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思纯 《新医学》2004,35(3):138-139
1引言 肝、胆、胰感染性疾病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组感染性疾病,其中如肝脓肿、急性化脓性胆管炎、重症胰腺炎等属于临床重症.抗菌药的应用在肝、胆、胰感染时是一项重要的治疗措施.由于肝脏、胆道、胰腺在解剖学及功能上密切相关,而胆道感染常合并结石或狭窄,梗阻可加重感染.细菌耐药株的增多也增加了治疗的难度,故在肝、胆、胰感染性疾病中合理使用抗菌药非常重要.现就常见的肝脓肿、胆道感染、急性胰腺炎中抗菌药的应用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我院住院患者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环丙沙星(CIP)、左氧氟沙星(LEV)的临床应用情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CIP、LEV的总消耗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治疗费用(DDC)和病原菌耐药性资料.结果:喹诺酮类抗菌药的总消耗金额、用药频度均为LEV排第一.CIP排第二;日治疗费用为LEV低于CIP;细菌耐药率的差别不显著,但大部分病原菌耐药情况与前几年相比均有明显好转.结论: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使用情况及大部分细菌耐药性均有明显改善,喹诺酮类抗菌药临床使用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3.
抗菌药是指能抑制或杀灭细菌,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药物。包括人工半合成抗菌药和抗生素。由于生活中和临床上感染的频繁发生,抗菌药已成为当前最常用的药物。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抗菌药的品种也越来越多,抗菌谱也越来越广,也使细菌性疾病得以控制,给数以万计的病人带来福音。然而,目前不注意合理使用抗菌药的现象普遍存在。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合理使用抗菌药的比例只占50-60%。没有一种抗菌药是绝对安全而无副作用的,它是“双刃剑”。滥用不仅达不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还能引起药源性疾病,诱导耐药菌株的产生,给治疗带来困难,同时也造成资源的浪费。抗菌药滥用已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已经给人们敲起警钟。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医务工作者的注意,我们在这里探讨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就有及其重要的意义。我们只要按照抗菌药应用的基本原则做到科学、合理地使用,走出使用抗菌药的误区,就能既治愈感染,又可尽量避免副作用,并最大限度地防止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机械通气作为重症监护病房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措施,已得到广泛应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实施机械通气时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要改善预后,关键是确定VAP的病原菌,以指导抗菌药的合理应用。为有效治疗VAP,明确感染菌群的流行分布及耐药特点,我们回顾性分析了近年我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VAP的细菌学分布、耐药状况及临床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汪能平  李中齐 《新医学》2004,35(3):135-135
医院内感染(院内感染)的防治是临床医师的经常性工作。在采取的措施中,抗菌药的应用已占重要地位。近30年来,可供选用的抗菌药越来越多。尽管抗菌药对防治院内感染起了很大作用,但防治耐药菌所致院内感染仍十分困难。目前,重新评价抗菌药的应用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从我院2004年6月~2005年6月处方中整理出颌外门诊处方5900张做统计分析。结果术前使用抗菌药物为35%,术后100%。结论我院外科医生对抗菌药的使用基本合理,只有极少数的医生在抗菌药的使用中存在联合用药不太合理,用药时间过长等等问题。所以我们在教学和临床中要严格要求、严格把关,在不断学习和使用中提高合理应用抗菌药水平。  相似文献   

7.
1.药敏试验报告中S、I、R指的是什么?S(susceptible),是指细菌对抗菌药敏感,使用常规剂量时的平均血浓度超过MIC5倍以上,用常规剂量通常有效;I(intermediate)是指细菌对抗菌药中度敏感,常规剂量时平均血浓度等于或略高于MIC,需用高剂量或对体内药物浓缩部位的感染可能有效;R(resistance)是指细菌对某种抗菌药耐药,药物对细菌的MIC高于应用常规剂量时的血浓度,应用常规剂量治疗诵常无效.  相似文献   

8.
选择2011年1~6月(限制使用抗菌药前)在我院门诊治疗的4589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对照组)和2012年1~6月(限制使用抗菌药后)在我院门诊治疗的4967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观察组)为研究对象,观察并记录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为20.51%,观察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为65.70%,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限制使用抗菌药物使得抗菌药物使用更为合理,且不影响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在细菌耐药性的困扰下,抗菌药研究开发迅速,新药层出不穷,尽管新药不断涌现,但细菌耐药性也不断发生,治疗感染性疾病,不能单纯依赖发掘新药,合理应用抗菌药是减少耐药性产生,有效控制感染的重要一环,目前基层医院门诊,普遍存在滥用抗生素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恶唑烷酮类抗菌药:利奈唑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革兰阳性球菌是临床常见致病菌 ,且耐药性上升迅速 ,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糖肽类耐药肠球菌、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所占比例日益上升 ,糖肽类中度敏感葡萄球菌也已出现。据 1998年美国医院感染监测系统资料 ,医院内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分离比例 >2 0 % [1] ,重症监护病房 (ICU)中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超过 5 0 %。而对糖肽类抗生素耐药的肠球菌属 ,尤其是屎肠球菌 ,可对临床应用抗菌药均出现耐药 ,感染性疾病的治疗面临严峻的挑战。近年来 ,人们开发了数个新的抗菌药 ,用于耐药革兰阳性菌的治疗。利奈唑胺 (linezolid)为一类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