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卢银平  曹伟  洪梅  董继华  刘朝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0):4334-4335
目的:探讨人细小病毒B 19(Human parvovirus B 19,HPVB19)感染与习惯性流产(Recurrent pregnancy loss,RPL)的关系。方法:建立人细小病毒B 19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NestedPCR)检测方法,采集习惯性流产孕妇流产组织和正常妊娠人工流产组织,用巢式PCR方法检测流产组织中HPV B 19 DNA。结果:56例RPL孕妇流产组织中HPVB 19 DNA有16例阳性,阳性率28.6%,50例正常妊娠人工流产组织中HPVB19 DNA有2例阳性,阳性率4.0%,2组HPV B19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χ2=12.38,P<0.01)。流产次数与HPV DNA阳性率无显著性关系(χ2=0.03,P>0.05)。结论:RPL孕妇HPV B 19感染率显著高于正常孕妇,HPV B 19感染可能导致习惯性流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HPV B19感染与反复自然流产(RSA)的关系。方法建立人细小病毒B19巢式PCR检测方法,检测RSA孕妇流产组织和正常妊娠人工流产组织中HPV B19 DNA。结果检测HPV B19的巢式PCR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42例RSA孕妇流产组织中HPV B19 DNA阳性率26.2%(11/42),40例正常妊娠人工流产组织中HPV B19 DNA阳性率2.5%(1/40),两组HPV B19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20,P<0.01)。不同流产次数组HPV B19 DN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6,P>0.05)。结论HPVB19感染可能与反复自然流产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小儿血液病患者人微小病毒B19(HPVB19)感染情况,探讨小儿血液病与HPVB19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02例患者血清HPVB19-IgM及IgG。[结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阳性率为52.2%(12/23),过敏性紫癜阳性率65%(13/20),均高于对照组(P<0.01);急性白血病阳性率31.4%(11/35),再生障碍性贫血阳性率33.3%(4/1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5例中2例阳性;恶性淋巴瘤5例中2例阳性;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2例中1例阳性;总阳性率44.1%,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HPVB19感染是导致小儿血液病的主要病毒病原,尤与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过敏性紫癜的发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无偿献血人群中人疱疹病毒8型(HHV-8)、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和人细小病毒B19(HPVB19)感染流行情况,为提供输血筛查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对2015年3月-2016年3月本地区选取1 046例无偿献血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血清HHV-8、HCMV和HPVB19IgM/IgG抗体检测。结果 1 046例无偿献血者中,HHV-8、HCMV及HPVB19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6.6%、91.3%及33.0%;HHV-8、HCMV和HPVB19阳性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HPVB19感染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MV阳性率随文化程度的增加而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HV-8、HCMV和HPVB19阳性率在不同职业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学生HHV-8和HPVB19阳性率最低为10.7%和25.9%;公务员及企事业单位人员HCMV感染阳性率最低为87.5%;不同血型献血者HHV-8、HCMV和HPVB19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HV-8、HCMV和HPVB19在本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感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重点人群输血时需对三种病毒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5.
