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单通道双极导联电话传送心电图监测(transtelephomic electrocardiographic monitoring,TTM)诊断心肌缺血的实用价值.方法 同时检测178例次心肌缺血患者的常规心电图(ECG)和TTM,调整TTM的监测电极部位与ECG的导联位置完全相同,观察两者在同一时间、相同导联的S-T、T缺血变化,并以31例正常者作对照.结果178例次ECG明确S-T、T心肌缺血改变者在TTM有相同变化者共170例次,TTM与ECG的符合率及敏感性达95.5%(P>0.05).而31例对照组ECG无S-T、T心肌缺血的患者,TTM亦无变化,特异性100%.结论TTM对心肌缺血的检测有高度敏感性及可靠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电话传送心电图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诊断意义及方法的可靠性.方法 用Cardiobeeper电话心电图记录和接收装置(包括Survival导电橡胶电极)对9例室上速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结果显示TTM、ECG、Holter对室上速的诊断分别为100.0%、0%、12.5%,TTM记录图形不失真.结论 TTM是一种对室上速可靠、有效、及时地辅助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非粘贴式电极的电话传送心电图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非粘贴式电极及Survival电话传送心电信号发送器和Cardiodeeper电话心电图接收和记录仪,共检测2000例门诊有心悸、胸闷、胸痛等主诉患者.结果 有561例(占28.05%)TTM结果为临床提供有益诊疗的心电信息.结论 TTM是一项有效的院外心电监护新技术.  相似文献   

4.
比较电话遥控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电话遥控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方法:对进行电话遥控心电图检查的568例患者的监测心电图与同期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1208例患者的监测心电图进行比较。结果:①电话遥控心电图对偶发房性早搏、阵发性心房颤动、偶发室性早搏、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以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检出率比动态心电图高(P<0.05);②电话遥控心电图对频发房性早搏、短阵房性心动过速以及频发室性早搏的检出率与动态心电图无差异(P>0.05);③在不更换电池的情况下,电话遥控心电图可连续监测3 天,而动态心电图仅能监测1天,且电话遥控心电图可随时随地将心电图信息发送到医院,及时对所发生的事件进行处理;④电话遥控心电图不能记录到24 h心跳的总次数,其自动化分析对心律失常判断的准确性较差,需通过人工分析进行补充。结论:电话遥控心电图对大多数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明显优于动态心电图。  相似文献   

5.
电话传送心电与计算机会诊网络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钱剑安 《心电学杂志》1996,15(4):251-251
北美及欧洲国家从40年代到60年代冠心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成了流行病和危害健康的主要疾病。美国、加拿大冠心病死亡率占心血管病总死亡率的64%以上。美国每年约70万人死于冠心病,其中约65%(每年约30—40万人)为突然死亡,几乎每min就有1人突然罹难。我国冠心病的发生率虽明显低于欧美国家,但解放后特别是近20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饮食消费结构有较大变化,且逐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如上海市60岁以上的老人已有22千万,占上海总人口的17.4%)。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上升,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最常见的疾病,心性猝死的报告屡见不鲜。因此加强对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及防治研究是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出院后冠心病患者的电话传输心电图 (TTEM)的监测 ,考察其在康复初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6 1例 4 2~ 85岁冠心病患者应用 TTEM与出院时常规 ECG作对照分析研究。观察其心律失常 (AR)和心肌缺血 (MIS)的诊断敏感度及其与监测次数的关系。结果 :TTEM的 AR、MIS诊断敏感度分别为 91.2 %和 71.9% ,监测次数与敏感度成正比 ,TTEM与 ECG有明显差异 (P<0 .0 1)。结论 :TTEM能及时检出阵发性无规律的 AR,在冠心病的二、三级防治工作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心律失常、心电图心肌缺血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分析,评估心律失常、心电图心肌缺血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患者根据典型、不典型的心绞痛与无症状的心电图心肌缺血分为A、B和C三组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A组33例有冠状动脉病变,占91.67%;B组仅5例有冠状动脉病变,占14.29%;C组20例有冠状动脉病变,占62.50%;右冠状动脉(RCA)病变在心电图上易出现下壁部位心梗,22/30占73.33%;左冠状动脉回旋支(LCX)病变时主要在心电图上表现下壁与正后壁部位,分别为11/19占57.89%与7/19占36.84%;左前降支(LAD)病变在心电图导联以前壁多见29/36占80.56%。结论心律失常虽然是一个判断因素之一,但无典型心绞痛或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变,其冠心病发生率低;而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临床易忽视,识别与及早治疗是减少心脏事件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电话传输心电图监测系统在社区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话传输心电图监测系统,原文为Transtele-phonic Electrocardiogrophic Monitoing,(缩写TTM),即通过电话传送病人的心电图,国外1973年开始发表有关文章,但由于技术等多方面的原因,不能推广应用,近年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与TTM相结合,使该系统得以发展的比较完善,已知我国引进的有  相似文献   

