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中药机械炒制概述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川  江文君 《中成药》1992,14(11):40-40
就中药炒制机械的发展过程、结构特点、使用经验及烘法利用作一简述,并对今后深入开展中药炒制机械化的工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炒药机功能构置及炒药机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规范中药砂炒的方法与探讨"能砂炒者不用清炒"的应用。方法:通过中药砂炒工作总结积累的经验及在中药清炒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阐述中药砂炒的作用和意义。结果:砂炒比清炒具有受热面积大、受热均匀、加热时间短、成品质量好等优势,克服了清炒的诸多不足。并系统阐述了砂炒中药所使用的工具、辅料、砂粒、待炮炙品、成品的要求与操作及注意事项。结论:规范中药砂炒的工艺与操作是保证砂炒炮炙品质量的关键;"能砂炒者不用清炒"是解决炮炙实践操作中许多难题的经验总结,将部分品种的清炒方法改为砂炒方法可为中药炮制质量的规范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3.
药末,是中药材在筛选过程中所得的副产物,一般予以弃去。半年来,我们用它作为辅料炒制一些中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一、炮制方法: 同麸炒法。用中火将锅烧热,撒入药末,至冒烟时投入药物。不断翻炒,炒至药物表面呈黄色或颜色加深,取出。筛去药末,放凉。药末的用量为药物的10~20%。二、使用方法: 1.用某药物的药末拌炒该药物的饮片。如用黄芪末炒黄芪、党参末炒党参,还有桑白皮、赤芍、防风等,称之为“用辅料的清炒”。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建昌帮最具传统特色的炮制辅料"蜜糠"与药共制的工艺及效果。方法采用星点设计分别优选蜜糠炒白术、蜜糠炒白芍、蜜糠炒山药三种饮片炮制工艺。结果蜜糠炒白术的最佳工艺为蜜糠用量55.8%,炒制温度261℃,炒制时间3.4min;蜜糠炒白芍的最佳工艺为蜜糠用量30%,黄酒用量9%,在260℃下炒制4min;蜜糠炒山药的最佳工艺为蜜糠用量61.55%,在炒制温度263℃下炒制3.85min。结论三种药物经过蜜糠炒制之后健脾效果增强;拟定建昌帮蜜糠炒制药物的共性工艺为炒制温度260~270℃,炒制时间3~4min。  相似文献   

5.
炮制是指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剂型以前的必要加工过程。根据现代实际炮制经验 ,大体可分为五大类 :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及其他制法。在这几种制法中 ,火制方法应用最广泛最常用 ,所以显得尤为重要。火制法分炒、炙、煅、煨。现将火制方法的实际运用及对药物功效的影响简述一下。1 炒制1.1 炒制程度炒制中又有炒黄、炒焦、炒炭等不同程度的清炒。炒黄炒焦使药物易于粉碎并能缓和药性。种子类药物最常用此法。如决明子为清肝明目药 ,生用滑肠 ,炒后缓和药性 ,并易煎出有效成分。炒炭作用是缓和药物的烈性 ,副作用或增强其收敛止血的功…  相似文献   

6.
我院就地取材,自行设计制成一台简易滚筒式电动炒药机,对几十味常用中药炮制如清炒、砂炒、蜜制、炒炭、煅制等基本上适用,可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效率比手工操作提高约10倍左右,八小时内可炒白芍或白术500kg 以上,饮片质量比手工炒制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院在中药制炭时,以转炉式炒药机(河南周口产)取代了传统的清炒制炭和砂烫炭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具体操作方法和体会是: 将机器点火开动,待炉内温度达130℃左右时(根茎类药材所需温度高于花叶类),将分档药材加  相似文献   

8.
砂炒制炭的体会河南省鄢陵县人民医院(461200)曹连民,党中方目前中药炮制炒炭采用武火或中火清炒法,井要求“炒炭存性”。但本法具有烟雾大,并易产生外表炭化,内部不及的现象。笔者近年来采用砂炒的方法制备炭药,取得了满意效果。1操作方法取干燥、洁净、中...  相似文献   

9.
“逢子必炒”是种子类中药临床用药经验的总结,是中药炮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传统认为种子类中药炒制的目的主要包括增效减毒、缓性以及祛除非药用部位等。现代研究发现,种子类中药炒制后对于成分的溶出、主要成分结构变化、成分的体内吸收和毒效作用等均具有一定的影响,这些研究成果对于阐明种子类中药“逢子必炒”的科学内涵具有指导意义,为种子类中药炮制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提出开展“逢子必炒”炮制机制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为种子类中药炮制机制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种子类中药炒制过程化学成分变化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胡静  童黄锦  曾庆琪  蔡宝昌  蔡挺  秦昆明 《中草药》2017,48(12):2548-2556
中药炮制是我国独有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中药炮制研究的内容包括历史沿革、炮制工艺、质量标准和炮制机制研究,而阐明中药炮制过程中化学成分变化是中药炮制机制研究的核心内容。种子类中药素有"逢子必炒"之说,其理论基础得到了国内外很多研究机构的证实,对临床常用种子类中药炮制过程化学成分变化机制进行概述,总结种子类中药炒制过程化学成分变化的共性规律,发现种子类中药炒制过程中,化学成分发生了复杂的变化,既有量变也有质变,且成分变化有一定的共性规律,即一般发生分解反应,达到炒制增效、减毒的目的。"逢子必炒"具有一定的科学内涵,应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进一步研究阐明,进而指导临床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1.
<正> 我院就地取材,自行设计制成一台简易滚筒式电动炒药机,对几十味常用中药炮制如清炒、砂炒、蜜制、炒炭、煅制等基本上适用,可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效率比手工操作提高约10倍左右,八小时内可炒白芍或白术500kg 以上,饮片质量比手工炒制好。  相似文献   