人细小病毒B19感染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细小病毒B19(HPV B19)感染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22例AA患者外周血中HPVB19-DNA。结果:病例组HPB19-DNA阳性7例(阳性率31.8%)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而急性AA(AAA)与慢性AA(CAA)比较,HPV1B19-DNA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AA患者中HPVB19感染率较高,这可能为AA的重要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钱颖波  许耀辉  许飞  邹萍 《实用预防医学》2016,23(12):1471-1472
目的 分析苏南地区育龄妇女微小病毒B19感染的状况,为本区妇幼保健提供基础数据。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检测法(ELISA)检测2012-2014年苏南地区育龄妇女血清中特异性的IgM抗体。 结果 8 927例育龄妇女的微小病毒B19 IgM抗体阳性率为13.83%,近三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P>0.05);不良妊娠结局组、正常妊娠组和婚检组感染率分别为16.37%、12.59%和13.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6,P<0.05);感染组与非感染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71,P<0.05)。 结论 妊娠期HPVB19感染可引起不良妊娠结局。2012-2014年苏南地区育龄妇女感染率并不低,相关的妇幼保健单位应加强微小病毒B19的感染监测,开展全面检查,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一起学校人细小病毒B19暴发流行特征,为学校出疹性疾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疫情发生学校基本情况及发病学生的基本资料,并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采集病例血清及咽拭子开展实验室检测。 结果 该次疫情共计发病199人,小年龄组患者出现典型的“掌掴脸”,初中及高中学生主要表现为四肢、手足等部位边界不清晰的斑疹,46名病例出现2次出疹,7名病例3次出疹,室外打扫卫生和拔草是反复出疹的危险因素(χ2=12.454,P<0.001)。127份急性期血清中,麻疹IgM抗体阳性数量为30份,阳性率为23.62%; 人细小病毒B19 IgM抗体阳性数量为41份,阳性率为32.28%;麻疹IgM抗体和细小病毒B19 IgM抗体同为阳性数量为20份,阳性率为15.75%。采集恢复期血清26份与急性期进行比对,麻疹IgG抗体滴度无明显升高,人细小病毒B19 IgG抗体滴度呈4倍增高数量为21份,升高比例为80.77%。127份血清和103份咽拭子,麻疹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人细小病毒B19核酸检测结果阳性数量分别为97份和31份,阳性率分别为76.37%和30.69%。 结论 该次疫情由人细小病毒B19感染引起;成人及青少年无典型“掌掴脸”表现;人细小病毒B19感染后可出现麻疹IgM假阳性结果,聚集性出疹疫情现场处置即使麻疹抗体检测阳性,应考虑细小病毒B19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湖南省湘潭地区育龄妇女人微小病毒B19(HPVB19)感染状况及特点,并探讨不良妊娠结局与妊娠期HPV B19感染的关系。方法采集湘潭地区育龄妇女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011-2012年湘潭地区育龄妇女血清B19-IgM抗体,PCR法检测HPV B19抗体阳性的妇女DNA的表达情况。比较不良妊娠结局、妊娠和婚检妇女的感染率。并进一步进行随访调查,分析不良妊娠结局与B19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5 065例育龄妇女,B19感染率为12.62%,不良妊娠结局组、妊娠组和婚检组感染率分别为18.59%,11.12%和10.55%,不良妊娠结局组和其他两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组与非感染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妊娠期HPV B19感染是引起不良妊娠结局的重要原因之一。湘潭地区育龄妇女HPV B19感染率较高,应加强育龄妇女HPV B19感染监测。  相似文献   

9.
广州地区献血人群人类微小病毒B19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献血人群HPVB19病毒感染状况。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无偿献血者血液进行HPVB19IgG和IgM抗体筛查。结果1760者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中,检出HPVB19IgG阳性679例,阳性率为38.6%;检出HPVB19IgM阳性33例,阳性率为1.9%,两者检出率有显著差异(x2=7.78,p<0.005)。18岁年龄组献血者HPVB19IgG抗体阳性率为29.6%,50岁年龄组HPVB19IgG抗体阳性率为57.1%。不同年龄组间的HPVB19IgG抗体阳性率存在显著相关性(x2=62.31,p<0.005)。结论广州地区献血人群中HPVB19病毒既往感染率较高,而且HPVB19IgG抗体阳性检出率随献血者年龄增大明显增大。