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然早产与干预性早产临床对比分析。方法对76例早产患者基础资料收集整合并纳入研究对象,参照区组按照不同分娩方式划分本组患者为两组,即对A组患者38例、B组38例。前组患者为自然早产,后组患者为干预性早产,统计整合两组与分娩相关数据指标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A组患者高危早产高危因素与B组患者高危因素存在差异,P<0.05;A组患者除剖宫产率低于B组患者,P<0.05;A组患者阴道产率高于B组患者,A组患者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组患者,A组患者新生儿死亡率高于B组患者,P<0.05。结论早产患者在分娩方式的选择上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在对早产患者进行合适的干预性早产,以最优方式减低并发症几率,从而减低新生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早产(preterm birth,PTB)是常见的产科并发症,对母胎危害极大。目前PTB分娩发动的机制尚不清楚。现有研究表明,炎症反应在PTB的发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炎症介质,一方面促进前列腺素合成释放,诱发宫缩;另一方面促进宫颈成熟,激活基质金属蛋白酶降解细胞外基质,降低胎膜韧度。以上综合作用最终引起子宫收缩、宫颈成熟、胎膜破裂,导致PTB。微生物感染和机体的氧化应激、自噬抑制等均可引起炎症反应。大气污染中细颗粒物(PM2.5)可能通过诱发宫内轻度炎症,造成PTB发生。PTB机制尚不明确,现从炎症介导PTB的相关分子、引起炎症的生物和非生物学途径等几个方面综述PTB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早产(preterm birth,PTB)是常见的产科并发症,对母胎危害极大。目前PTB分娩发动的机制尚不清楚。现有研究表明,炎症反应在PTB的发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炎症介质,一方面促进前列腺素合成释放,诱发宫缩;另一方面促进宫颈成熟,激活基质金属蛋白酶降解细胞外基质,降低胎膜韧度。以上综合作用最终引起子宫收缩、宫颈成熟、胎膜破裂,导致PTB。微生物感染和机体的氧化应激、自噬抑制等均可引起炎症反应。大气污染中细颗粒物(PM2.5)可能通过诱发宫内轻度炎症,造成PTB发生。PTB机制尚不明确,现从炎症介导PTB的相关分子、引起炎症的生物和非生物学途径等几个方面综述PTB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干预性早产7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干预性早产的病因、分娩方式、分娩时机及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4例干预性早产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早产发生率为6.33%,其中干预性早产占42.05%。重度子前期是干预性早产的首位因素。干预性早产组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自然早产组(P<0.01);干预性早产组早产儿窒息率明显低于自然早产组(P<0.01);干预性早产组产妇产后出血、围生儿死亡率明显低于自然早产组(P<0.05);孕周≥34周,体重≥2000 g的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及围生儿死亡率明显低于孕周<34周、体重<2000 g的早产儿(P<0.01)。结论:适时选择干预性早产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及提高围生儿存活率有益处。  相似文献   

5.
早产及早产病因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早产及早产病因200233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戴钟英一、早产定义的演变过程早在1935年,美国儿科学会规定凡活产新生儿的体重等于或小于2500g者为早产。在以后广泛的应用过程中认识到胎儿生长受限时,孕周和胎儿实际体重之间可以有较大差异。因此1961年世...  相似文献   

6.
干预性早产——附30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早产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一般在5%~15%[1]。早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足月儿,孕周较小的早产儿即使存活,其近期和远期并发症亦很多。由于一些产科并发症和合并症的存在,继续妊娠会对母亲和胎儿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不得不提早结束妊娠即干预性早产,亦即医源性早产。本组资料对干预性早产时间的选择、终止妊娠前皮质激素的应用以及母儿预后等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一、资料和方法自1997年1月至1998年6月,我院分娩总数为3039例,其中早产170例,早产率5.6%,干预性早产30例,占早产总数的176%。早产的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  相似文献   