9.
电话传送心电图临床应用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足不出户,就能在病人家中进行心电监护,已成为现实,电话传送心电图技术(简称TTM)自1980年在上海瑞金医院首家开展以来,目前我国已有数千家医院开展该项技术,电话心电图随着我国邮电通讯事业的发展,家庭电话日益普及,根据我国经济技术发展趋势,该项技术在我国近几年内,有可能像动态心电图那样迅速普及到各级医疗机构.这种技术使用非常方便,只要给病人携带一只电话心电信讯号发送器,将联接好的心电监护电极放置在胸前一定部位(有人称心脏BP机商业上称为生命卡、心脏之王等),当有心慌,胸痛不适时,按下按钮,即可将该病人的心电讯号转变为心电音频讯号或数字讯号,接通指定医院电话心电图专用电话后,通过电话即可将这种心电讯号传送到医院,在医院有专用的心电图解调器,将这种心电信号复原成常规的心电图形,并记录子心电记录纸上,图形非常逼真,符合临床诊断需要,目前已有不少电话心电图仪的型号,可适合各种医院选用.  相似文献   

10.
对间歇出现的以不规律心悸、头晕、黑嚎或晕厥为主诉的患者,普通心电图很难捕捉到心律失常,电话传输心电监测系统(TTM)和动态心电图的出现增加了对引起这些症状心律失常的检出机会,但何者效价好,尚缺乏资料,现就我们做的一些工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AECG)在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共收集AECG检测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0例为观察组,行3导联AECG归为3导联组(40例),行12导联AECG者归为12导联组(40例),将同期行常规心电图的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纳入研究。观察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检出情况。结果观察组心肌缺血、心律失常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室性及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成对,左右束阻滞房室阻滞检出率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12导联组分析时间较3导联组长,ST段抬高及ST段压低检出率较3导联组高;12导联组房性逸搏、室性心动过速、短阵室上速、心房颤动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12导联AECG在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中检出率高于常规心动图和3导联AECG,有利于心律失常分型。  相似文献   

12.
新的心电监护系统—电话传送心电图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哲坦 《心功能杂志》1996,8(2):126-127
  相似文献   

13.
电话传输心电图是一项有前途的诊断心脏病的新技术。本文就其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在老年人群中有较高的发病率,是引起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1],严重者引起心肌梗死,并引发各种心律失常,可导致心脏性猝死[2].有典型心绞痛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依靠发作时心电图(ECG)ST-T的改变诊断并不困难[3],但是因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不能及时记录到ECG的变化,常规ECG容易漏诊.12导联动态心电仪是一种可以长时间无间断记录和收集资料分析患者心脏电生理活动的检测仪器,已成为临床心血管疾患无创性检查的重要电子仪器[4].本文通过收集常规ECG与动态ECG在诊断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以及心律失常的资料,对比分析两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毒副作用,利用Holter检测仪对40例不同病因的室早Lown分级3级以上的病人于用药前后分别进行DCG监测,分为联药组(胺碘酮,美西律联合用药),单药组(单用胺碘酮);以治疗后24h内室早总数减少85%以上者为治愈。联药组95%,单药组55%,二者具有明显差异,且联药组因其药物剂量减少,副作用亦较单药组低,同时与ECG对比观察,见DCG监测动态观察心律失常的变化远较EG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远程心电监测诊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远程心电监测检查78例明确诊断为心脏病或存在心脏不适的患者,所有患者同时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其中42例患者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远程心电监测与常规心电图及24h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及缺血性ST-T改变检出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78例患者中,远程心电监测及常规心电图分别检出62例、46例心律失常患者(P<0.05),同时分别检出14例、6例患者心电图存在缺血性ST-T改变(P<0.05);在完善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的42例患者中,远程心电监测与24h动态心电图分别检出34例、30例心律失常患者(P>0.05),同时分别检出10例、7例心电图有缺血性ST-T改变的患者(P>0.05)。结论远程监测无论在心律失常还是缺血性ST-T改变的检出率均高于常规心电图组;远程监测对心律失常及缺血性ST-T改变的检出率与24h动态心电图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在老年性心律失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358例老年患者24h动态心电图的资料.结果 1358例患者共检出心律失常3011例次,房性心律失常最多见(58.26%),其次是室性心律失常(29.36%)、窦性心动过缓(3.82%).结论 老年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明显增高.动态心电图对...  相似文献   

18.
心律失常可导致多种临床症状,甚至猝死。现有心律失常诊断方法包括无创和有创两大类,但精确度低或有创伤性。近年来,心电图成像技术日臻成熟,并逐渐应用于临床心律失常诊治,现将心电图成像技术在心律失常诊疗中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正>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生存的主要疾病之一〔1〕。冠状动脉造影(CAG)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是其创伤大、成本高且存在一定风险,因此无法普及〔2〕。近年来,12导联动态心电图在临床冠心病诊断过程中显现出了明显的优势〔3〕。本研究分析了12导联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及心肌缺血、心律失常临床诊断中的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接受  相似文献   

20.
电话传输心电图在冠心病康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对出院后冠心病患的电话传输心电图(TTEM)的监测,考察其在康复初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1例42~85岁冠心病患应用TTEM与出院时常规ECG作对照分析研究.观察其心律失常(AR)和心肌缺血(MIS)的诊断敏感度及其与监测次数的关系.结果:TTEM的AR、MTS诊断敏感度分别为91.2%和71.9%,监测次数与敏感度成正比,TTEM与ECG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TTEM能及时检出阵发性无规律的AR.在冠心病的二、三级防治工作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