献血人群中HPVB19病毒急性感染感染率相对较低,但目前尚未在献血人群中开展HPVB19病毒特异性抗体筛查情况下,仍然存在输血传播该病毒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自然流产与正常妊娠晚期待产孕妇人微小病毒B19(HPV B19) DNA及IgM抗体检测情况,探讨HPV B19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采集自然流产孕妇(观察组,28例)与正常待产孕妇(对照组,33例)的静脉血,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HPV B19 DNA,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PV B19 IgM抗体。结果观察组HPV B19 DNA阳性率为28.57%(8/28),对照组为9.09%(3/33),两组HPV B19 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 ,P<0.05)。观察组检测出1例(3.57%,1/28)HPV B19 IgM抗体阳性,对照组未检测到阳性者(0.00%)。结论自然流产孕妇HPV B19感染率高于妊娠晚期待产孕妇,推测HPV B19感染可能是导致自然流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广东地区育龄妇女人细小病毒B19(human parvovirus B19,B19)感染筛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广东地区育龄妇女人细小病毒B19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广东地区育龄妇女血清中人细小病毒B19特异性Ig M和Ig G抗体,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广东地区育龄妇女血清中人细小病毒B19特异性Ig M和Ig 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40%(700/50 086)、16.72%(341/2 039)。结论开展育龄妇女人细小病毒B19感染筛查工作,对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山东鲁西地区部分献血员人细小病毒B19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解细小病毒B19在山东鲁西地区人群中的感染情况,以控制其传染。[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人细小病毒B19感染,用卡方检验统计分析献血员感染率和孕妇感染率,检验其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检测300名献血员,有19例人细小病毒B19感染阳性,阳性率为6.33%;献血员人细小病毒B19感染率和孕妇感染率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山东鲁西地区献血员人细小病毒B19有一定感染率,所以有必要对献血员血液进行人细小病毒B19的筛查。献血员和孕妇人细小病毒B19感染率虽然无差异,但都有一定感染率,所以对孕妇人细小病毒B19感染亦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进一步探讨微小病毒B19(HPVBl9)与小儿川崎病(KD)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巢式PCR法和ELISA法对40例川崎病患儿(观察组)及30例随机挑选门诊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进行B19-DNA检测和B19VP2IgM检测。对观察组KD患儿中HPVB19-DNA检测阳性的与阴性的两组中应用心脏彩超检测冠状动脉内径值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B19-DNA阳性检出率为27.5%(11/40),对照组B19-DNA检测均为阴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B19VP21gM阳性检出率为27.5%(11/40),对照组均阴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19-DNA和B19VP2IgM一致率为100.0%。40例观察组中HPVB19-DNA检测阳性的与阴性的两组中,心脏彩超冠状动脉内径值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0例川崎病患儿在性别、年龄、常见临床表现、预后等方面无差别。结论:HPVB19与小儿川崎病发病有关,HPVB19可能是小儿川崎病病原之一;HPVB19与冠状动脉扩张或瘤形成可能相关,HPVB19感染所致冠状动脉扩张程度较重。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武汉地区异常妊娠史孕妇及胎儿人微小病毒 B1 9感染状况及传播途径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既往有异常妊娠史的孕妇进行母血检测人微小病毒 B1 9- DNA。结果显示 :在 68例既往有异常妊娠史的孕妇血清中 ,有 1例检测到人微小病毒 B1 9- DNA,检出率为 1 .47%。提示 :武汉地区孕妇存在人微小病毒 B1 9的感染 ,有必要在武汉地区开展人微小病毒 B1 9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多重PCR技术检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DNA病毒的方法,以便及时监测并快速诊断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方法参照NCBI数据库病毒核酸序列设计多重PCR引物,优化反应条件,并对392份儿童呼吸道标本进行检测,验证多重PCR反应的敏感度及特异性。