7.
8.
医源性早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医源性早产是指有医学指征需要早产分娩者。近年呈上升趋势,渐成早产不容忽视的原因之一。其发生率因地区和技术水平而不同。导致医源性早产的原因主要是慢性高血压、子痫前期、胎儿生长受限和多胎妊娠等。医源性早产主要发生于妊娠28~34周。对于妊娠26周前的医源性早产倾向于经阴道诱导分娩,妊娠26-34周选择性剖宫产成为主流,妊娠34周以后两种分娩方式均可以考虑。医源性早产对改善妊娠妇女并发症发病以及新生儿结局方面的作用有待大样本前瞻性研究的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9.
医源性早产     
医源性早产是指有医学指征需要早产分娩者.近年呈上升趋势,渐成早产不容忽视的原因之一.其发生率因地区和技术水平而不同.导致医源性早产的原因主要是慢性高血压、子痫前期、胎儿生长受限和多胎妊娠等.医源性早产主要发生于妊娠28~34周.对于妊娠26周前的医源性早产倾向于经阴道诱导分娩,妊娠26~34周选择性剖宫产成为主流,妊娠34周以后两种分娩方式均可以考虑.医源性早产对改善妊娠妇女并发症发病以及新生儿结局方面的作用有待大样本前瞻性研究的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0.
早产预测     
早产是新生儿及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婴幼儿神经和呼吸系统发育异常等长期疾病的主要原因。准确的早产预测不仅对早产的诊治起着重要的作用,避免不必要的早产发生,同时也可避免过度的干预治疗。本文从早产的风险因素、临床预测及生物标志物等方面对早产预测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286例胎膜早破性早产新生儿结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产前糖皮质激素干预对胎膜早破性早产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86例胎膜早破性早产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35+6周孕龄组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7分的发生率、窒息率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发生率在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6~36+6周孕龄组新生儿窒息率、缺血缺氧性脑病(HIE)发生率、NRDS发生率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在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8~31+6周及32~33+6周孕龄组新生儿结局的各项指标在干预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34~36+6孕周胎膜早破性早产孕妇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干预能显著改善新生儿结局。因样本量关系,<34孕周的胎膜早破性早产孕妇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干预对新生儿结局有无明显改善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早产的预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早产往往是隐藏在后面的病理情况的具体表现 ,如果只是用传统的方法 (临床表现或胎心监护仪记录子宫收缩 )来预测是否会发生早产 ,敏感性和特异性都比较差 ,不利于临床处理。近几年的研究显示 ,通过超声检查了解宫颈管的长度 ,以及测定某些生化指标的变化 ,都可以从某种程度上预测早产的发生 ,为临床的及时和正确处理提供比较可靠的证据。虽然这些年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 ,预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也有所提高 ,但是结果仍然不太令人满意 ,主要原因是造成早产的原因比较多 ,而且机制也各不相同。因此 ,试图用一种方法来预测所有的早产是一种不切…  相似文献   

13.
早产和胎膜早破   总被引:78,自引:1,他引:77  
早产和胎膜早破200052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董金瀚早产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上海市在80年代初以前,早产占围产儿死亡原因的第一位.1987年以来,由于对早产的认识和技术的提高退居第二,在胎儿窘迫之下。早产和胎膜早破经常同时存在,但胎膜早破后使早...  相似文献   

14.
早产的预防     
虽然采用各种子宫松弛剂可使早产分娩延缓数天或数月,但并未证明这些药物使37周前早产的实际病例数有所减少。关于早产的预防问题,有必要从两方面加以讨论。一是对已经发动的早产的阻断;再则是对早产发动的预防。尽管使用了新的子宫松弛剂,但早产病例数未减少,这是由于早产时出现的有些症状较微细,孕妇和医护人员对隐蔽的早产警告信号缺乏认识。如  相似文献   

15.
早产的治疗     
早产是导致全球新生儿死亡和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早产儿的并发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是围产医学领域关注的重点。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早产的治疗和监护措施也在不断改进,并有效地改善了围产儿结局。本文将对早产的治疗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17.
炎症与早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妊娠期体内的一些炎性改变会导致早产.现就发病率较高的牙周病和生殖道炎症分别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多胎妊娠与早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多胎妊娠虽属生理现象,但是对母儿均有不良影响,早产是其最重要的并发症,也是造成新生儿死亡和患病的主要原因。双胎的平均分娩孕周为36周,三胎和四胎则分别为33和31周,单胎平均为39周。大约50%的双胎和几乎全部的三胎以上妊娠均在37周前分娩,25%的三胎及50%的四胎孕周低于32周。其中,占20%的单绒毛膜双胎更是早产的危险因素。据统计,55%的双胎新生儿属于低出生体重儿,平均出生体重(2383±715 g)比单胎(3356±599 g)低973 g,发生低出生体重风险比单胎高9倍。双胎围生期死亡率约为47‰~120‰,三胎达93‰~203‰,主要的围生儿死亡原因为早产,特…  相似文献   

19.
本文目的是研究早产的流行病学,主要是比较胎龄(GA)为不足月(在妊娠20~37周之间)出生体重(BW)也不够(在500~2,500gm之间)的早产儿(P-LB),与出生体重虽不够(在500~2,500之间)但妊娠日期在37周以上的新生儿(T-LBW)的流行病学、也就是鉴别早产低体重儿与发育迟缓的低体重儿的流行因素。本材料来自产科统计合作中心计算机库(OSC)1970~1976年对240,474次分娩的分析。比较此材料中P-LBW与T-LBW之婴儿死亡率,提示较单纯用出生体重分析能更好的鉴别危险因素的差异。P-LBW死亡率几乎是T-LBW的5倍。  相似文献   

20.
早产的预测     
国内将早产(pretermbirth,PTB)定义为妊娠达到28周而不足37周分娩者.目前,既往流产史或者早产史以及妊娠中期子宫颈长度(cervical length,CL) ≤25 mm用于预测早产已获得多个指南推荐.近年来,生化分子标志物如胎儿纤维连接蛋白、磷酸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胎盘α微球蛋白1、炎症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