12.
中药炒炭方法一般有三种:一是直火清炒法。就是把药物直接放在锅内,不加辅料拌炒。二是用河砂烫炒。根据药物不同,分别选用细砂、中砂、粗砂拌炒,砂温保持在250~300℃左右。三是用(桐)油砂烫炒。待油砂加热至220~240℃时倒入药品同炒。笔者认为: 一、不含粉末、不易粉碎的根茎类及体积较大的炒炭品种,宜选用河砂或油砂烫炒,可以省力省时。如地榆、大蓟、大黄等。二、粉末状、含粉末、易粉碎的炒炭品种以直火清炒为佳。如蒲黄、侧柏叶、荆芥等。  相似文献   

13.
一、“生”、“炒”、“炙”、“煅”啥意思? 中药处方中有些中药的前面带有生、炒、炙、煅等字样,这指的是中药炮制方法,提示药房配药注意。“生”是指这味药洗净后即可入药。“炒”有清炒法,如炒黄、炒焦使药物易于粉碎加工且缓和药性;种子类药炒后煎煮有效成分易于溶出。炒炭能缓和药物的烈性、副作用,或增强其收效止血作用。拌固体辅料如土、麸、米炒者,可减少药物的刺激性,增强疗  相似文献   

14.
炭药的炒制与临床应用湖南省衡阳市中医院(421001)郭彩凤主题词炭药/治疗应用炭药的炒制,关键是要掌握火候,将药物炒至外表焦黑,里面焦黄,以"存性"为度。炭药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即具有炒炭前的固有的治本作用,同时通过炒炭,可出现新的功效,具有固涩,收...  相似文献   

15.
笔者最近对医疗单位及药材商店中药的炮制情况作了调查,发现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即在炮制过程中辅料对药物的污染现象较严重。调查发现多数中、小型综合医院、中医院的中药炮制定对药材进行炒制处理时,往往采用同一份辅料炒数种药材,如刚炒过白术的麸皮,筛后又炒枳实;又如一盆砂子今天炒鸡  相似文献   

16.
鸡内金为雉科动物家鸡的干燥沙囊内壁。其功效:具消食积、止遗尿、化结石。临床上常用于饮食停滞、消化不良、反胃、吐酸、泄泻、遗精小儿疳积、夜尿、泌尿系统结石等症。是中医配方治病的常用中药。为增强疗效。便于粉碎和服用须经加工炮制后才能达到目的、鸡内金大都是以河砂为辅料进行炒制,以砂烫达到发泡,卷曲,呈淡黄色,质酥脆,具焦香味为标准,筛去砂即得。而砂炒鸡内金存在着一些弊端。如被砂烫后的鸡内金表面粘附着一定的细微砂粒,难以脱掉。同时,由于鸡内金被砂烫而卷曲,在卷曲的鸡内金中钳夹包囊着很多砂子,难以筛除。为…  相似文献   

17.
《中药材》2017,(8)
酸枣仁是中医临床上养心安神的常用药,其炮制方法历史沿革悠久。古有"逢子必炒"理论,即种子类中药一般需经炒制后入药。酸枣仁作为一味种子类中药,其炮制方法历经净制、去皮、蒸制、加辅料炒等,到现代最主要为清炒。古籍中记载生酸枣仁多用于治疗多眠、好眠,炒熟后则多用于治疗不得眠、少眠。但近现代临床实践与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生、炒酸枣仁均具有镇静催眠的功效,且炒制后其镇静催眠作用增强,表明生、炒酸枣仁功效之差并非如古籍所载,而是在炒制后达到生熟理论中"生效熟增"的目的。基于此,该文通过收集酸枣仁相关文献,就其炮制方法的历史沿革、生品与炒品镇静催眠作用变化沿革作一综述,并整理酸枣仁中的有关成分,以期为建立成分与药效之间的联系,探索酸枣仁经炒制后药效发生"生效熟增"变化的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炒法是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置于预热容器内,用不同火力连续加热并不断搅拌或翻动至一定程度的炮制方法。为深入研究中药炒制设备对炒法的影响,查阅近年来关于中药炮制的文献,对中药炒法以及炒制设备的现状进行分析,为中药炮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 炒是“雷公炮制十七法”之一,属火制法范围。据手头资料按使用习惯统计,需要炒后用于临床的常用中药将近500种。炒是中药炮制中广泛应用的方法,也是炮制的基本操作方法。火制法范围中的烫法、炙法的操作与炒法雷同,常有混同现象。如砂烫也叫砂炒;酒炙也称酒炒。“砂炒”、“酒炒”将不列入炒法,而在烫法、炙法中讨论。还有煨法、炮法、煅法中也有部分药物用炒法或者与炒法中某些步骤相同。  相似文献   

20.
炭药在血证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炭药的特点炭药 ,即炒炭后的中药。炒炭是一种中药炮制方法 ,即将药物置锅内用武火或中火进行加热 ,将药物表面炒至焦黑似炭 ,内部为焦黄或焦褐色 ,达到部分炭化而未至灰化 ,即“炒炭存性”。中药炒炭的主要目的是 :①使药物增强止血作用 (如地榆炭、侧柏叶炭、茜草炭等 ) ;②使药物产生止血作用 (干姜炭、乌梅炭、荆芥炭、防风炭等 )。炒炭后的中药 ,其作用具有了双重性 :其一 ,炒炭后的所存之性 ,也就是原药材的固有特性 ,有不可忽视的治本之功 (这是炭药的个性 ) ;其二 ,炒炭后新获得(增强 )的作用 ,即收敛、固涩、止血之功 ,具有治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