结果采用多重PCR引物对人博卡病毒(h BOV)、KI多瘤病毒(KI)、腺病毒(Ad V)、WU多瘤病毒(WUPy V)、人细小病毒B19(HPVB19)5种DNA病毒进行扩增,分别获得404、324、248、77、128 bp片段,均无非特异性扩增条带,与设计相符;392份儿童呼吸道标本多重PCR扩增出190阳性标本,阳性率为48.46%(190/392),6个月~3岁以内婴幼儿阳性率70.00%(112/160)为最高。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了应用多重PCR技术快速检测儿童呼吸道标本中DNA病毒敏感性、特异性好的方法,6个月~3岁以内婴幼儿检出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贵州省六盘水市疑似麻疹病例异常增高的病原原因。方法收集疑似麻疹病例血清标本,用ELISA方法检测麻疹IgM抗体、风疹IgM抗体、人细小病毒B19 IgM抗体和EB病毒VCA IgM抗体检测。结果 805份血清标本中检测出麻疹IgM抗体阳性12份,阳性率为1.5%;风疹IgM抗体阳性5份,阳性率为0.6%;人细小病毒B19 IgM抗体阳性23份,阳性率为2.9%;OA值处于灰区的标本14份,阳性率为1.8%;未检测到EB VCA IgM抗体阳性的标本。结论疑似麻疹病例中存在其他发热伴出疹性疾病病原感染,了解本省发热伴出疹性疾病的本底值有利于消除麻疹策略的制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人细小病毒B19,B族链球菌和解脲支原体与早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早产350例及足月产500例患者胎盘,胎膜中的3种病原体DNA。结果:早产组人细小病毒B19,B族链球菌和解脲支原体的感染率分别为14.88%、23.24%及20.53%,明显高于对照组。早产组2种以上病原体感染者92例,占26.28%,而对照组无多种病原体感染。结论:早产可以由一种病原体感染引起,也可以是多种病原体感染的后果。人细小病毒B19是引起早产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自然流产患者中的HPV B19 Ig M、Ig G抗体及DNA,探讨其对自然流产的预防及诊治价值。方法收集病例组(自然流产孕妇)和对照组(中晚期正常妊娠孕妇)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HPV B19 Ig M、Ig G抗体,PCR检测HPV B19 DNA,比较自然流产患者与正常待产孕妇感染率的差异。结果病例组检测到3例HPV B19 Ig M阳性标本,对照组未检测到阳性标本;病例组HPV B19 Ig G阳性率为46.15%,低于对照组阳性率63.46%;病例组HPV B19 DNA阳性率为21.15%,显著高于对照组阳性率3.8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沙地区自然流产孕妇中HPV B19的感染率高于正常妊娠孕妇,推测HPV B19感染与自然流产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人微小病毒B19(HPV B19)与自然流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30例自然流产患者作为病例组.随机抽取30例同期正常妊娠的孕妇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记录自然流产的潜在危险因素.抽取所有受试者肘静脉血,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HPV B19 DNA,采用ELISA法检测HPV B19 IgM抗体.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两组孕次≥2次,合并高血压、糖尿病,HPV B19 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3.3%( 13/30)比13.3%(4/30)、33.3%( 10/30)比6.7%(2/30)、30.0% (9/30)比6.7%(2/30)、36.7%(11/30)比3.3%(1/30)](P<0.05);而HPV B19 IgM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孕次≥2次、合并高血压、HPV B19 DNA阳性是孕妇发生自然流产的独立危险因素(OR=1.85、1.95、4.85,P<0.05).HPV B19 DNA阳性患者早期自然流产发生的风险明显高于晚期自然流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 B19感染是自然流产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需要早期检测并对妊娠孕妇进行必要的干预,以降低自然流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人微小病毒B19母婴感染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该地区B19病毒母婴感染情况。方法用ELISA和套式PCR分别检测母婴血清B19病毒IgG、IgM抗体和DNA。结果92例孕妇血清B19病毒IgG抗体阳性率3704%,720例孕妇血清B19病毒IgM抗体阳性率902%,而95例婴儿脐血IgM抗体阴性;720例孕妇血清和95例婴儿脐血B19病毒DNA亦均为阴性。结论部分孕妇存在B19病毒感染既往史,少数孕妇有近期或急性B19病毒感染,但母婴垂直传播B19病毒风险很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