处方:北沙参、夏枯草各20g,柴胡、陈皮、白芍、麦冬、五味子、连翘、栀子、白芷、生地黄、牡丹皮、赤芍:郁金各15g。水煎服,日1剂,取汁约300ml,分3次口服。  相似文献   

12.
薛冬英 《陕西中医》2001,22(9):530-530
目的 :观察中药内服结合石膏倒模对寻常性痤疮的治疗作用。方法 :内服中药(夏枯草、黄芩、桑白皮、枇杷叶、白花蛇舌草等 )日 1剂配面部每星期 1次石膏倒模 ,治疗寻常性痤疮 70例。结果 :总有效率 83 %。提示 :中药内服结合局部石膏倒膜的局部治疗 ,可有效地治疗寻常性痤疮。  相似文献   

13.
丹栀逍遥散临证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以丹栀逍遥散治疗痤疮、月经先期、眩晕、胃痛 ,多获良效 ,兹举验案 4则如下。1 痤疮案薛某 ,女 ,17岁。于 2 0 0 2年 6月 2 0日诊。自诉面部痤疮1年 ,前胸、后背均有 ,色红 ,伴口渴 ,时有心烦 ,便干 ,舌红 ,苔白 ,脉弦细稍数。未曾用药来诊。辨证属肝郁化热 ,火热上炎。治以疏肝理气 ,清火泄热。方选丹栀逍遥散加减 ,药用 :丹皮、柴胡、当归、白芍各 15g、栀子、茯苓、白术、甘草、牛膝各10 g。 4剂 ,1 5日 1剂水煎服。 6天后复诊 ,面部、前胸、后背痤疮颜色变淡 ,减少 ,心烦、口渴症状减轻。继服 6剂后 ,面部、前胸、后背部痤疮均消…  相似文献   

14.
<正>寻常型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上以面部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为特征,祖国医学对该病的治疗方面经验丰富。笔者于2009年5月~2011年5月间,采用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寻常型痤疮54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99例患者均来自本中心皮肤科门诊,皮疹以颜面部为主,部分累及颈项及上胸部、背部。治疗组54例,其中男28例,女26例;年龄13岁~36岁,平均(25.36±5.60)岁;病程1个月~10 a余,平均(3.6±1.7)a。对照组54例,其中男27例,女27例;年龄15岁~35岁,平均(20.0±3.5)岁;病程15 d~10 a余,平均(2.1±1.6)a。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临床皮肤病学》中寻常型痤疮的诊断标准,并按皮疹数目分为轻、中、重度,轻度:主要皮疹为粉刺,皮疹数目不超过30个;中度:主要皮疹为粉刺,并有丘疹和脓  相似文献   

15.
三花茶妙用临证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在临床上以三花茶治疗一些妇女常见疾病,取得较好疗效。观介绍如下:药物组成:金银花10g,菊花10g,玫瑰花10g。开水冲泡代茶,每日1剂,疗程不限。适应肝郁、热感所致的月经病、带下病、先兆子痫、产后发热、恶露不尽、子烦、痤疮等。[例一]痤疮伴痛经症陈某某,女,22岁。1995年9月3日初诊颜面痤疮反复2年余。现颜面肤色潮红,散见白色脓疱。多发于前额及面颊,散发于背部。每于经期前后症状明显,且行经第一天小腹闷胀不适,隐隐作痛,经色红。舌红苔薄黄,脉滑略数。自觉因损容而苦恼。辨证属冲任不调、肝脾郁热,壅犯肌肤。因…  相似文献   

16.
胡美根 《江西中医药》2006,37(11):44-44
病例1.刘某,男,72岁,2006年4月1日初诊。 患者今年2月初因右侧头面部起水疱,疼痛剧烈,在某医院诊为“带状疱疹”,以肌注维生素B1、维生素B12、干扰素,口服阿昔洛韦片后,水疱逐渐干燥,但疼痛无明显好转,夜眠不安。检查:右侧头面部有数片色素沉着,少许结痂及脱屑,舌苔暗,苔白,脉弦滑,口干苦,便干。诊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辨证:气滞血瘀,毒热未尽。治法:解毒活血,行气止痛。方药:紫草15g,茜草15g,板蓝根30g,丹参15g,枳壳10g,木香10g,厚朴10g,延胡索10g,全蝎10g,木瓜10g,制乳没各10g,全瓜蒌15g,大黄6g,薏苡仁30g,牛膝10g。服用7剂后,疼痛减轻,继服14剂,疼痛消失。  相似文献   

17.
清热泻火法治疗面部痤疮6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清热泻火法对面部痤疮的疗效。方法:60例面部痤疮病例,采用清热泻火法,以清痤灵加减。每日1剂,分2次口服,4周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皮疹消退情况。结果:痊愈38例(63.3%),显效12例(20%),有效6例(10%),无效4例(6.7%),愈显率83.3%,总有效率93.3%。结论:清热泻火法治疗面部痤疮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两组各36例.本组用白花蛇舌草、丹参各30g,茵陈、益母草各20g,薏苡仁15g.黄连、蔻仁、白术、扁豆、茯苓、猪苓、泽泻、车前草各10g,生大黄8g(后下)。恶心呕吐加苏叶、姜竹茹。日1剂水煎服。与对照组均用生大黄(后下)、煅龙骨、煅灶蛎、槐米各30g。水煎取液,保留灌肠,日1次。并酌情抗感染,降血压,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相似文献   

19.
扁平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皮肤病,现代医学治疗并无特效的药物。作者近年来,采用中药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50例患者中,男9例,女41例,年龄8-36岁,病程1月一3年。皮疹均见于面部,其中手背有皮疹者7例。2治疗方法笔者对50例扁平疣患者全部采用中药治疗,停止其它任何治疗。中药方用木贼草、银花、败着草、蛇舌草、夏枯草、大青叶、红花、虎杖各15g,生苡仁30g,制香附20g,泽泻、参三七各10g,甘草6g。每日1剂,分2次口服,同时煎第王汁药液进行局部搽擦皮疹10分钟,至局部皮疹发红,轻度水肿。…  相似文献   

20.
1鼻衄 王某,女,16岁,学生,1993年7月12日就诊。患者3天前右鼻腔突然出血,出血量较多,血色暗红,伴口渴喜冷饮,鼻子有灼热感,大便干,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数而有力。曾服西药治疗(药物不详),疗效欠佳。辨属肺气不通,胃火上扰,以致血随火升,从清窍溢出。治宜清胃泄火,通腑止血。方用大黄牡丹汤加味:大黄(后下)15g,牡丹皮12g,冬瓜子30g,芒硝(冲服)6g,仙鹤草12g,藕节15g,甘草6g。3剂,每剂水前两次,早晚各服1次。同年10月5日因患他病来诊,言前病服药3剂后一直未发。2闭经 关某,女,27岁,农民,1995年4月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